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传承红色文化目的的地理研学活动设计目录TOC\o"1-3"\h\u30388一、红色文化与地理研学旅行的关联分析 17122二、红色文化的研学价值 222401.政治导向价值 290392.实践育人价值 233373.情感教育价值 219290三、沂蒙地区红色研学活动设计 2263341.沂蒙地区研学资源简述 2302362.拟定研学主题,设计学生活动 313174(1)勘沂蒙地质,观岱崮地貌 318652(2)游红色乡村,议农业发展 313372(3)忆革命历程,扬红色精神 4295853.突出学生参与,构建评价体系 525760四、结语 5摘要:红色文化是常新常学的思想形态,对当代中小学生有着突出的教育功能。高中地理学科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与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基本一致。文章基于红色文化资源,以沂蒙地区为例设计研学旅行活动。笔者认为,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地理研学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题中应有之义。关键词: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设计当下,研学旅行已成为一种热门的野外实践项目,地理研学旅行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据笔者了解,地理研学旅行活动多偏向于地理知识的讲解,呈现出”重知识轻思想“的趋势,这导致研学资源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价值与社会文化理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倘若地理研学依托“红色”属性的地理标志或地理区域,对研学资源的思想教育价值进行挖掘,使得研学内容达到质的升华,必然会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红色文化与地理研学旅行的关联分析2016年,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而可知,研学旅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讲,结合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举措。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弘扬革命传统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载体,它在思想教育上具有其他文化资源无与伦比的优势,并与研学旅行活动密切相关。《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作为地理课程纲领性文件,也明确指出从地理学角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倡导学校课程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作为育人指向,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如前所述,地理研学旅行与红色文化的教育目标对培养人的任务要求不谋而合。从地理学科视角解读红色文化,从地理研学旅行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在此基础上,设置地理研学旅行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向青少年传输革命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也许会开辟新形式的地理教学路径,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红色文化的研学价值政治导向价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多年以来,一些居心叵测的境外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政治破坏等活动,尤其是在互联网世界煽动言论,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构成了潜在威胁,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红色文化作为先进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从红色文化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使学生们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以史为镜,加大宣扬国家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戮力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育人价值“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中小学生知识应用以及品格养成必须通过实践来获得,实践是年轻人成长并成为有用之才的必由之路。这里并不是说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替代品,而重点强调实践是青少年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源于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借助红色文化开展研学实践,使学生从实践中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实践的价值,争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情感教育价值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性体验的结合,强调过程的体验性。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参观者用眼、用脚、用心,获得对事物的情绪唤起和情感共鸣,从而用主观意识总结出对事物的心理认知[2]。要想来一场有价值的研学旅行活动,就要激发参与者的共鸣,帮助其获得情感体验。而红色文化最能代表革命先辈救国、强国的伟大梦想。以此为主线开展研学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国家强盛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另一方面,让青少年深刻体会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将这些情感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沂蒙地区红色研学活动设计沂蒙地区研学资源简述坐落于山东省内的沂蒙地区,以蒙山、沂水等低山丘陵为主要象征,地势西北高东低,群山连绵起伏、怪石嶙峋,平原沃野千里、一望无际,河流纵横交错、碧波荡漾,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景观地貌,如岱崮地貌、花岗岩地貌等。此外,沂蒙地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曾经是解放区的中心,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被誉为“两战圣地”。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战斗、工作的红色印记。总的来说,这片土地既孕育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又滋养了中国革命事业的红色圣地。振叶寻根,观澜索源,沂蒙地区无疑是开展红色研学的理想之地。拟定研学主题,设计学生活动研学主题的选择以及学生活动的设计是红色研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学生”学什么”与研学导师”导什么“是具体操作行动指南。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导”并不等于学生的“学”,学生仍然是研学的主体,学生活动贯穿于研学始终。对于沂蒙地区研学活动,兼顾自然与历史文化要素,其内容更加整合、复杂。鉴于此,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导向价值、实践育人价值与情感教育价值,笔者精挑细选了三个研学主题,并围绕这些主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考察。勘沂蒙地质,观岱崮地貌地理背景:岱崮地貌是分布在沂蒙山区的典型的地貌类型,其为中国第五大岩石地貌,仅次于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和嶂石岩地貌。在沂蒙山地区有数百处著名的崮,被称为“山东七十二崮”,其中以蒙阴县岱崮镇最多。崮的形成历经了两次大规模的造山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在古生代时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地经受了抬升运动和强烈的内力外用之后,又经过上亿年的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以及崩塌等外力作用,最终演变为山顶平坦、周围崖壁峭立的方形山峰(图1),人们通常称之为“崮”[3]。图1岱崮地貌景观学生任务:①通过野外观察和景观图,描述岱崮地貌的形态特征,尝试为其命名;②近距离观察“崮”的顶盖属于哪一类岩石?③结合所学的内外力作用相关知识,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岱崮地貌的成因及过程。岱崮地貌形状奇特,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崮“的形状,有的似狮子、有的似香炉、又似靴子超过半数的岱崮地貌景观是根据它的形状来命名的,当地人称崮体盖为”石帽子“。崮的高度体现了地壳抬升的信息,其顶部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遭受长期的雨水侵蚀及风化作用形成了陡立状或刀砍状的特殊地貌,而底部为粉砂质泥灰岩与软弱页岩,易遭受风化剥蚀,上部石灰岩的临空面逐渐扩大,形成桌状山或房山,外形似崮[3]。游红色乡村,议农业发展地理背景:人人都说沂蒙好,山里好风光。但是50多万山区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平邑县九间棚村地处大山深处,山高壑深。人均不足百元收入使生活捉襟见肘。为此,党支部书记刘嘉坤带领村里百姓打井、修路、架电线,平整耕地,建设果园,逐步改变了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最终蕴育出闻名全国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平邑县还依托金银花种植优势,做强做大金银花产业,通过育种技术改变了金银花开花两三天就凋谢的现状,培育了“九丰一号”“北花1号”等优良品种(图2)。新时期的九间棚彻底拔掉穷根,现已成为“中国金银花之乡”,是沂蒙山区产业扶贫的真实写照。图2金银花生产田学生任务:①说出九间棚发展初期所遇到的瓶颈;②游览金银花生产基地,欣赏美景,分析九间棚成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的区位优势;③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当地金银花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生走进九间棚展览馆、走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直观感知九间棚脱贫攻坚的不易,深刻理解党员同志的带动作用,感受自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咨询等方式,了解金银花的生长习性,进而全面准确地分析金银花生产的优势区位,为未来九间棚村的产业发展进言献策。忆革命历程,扬红色精神地理背景:解放时期,孟良崮战役是中共在华东战场上击溃国民党战略进攻的关键战役。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孟良崮地区成为华东地区野战军歼灭敌人、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此次战役中,孟良崮的地形地貌对双方武器的使用影响极大,中国军队则很好地结合地形地貌运用了武器装备,使得武器性能得到了最佳发挥,取得了火力上的优势[4]。图3孟良崮战役作战沙盘学生任务:①学生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纪念碑等,进一步认识孟良崮战役以及战役英雄的丰功伟绩培养爱国主义情感;②学生通过孟良崮战役作战沙盘(见图3),尝试分析孟良崮特殊的地形地貌对战役进程有哪些影响作用。学生探访红色故地,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聆听革命传统,学习先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研学导师引导学生在地形地貌、地质等自然环境全面了解孟良崮战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把握“天时地利”的重要性。突出学生参与,构建评价体系本文参照盛群力[5]《参与就是能力》一文,按照学生参与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建构学习、交互学习。笔者选取研学过程中常见的野外观察、、交流研讨、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见表1)。表1研学旅行评价量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学习层次组员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野外观察仅仅依赖于导师指导,观察特定的地理事物被动学习能主动发现其他事物所蕴含的地理学知识,将课本知识与情境性知识统一主动学习从地理学角度认识事物,能说出事物形成的地理原理或地理过程建构学习向同学分享观察成果,辩证看待同伴的批评与指正,完善自己的想法交互学习交流研讨沉溺于具身世界,极少参与研学讨论被动学习认真倾听导师讲解,主动与师生讨论主动学习能结合所学由已知推未知,表达自己的见解。建构学习在与导师、同伴讨论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见解交互学习情感态度以欣赏美景、游戏玩耍为主被动学习能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抒发个人情感主动学习自觉将个人价值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表达自己崇高的理想追求建构学习能做为红色精神的继承者、创新者,向群众传播红色故事,影响他人交互学习评价得分G1G2G3最终成绩G1*40%+G2*30%+G3*30%教师评语备注被动学习(2分);主动学习(4分);建构学习(6分);交互学习(8分);结语教育改革趋势最终指向于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培养,因而地理教学需保证学科育人的持续性及有效性。红色文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最能引起参观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爱国情感的载体。本文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推陈出新,实现学科知识价值与文化思想价值的融合。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OB/OL]./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气候变化分析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合肥庐阳区南门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模拟卷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保密合同协议合同三篇
- 2025年幕前演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座席客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舞台导演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行政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市场沟通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草药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教育培训导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亚洲烟草产业市场供求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XX集团董事会2025年度工作报告
- 2026年气溶胶灭火系统市场研究报告
- 多重耐药菌的课件
- 交安设施冬季施工方案
- 行业的客户信息管理表格模板
- 航天员工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鸡蛋采购项目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静压机工程桩吊装专项方案(2025版)
- 新《安全生产法》(2025版)解读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