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后部肌群肌腱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1页
小腿后部肌群肌腱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2页
小腿后部肌群肌腱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3页
小腿后部肌群肌腱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4页
小腿后部肌群肌腱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腿后部肌群肌腱损伤的护理个案随着运动健身热潮的兴起,小腿后部肌群肌腱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篮球、跑步等爆发力较强的运动项目中。此类损伤若护理不当,易导致慢性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本个案通过对一名小腿后部肌群肌腱损伤患者的系统护理,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张某,男性,28岁,公司职员,因“运动后左小腿后部疼痛、肿胀3小时”于2025年8月15日入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日常喜爱篮球运动,每周运动3-4次,每次约2小时。(二)主诉与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当日下午2点在篮球场上进行快速折返跑时,突然感到左小腿后部“撕裂样”疼痛,随即停止运动,休息后疼痛未缓解,且出现肿胀、活动受限。家属遂送至我院急诊,急诊行左小腿超声检查提示“左小腿腓肠肌内侧头肌腱部分撕裂,伴*局部软组织水肿”,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食欲正常,睡眠稍受影响,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三)既往史与个人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烟酒不良嗜好,规律作息,饮食均衡。(四)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5/80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咽喉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专科检查:左小腿后部明显肿胀,范围自腘窝下方至踝关节上方,皮肤张力增高,皮温较对侧稍高,未见皮下淤血。腓肠肌内侧头附着处压痛明显,可触及*局部条索状硬结,压痛评分(VAS)7分。踝关节跖屈肌力3级,背伸肌力5级,足趾活动正常,感觉无异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运正常。左踝关节活动受限,跖屈时疼痛加剧。(五)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2025年8月15日,急诊):左小腿腓肠肌内侧头肌腱距肌腱止点约2-处可见部分纤维连续性中断,断端回声不均匀,*局部软组织增厚,回声增强,CDFI示*局部血流信号增多。提示左小腿腓肠肌内侧头肌腱部分撕裂(Ⅱ度损伤),伴*局部软组织水肿。2.X线检查(2025年8月15日,急诊):左小腿诸骨骨质结构完整,未见骨折及脱位征象,关节间隙正常。3.血常规(2025年8月15日,入院时):白细胞计数6.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62%,淋巴细胞比例35%,红细胞计数4.8×10¹²/L,血红蛋白145g/L,血小板计数220×10⁹/L,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4.凝血功能(2025年8月15日,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1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秒,凝血酶时间16秒,纤维蛋白原3.0g/L,均正常。5.肝肾功能、电解质(2025年8月15日,入院时):谷丙转氨酶25U/L,谷草转氨酶20U/L,肌酐75μmol/L,尿素氮5.0mmol/L,钾3.8mmol/L,钠1xmmol/L,氯102mmol/L,各项指标正常。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护理诊断1.急性疼痛:与肌腱撕裂及*局部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有关。2.肢体功能障碍:与疼痛、肿胀及肌腱损伤导致踝关节活动受限有关。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局部肿胀、皮肤张力增高及使用支具固定有关。4.知识缺乏:与对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康复锻炼及预后了解不足有关。5.焦虑:与担心疾病恢复情况及影响工作、运动有关。(二)护理目标1.短期目标(入院1-3天):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降至4分以下;左小腿肿胀有所减轻,皮肤张力降低;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基本情况及护理注意事项。2.中期目标(入院4-14天):患者左小腿肿胀基本消退,疼痛VAS评分降至2分以下;踝关节活动度逐渐改善,跖屈肌力恢复至4级;皮肤完整无破损;掌握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3.长期目标(出院后1-3个月):患者左小腿功能完全恢复,踝关节活动正常,肌力恢复至5级;能够重返工作岗位及进行适度的运动;无并发症发生。(三)护理措施制定1.疼痛管理:①休息与体位: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左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②冷疗:入院后48小时内,给予左小腿后部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使用冰袋时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皮肤。③药物镇痛:遵医嘱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mg,每日2次,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④心理干预: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2.肿胀护理:①密切观察左小腿肿胀情况,每日测量小腿周径(膝下10-处)并记录,对比双侧差异。②除抬高患肢外,指导患者进行足趾的主动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③48小时后根据肿胀情况,可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每次20分钟,每日2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3.肢体功能康复护理:①急性期(1-3天):以休息为主,避免负重,可进行足趾主动屈伸、踝关节被动活动(在无痛范围内)。②亚急性期(4-14天):逐渐增加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训练,如缓慢跖屈、背伸,每次10-15分钟,每日3次;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增强gu四头肌肌力,每次15-20个,每日3组。③恢复期(出院后):指导患者进行渐进式负重训练,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进行小腿后侧肌群力量训练,如踮脚尖训练、抗阻跖屈训练等;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如单腿站立、闭目站立等。4.皮肤护理:①密切观察左小腿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完整性,每日检查2-3次。②使用弹性绷带或支具固定时,注意松紧度适宜,以能伸入一指为宜,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受压,指导患者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5.健康教育:①疾病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小腿后部肌群肌腱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②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作用及不良反应,嘱其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③康复锻炼指导:详细示范康复锻炼的方法、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正确掌握。④生活指导: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注意休息;饮食上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促进损伤修复。6.心理护理:①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焦虑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②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入院初期护理(1-3天)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立即进行入院评估,建立护理病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协助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左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5-,在小腿下方垫软枕,保持舒适体位。入院当天下午给予左小腿后部冷敷,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患处,每次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一次,患者诉冷敷后疼痛有所缓解。遵医嘱给予塞来昔布胶囊200mg口服,每日2次,服药后30分钟评估疼痛VAS评分降至5分。每日测量左小腿膝下10-处周径,入院时为38-,右侧为34-,入院第2天测量为37-,肿胀略有减轻。观察左小腿皮肤情况,皮肤颜色正常,皮温较对侧稍高,无破损,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运正常。指导患者进行足趾主动屈伸运动,每次10分钟,每日3次,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讲解肌腱损伤的原因及治疗过程,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患者表示对疾病了解较少,担心恢复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情绪略显焦虑。责任护士耐心倾听其顾虑,向其介绍治疗方案及康复计划,告知一般Ⅱ度肌腱损伤经过规范治疗和护理,1-2个月可基本恢复,鼓励其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二)住院中期护理(4-14天)入院第4天,患者左小腿肿胀明显减轻,膝下10-处周径降至35-,VAS评分降至3分。遵医嘱停止冷敷,改为红外线照射治疗,每次20分钟,每日2次,照射时距离患处30-,避免烫伤。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跖屈、背伸训练,在无痛范围内缓慢活动,每次15分钟,每日3次,患者刚开始活动时诉轻微疼痛,经调整动作幅度后疼痛缓解。入院第7天,患者左小腿肿胀基本消退,周径与对侧基本一致(34.5-),VAS评分降至2分。踝关节活动度较前改善,跖屈可达30°,背伸可达15°。开始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患者取仰卧位,伸直左下肢,缓慢抬高至30°,停留3秒后缓慢放下,每次20个,每日3组,训练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入院第10天,患者踝关节跖屈肌力恢复至4级,能够完成踝关节的全范围活动。遵医嘱佩戴踝关节支具,开始部分负重行走,初始负重约10kg,指导患者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密切观察患者行走时的反应,患者诉左小腿有轻微酸胀感,无疼痛加剧。在此期间,每日检查患者左小腿皮肤情况,皮肤完整无破损,感觉正常。加强康复锻炼指导,纠正患者不规范的动作,确保训练效果。患者焦虑情绪明显缓解,能够主动与护士沟通康复x,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三)出院前护理(15-17天)入院第15天,患者左小腿无肿胀、疼痛,VAS评分0分。踝关节活动正常,跖屈、背伸肌力均恢复至5级。能够独立完成部分负重行走,负重可达30kg。复查左小腿超声提示“左腓肠肌内侧头肌腱撕裂处纤维连续性基本恢复,*局部软组织水肿消失”。责任护士为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详细讲解出院后的康复锻炼计划:①继续佩戴踝关节支具2周,逐渐增加负重,从30kg过渡到完全负重。②进行踮脚尖训练,每次15个,每日3组,逐渐增加难度,如在台阶边缘进行训练。③进行抗阻跖屈训练,使用弹力带套在足部,一端固定,患者缓慢跖屈足部,对抗弹力带阻力,每次12个,每日3组。④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单腿站立从10秒逐渐增加至30秒,每日3次,闭目站立从5秒逐渐增加至20秒,每日3次。同时给予生活指导:①避免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等,3个月内可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②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避免过度劳累。③饮食上继续增加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④定期复查,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来院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为患者及家属演示各项康复锻炼动作,确保其能够正确掌握。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并能够配合出院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四)出院后随访护理出院后2周,患者按时来院复查,诉左小腿无明显不适,已能完全负重行走,踝关节活动正常。查体:左小腿无肿胀、压痛,踝关节跖屈、背伸肌力5级。指导患者去除踝关节支具,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增加抗阻训练的强度。出院后1个月,电hua随访患者,患者诉已重返工作岗位,日常活动不受限,能够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无不适症状。康复锻炼坚持每日进行,踮脚尖训练可完成30个/组,抗阻跖屈训练弹力带阻力增加。出院后3个月,患者来院复查,左小腿功能完全恢复,能够进行适度的篮球运动(非高强度对抗),无疼痛及活动受限。复查超声提示“左腓肠肌内侧头肌腱结构完整,回声均匀,未见异常”。患者对治疗和护理效果非常满意。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亮点1.疼痛管理及时有效:入院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及时采取冷疗、药物镇痛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在冷疗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了皮肤冻伤的发生。2.康复锻炼个体化: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和恢复情况,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计划,从急性期的被动活动到亚急性期的主动活动,再到恢复期的负重和力量训练,每个阶段的训练内容和强度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了康复效果。3.心理护理到位:患者入院初期存在焦虑情绪,责任护士及时发现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介绍成功病例、讲解康复计划等方式,增强了患者的信心,缓解了焦虑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随访护理持续跟进:出院后通过电hua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护理指导,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确保了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二)护理不足1.康复锻炼指导的细节有待加强:在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时,初期未及时发现患者存在腰部代偿动作,导致患者训练后出现轻微腰部不适,虽然后期及时纠正,但影响了训练效果。2.健康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口头讲解和发放手册为主,患者对部分康复锻炼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直观,导致初期训练时动作不够规范。3.对患者家属的参与度重视不够:在护理过程中,主要关注患者本人的配合情况,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较少,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支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改进措施1.加强康复锻炼指导的细节观察: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责任护士应全程在旁指导和观察,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动作,避免代偿动作的出现。对于复杂的训练动作,可先进行分解示范,再逐步整合,确保患者能够正确掌握。2.丰富健康教育形式:采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演示、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将康复锻炼动作制作成视频,供患者随时观看学习。同时,建立患者康复微xin群,定期发送康复知识和训练视频,方便患者和家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