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39
6110
商洛市地方标准
DB6110/T56—2024
毛木耳短袋地摆栽培技术规程
2027-07-23发布2024-08-22实施
商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10/T56—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毛木耳.........................................................................1
3.2催耳...........................................................................1
4菌种要求...........................................................................1
5原辅料要求.........................................................................1
6菌种制作...........................................................................1
6.1菌种制作流程...................................................................1
6.2菌种培养基配方.................................................................2
6.3菌种制作.......................................................................2
7栽培技术...........................................................................3
7.1流程...........................................................................3
7.2时间...........................................................................3
7.3场地...........................................................................3
7.4环节...........................................................................3
8病虫害防治.........................................................................4
9档案管理...........................................................................4
I
DB6110/T5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商洛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商洛市食用菌协会、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静之、柏秋月、曹建刚、毛仪楠、郭伟、李红斌、倪金洛、陈再民、刘阳、
许广、樊玉萍、李存玲、罗大鹏、罗彩虹、朱俊臣。
本文件由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电话/p>
地址:商洛市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王巷付家坡370号
邮编:726000
II
DB6110/T56—2024
毛木耳短袋地摆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毛木耳短袋地摆栽培菌种要求、原辅料要求、菌种制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档
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毛木耳短袋地摆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毛木耳
木耳科、木耳属真菌。正面为黑色,背面呈灰白色或黄褐色,且有一层细小的绒毛。
3.2催耳
通过温度、湿度、光照等刺激,抑制营养生长,使菌丝扭结,形成原基的过程。
4菌种要求
采用固体菌种,菌丝体应洁白均匀、致密;原种、栽培种菌丝紧贴瓶(袋)壁,无杂菌、无拮抗线、
无菌皮,打开后无异味。
5原辅料要求
应新鲜、干净、无杂物、无霉变、无虫蛀、颗粒大小一致,符合NY/T2375的规定。
6菌种制作
6.1菌种制作流程
1
DB6110/T56—2024
6.1.1母种
母种活化→转管→菌丝培养。
6.1.2原种、栽培种
原辅料预处理→拌料→装瓶(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
6.2菌种培养基配方
6.2.1母种培养基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6.2.2原种、栽培种培养基
配方1:杂木屑78%、麦麸/米糠19%、蔗糖1%、石膏1%、尿素0.5%、过磷酸钙0.5%。
配方2:玉米芯79%、麦麸/米糠20%、石膏1%。
6.3菌种制作
6.3.1原辅料预处理
杂木屑、玉米芯等提前1d预湿,含水量50%~55%。
6.3.2拌料
按配方称取原辅料,蔗糖溶于水后加入其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含水量60%~65%。
6.3.3装瓶(袋)
原种采用750mL广口菌种瓶;栽培种采用12cm~15cm×28cm~30cm折角聚丙烯菌种袋。
6.3.4灭菌
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高压灭菌温度121℃,维持2.5h~3.0h;常压灭菌温度100℃,维持12h~
15h。待温度降至30℃出锅。
6.3.5接种
6.3.5.1接种前准备
采用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接种。接种前用紫外灯照射或气雾盒熏蒸30min,菌种瓶(袋)表面、接
种人员手部用75%酒精擦拭消毒,接种针、镊子等接种工具用火焰灼烧灭菌。
6.3.5.2原种接种
取下试管塞,打开原种瓶口,将试管口置于火焰上方无菌区域,用接种钩钩取1.0cm~1.5cm×1.5
cm大小母种转移至原种瓶料面上,并轻轻按压固定母种块,同时封住原种瓶口。
6.3.5.3栽培种接种
依次打开原种瓶、栽培种袋口,用镊子取2.0cm3~3.0cm3原种块转移至栽培种料面上,并轻轻按
压固定菌种块,同时封住栽培种袋口。
2
DB6110/T56—2024
6.3.6菌丝培养
6.3.6.1培养室要求
使用前1d用消毒剂消毒,保持干净清洁、远离污染源、避光、保温、保湿、通风。消毒剂使用应
符合NY/T2375的规定。
6.3.6.2培养
a)培养室内相对湿度60%~70%,暗光培养;
b)接种3d~5d,保持室温26℃~28℃,少通风或不通风;
c)菌丝旺盛生长期,保持室温25℃~26℃,每天通风1次,每次20min;
d)培养后期,保持室温22℃~23℃,松动袋口,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30min。
7栽培技术
7.1流程
栽培袋生产→划口→集中催耳→分床→出耳管理→采收→晾晒→转潮管理。
7.2时间
栽培袋制备时间3月,栽培时间5月初,采收结束时间8月底。
7.3场地
应符合NY/T2375的规定。
7.4环节
7.4.1栽培袋生产
栽培袋采用16cm~17cm×38cm~39cm的聚乙烯塑料折角袋;装袋高度22(±0.5)cm、重量1.3
(±0.05)kg。高压灭菌,60min内灭菌柜温度升至105℃保持30min,115℃保持30min,121℃保
持120min;温度降至28℃接种。打开栽培种袋口,取出栽培袋插棒,用镊子取1.0cm~1.5cm×3cm~
5cm栽培种,填充至原先插棒位置,接种时菌种块要边塞边压,至栽培种较栽培袋料面低1cm,塞上无
菌海绵,于培养室培养。
7.4.2划口
菌丝满袋且气温稳定在23℃划口。栽培袋、刀片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用刀片在菌袋
表面划出“√”或“十”形口,呈“品”字形排列。每袋划口4个~6个,大小为2(±1)cm,深0.5cm~
1.0cm。
7.4.3集中催耳
出耳棚应消毒。畦面铺好地膜,将划口后的栽培袋按间距1cm~2cm倒立摆放在畦面上,上面用编
织袋或草帘覆盖。棚内近地面温度22℃~25℃,相对湿度85%,菌袋开口处干燥时可向覆盖物喷水增
湿,待85%以上的菌袋原基出齐后去掉覆盖物。
7.4.4分床
3
DB6110/T56—2024
将集中催耳后的菌袋分散,排列对齐,间距10cm~12cm。
7.4.5出耳管理
分床后早晚喷水,每d2次~3次,每次15min,连续喷水3d~5d后停水,晒袋2d~3d,保持温
度22℃~28℃,湿度85%~95%。耳片生长后期,早晚间歇式浇水,每次浇水30min,每天5次~6次,
通风3次~4次,保持温度22℃~28℃,湿度85%~95%。
7.4.6采收
采收前2d~3d停止喷水,当90%耳片展开,边缘略卷,耳基变小即可采收。一潮耳耳基多且丛生,
可一次性采收,二三潮耳丛生少可采大留小。采收时将整朵耳片轻轻拔下,不伤及耳根和料面。
7.4.7晾晒
将鲜耳上附着的泥沙、草叶等杂物清理干净,单层薄放在晾晒架上,暴晒2d~3d后,翻动使之完
全干燥。
7.4.8转潮管理
采耳后,停水4d~5d,待菌丝恢复生长后,按照7.4.5管理。一般可采收3潮~4潮。
8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严格生产管理,
规范生产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透析患者高钾科普
- T梁制作全过程图解-课件
- 设备吊装方案编制受力计算培训课件
- 幕墙结构计算培训课件
- 2020-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5年版权许可合同范本示例
- 2025进出口贸易合同
- 2025国际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飞行培训合同书范本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合同模板
- 第5部分-消防管理档案(记录表格模板)
- Q-CR 9521-2018 高速铁路信号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
- GB/T 6892-2000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
- GB/T 6462-2005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
- GB/T 25995-2010精细陶瓷密度和显气孔率试验方法
- 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性改进分析门诊药房检查表
-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全部题库)其他各大高校均可使用
- 清华大学抬头信纸
- (完整)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
- 新年计划雪山美景极简工作计划PPT
- 医疗器械培训计划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