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钢格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交通钢格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交通钢格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交通钢格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交通钢格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钢格板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图纸复核施工前需核对设计图纸中钢格板的型号、规格、材质及排版要求,重点确认承载扁钢方向、支撑梁间距及固定方式。采用压焊钢格板时,需确保主扁钢厚度偏差≤±0.1mm,横杆间距误差≤±1mm,符合2025年行业标准要求。现场勘查与基准定位对支撑结构(钢结构梁或混凝土梁)进行平整度检测,支撑梁宽度需≥30mm,表面不得有脱焊、凸起物。按图纸基准线放出安装控制线,采用水准仪校准标高,允许偏差±3mm;轴线偏差控制在±5mm以内。(二)材料验收与堆放进场验收材质证明:核查Q235B碳素结构钢或不锈钢(304/316)的出厂合格证及材质单,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检查:钢格板表面无变形、裂纹、锈蚀,焊点强度≥1800N,热镀锌层厚度≥85μm,无漏镀、鼓泡现象。尺寸复核:逐片检查钢格板长度、宽度偏差(±5mm),对角线偏差≤5mm,平面度误差≤4mm/m。堆放要求按安装顺序分类堆放于平整场地,底部用100mm×100mm垫木架空,堆放高度≤1.5m,避免重压变形。不锈钢钢格板需用防水油布覆盖,防止表面污染。(三)机具准备工具类型具体规格及要求测量工具5m钢卷尺(精度±1mm)、水准仪(±0.5mm/km)安装工具套筒扳手(扭矩范围20-30N·m)、橡胶锤、撬棍焊接设备手工电弧焊机(电流调节范围50-200A)、E4303焊条切割工具角磨机(配125mm切割片)、等离子切割机安全防护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防护眼镜二、安装流程(一)支撑结构处理表面清理:清除支撑梁上的铁锈、焊渣及杂物,用角磨机打磨焊接区域至露出金属光泽。缺陷修复:对支撑梁局部凹陷处采用钢板垫片找平,垫片厚度≤5mm,数量不超过2层,且需与梁体焊接固定。(二)钢格板铺设安装方向:承载扁钢方向与支撑梁走向垂直,确保受力合理;防滑齿型钢格板的齿纹朝向车行方向。间隙控制:相邻板间预留3-5mm安装间隙(考虑热胀冷缩),与墙体或立柱间隙≤10mm。铺设顺序:从基准线开始向两侧推进,采用“先长后短、先主后次”原则,避免交叉作业。(三)固定工艺焊接固定适用场景:永久性安装、重载区域(如车辆通行道)。操作要求:焊点设置于钢格板四角及长边中点,每块板焊点数量≥4个;焊缝长度≥10mm,焊角高度≥3mm,焊后清除焊渣并涂刷富锌底漆(干膜厚度≥60μm)。安装夹固定选型标准:采用不锈钢安装夹(M8螺栓),板长≤1m时每块4个;1-2m时6个;≥2m时8个,间距≤500mm。安装步骤:①下夹卡入支撑梁边缘,上夹穿过钢格板网孔;②螺杆自上而下穿入,用扭矩扳手紧固至25N·m;③螺母与安装夹间加装弹簧垫圈防松。(四)异形处理切割作业:遇管道、立柱等障碍物时,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口距承载扁钢边缘≥50mm,切割后用角磨机打磨毛刺。边缘防护:切割部位需补涂锌含量≥95%的冷喷锌剂,干膜厚度≥60μm,或焊接50×5mm防滑角钢护边。三、质量控制(一)主控项目承载力测试:抽样1%钢格板进行均布荷载试验(设计荷载的1.5倍),持荷1小时无永久变形,挠度≤L/200(L为支撑跨度)。固定强度:随机抽查安装夹,用扭矩扳手检测紧固力,合格率需达100%;焊接节点做180°弯曲试验,焊缝无开裂。(二)一般项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表面平整度≤4mm/2m2m靠尺+塞尺相邻板高差≤2mm钢板尺测量安装间隙3-5mm塞尺检查涂层附着力≥5MPa(划格法)附着力测试仪(三)验收流程班组自检:逐块检查安装位置、固定质量及表面清洁度,填写《钢格板安装检查表》。监理验收:按10%比例抽样复查,重点检查焊接质量、间隙及平整度,不合格项需24小时内整改。第三方检测:对桥梁、隧道等重要区域,委托第三方进行荷载试验及涂层厚度检测。四、安全与环保措施(一)施工安全高空作业:安装高度≥2m时搭设操作平台,护栏高度1.2m,满挂密目安全网;作业人员系双钩安全带,严禁抛掷工具。吊装作业:采用专用吊具(承重≥500kg),吊点设置于板长1/4处,起吊时下方严禁站人;人工搬运时需2人协同,单块重量≤50kg。临时固定:未永久固定的钢格板需用钢丝绳临时拉结,每日作业结束前全面检查,防止坠落。(二)环保要求噪声控制:切割、打磨作业在白天进行(6:00-22:00),必要时设置隔音屏障,噪声≤70dB。废弃物处理:焊渣、切割废料分类回收,危险废物(废油漆桶、废手套)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扬尘防治:干燥天气对堆放场地洒水降尘,PM10浓度≤0.5mg/m³。五、成品保护通行限制:安装完成后设置警示标识,禁止车辆碾压未固化的焊接部位(焊接后需冷却≥30分钟)。交叉作业防护:上方进行动火作业时,钢格板表面铺设防火毯,下方设置接火斗。清洁维护:交工前用高压水枪(压力≤2MPa)冲洗表面,去除油污及污渍,干燥后检查涂层完整性。六、常见问题处理问题类型原因分析处理措施钢格板翘曲堆放不当或运输变形采用机械矫正,局部加热(≤600℃)调平焊点脱落焊接电流过小或焊条受潮清除原焊点,重新焊接,加大焊角尺寸安装间隙超标支撑梁间距偏差增设过渡钢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