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是一家在北京注册的公益环境研究机构。自2006年成立以来,IPE开发并运行蔚蓝地图数据图”APP,推动环境信息公开,赋能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促进多方朱紫琦,丁杉杉,马军,张慧,李赟婷,黎萌,徐昕,王晶晶,石欢感谢多家基金会对相关研究的大力支持!本文内容及意见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与基金会的立场或政策无关。感谢绿色江南等合作伙伴,以及实习生陈雨辰、李程程、马一凡、司晓冬、司晓彤、于俊美、郑鸿宇、薛嘉毅,兼职杜姗、刘环、蔺海祥、唐文艺、徐文平、杨天昱、朱凤婷、赵寒、曾本研究报告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撰写,研究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本报告不能作为IPE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IPE将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及实际情况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并尽可能及时发布。IPE对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引用或发布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IPE,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之声明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归IPE所有。2.评价信息来源:企业官方网站、年报、CSR报告、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定期报告,企业官方网站等公开渠道发布的信息,蔚蓝地图数据库收集的可信源发布的数据,企业公开披3.本报告中引用的阿迪达斯、AMD、Arçelik、安踏体育、拜耳、彪马、倍耐力、波司登、迪卡侬、富士康、Gap、工业富联、合隆、恒隆地产、惠普、华友钴业、吉利汽车、极星、科森科技、Lindex、隆基绿能、雷诺、立讯精密、马莎百货、宁德时代、鹏鼎控股、苹果、雀巢、赛诺菲、松下、特步国际、通威股份、微软、小米集团-W、欣旺达、亚马逊、远景科技集团、4.如本报告的中英文版本出现不一致,请以中文版为准。目录 V 1 4 5 •一级指标的得分率和平均分得分率 8 2.气候行动存在“承诺-落实”差距 4.开展碳披露的供应商数量增长 发现二:五家光伏品牌进入第一方阵,大中华企业拉近与领 发现四:领先企业开展低碳材料采购试点,规模亟待扩展以助力实现 发现五:绿色物流实践初显成效,但多数企业尚未关注物流 51 55 59 60 67 72V在《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之际,我们看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效,全球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遏制,灾难性的温升情景得到缓解。其中,中国坚定落实“双碳”目标,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复然而,全球气候形势依然严峻,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尽管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已中和承诺1,但根据已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来看,各国承诺的减排量与实现《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之间,仍存在超过2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巨大缺口23。与此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部分主要排放国气候政策的反复与不确定性,也鉴于企业生产及能耗相关排放是全球碳排放的主体,为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企业气候行动表现,为企业低碳转型创造良性外部环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于2018年编制了“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并持续开展评价。在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巨大理机制、测算披露、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减排行动五个维度,对覆盖23个行业的800家中外企业的气候行动表现开展量化评价,希望识别和推广最佳实践,激励全球/__local/4/6C/2E/B8F269F9ABA2A584CCE2F6744B2_139D9B1D_142CLIMATEWATCH.NDCTracker[EB/OL].2025:[2025-10-28]./nd3数据来源的统计范围中不包含中国已经宣布的新国分列参评800家企业的前三名,立讯精密、戴尔、苹果、马莎百货、耐克、思科、大中华区企业气候行动进展显著:富士康、立讯精密、鹏鼎控股、安踏体育、吉利汽车、隆基绿能、通威股份、联想集团、华硕、科森科技、晶科能源、恒隆地产、迹仍是短板。虽然超七成企业设定量化的气候目标,根部分企业在目标执行与绩效追踪方面较为滞后。大多数企业已开展减排行动,根供应链脱碳进展有限,多停留在试点阶段,当前的低碳采购实践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所需的规模之间仍存在差距。近年来全球气候信息披露规则逐渐接轨,推动大型企业气候信息披露趋向常态化。其中77%披露的数据涵盖供应链排放。尽管如此,范围3和供应链碳核算仍是国企业,显示出《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等政策引导企业关注•供应商碳披露规模持续增长:在Primark、立讯精密、富士康、安踏体育、戴当前挑战在于:尽管更多参评企业设定气候目标,根披露减排进展的企业仍不足半数。超六成参评企业未能有效推动供应链碳管应链实测数据仍未被链主企业充分应用。供应商碳披露显示,中小企业核算和披露能力仍然有限,部分供应商碳排放量仍在上升,减排目标雄心有待加强,减排成效提升潜力较大。链主企业亟待推动供应商开展碳数据核算及披露,夯实供应链碳数据基础,VIII2.五家光伏品牌进入第一方阵,大中华企业拉近与领跑区域距离和光伏行业,零售、食品饮料、乳制品、家电、房地产建筑和日化行业也有企业进入注供应链碳排放,将供应商温室气体核算与披露(或报送)纳入采购要求,和核心供应商合作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再生金属或面料应用等项目,推动供应车产品碳足迹报告,针对钢、铝、电池材料减排设定目标,开展低碳排放钢、低碳排放铝的采购试点。海外车企气候行动起步相对较早,气候信息披露水平排目标,还在供应商准入审核和绩效评估中纳入绿电比例要求,并鼓励供应商•5家光伏企业进入第一方阵。面对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中国光伏企业近年高排放的多晶硅生产环节的碳强度。其中,隆基绿能连续三年进入TOP50,家。大中华区整体平均分也由2021年的3动,拉近与欧美等领跑区域的距离。随着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我们期待更多大中华企业从摸清碳排放家底入手,设定具有雄心的减排目标,落实节能减排3.企业绿电使用随可再生能源发展水涨船高,供应链订单激励作用有待再生能源装机约占全国装机总量的59.2%,全国可再•清洁能源广泛应用:88%的参评企业开展非化石能源替代,较2021年增长151%。其中,15%的企业自身运营的清洁能源占比超过40%,十余家领•链主企业带动供应链绿电消纳:苹果、富士康、立讯精密、彪马、安踏体育等推动供应链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820家供应商在评价期内披露的数据显4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2025:[22]./20250731/83ffa46373ec42dd99e0e327105按照2022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X当前挑战在于:通过订单激励等方式赋能供应商使用或投资绿电的链主企业仍是少数,供应链绿电消纳比例仍偏低。已披露使用绿电的供应商,减排量仅占其范围4.领先企业开展低碳材料采购试点,规模亟待扩展以助力实现净零排放上游原材料的生产制造是企业全价值链的排放热点。领先企业通过梳理供应链排放源,或通过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识别高碳排环节,并开始与碳密集行业的供应商合•IT/ICT和纺织等行业明业,从需求侧释放明确信号,推动核心供应商使用低碳排放钢铝或再生纤维等旨在推动汽车和房地产企业从测算和披露钢铝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入手,设定和披露减排目标,承诺并逐步扩大低碳排放钢铝材料的采购规模。研究显示汽车与地产行•梅赛德斯-奔驰、吉利汽车等11家车企设定钢材减排目标;极星、通用汽车等•恒隆地产、太古地产等4家房企开始在示范项目中优先采购低碳建材。当前挑战在于:75%的企业尚未与供应商合作减少原材料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领先企业的低碳采购多为试点项目,采购规模不足以实现企业价值链净零排放目标;缺乏量化的减排绩效披露,项目可持续性有待观察。此外,绿色溢价仍是上游高碳环节脱碳的关键瓶颈,亟需产业链各方构建有效的成本共担机制,合力内化负外部5.绿色物流实践初显成效,但多数企业尚未关注物流活动碳排放•绿色物流体系逐渐建立:彪马、联想集团、苹果等35%的参评企业,探索通过经验和广泛调研,构建了货主企业绿色物流CAT企业在推进绿色物流方面的进展,同时引导货主企业更加准确地核算价值链物流活动碳排放,设定物流减排目标,建立企业绿色物流体系,与物流供应商合作开展减排项目。首期货主企业绿色物流CATI评价聚焦50家气38家通过多式联运、降低空载率等方式提升货物运输效率,当前挑战在于:多数企业仍未关注物流环节的碳排放。领先企业的绿色货运项目尚未形成规模化减排成效,与物流服务商的深度合作有待加强,物流减排绩效的量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将成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关键。基于评价发现,我们倡议多方合力推动企业及供应链加速气候治理,促进相关标准、规则、数字化工具的建立和完善1.主管部门:完善气候信息披露的顶层设计,推动企业规范披露气候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和社会监督的需要。构建有利于产业链上下2.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关注供应链碳排放,深化行业脱碳路径和技术研究,赋能供应商开展碳减排行动;将供应商气候行动表现纳入采购决策,推动供应商开3.金融机构:完善对融资企业的供应链气候信息披露要求,将价值链碳管理表现纳入气候风险评估。为高碳排放产业低碳转型中大规模、长周期的项目提金支持,填补融资缺口。通过驱动技术规模化应用,降低低碳技术和材料的绿4.环保组织/研究机构/媒体:关注企业减排及中和进展,监督企业落实减污降碳主体责任,推动供应链更实质性的低碳转型,合力构建针对企业气候行动束激励机制。赋能完善中小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披露、碳减排目标标准和工具,降低参与气候行动的门槛。识别、传播供应链低碳转型的最佳实5.消费者/公众:关注产品从生产到废弃处理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形成持续的社会监督力量,并通过绿色选择支持领先企业加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同1在《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之际,我们看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中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并逐步“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和产业转型成效显著,逐步完善碳市场机制、企业气候信息披露、产品碳足迹等相关工作。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提前达成2030年可再生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8这不仅为国际社会注入信心,6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作《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报告》[EB/OL].2025:[2025-21]./ywdt/hjywnews/202509/t20250912_117国际能源研究中心.电规总院解读2035年36亿千瓦目标[EB/OL].2025:[208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致辞(全文)[EB/OL].2025:[2025-10-21]./yaowen/liebiao/202509/conte2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已得到初步遏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仍在不减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巨大缺口1213。与此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部分主要排放鉴于企业生产及能耗相关排放是全球碳排放的主体,其气候行动进展备受多方关规》(ESPR)正式生效,将碳足迹核算及披露要求,从电池产品进一步扩展到进入欧盟市场的纺织品、家具、钢铁等产品。另一方面,全球投资者等利益方对供应链气候风险倍加关注。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9IPCC.SixthAssessmentReport,SynthesisReport[EB/OL]10EuropeanCommissReport[R/OL].[2025-10-18].https://edgar.j/__local/4/6C/2E/B8F269F9ABA2A584CCE2F6744B2_139D9B1D_1412CLIMATEWATCH.NDCTracker[EB/OL].2025:[2025-10-28].13数据来源的统计范围中不包含中国已经宣布的14IFRSFoundation.ProgressonCorporateClimate-re30]./news-and-events/news/2024/11/new-report-global-progress-corporate-climate-disclosures/.3为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企业气候行动表现,为企业低碳转型创造良性外部环境,推动企业践行供应链温室气体减排的承诺,公众我们希望通过评价,引导企业关注全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识别生命周期排放热点并开展规模化减排项目,同时带动供应链自主开展碳管理和气候信息披露,加速产4“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后巴黎协定”时代提出温室气体减排承升级至5.0版本,重点完善气候风险及机遇的识别和应对措施、能源数据、价值链减作为基于数据的独立评价体系,我们认为行动的进展及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所处的态势,推动企业将减排行动分解至主要生产环节及价值链,和利益方合力探索并释放原材料生产制造、运输、回收等多个阶段的温图1-1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标56•一级指标的得分率和平均分得分率足迹仍是短板。尽管超七成企业设定了量化的气候目标,根部分企业在目标执行与绩于试点阶段,当前的低碳采购实践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所需的规模之间仍存在差距。当前中外企业气候行动“基础初步奠定,瓶颈有待突破•治理机制:98%的企业开始制定和发布气候政策,承诺开展气候行动。平均分•测算披露:92%的企业开展碳及能源数据的核算披露工作,披露率在近年来持7•碳目标设定:74%的企业设定量化的气候目标17,根平均分得分率仅34%示企业需对标行业领先水平和全球温控目标,应链的减排目标和碳中和目标。•碳目标绩效:指标得分率(57%)远低于其他四个维度,已设定气候目标的企业亟需追踪目标绩效,在减排进展和预期偏离时及时调整目标,并公•减排行动:98%的企业已启动节能减排项目,根减排行动的平均分得分率只有13%。这主要是因为多数企业的减排行动仍停留在自身运营有限。领先企业开始引导供应链开展碳管理,引入低碳供应商采购机17气候目标指包括范围1&2和范围8近年来全球气候信息披露规则逐渐接轨。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于际接轨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和上市公司披露指引等,为在华供应链2025年,88%的参评企业已核算并公开披露范围1&2(自身运营)碳数据,是9测数据的获取和追溯,依然是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鉴于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在企业3%的小幅上升,范围3减排进展的披露比披露目标完成进展,可能是由于企业对目标进行了调整,基准年或基准线排放披露不清,或由于企业无法实现预期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企业气候行动存在“承诺-落实”差距:尽管更多参评企业设定气候目标,但披露减排进展的企业仍不足半数,产品碳足迹近年来备受利益方关注。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进口产品的碳足迹值要求;针对企业绿色低碳声明,特别是碳中和宣传的监管要求也强调产品碳足迹的企业关注和测算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并通过产品碳足迹数据的披露引导消费者通过绿色选择支持企业带动上游供应链加速低碳转型。评价显示,披露产品碳足迹的企业自2023年以来持续增加。2025年150家参评企业披露产品碳足迹,覆盖IT/ICT、光伏、汽车、纺织/皮革、食品饮料、家电等行在公开披露产品碳足迹的企业中,超过60%为中国企业。近年来中国主管部门出台《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有力推动了重点行业和产品前产品碳足迹核算的主要问题,如量化标准不统一、权威的中国生命周期因子库仍未超过40000条产品碳足迹数据,涵盖电力、钢铁、建材、化学品等大宗原料,及电子18产品碳足迹核算的问题识别以及中国企业在披露产品碳足迹方面的良好实现,详请参见2024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在行业内及国际间的互认互信动选择所识别的汽车车型,并匹配相应的汽车产品碳足迹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CPP)以及车企公开披露的产品碳足迹数据。我们希望以此协助各界了解汽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用绿色选择支持车企低碳转型,推动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参评企业意识到供应商实测数据的重要性,持续推动直接和间图公开披露工厂层级碳数据。科森科技和优衣库新晋加入推动供应链碳披露的企业行动。在这些企业的推动下,一些供应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明确表示,已经开始表3-1通过蔚蓝地图开展上游供应商碳披露的案例工业富联已加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零碳供应外公开披露年度污染物排放和转移数据(PR链的环境表现信息,动态监督供应链中的环境违规记录处理情况,公司始终坚持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零碳影响力,通过开展绿色低研,指导供应商加强碳排放管理,开展节能减排项目,并鼓励供应供应商及次级供应商(如:化学品、污水和固废处理、物流及原材料行整改和公开说明;采购占比80%以上的大陆供我们特别关注供应商对其环境风险的识别与降低,并采取具体措施),境违规记录摘除、PRTR信息披露、碳数据披露等环transparentandstandardizaddressnon-complianctheperformanceof108supplcarbondatawhilesehighlightingourdedicati•供应商碳排放与目标披露55%(261家)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此外,385家供应商已核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环联合(北京)认20由于供应商企业核算边界或数据统计范围可能存在21在蔚蓝地图网站披露碳数据的企业的行业分类标准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供应商产品碳足迹披露自碳披露平台升级以来,66家供应商披露了96份经过第三方核查的产品碳足迹证书或报告,产品涵盖印刷线路板、电源适配器、涤纶染色布、注塑拉链等22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通过蔚蓝地图自主披露2024碳数据[EB/OL].2025:[2025-10-21]./IndustryRecord/RegulatoryRecord.aspx?companyId=8F42D17C05EF48A34071DC42DAD54D8DDADD5FCD62E0BD09BF4&type•供应商减排项目披露持续的降本收益,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与物料消耗,并开始通过减排绩适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23通过空压机变频改造项目、办公节能、电动叉车更23适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企业通过蔚蓝地图自主披露2024碳数据[EB/OL].2025:[2025-10-21]./IndustryRecord/RegulatoryRecord.aspx?companyId=E5AE60A6F04F3FEF7C3DD6597C67A0DC075D79BDFC283&ty•纺织企业安安(中国)有限公司25通过树脂罐区设备升级、仓储空间优化、锅炉能效图3-11安安(中国)有限公司披露的减排项目和成效24立臻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企业通过蔚蓝地图自主披露2024碳数据[EB/OL].2025:[202/IndustryRecord/RegulatoryRecord.aspx?companyId=CB70CF3D10F4621B8C982A1EA4F6A173DF26C9B325安安(中国)有限公司.企业通过蔚蓝地图自主披露2024碳数据[EB/OL].2025:[/IndustryRecord/RegulatoryRecord.aspx?companyId=124AFEA64A190E96A8C9E41B75CD2DD6CD6D37D68C4B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26通过光伏项目、设备升级、浴法工艺技改等措5%推动供应链气候信息披露。供应商披露的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核算和披露能力仍然有限;部分供应商碳排放量仍在上升,可能延缓链主企业供应链减排推进步伐;减排目标雄心有待加强,减排成效提升潜力较大。更多链主企业亟待推动供应商提升碳26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企业通过蔚蓝地图自主披露2024碳数据[EB/OL].2025:[2025-1/IndustryRecord/RegulatoryRecord.aspx?companyId=7B1CD6981DCDA98CE8EC05B807AEB243A9C7F9C5E8D810发现二:五家光伏品牌进入第一方阵,大中排放,将供应商温室气体核算与披露(或报送)纳入采购要求,和核心供应商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再生金属或面料应用等项目,并推动供应链自主开展碳数据核算森科技等大中华区企业,持续提升气候信息披露水平,并将减排行动落实到供应链。汽车行业多家领先企业积极推动电动化转型,发布汽车产品碳足迹报告钢、铝、电池材料的减排设定目标,开展低碳排放钢、低碳排放铝的采购试点。2025露水平更高;吉利汽车作为唯一进入TOP5态设计、生态标签等规则,加严光伏市场的绿色准入门槛。为协助中国企业积综上,CATI评价见证多个行业的大中华区企业气候行我们认为,大中华区企业的积极进展与“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政府逐步确立展气候信息披露,激发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内生动力。中国上市公司的气候披露要求也逐渐向国际靠拢。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2024年发布的《上展报告披露纳入部门规章。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依据IFRSS2修订,于2025年正式生效,要求大型股发行人在“不遵守就解释”的基础上披露范围3排放量,并自2026年起强制披露范围3数据28。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在华供应链绿27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征求《企业可持续披)([EB/OL].2025:[2025-10-28]./gongzuotongzhi/202504/t2028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EB/OL].2024:[2025-10-28]..hk/sites/default/files/net_file_store/HKEXCN_SC_10553_然而,尽管大中华区企业正在加速追赶,头待更多大中华企业从摸清碳排放家底入手,设定具有雄心的减排目标,落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全球资源危机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必由之路。全球可再生能源规模持续扩张正在为企业脱碳提供重要保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统计报告》29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29IRENA.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年度增长创历史新高[EB/OL].2025:[2025-10-21]./News/pressreleases/2025/Mar/Record-Breaking-Annual-Growth-in-RenewabCapacity-ZH.30IRENA.RenewableCapacityHighlights[EB/OL].2025:[2025-10-21]/media/Files/IRENA/Agency/Publication/2025/Mar/IRENA_DAT_RE_Capacity_Highlights_2025.pdf.约占发电总量的39.7%32。为提升绿电消纳率,相关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完善储能、调峰、跨区域电力输送等技术和基础设施,扩大绿电和绿证交易市场规模,试点绿电直连的应用;并对部分重点行业高耗能企业设定绿电消2025年评价显示,88%的企业开展非化石能源替代,同比增长13%,相较于威股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耗量近2400万兆瓦时,占其总能耗的64.01%;31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转型实现新跨越新突破[EB/OL].[2025-10-21].https://www.nea.32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2022]./20250731/83ffa46373ec42dd99e0e3271033通威股份.2024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暨可持续发展报告[EB/OL].2025:[2025-10-21]./uploads/20250429/5a9c5c7e95e1556d8b80ec2612a3d34RE100推动企业承诺在2050年前实35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2024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EB/OL].2025:[2025-21]./finalpage/2025-04-28/12233领先企业推动和激励供应商,通过自建屋顶光伏、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采购绿电/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例如,苹果、微软、富士康、立讯精密等,要求亚瑟士等对供应链可再生能源利用提出目标,或协助供应商制定可再生能源应用计划。电池企业欣旺达、华友钴业关注电池产品碳足迹,推动核心供应商使用可再生能源,36宁德时代.2024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EB/OL].2025:[2025-10-21]./uploads/1/file/public/202503/20250328110514_yhfqo我們已明確設定至2025年,一級核心供應商可再生電力使用globaldecarbonisationst/生态协同的创新模式,力争推动核心供应商提高绿供應商分階段簽署《可再生能源承諾書》,並提交綠電此制定审核表进行年度审核,要求供应商制定供给展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核查,並為其設定氣候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特步已修訂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手冊,要求供應商在2030Arçelik*苹果、微软、富士康、欣旺达、惠普、立讯精密的目标明确提到,目标覆盖范围为生产客户产品;其余企业未对可再生能源目标(7500万兆瓦时)超8600万兆年,苹果供应商主要通过采购可再生能源证书和签署绿电采购协议落实38安踏体育.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2024[EB/OL].2025:[2025-10-28].https://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5/0331/20250331006839按照2022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40苹果.2025年环境进展报告[EB/OL].2025:[2025-10-21]./environment/pdf/Apple_Environmental_Progress_Report_41苹果.Apple宣布其在中国逾九成生产制造已采用可再生能源[EB/OL].2025:[2025-10-21]./newsroom/2025/10/apple-suppliers-launch-new-clean-energy-fund-in-china/.我们看到,当前安踏体育和苹果等企业的供应链上均有超过半数的可来自绿证抵消,通过现场光伏、购电协议等方式消纳绿电的比例较小。鉴场上对绿电消纳形式及绿证抵扣的认可程度不一,我们建议企业推动电消纳规模,破解供应链绿电物理溯源问题;并开展气候及能源信息披露但以赋能、订单激励等方式推动供应商使用或投资可再生能源的链主企业仍在少供应商通过蔚蓝地图披露的外购及自产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显示,供应链绿电消相当于减少356万吨碳排放42,但是减排量仅占其范围1&2排放总量的16.7%。当前供应链上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巨大潜力尚未被充鉴于产品及原材料生产阶段电力消耗带来的碳排放在多个行业的供应链排放中占据较大比例,推动供应商扩展可再生能源使用规模,是链主企业落实减排的重要手段。链主企业需发挥订单激励作用,扩大供应链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提升绿电消纳比例,并通过庞大的供应链减排需求带动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进一发现四:领先企业开展低碳材料采购试点,供应链是多数行业范围1、2、3排放的主要环节,供应链上游原材料的生程是全价值链的排放热点。近年来,开展供应链碳管理的企业数量持续扩展,大型企业供应链碳管理的深度也逐渐增加。领先企业通过梳理范围3-类别1外购商品和服务的排放源,或通过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识别高碳排环节,并开始与碳密集行业在本期评价中,25%的参评企业与核心供应商合作开展能源管理和清代、低碳或再生原材料使用、低碳技术创新等项目,从需求侧释放明确信号,引导供再生钢和绿电铝等低碳金属材料434445。亚马逊在数据中心、零售商店、物流设中使用低碳排放钢材、水泥等低碳建材46。阿迪达斯、彪马等和T1、T2供应商开展合作,使用再生纤维、新型橡胶等低碳材料,并推动逐步淘汰燃煤锅炉43苹果.2025年环境进展报告[EB/OL].2025:[2025-10-21]./environment/pdf/Apple_Environmental_Progress_Report_44Microsoft.2025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ReportAcce21]./is/content/microsoftcorp/microsoft/msc/documents/presentations/CSR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Report.pdf#page=45PanasonicGroup.SustainabilityDataBook2025[EB21].https://holdings.panasonic/global/corporate/sustainability/pdf/sdb46Amazon.AmazonSustainabilityReport[EB/OL].2025:[2025-10-21].https://sustainability.aboutamazamazon-sustainability-report.p47adidas.AnnualReport2024[EB/OL].2025:[2025-10-21]./2024/en/_assets/downloads/annual-report-adidas-ar24.pd48PUMA.PUMAAnnualReport2024[EB/OL].2025:[2025-10-21].https://annua动汽车和房地产企业从测算和披露钢铝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入手,设定和钢铁、铝材、动力电池等原材料的碳排放在汽车行业上游排放中占比较高。梅赛德斯-奔驰、吉利汽车、宝马等11家车企设定钢材减排相关的目标,极星车、沃尔沃汽车等8家车企设定铝材减排相关的目标。30家车企开展低碳排放钢、低碳排放铝的采购试点,和供应商签署合作意向书,锁定低碳材料资源,以房地产行业作为钢铁、建材和有色金属等材料的采购大户,一批领先企极星开展低碳排放钢、铝采购,并通过产品LCA报告披露减排绩效材料的生产制造是原材料中碳足迹占比最大的部分。例如,极星550“摇篮到大门”的产品碳足迹中,铝材、锂电池组和钢铁材料生49Polestar.PolestarSustainabilityreport2024[EB/OL].2025:[2025-10-21].https://assets/11286/1752675460-polestar_sustainability_report_2024-1.pdf.50Polestar.Lifecycleassessment—Carbonfo21]./dato-assets/11286/1757076464-polestar-5_lca_report_2025_2025-09-05.pdf.为降低铝材生产的碳排放,极星5车型中96%的铝材使用再生铝(13%)和绿电铝(83%是极星公开披露信息中低碳排放铝采购比例最高的部使用在中国常规生产的铝材(StandardChinesealuminium),每辆车可以减基于ISO14040/14044的生命周期降低电力相关碳排放,电池供应商购买中国绿色电力证书(GEC根未公使用不同方式降低钢铝供应链的碳排放。例如,在美国查尔斯顿工厂生产的表3-3极星3-双电机产品碳足迹和低碳材料采购情况4.5855%47%USA[EB/OL].2025:[2025-10-21]./dato-assets/11286/1760530814-p3_lca_report_2025_charleston_fChina[EB/OL].2025:[2025-10-21]./dato-assets/11286/1760530814-polest3_lca_report_2025_chengdu_final/领先房企承诺低碳排放钢采购,开展低碳排放钢应图3-21关于中国房地产低碳排放钢的合53恒隆地产.2024可持續發展報告[EB/OL].2025:[2025-10-21]./getmedia/46eb-916a-012b26b5f788/HLP_2024-%e5%b9%b4%e5%8f%af%e6%8c%81%e7%ba%8c%e7%99%bc%e5%b1%95%e5%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与回收废钢,使得建筑钢材的总隐含碳排点筛查,或收集供应链核算数据的摸底阶段,有待探索有助于降低上游排54恒隆地产.恒隆宣布內地首个在建筑结构近乎100%采用低碳排放钢的商业地[EB/OL].2024:[2025-10-21]./zh-cn/media/press-releases/202455恒隆地产.杭州恒隆广场关键通道建设实现50%钢材碳减排[EB/OL].2025:[2021]./s/6JflKXFlPXY60qJ_M量化数据,披露多为供应链合作项目内容和技术路径的定性描述,利益方难以了解项目对供应链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在贡献。更重要的是,当前低碳采购多为试点项目,采的力度。其中,绿色溢价是限制低碳采购和低碳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挑战,也是上游高碳环节脱碳的关键瓶颈,亟需产业链各方构建有效的成本共担机制,合力发现五:绿色物流实践初显成效,但多数企物流活动通常是企业价值链碳排放热点之一,需要被充分关注。企业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关注并减少物流相关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绿色物流体系,与物流供应商合作降低价值链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并引导上下游物流合作伙伴加速脱碳进与物流供应商合作开展减排,包括:采购或租赁电动货车,航空燃料(SAF)等清洁能源;通过优化物流路线优化、更换运输方式、减少空等方式提升单位产品运输能效,并降低仓储和包装环节的碳排放。鹏鼎控股和隆基绿准确地核算价值链物流活动碳排放,设定物流减排目标,建立企业绿色物流体系VF名列前十名。欧美企业率先开展物流活动的减排项目发现一:货主企业普遍关注物流脱碳,但目标雄心和执行力度差异•所有参评企业将低碳物流纳入净零排放战略规划,设定范围o惠普、Tesco、隆基绿能、西门子加入国际气候组https://www.theclimate发现二:超九成货主企业披露物流活动碳排放,但数据收集和核算准确性仍面临transportationsupplieFramework.”•20家企业披露收集物流供应商活动数据或碳排),发现三:多数货主企业多措并举推动低碳物流,但尚未形成规模化减排提升电动车运输比例,并使用低碳燃料,根多以试点形式开展,/en/our-programs/emissions-accounting/global-logisticscouncil/calculate-report-glec-fra•20家(41%)企业将生物质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其(4.8/18其中多数企业仅披露运输效率提升路径,根为未呈现项目发现四:领先货主企业推动供应商碳披露,带动供应链物流活动减排•彪马、联想集团、达能、阿迪达斯、思科等12家开展气候信息披露。2025年评价期间,江苏飞在货主企业的推动下,多家供应商通过蔚蓝地图网站披露货车或商务车关的减排项目。例如,东莞立德电子有限公司,2024年成品运输中7.8%使用了电动货车运输,减少205.22吨二氧化碳当量;适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2024年更换2开展物流减排的企业中,多数已经开展或计划开展新能源货车应用企业使用新能源货车减少物流活动排放的项目规模、替换车队构成和项目减排量或2024年已完成完成60%20%电动车和29%混动车。4x2生物质-压缩天然气重型更多线路或城市扩展。惠普和雀巢的项目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迪卡侬通过电动化、燃料清洁化、运输网络优化以及绿色包装等策迪卡侬在远程仓库到区域配送中心的运输(fromlong-distanceimport60DECATHLON.2024Non-Financia21]./decathlon-annual-sustainable-development针对成品包装,2024年迪卡侬通过开展新产品包装设860吨塑料消耗。自2020年以来已消除尽管迪卡侬的绿色运输尝试已初具成效,迪卡侬披露的碳排放数据显示,2年物流运输产品数量增加,运输距离增加,空运比例由于苏伊士和巴拿马第四章展望和建议近年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不断加强。供应链作为大型企业碳排放的重要注持续增加,大中华区企业气候行动进展显著。近百家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利用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创新解决方案,开展高效供应链碳管理,推动供应链落实减排行动。危机的承诺。企业气候行动的“承诺”与“落实”之间仍存在差距,供应链数据收集与范围企业气候行动已经进入深度脱碳的攻坚阶段,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力将成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关键。基于评价发现,我们倡议各界凝聚共识,完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公众/消费者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多方合力推动企业及供应链加速气候治理,促进相关标准、规则、数字化工具的建立和完善,破解低碳技术和材料绿色溢价问题,•始于披露:推动企业温室气体信息的公开披露。推动企业加强碳排放的测算和披露,设定基于气候科学的碳目标,推动自身、关联企业、供应商、工厂及产品层级的气候信息公开。将全价值链减排及中和进展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推动供应链更实质性的低碳转型,杜绝气候漂绿,切实激发多方合力真正落实减排行动。同时推动符合中国发展阶段的企业温室气体自愿披露标准出台,以指导中小企业规范开展相关披露工作,有效满足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和社会监督•科学评价:推动基于企业的公开信息科学开展评价。推进建立基于数据和信息披露的企业低碳转型评价或减排绩效考核机制,纳入供应链气候信息透明度、产品碳足迹等指标,引导企业低碳改造,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增强•链主带头:推动范围3排放占比高的企业加强供应响力和气候雄心的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和重要机构带动供应链核心企业迹测算,并推动供应链上脱碳路径和脱碳技术研•数字赋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供应链碳减排。鼓励企业、行业组织和三方机构开发并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碳核算、信息披露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协助企业高效低成本收集供应链实测数据,赋能供应商核算碳排放并设定减排目标,提升供应链及产品碳足迹的信息披露水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构建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降碳的政策环境。将更多上游重点排放行业纳入碳市场机制,完善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节能降碳先进•完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以促进产品碳足迹之间的可比性,并合作制定产品碳足迹信息披露格式要求,增加国际标准交流,促进核算及标准标准形成•充分认识供应链碳减排的重要性,将其有效融入企业治理和供应商管理机制;•对标全球温控目标和各国自主贡献目标,科学设定企业碳中和目标,并公开披•将供应商气候行动表现纳入采购考量,推动供应商开展碳核算、科学设定减排•关注企业减排及中和进展,监督企业落实减污降碳主体责任,推动供应链更实•关注产品从生产到废弃处理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形成持续的社会监督力量,并通过绿色选择支持领先企业加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同时倒附录III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IPE的解决方案供应链脱碳是企业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承诺的关键也是难点。供应链碳管其特殊性:全球采购,层层外包,供应商数量庞大且分散,高排放环节又常常链上游。如何触达并获取可靠的排放数据仍存在困难,各行业一些关键脱碳技术也仍并持续优化一系列数字化工具,旨在协助企业高效低成本收集供应链实测数据,供应商设定减排目标,提升供应链及产品碳足迹的信息披露水平,同时协助利益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平台(简称“碳披露平台”对标中国及海外主流IPE基于中国环科院牵头编制的《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指引第1部分:通则》(T/CECRPA008-2024再次升级碳图III-1企业污染物排放转移(PRTR)及碳披露平台“中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平台”。该核算平台依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4个《企业温料、电力、热力排放因子等纳入计算器自动参数,并通过计算流程设置引导供应商识别排放源,提高核算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协助企业高效低成本地开展碳核算,摸为协助企业设定基于气候科学,对标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BasedTargets目标设定工具”。该工具依据科学碳目标设定方法论,为企业生成可供选择的减排目标控路径相一致)的减排目标。企业仅需输入基准年的排放数据,结合所属行业、地区、IPE与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于2022年联合创建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开发了开源的碳足迹建模平台能耗宝,协助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用于山东省企业产品碳足迹一站式服务平台、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工信部重旨在通过产品碳足迹的公开披露,引导利益方关注所购买或投资的产品及服务的上线了“全球企业责任地图”。截至2025年9月,该地图上记录并呈现2721余家中外知名品牌、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公开做出的承诺、目标动方案》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推动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制定修订。加快节能标准更新,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健全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加快相关领域标准制定修订全氢制、储、输、用标准。完善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立重点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能效、低碳等标准制定修订,加强国际标准协调。《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系实施方案》开展方法学研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碳排放方法学研究,加强消费端碳排放碳排放、隐含碳排放、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等各类延伸测算研究工作。推动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汇等领域的核算研究,进一步夯实方法学基础。加强碳排放核算领域国际交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委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420-2025磷灰石和锆石铀、钍、氦同位素测定与年龄计算方法
- 沈阳音乐学院《现代测试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检验科临床检验技术规范
-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战略管理1》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26学年上海大学附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检验科疾病贫血检测指南
- 2026届江苏省南京江浦高级中学数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急救教程
- 血小板减少症护理流程
- 肺癌手术后的护理管理方案
- 2025年阜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昆明市呈贡区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第一批招聘(12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儿童安全用药全面指南
- 2025重庆市潼南区公安局辅警岗招聘30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惠州市博罗县自然资源局招聘编外人员76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软装家具购销合同范本
- 湖北某省属国有企业面向社会招聘派遣员工3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州财政考试真题及答案
-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布课教案《糖怎么不见了》含反
- 绵阳市高中202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数学(绵阳A卷)
- 地震勘探服务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