小型民宿庭院设计施工方案_第1页
小型民宿庭院设计施工方案_第2页
小型民宿庭院设计施工方案_第3页
小型民宿庭院设计施工方案_第4页
小型民宿庭院设计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型民宿庭院设计施工方案一、设计定位分析(一)场地条件与风格定位场地概况:以18m×16m矩形庭院为基础,保留建筑主体白墙黑瓦的中式基调,院墙采用镂空雕花砖装饰,既保持私密性又增强光影层次。场地现状需重点处理:①入口区域地势略高(高差约0.3m),需通过台阶过渡;②西侧临近厨房区域需预留食材运输通道;③东侧原有2棵胸径15cm的原生乔木(朴树、鸡爪槭)需保护性移植。风格定位:融合江南园林"移步换景"与日式庭院"枯山水"精髓,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禅意休闲空间。核心主题为"听雨观山",通过水景、石景与植物的组合,营造"水声伴茶语,山影入窗棂"的沉浸式体验。(二)目标客群需求适配针对25-45岁都市游客,重点满足三大需求:社交打卡需求:设置3处视觉焦点(入口月洞门、中央水景、转角花墙),配置网红秋千与景观灯串;功能实用性:划分户外用餐区(容纳8人)、茶饮区(4人围坐)、儿童戏水区(水深≤0.3m);文化体验:植入本地非遗元素(如青石板雕刻、竹编灯罩),设置可互动的传统农具展示区(石磨、竹筛)。二、空间布局规划(一)功能分区设计区域名称面积占比核心功能位置分布入口引导区15%景观展示、动线引导庭院南侧(主入口)中央水景区20%视觉焦点、氛围营造庭院中心休闲活动区30%用餐、茶饮、社交庭院东侧(光照充足)静谧休憩区20%阅读、冥想、观景庭院西侧(近建筑)后勤通道区15%食材运输、设备维护西北侧(贴建筑墙)(二)动线与节点设计主游线:入口月洞门→青石板步道→中央水景平台→花架茶饮区→东侧观景亭,路径宽度1.2m,采用"之"字形布局延长游览体验。次动线:后勤通道与主游线通过竹篱笆自然分隔,设置2处隐形门(宽0.8m)供工作人员快速通行。关键节点:入口节点:采用直径2.5m的圆形月洞门,门楣嵌入"听松"砖雕,两侧对称布置2个直径0.6m的圆形花窗;转折节点:在步道拐角处设置高1.8m的太湖石假山,搭配垂挂式紫藤花架;终点节点:东侧观景亭采用四角攒尖顶设计,内置美人靠座椅,亭下地面铺设仿古金砖。三、景观元素配置(一)植物系统设计乔木层:保留2棵原生乔木(朴树、鸡爪槭),新增3棵特色树种:入口区:1棵胸径8cm的红枫(秋季红叶景观)水景区:2棵丛生竹(高度3-4m,营造竹林倒影)灌木层:采用"春花、夏荫、秋实、冬翠"的季相搭配:春花:垂丝海棠(3株,花期3-4月)、紫荆(2株,花期4月)夏荫:绣球花(5丛,花期6-8月,配置蓝、粉双色品种)秋实:火棘(2丛,果期10-12月)、南天竹(3丛,秋冬红叶红果)冬翠:瓜子黄杨球(4株,常绿,修剪成直径1m的球形)地被层:采用耐阴组合(沿建筑墙体):玉簪(耐阴,叶片翠绿)+矾根(彩叶,冬季不枯)+麦冬(常绿,覆盖裸露地面)(二)水景系统设计中央水景:采用"一池三山"布局,主体为长方形水池(长5m×宽3m×深0.6m),池底铺设黑色鹅卵石,配置3处涌泉(中心涌泉高0.5m,两侧涌泉高0.3m)。池边设置2个观景平台:亲水木质平台(长2m×宽1.5m,防腐木材质)石质汀步(10块青石板,间距0.3m,露出水面5cm)水循环系统:采用静音潜水泵(功率300W),配置生物过滤池(占水景面积15%),种植水菖蒲、睡莲净化水质,确保水体透明度≥60cm。(三)硬质景观设计铺装系统:主步道:青石板(600×300×50mm),采用"人字纹"铺法,缝隙填充苔藓;活动区:透水砖(800×800mm,仿青石板纹理),下设15cm厚碎石垫层增强排水;休息区:防腐木地台(高0.2m,龙骨间距40cm,表面做碳化处理)。小品装饰:石景:入口处设置高2.2m的太湖石"瘦、透、漏"景观石,刻"观山"二字;灯具:采用3种类型——太阳能草坪灯(15盏,暖白光3000K)、竹编吊灯(4盏,挂于花架)、壁灯(6盏,嵌入院墙,防眩光设计);标识系统:3块仿木解说牌(介绍植物品种与文化典故),采用激光雕刻工艺。四、功能设施设计(一)休闲设施配置户外用餐区:防腐木餐桌(长1.8m×宽0.9m)+藤编座椅(8把),配套嵌入式烧烤台(长1.2m,台面采用石英石);遮阳系统:手动遮阳棚(投影面积4m²,抗风等级6级),固定于建筑外墙面。茶饮区:定制石制茶台(长1.5m×宽0.8m,天然花岗岩材质),配4张石凳;花架结构:采用榫卯连接的防腐木花架(长4m×宽3m,高2.8m),顶部覆盖紫藤与葡萄藤。儿童活动区:戏水区:浅水池(长3m×宽2m×深0.3m),池底铺设防滑马赛克,配置3个互动喷水装置;沙坑:木质围栏沙坑(直径1.5m,深0.4m),配套2套儿童玩沙工具。(二)技术系统设计排水系统:地表排水:步道设置0.5%坡度,雨水汇入两侧排水沟(宽0.2m×深0.15m,铺设鹅卵石覆盖);地下排水:在水景区、活动区设置盲沟(填充级配碎石+透水土工布),接入民宿原有排水管网。灌溉系统:乔木:采用地埋式滴灌(每棵树3个滴头,流量2L/h);灌木与地被:微喷灌系统(喷头间距3m,旋转角度180°);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器(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自动启停,配备手机APP远程控制)。夜间照明:基础照明:草坪灯间距3m,照亮主要步道;重点照明:水景区配置水下灯(12V安全电压),建筑墙面投射洗墙灯(突出镂空雕花);氛围照明:花架与树枝缠绕LED灯串(暖色,亮度可调)。五、材料与工艺选择(一)环保材料清单材料类型具体规格应用部位环保特性再生木材200×100mm方木花架、座椅FSC认证,含水率≤15%天然石材青石板600×300mm步道、景墙本地开采,辐射值≤0.1μSv/h竹材直径5-8cm毛竹围栏、灯罩生长周期短,可再生透水砖800×800×50mm活动区地面透水系数≥1.5×10⁻³m/s低VOC涂料水性木油木制品表面甲醛含量≤0.1mg/m³(二)传统工艺应用砖雕工艺:月洞门门楣采用"深浮雕"技法,雕刻本地山水图案,深度3-5cm,表面做仿古处理;榫卯结构:花架与凉亭采用传统"燕尾榫"连接,不用金属固件,增强抗震性能;古法铺地:主步道青石板采用"三石灰"铺设法(垫层为石灰、砂、糯米浆混合比例1:3:0.5),确保平整耐用。(三)地域文化植入材料本地化:采用周边采石场的太湖石(运费降低30%)、本地竹编艺人手工制作灯罩;民俗元素:景墙嵌入3块老青砖(刻有"福""禄""寿"),收集旧石磨改造为花池(直径1.2m);非遗展示:在静谧区设置竹编工艺展示架,陈列本地竹编工具与成品(可售卖)。六、施工流程与管理(一)施工阶段划分1.前期准备阶段(7天)场地勘测:使用全站仪定位放线,标记乔木移植位置与地下管线走向;材料采购:提前预定定制化构件(如砖雕门楣、石制茶台),确保到场时间误差≤3天;技术交底:对施工队进行传统工艺培训(榫卯结构、砖雕技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基础工程阶段(15天)土方工程:开挖水景基础(深度0.8m),边坡坡度1:0.5,采用钢板桩支护;地下管线:铺设给水管(PE管De32)、排水管(PVC-U管De110)、电缆管(CPVC管De50),交汇处设置检查井;混凝土工程:水景池底浇筑C25混凝土(厚度20cm,内掺抗渗剂),养护期≥14天。3.主体施工阶段(25天)硬质景观:青石板铺装(预留2cm伸缩缝,填充聚氨酯密封胶)、景墙砌筑(采用"一顺一丁"组砌方式);绿化工程:乔木移植(保留土球直径80cm,定植后搭建三角支撑)、灌木种植(带土球直径30cm,种植深度比原土痕高5cm);设施安装:花架吊装(采用25t吊车,安装误差≤5mm)、灯具接线(做好防水绝缘处理)。4.收尾调试阶段(8天)系统调试:水循环系统试运行48小时,检查水泵噪音(≤55dB)与水质透明度;细节处理:木作表面打磨3遍(砂纸目数400#→600#→800#),涂刷木油3遍;清洁验收:清除施工垃圾,对石材表面做结晶处理,组织甲方进行分项验收。(二)质量控制要点水景防水:池体采用"三布四油"防水工艺(3层玻璃纤维布+4遍聚氨酯防水涂料),闭水试验持续72小时,渗漏量≤0.5L/m²·d;苗木成活率:乔木移植后第1个月每周浇水2次(每次50L),配置生根剂(浓度500ppm),成活率需达100%;结构安全:花架承重测试(静载150kg/m²,持续1小时无变形),步道石板抗压强度≥30MPa。(三)工期与成本控制总工期:55天(含3天弹性工期),采用Project软件甘特图管理,关键线路为"基础施工→水景浇筑→花架安装"。预算分配:总造价28万元,其中硬质景观(45%)、绿化工程(25%)、设施采购(20%)、人工与管理(10%)。通过本地化材料采购降低运输成本12%,采用模块化花架构件缩短工期8天。七、养护与运营建议(一)日常维护计划每日:水景水位检查(补充蒸发量约50L/天)、垃圾清扫;每周:灌木修剪(控制高度1.2m)、灯具线路检查;每月:水泵滤芯清洗、木质设施补刷木油(重点部位);每季:土壤检测(pH值6.5-7.5)、更换时令花卉(春季郁金香→夏季绣球→秋季菊花)。(二)可持续运营策略雨水利用:收集屋顶雨水(通过檐沟接入水景),年节水约300m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