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考研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知识点测试(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考研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知识点测试(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考研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知识点测试(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考研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知识点测试(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考研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知识点测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考研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知识点测试(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操作系统中,进程可以被定义为由程序+数据集+()组成。A.作业控制块B.进程控制块C.标识符D.中断向量2.下列关于进程状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进程至少处于一种状态B.进程状态之间可以有多种转换C.进程从运行状态到就绪状态通常是由于时间片用完D.进程从阻塞状态到运行状态必须由操作系统调度程序完成3.信号量机制中,P操作和V操作的定义是()。A.P(S):S减1,若S<0,则阻塞当前进程;V(S):S加1B.P(S):S加1,若S>0,则唤醒一个阻塞进程;V(S):S减1C.P(S):S减1,若S<0,则唤醒一个阻塞进程;V(S):S加1D.P(S):S加1,若S<=0,则阻塞当前进程;V(S):S减14.采用固定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其主要缺点是()。A.必须进行内存碎片整理B.内存利用率较低C.无法实现内存保护D.分配速度较慢5.在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中,地址变换过程涉及到的主存地址单元是()。A.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B.逻辑地址、页表和物理地址C.基地址和偏移量D.段号和段内偏移6.采用LRU页面置换算法,当内存中已有n个页面时,若访问一个新页面,发现该页面不在内存中,且内存未满,则()。A.必须淘汰一个页面B.不需要淘汰任何页面C.可能需要淘汰一个页面D.会引起页面抖动7.在文件系统中,采用索引顺序文件结构,其主要优点是()。A.读取顺序文件记录效率高B.插入和删除记录方便C.文件空间利用率高D.文件共享方便8.磁盘调度算法中,FCFS(先来先服务)算法的缺点主要是()。A.平均寻道时间最长B.对磁盘的寻道顺序依赖性强C.实现简单,但优先级低D.容易产生饥饿现象9.设备独立性软件层的主要功能是()。A.管理所有输入输出设备B.实现设备分配和回收C.为用户程序提供统一的设备访问接口D.控制设备工作并执行设备命令10.虚拟内存技术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内存共享B.提高内存的物理利用率C.实现设备独立性D.实现进程同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或“错误”填入括号内。)1.()进程和程序是同一个概念。2.()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代码段。3.()信号量S的初值为0时,P(S)操作一定会阻塞进程。4.()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不需要硬件支持。5.()页面置换算法的选择会影响系统的CPU利用率和吞吐量。6.()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可以实现文件的共享。7.()磁盘的旋转延迟时间是指磁盘臂移动到目标磁道所需的时间。8.()缓冲技术可以提高I/O系统的并行度。9.()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循环等待。10.()虚拟内存可以解决内存碎片问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进程和线程的区别与联系。2.简述操作系统提供进程同步的两种基本方法。3.简述分页存储管理和分段存储管理的区别。4.简述文件系统实现文件共享的一般方法。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1.设内存共有6个页面,分配给进程的物理块数为3。进程的页面访问序列为:0,1,2,0,1,3,0,1,2,3,4,5。分别计算采用FIFO和LRU页面置换算法时产生的页面置换次数,并比较两者的差异。2.设磁盘有2000个物理块,每个物理块可以存放100个逻辑记录。磁盘当前位于100号物理块处。有一个磁盘请求序列(按FCFS处理):(110,75),(103,25),(120,50),(100,20)。其中,数字前缀表示请求的物理块号,数字后缀表示该请求需要读取(或写入)的逻辑记录数。计算采用FCFS磁盘调度算法时的总寻道距离。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假设某系统采用信号量机制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共享缓冲区大小为3。请写出P操作和V操作对应的伪代码,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2.解释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它通常采用哪些设计策略来提高并发性和效率?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进程控制块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包含了进程所需控制信息。2.A解析:进程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如运行、就绪、阻塞),并非至少一种。3.A解析:P操作(wait)使信号量S减1,若结果小于0,进程阻塞;V操作(signal)使信号量S加1。4.B解析:固定分区分配导致内存空间被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块,小进程无法利用大分区,利用率低。5.B解析:分页系统中地址变换需通过页表查找,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涉及逻辑地址、页表和物理地址。6.C解析:LRU算法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页面。若新页面不在内存且内存未满,则直接调入,无需淘汰。7.A解析:索引顺序文件按逻辑顺序存储记录,可通过索引直接定位记录,读取顺序文件效率高。8.A解析:FCFS算法按请求顺序执行,导致平均寻道时间可能很长,尤其是当请求分布在磁盘不同区域时。9.C解析:设备独立性软件层(通常指设备驱动程序和系统调用接口)为用户程序提供统一的设备访问接口,屏蔽设备差异。10.B解析:虚拟内存通过提供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主要目的是提高内存的物理利用率。二、判断题1.错误解析:进程是动态实体,有状态、生命周期,由程序+数据+PCB组成;程序是静态实体,是执行指令的序列。2.正确解析:临界区是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代码段,必须互斥访问。3.正确解析:当信号量S的初值为0时,执行P(S)操作会使S变为-1,当前进程无法获得资源,必须阻塞。4.错误解析:分页存储管理方式需要硬件支持,主要是页表机制(通常在内存)和快表(TLB)。5.正确解析:不同的页面置换算法(如FIFO,LRU,LFU)对缺页率有影响,进而影响CPU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6.正确解析:目录结构通过文件名与文件物理地址的映射,可以实现文件共享。7.错误解析:磁盘旋转延迟时间是指磁盘旋转到目标扇区所需的时间,不包括磁头移动时间。8.正确解析:缓冲技术通过在CPU和设备之间、或设备与设备之间设置缓冲区,可以提高I/O操作的并行性和效率。9.正确解析: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占有并等待、非抢占、循环等待。10.正确解析:虚拟内存允许程序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可以覆盖或缓解内存碎片问题。三、简答题1.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通信更方便快捷;进程之间地址空间隔离,通信需通过IPC。线程比进程轻量级,创建和切换开销小。2.操作系统提供进程同步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互斥(Mutex)和信号量(Semaphore)。互斥用于保护共享资源,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进程可以访问;信号量机制(特别是PV操作)可以用于实现更复杂的同步控制,如解耦进程、处理资源计数等。3.区别在于:分页是按内存物理地址划分成固定大小的页,保护粒度是页;分段是按程序逻辑关系(如代码段、数据段)划分成大小可变的段,保护粒度是段。分页隐藏了物理内存结构,分段隐藏了程序逻辑结构。分页可能导致外部碎片,分段可能导致内部碎片。4.文件系统实现文件共享的一般方法包括:使用统一的文件系统;设置文件访问权限(读、写、执行);利用目录结构管理共享文件;使用文件锁机制防止并发访问冲突。四、计算题1.FIFO算法:页面序列:0,1,2,0,1,3,0,1,2,3,4,5分配块数:3内存状态:-,-,-(初始)替换页:无页面置换次数:00:[0,-,-](替换2)置换次数=11:[0,1,-](替换无)置换次数=12:[0,1,2](替换无)置换次数=10:[1,2,0](替换2)置换次数=21:[1,2,0](替换无)置换次数=23:[1,2,3](替换0)置换次数=30:[2,3,0](替换3)置换次数=41:[2,3,0](替换无)置换次数=42:[2,3,1](替换0)置换次数=53:[2,3,1](替换无)置换次数=54:[3,1,4](替换2)置换次数=65:[1,4,5](替换3)置换次数=7总置换次数:7LRU算法:页面序列:0,1,2,0,1,3,0,1,2,3,4,5分配块数:3内存状态:-,-,-(初始)替换页:无页面置换次数:00:[0,-,-](替换无)置换次数=01:[0,1,-](替换无)置换次数=02:[0,1,2](替换无)置换次数=00:[1,2,0](替换2)置换次数=1(LRU替换最久未使用的2)1:[1,2,0](替换无)置换次数=13:[1,2,3](替换0)置换次数=2(LRU替换最久未使用的0)0:[2,3,0](替换3)置换次数=3(LRU替换最久未使用的3)1:[2,3,0](替换无)置换次数=32:[2,3,1](替换0)置换次数=4(LRU替换最久未使用的0)3:[2,3,1](替换无)置换次数=44:[3,1,4](替换1)置换次数=5(LRU替换最久未使用的1)5:[3,4,5](替换1)置换次数=6(LRU替换最久未使用的4)总置换次数:6比较:LRU算法(6次)比FIFO算法(7次)产生的页面置换次数少。解析思路:FIFO算法不考虑页面使用频率,按请求顺序淘汰;LRU算法基于历史记录,淘汰最久未使用的页面,通常性能更好。2.磁盘调度请求序列:(110,75),(103,25),(120,50),(100,20)当前磁盘位置:100请求序列:(110,75):从100到110,寻道=10(103,25):从110顺时针到103,寻道=|110-103|=7(120,50):从103顺时针到120,寻道=|120-103|=17(100,20):从120逆时针到100,寻道=|120-100|+|100-100|=20+0=20采用FCFS算法,按请求顺序处理:总寻道距离=10+7+17+20=54解析思路:FCFS算法按请求到达的顺序依次服务。计算总寻道距离时,依次计算从当前磁头位置移动到下一个请求目标磁道位置的寻道距离(绝对值),并将所有距离累加。注意磁头移动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或逆时针,选择总距离更短的路径。五、综合应用题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信号量伪代码及原理:信号量mutex=1(用于互斥)信号量empty=n(缓冲区大小,初始为满)信号量full=0(初始为空)生产者进程:while(true){produceitem;//生成产品V(empty);//缓冲区有空位,释放empty信号量P(mutex);//进入临界区additemtobuffer;//将产品放入缓冲区V(mutex);//离开临界区P(full);//缓冲区有产品,等待消费}消费者进程:while(true){P(full);//等待缓冲区有产品V(mutex);//进入临界区removeitemfrombuffer;//从缓冲区取出产品P(mutex);//离开临界区V(empty);//缓冲区产生空位,释放empty信号量consumeitem;//消费产品}原理:empty信号量表示缓冲区剩余空位数,full信号量表示缓冲区剩余产品数。生产者在放入产品前必须检查empty(P(empty)),并在放入后释放empty(V(empty))。消费者在取出产品前必须检查full(P(full)),并在取出后释放full(V(full))。mutex用于保证对缓冲区的互斥访问,防止生产者或消费者同时修改缓冲区内容。2.操作系统内核(Kernel)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运行在核心态(privilegedmode)的最底层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资源,为用户程序和系统程序提供运行环境和服务。内核通常采用以下设计策略来提高并发性和效率:a.微内核(Microker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