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土方施工工艺_第1页
人工挖土方施工工艺_第2页
人工挖土方施工工艺_第3页
人工挖土方施工工艺_第4页
人工挖土方施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工挖掘2.1主要机具:尖铲、平头铲、手锤、手推车、梯子、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电线或20号铅丝等。2.2运行条件:2.2.1土方开挖前,应查明地下管线等障碍物,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和地下障碍物应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清除和处理。2.2.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现场的位置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和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通过检验并通过预检验程序。2.2.3清理场地表面,平整场地,做好排水坡度。施工区域应挖临时排水沟。2.2.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现场应按要求安装照明设施,并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标志。2.2.5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和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

2、地下水位。一般情况下,开挖前地下水位应低于开挖底面50厘米。2.2.6熟悉图纸,进行技术交底。3.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割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理底部。3.2坡度的确定:3.2.1在自然湿度较大的土壤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开挖深度不超过下列值时,不允许有坡度和支撑。1.0m的密实、中密实砂土和砾石土(填充砂土);在3.2.1.1;3.2.1.2硬塑、可塑粘土粉土和粉质粘土1.25米;3.2.1.3硬塑、塑粘土和砾石土(填粘性土)1.5m;3.2.1.4的硬粘土是2.0米.3.2.2当深度超过上述规定深度且在5m以内时,当土壤自然湿度大、结构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

3、地下水时,必须对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进行分级。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3.3根据地基、土质和现场开挖情况,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平均分段分层开挖。表1-1各种土壤的坡度坡度(高度:宽度)坡顶无荷载,边坡质量有静荷载,坡顶有动荷载。1中密沙土1: 1.001: 1.251: 1.502中密砾石土(填砂)1: 0.751: 1.001: 1.253硬塑料轻壤土1: 0.671: 0.751: 1.004中密砾石土(填充粘性土)1: 0.501: 0.671: 0.755硬塑性亚粘土,粘土1: 0.331: 0.501: 0.676老黄土1: 0.101: 0.251: 0.337软土(井

4、点降水后)1: 1.00?3.3.1开挖各种浅基础时,如不放坡,应沿灰线的直边切割槽边轮廓线。3.3.2挖掘各种沟渠:3.3.2.1浅条形基础。一般情况下,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为60厘米。从开挖端开始,应反向逐步开挖。砾石土应使用镐松动,并向前挖掘。每层的深度取决于挖掘土壤的厚度。每层底部应清理并开挖,然后逐步开挖。3.3.2.2的浅沟。与浅条形基础的开挖基本相同,只是沟侧没有挖直和平整。标高根据龙门架板平倒背出槽底尺寸,当挖土接近设计标高时,再从龙门架板两端槽底标高下背出50厘米作为基准点,用直尺拉一条小线检查槽底标高,最后修整槽底。在3.3.2.3开挖边坡平整用的坑(槽)和管

5、沟时,应根据施工方案中规定的坡度进行粗略开挖,然后根据坡度要求分层做坡线,每隔3rn左右做一条线,并按此线进行铲坡。挖深沟时,沟中间应留出一个宽约80厘米的弃土平台。当3。3.4基坑(沟)或管沟开挖,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最低标高的开挖,以便集中排水。开挖后,当挖至距槽底50厘米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厘米的平线;从每个凹槽末端20厘米处,每隔2 3m在凹槽侧钉上水平标高小木。当挖至接近罐底的标高时,用直尺或事先测量好的50厘米标准尺杆,随时用小木钉检查罐底的标高。最后,从两端的轴线(中心线)穿过桩,检查离槽边的尺寸,确定槽宽标准,相应地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的土方,修整槽底

6、并使其平整。3.5基坑(沟)的沟的垂直边和坡度应在开挖和暴露过程中防止坍塌,必要时应加以保护。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垂直边的稳定性。当土质良好时,沟槽边缘抛掷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沟槽边缘0.8m,高度不超过l.5m.不要在柱基础、墙基础或墙的一侧周围堆放太多的土。3.6基坑(槽)开挖的土方,当场地有条件堆放时,应预留足够的好土进行回填。多余的土方应一次性运至弃土区,避免二次搬运。3.7雨季土方开挖一般不宜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应过大。应分阶段、逐件完成。雨季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性。必要时,可以减缓坡度或适当设置支撑。同时,坑(槽)的外侧应围以土堤或挖沟,以防止地表水流入。

7、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边坡、支护和土坝的检查。3.8土方开挖不适合冬季施工。如果必须在冬季施工,应按冬季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采用防冻法开挖土方时,可覆盖保温材料或在冻结前将表土翻耕耙松,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0.3m.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地基下的地基土冻结。如基坑(槽)开挖完成后,有较长的停顿时间,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散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地基不得冻结。土方开挖暴露相邻建(构)筑物基础时,应采取防冻措施,防止冻害。4.1担保项目:4.1.1柱基础、基坑、基槽和管沟基础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扰动。4.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2。表1-2基坑和沟槽

8、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值分项检验方法的允许偏差(mm)1 2 3高程长、宽坡度陡0 -50 -0不允许用水准仪用经纬仪、电缆和尺量检查观测或用坡度尺检查6.1地下室超挖:基坑(沟)或管沟开挖不得超过地下室标高。有些地方超挖时,处理方法应经设计单位批准,不得擅自处理。6.2软土地区的桩基开挖应防止桩基位移: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桩间隔完成后进行对称开挖;在密集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防止桩基位移的措施。6.3地下室不受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础的扰动。如果基础不能及时施工,可在基础标高以上留出0.3m厚的土层,然后2.1.1土方机械包括: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翻斗车等。

9、2.1.2通用机器包括铲子(锋利的和扁平的)、手工艺品、小白线或20 #铅丝和钢带、斜坡秤等。2.2运行条件:2.2.1土方开挖前,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和地上障碍物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清除和处理。2.2.2建筑物或构筑物或场地的位置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和开槽灰线尺寸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完成预览程序。2.2.3夜间施工时应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危险区域应设置明显标志,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2.2.4开挖地下水位的基坑和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情况下,开挖前要求降至开挖面以下0.5m。2.2.5施工机械进场时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载设施应事先检查,必要时

10、应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2.2.6土方机械的选择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和作业条件、土壤的类型和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以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和编制施工方案。2.2.7施工区域作业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内工程的规模、机械性能、运输距离和地形起伏来确定。2.2.8在不能进行机械施工的区域,边坡修整和沟槽底部清理应手动进行。2.2.9熟悉图纸,进行技术交底。_3.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平均分段分层开挖修整清理底部3.2坡度的确定:3.2.1在自然湿度较大的土壤中,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当开挖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不允许有坡度或支撑。3.2.1.1的密实、中密实砂土和砾石土(填

11、充砂土)1.0rn3.2.1.2硬塑、可塑粘土粉土和粉质粘土1.25米3.2.1.3硬塑、塑粘土和砾石土(填有粘性土)? 5米.3.2.1.4粘土硬度为2.0m.3.2.2当深度超过上述规定深度且在5m以内时,当土壤自然湿度大、结构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无地下水时,必须对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进行分级。最陡坡度应符合表l-3的规定。表1-3各种土壤的坡度坡度(高度:宽度)坡顶无荷载,坡顶静荷载,坡顶动荷载1中密沙土1: 1.001: 1.251: 1.502中密砾石土(填砂)1: 0.751: 1.001: 1.253硬塑料轻壤土1: 0.671: 0.751: 1.004中密砾石土(填充粘

12、性土)1: 0.501: 0.671: 0.755硬塑性亚粘土,粘土1: 0.331: 0.501: 0.676老黄土1: 0.101: 0.251: 0.337软土(井点降水后)1: 1.00?注:当有成熟的经验时,不受此表限制。3.2.3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类似土体的稳定边坡值,确定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开挖边坡的边坡。地质条件较好,土(岩)质较均匀时,10m范围内的临时开挖边坡坡度按表1-4确定:表1-4各种土壤开挖边坡坡度路基土的坡度(高度:宽度)1砂(不含细砂和粉砂)1: 1.25 1: 1.15硬度1: 0.75 1: 1.00硬塑料1: 1.0-1: 1.25填充硬塑粘土

13、1: 0.5-1: 1.00填砂1: 1.00 1: 1.50注:当有成熟的经验时,不受此表限制。3.2.4当开挖穿过不同类型的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边坡可做成之字形或阶梯状。3.2.5由于邻近建筑物的限制,在城市开挖中使用护坡桩时,可以不使用护坡桩,但需要护坡桩的施工方案。3.3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开挖顺序、路线和开挖深度3.3.1使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从两端或顶部(纵向)推土,推至中间或顶部,暂时堆放,然后从基坑(槽)两侧侧向推开。3.3.2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按坡线分支分层垂直开挖,但每层中线部分应略高于两侧,以防积水。3.3.3使用反铲和拉铲挖掘基

14、坑(槽)或管沟时,有两种施工方法。3.3.3.1末端挖掘法:挖掘机从基坑(沟)或管沟末端向后挖掘。自卸卡车布置在挖掘机的两侧,用于装载土壤。3.3.3.2侧向开挖法:挖掘机的一侧沿基坑(沟)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载土壤。3.3.4挖掘机沿开挖边移动时,距边坡上缘的机械距离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如果开挖深度超过5m,应根据专业施工方案确定。3.4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一定的坡度,以便排水。3 . 4 . 1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当深度大于1.5m时,应根据土质变化,对基坑(槽)或管沟进行适当支撑,防止坍塌。3.4.2基坑(槽)和管沟的开挖不得低于设计标高。如果不能准确开挖至设计基础标高,设计标高以上的一层土可暂不开挖,待平整后人工开挖。临时土层:一般铲运机和推土机挖土时约20厘米。当挖掘机用反铲、前铲和拉铲挖掘时,最好使用30cm左右。3.4.3机械施工中不能开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