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7∕T 311-2021 香樟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4117∕T 311-2021 香樟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4117∕T 311-2021 香樟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4117∕T 311-2021 香樟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040.65

CCSB20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311—2021

香樟繁育技术规程

2021-04-20发布2021-05-20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31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园林绿化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园林绿化科研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松、刘蓬、林萌、史相峰、黄玉柱、鲁向远、杨贺、朱亚菲、夏亚伟、王蓓、

王歌、李瑞生、魏崇、邓华伟、杜付春、段虎。

I

DB4117/T311—2021

香樟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香樟绿化苗木的术语和定义、芽苗和移植苗的生产。

本文件仅适用于露地培育香樟苗木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芽苗

具有3片〜5片真叶,未经移植的幼苗。

3.2

移植苗

用芽苗经多次移植培育的苗木。

4芽苗生产

4.1种子釆集和处理

4.1.1选择当地主干通直圆满、分枝高、树冠发达、结实多及无病虫害的10年生以上的优树釆种。

4.1.2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待浆果果皮由青色变为紫黑色,且柔软多汁时釆摘。

4.1.3鲜果釆摘后应立即处理,避免堆积发热而损伤种胚。

4.1.4将鲜果浸水2-3天,搓去种子果皮、洗净、阴干。

4.1.5处理好的种子应及时贮藏。采用混沙湿藏于干燥通风的室内,方法按GB/T6001附录C执行。

4.2芽苗培育

4.2.1圃地选择

宜选择地形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微酸性壤土。

4.2.2整地做床

1

DB4117/T311—2021

圃地浅耕,深度15cm〜20cm,碎土,捡去土中草根等杂物,耙平做床。床土混合30%的过筛河砂,

床宽100cm〜120cm,床高15cm〜20cm。两床之间设40cm步道,两床外侧各设一条宽25cm、深20cm

排水沟,圃地四周设一条宽40cm、深30cm环通排水沟。

4.2.3消毒浸种

播种前苗床应消毒,每平方米用40%五氯硝基苯8g〜10g与4kg〜5kg精细土混匀后均匀撒于苗床。

于4月上旬播种。播前将种子从砂中筛出,洗净。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2小时,再浸入水中3天

后,取出播种。

4.2.4播种量

用种量200g/m2〜250g/m2。播后用细土覆盖种子,覆土厚度1cm〜1.5cm。苗床覆土后盖草,并

喷淋适量的水。

4.2.5苗床管理

播种30-40天后,种子萌动发芽,待胚芽出土1cm高时,将床面盖草揭除,适度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播种80-90天后,芽苗基本出齐。

4.2.6芽苗移植

4.2.6.1圃地选择

按4.2.1执行。

4.2.6.2整地做床

翻耕前除草,翻耕深度30cm〜35cm,耕后打碎土块,捡去土中草根等杂物,撒施40%复合肥(21-6-13)

15kg〜20kg/亩,耙平做床。

4.2.6.3栽苗前苗床应消毒。

按4.2.3执行。

4.2.6.4芽苗移栽

当芽苗高7cm〜10cm,具有3-5片真叶时,可选阴天进行芽苗移栽。

按行距25cm,株距20cm的密度栽植。要求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栽正,浇足定根水。

5移植苗的管理

5.1水肥管理

5.1.1根据气候和苗床干湿度,适时排灌水,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浇水在早晨或傍晚进行,要

浇透水。

5.1.2施肥宜在苗木生长旺盛期。1年生移植苗在9月份施40%复合肥(21-6-13)8kg〜10kg/亩;多

年生移植苗每年施肥2〜3次,施40%复合肥(21-6-13)10kg〜20kg/亩。

5.2中耕除草

2

DB4117/T311—2021

中耕结合除草进行,中耕深度宜在5厘米以内。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尽的原则。人工除草在

地面湿润时连根拔除。

5.3防寒措施

5.3.1平茬

移植苗前三年的11月底,从根茎上方2cm〜5cm处全部剪去上面的枝条。

5.3.2根部培土

在根部培10cm〜15cm厚的草炭或碎土。

5.3.3选主干

次年春,选一个最壮的萌蘖枝作为主干,其余萌蘖枝及时去掉。

5.3.4灌封冻水

每年冬季土壤封冻前及时灌封冻水。

5.3.5涂白

移植苗移栽第四年至出圃,对树干进行涂白(生石灰:食盐:石硫合剂:水=1:0.1:0.1:8)。

5.3.6包裹树干

移植苗从第四年起至出圃,每年冬季用保温棉或者稻草绳从干茎部包裹树干。

5.3.7培土

移植苗移栽第四年至出圃,每年在根部培土,厚度约20cm〜30cm,次年四月份去掉培土。

5.3.8设置风障

移栽后,应在移栽苗周围用塑料薄膜、稻草或木板设置风障。

6二次移苗培育

6.1移植时间

宜在4月份进行。

6.2移植规格

苗木应带土球移植,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8倍。

6.3栽植密度

苗木栽植密度为5〜6年生苗2m×2m,7〜8年生苗3.5m×4.0m。

6.4挖穴

移植前按栽植密度挖穴。穴口直径大于土球直径20cm〜40cm。

6.5施肥

3

DB4117/T311—2021

植前施足基肥,每亩施肥45%复合肥(15-15-15)30kg〜40kg。厩肥或堆肥1000kg〜1200kg/亩。

6.6修剪

移栽时3m〜3.5m处截干,截干处萌芽长至20cm左右时,以均匀分布为原则,在各个方向各选择

一个最健壮的萌芽枝,一共选择3〜5个为宜,除去其余萌芽枝,培养优美树冠。

7病虫害防治

7.1病害防治

7.1.1常见病害有黑斑病、黄化病。

7.1.2防治方法按附录A表A.1执行。

7.2虫害防治

7.2.1常见虫害有蚧壳虫。

7.2.2防治方法按附录A表A.2执行。

4

DB4117/T311—2021

A

A

附录A

(规范性)

香樟苗木常见病虫害防治

A.1香樟苗木主要病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香樟苗木主要病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香樟苗木主要病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多发生在芽苗期,发病初期叶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

黑斑病片腐烂发黑,并向幼茎和根部

1000倍液,7天〜10天喷洒1次,连喷洒2次〜3次。

蔓延,严重时全株腐烂死亡。

1、在距根干1米〜1.5米处挖30×40厘米的环沟,用香樟黄化专用肥

100-200倍液灌施于环沟内,或撒施有机肥和硫酸亚铁混合物200〜2000

发病初期叶色由绿变黄。叶面克,具体用量视树体大小而定。

黄化病有乳白色斑点,严重时叶色变2、较大径级苗木,在干基打孔灌注1:30的硫酸亚铁溶液,或在主干注

白、枯死。射15克硫酸亚铁、50克尿素、5克硫酸镁与1000毫升水的混合液。

3、叶面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每隔10〜20天喷一次,连喷3

〜4次。

A.2A.2香樟苗木主要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香樟苗木主要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表A.2。

表A.2香樟苗木主要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虫害名称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发生期可喷洒螨克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

1年发生多代。叶片正、背面均可危害,高液或10%苯丁哒螨灵乳油1500〜2000倍液或5%阿维˙哒螨灵

红蜘蛛

温干旱时危害尤为严重。乳油1000〜15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喷

雾防治,喷雾时尽量做到叶片正反两面喷到。

1年发生两代。第一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7

月中旬危害;第二代幼虫在8月至9月危害。加强苗木抚育管理。人工摘除虫巢并烧毁。幼虫危害初期,

樟巢螟

幼虫群集新梢取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