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438-2014 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规程_第1页
DB4201∕T 438-2014 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规程_第2页
DB4201∕T 438-2014 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规程_第3页
DB4201∕T 438-2014 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规程_第4页
DB4201∕T 438-2014 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40.10

B40

DB4201/T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438—2014

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规程

2014-02-20发布2014-03-20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201/T438—2014

前言

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武汉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武汉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喻婷、童伟文、王丽霞、叶胜强、冉志平、钱运国、邓兵、龚萍、杨宇、周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4201/T438—2014

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的鸭场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病(死)鸭处理等技术内

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项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发酵床

按一定比例混合秸杆、锯末屑、稻壳粉和发酵菌剂作为鸭舍的垫料,利用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

实现粪便就地处理。

4鸭场建设

4.1鸭场选址

养殖小区环境质量符合NY/T388-1999的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质量符合GB5749的要求。

4.2规划与布局

生活区、办公区和生产区分离,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并用围墙隔离。生活区与办公

区之间修建消毒通道、车辆消毒池。鸭舍应处于鸭场主导风向的下风区域,座北朝南。

4.3鸭舍建筑

4.3.1建筑

1

DB4201/T438—2014

鸭舍以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为主,单栋规格,长100m×宽10m×高3.5m,四周墙体高1m以上,滴

水距四周墙体1m以外。屋顶铺设隔热层。每栋鸭舍间隔6米以上。内部地坪高于外部地势,严禁将内

部地坪下挖,鸭舍四周排水沟沟深低于内部地坪50cm,沟宽30cm,砖混结构,避免阴雨天气外部雨水

渗透鸭舍内垫料。

4.3.2饮水系统

每栋鸭舍布置20个固定的自动饮水点,撒漏水必须排到生物发酵床外的排水渠。在鸭舍内一边设

置饮水处,用水泥、砖建设饮水台,饮水台高于地面35cm,宽1.5m以上。严禁将饮水器具放在生物

发酵床垫料上。设计地漏,鸭饮水时洒出的水直接排到鸭舍外,避免流到舍内生物发酵床上。

5生物发酵床制备

5.1材料

5.1.1发酵剂

按照发酵剂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一般情况每立方垫料添加0.1kg~0.2kg生物发酵制剂,添加前

用5kg水搅匀发酵剂。

5.1.2垫料

生物发酵床垫料成分一般比例为:稻壳(或玉米秸秆、花生壳及树叶)60%~70%,锯末30%~40%,

米糠1%。可采用当地易得材料(如废弃秸秆等)。

5.2操作步骤

清除鸭舍中杂物,平整舍内地面,进行消毒。将垫料和发酵剂按比例混合均匀,调节物料水分为

35%~40%之间(以用手握物料成团不滴水,松手能散开为宜)。再将物料堆积,上面用塑料布覆盖。

待物料发酵升温达60℃以上后翻堆,以使物料发酵完全,平铺。平铺后在上面用鲜稻壳铺5cm厚。放

置24h,即可使用。

6饲养管理

6.1育雏阶段管理

6.1.1雏鸭需经产地动物防疫检疫部门检疫合格达到GB16549的要求。0日龄~7日龄的雏鸭需要加

温、保温,进行育雏。8日龄开始疏散。

6.1.2饮水、喂食

3天内在饮用水中添加0.01%多维或5%葡萄糖。充分供料、自由饮水采食。肉鸭饲料卫生指标应

达到GB13078的要求。

6.1.3温度

育雏温度以雏苗不打堆,不远离热源、四处活动为宜。

6.1.4湿度

2

DB4201/T438—2014

育雏初期育雏舍内需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60%~70%)。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应降低育雏舍的相

对湿度(50%~55%)。

6.1.5密度

保持适宜的密度,1日龄~7日龄为15羽/m2~20羽/m2。

6.1.6光照

3日龄前24h光照,3日龄后利用白天的自然光照明,早晚适当开灯喂料。

6.2生长阶段管理

6.2.1饲喂一般采用自由采食或定期饲喂。饲料每次添加应适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发霉变质。饲

料应保存在干燥的地方,防止霉变。

6.2.2定时清洗饮水设备,保证饮水设备清洁。

6.2.3早晚观察鸭只健康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6.2.4保持良好鸭舍卫生,防虫、防鼠害。

6.2.5密度

8~14日龄为10羽/m2~15羽/m2,15~20日龄为7羽/m2~10羽/m2。20日龄以后,夏、秋季节应以4

羽/m2~5只/m2为宜,春、冬季节应6只/m2~7只/m2为宜。

6.2.6通风换气

外界温度较高时可依靠开关门窗,利用自然通风换气。冬春季节外界气温较低,可安装通风设备

进行换气。

6.3出栏

实行每栋栏舍全进全出制度。商品鸭出售前要做产地检疫,按GB16549标准进行,检疫合格商品

鸭可以上市,不合格按GB16548处理。

7生物发酵床管理

7.1垫料通透性管理

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8日龄~15日龄每4天翻动垫料一次。16日龄~42日龄每3天翻动

垫料一次。每批出栏后将垫料彻底翻动一次。

7.2水分调节

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35%~55%,视季节和空气湿度适当调整。可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

结合补菌时补水。

7.3疏粪管理

将粪尿分散布撒在垫料上(即疏粪管理),并与垫料混合均匀。疏粪结合翻动垫料进行。

3

DB4201/T438—2014

7.4补充菌种

定期补充发酵菌种,维护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补菌可结合水分调

节和翻动垫料进行。每批肉鸭出栏后,将垫料中掺入适量的菌种,重新堆积发酵,由专业人员指导,

待下批肉鸭进场。

7.5生物发酵床垫料补充

生物发酵床垫料会逐步损耗,需要及时补充垫料。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并

调节好水分。

8消毒与防疫

8.1消毒措施

8.1.1生物发酵床内不可使用消毒剂。

8.1.2生产区和场门口应有消毒池,消毒液应定期更换。车辆进入鸭场应通过消毒池,并用消毒液对

车身进行喷洒消毒。

8.1.3定期对喂料器饮水器等用具进行清洗消毒。鸭舍内工具应固定,不得互相串用,进鸭舍的所有

用具必须消毒。

8.1.4鸭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等宜每月消毒1次。

8.2防疫措施

8.2.1鸭场内不得饲养其他畜禽。

8.2.2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工作衣,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

8.2.3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各养殖场可根据本场疫病流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9病死鸭及废弃垫料处理

9.1病死鸭处理

按GB16548和GB/T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