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_第1页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_第2页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_第3页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_第4页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规范、条例检查结果1当贮存易燃、可燃油品的油罐,其顶板厚度大于、等于4mm时,可不装设直击雷设备。但在多雷区,仍可装设防直击雷设备。(多雷区通常指年雷暴日大于40天的地区)GB15599-954.1.22金属油罐必须作环型防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小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应大于30米,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大于3米。GB15599-954.1.33浮顶金属油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设备,但必须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线将浮船与罐体作电气连接。其连接点不少于两处,连接点沿罐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米。GB15599-954.1.44金属油罐的阻火器

2、、呼吸阀、量油孔、人孔、透光孔等金属附件必须保持等电位连接。GB15599-954.1.55管路可用其自身作接闪器,其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设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GB15599-954.6.16管路系统的所有金属件,包括护套的金属包覆层必须接地。管路两端和每隔200300米处,以及分支处、拐弯处均应有一处接地。GB15599-954.6.27可燃性气体放空管路必须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高于管口不小于2米。避雷针距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3米。GB15599-954.6.3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958有火灾爆炸

3、危害的化工装置、露天设备、储罐、电气设施和建(构)筑物应设计防直击雷设施。HG20571-953.3.39有易燃、易爆气体生产装置和储罐以及排放易燃易爆气体的排气筒的避雷设计,应高于正常事故状态下气体排放时所形成的爆炸危险范围。HG20571-953.3.410平行布置的间距小于100mm金属管道或交叉距离小于100mm的金属管道,应设计防雷电感应装置,防雷电感应装置可与防静电装置联合设置。HG20571-953.3.511化工装置的架空管道以及变配室装置和低压供电线路终端,应设计防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HG20571-953.3.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规范、条例检

4、查结果1使静电荷尽快对地泄漏GB12518-904.1.2(1)在存在静电引爆危险的场所,所有属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2)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3)对于高带电的物料,宜在接近排放口前的适当位置装设静电缓和器。(4)在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操作工具,应予接地。2在输送和灌装液体物料过程中,应防止液体的飞散喷溅,从底部或上部入灌的管末端应设计成不易使液体飞散的倒T形等形状或另加导流板;或在上部灌装时,使液体沿壁缓慢下流。GB12518-904.3.23对大型容器灌装液体时,宜从底部进料。若不得已采用顶部进油时,则其管应伸入罐底不大于200mm。在液面未浸没管口前,其流速应

5、限制在1m/s以内。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GB12518-904.3.34贮罐等大型容器内,可燃液体的表面,不允许存在不接地的导电性漂浮物。GB12518-904.3.55当液体带电很高时,例如在精细过滤器的出口,可先通过缓和器后再输出进行灌装,带电液体在缓和器内停留的时间,一般可按缓和时间的3倍来设计。GB12518-904.3.66可燃液体灌装、循环或搅拌等工作中,禁止进行取样、检尺或测温等现场操作。GB12518-904.3.77当用软管输送易燃液体时,应使用导电软管或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管,且在相接时注意静电的导能性。GB12518-904.3.108在使用小型便携式容器灌装易燃

6、绝缘性液体时,宜用金属或导静电容器,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容器。对金属容器及金属漏斗应跨接并接地。GB12518-904.3.119粉体的粒径越细,越易起电和点燃。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利用或形成粒径在75um或更小的细微粉尘。GB12518-904.4.210工艺中需装静电非导体粉粒投入可燃性液体或混合搅拌时,应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护措施。GB12518-904.4.911高压可燃性气体的对空排放,应选择适宜的流向和处所。对于压力高、容量大的气体如液氢排放时,宜在排放口装设专用的感应式消电器。GB12518-904.4.1212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于0区或1区,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

7、.25mJ以下时,工作人员应穿无静电点燃的工作服。当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时,可穿棉工作服。GB12518-904.5.113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的人员。应穿防静电鞋,以防人体带电,地面也应配用导电地面。GB12518-904.5.214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GB12518-904.5.3(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15罐、塔等固定设备原则上要求在多个部位上进行接地。其接地点应设两处以上,接点点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30米。GB13348-925.1.116油轮作业前,应先将船体与陆地上接地端进行接地。使用软管输送轻质油品前,应做电气连接性检查。GB1334

8、8-925.4.117搅拌、混合、调合设备的所有金属零部件均应连接在一起并接地。如果设备有绝缘内衬,可用内部接地措施促使电荷泄漏。GB13348-925.8.118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汽油、轻柴油、煤油的调合。GB13348-925.8.219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对汽油、煤油、轻柴油等产品的管线进行清扫。GB13348-925.9.220严禁使用汽油、苯类等易燃溶剂对设备、器具吹扫和清冼。GB13348-925.9.321取样或测量设备的金属部件必须与罐连接。不准使用绝缘和非绝缘材质的检尺、测温、采样工具进行作业。GB13348-925.10.1和5.10.222进行采样、计量和测温时,不得猛拉快提

9、,上提速度不得大于0.5m/s,下落速度不得大于1m/s。GB13348-925.10.4(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检查规程)23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生产、使用、贮存、输送、装卸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装置;产生可燃性粉尘的生产装置、干式集尘装置以及装卸料场所;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槽车和船的装卸场所;其他易产生静电积累的易燃易爆岗位(场所)和有静电电击危险的岗位(场所)HG/T23003-924.14.424金属设备与设备之间,管道与管道之间,如用金属法兰连接时,可不另接跨接线,但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螺栓连接。HG/T23003-925.1.225直径大于2.5m或容积大于50m2的大型金属装置应有两处以上的接地

10、点,较长的输送管道应每隔80100米处设一接地点。HG/T23003-925.1.426重点防火防爆岗位的入门处,应设人体导除静电装置。HG/T23003-925.9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9527化工生产装置在防爆区域内所有金属设备、管道、储罐等都必须设计静电接地,不允许设备及设备内部件有与地绝缘金属物,以控制静电的产生。非导体设备、管道、储罐等应设计间接接地,或采用静电屏蔽方法,屏蔽必须可靠接地。HG20571-953.2.428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静电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生产过程,以及静电危害人身安全的作业区,所有的金属用具及门窗零部件,移动式金属车辆、梯子等均应设计接

11、地。HG20571-953.2.529 汽车罐车、铁跌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静电专用接地线。GB50160-998.3.4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规范、条例检查结果一贮存通则1化学危险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GB15603-954.32贮存的化学危险品应有明显的标志。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GB15603-954.63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GB15603-954.84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区域内

12、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GB15603-954.95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或建筑物内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都应符合安全要求。GB15603-955.3.26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GB15603-955.3.37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通风系统应设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GB15603-955.4.1和5.4.28库房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GB15603-957.39进入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GB15603-958.310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时应按有关

13、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GB15603-958.411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GB15603-958.612修补、换装、清扫、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GB15603-958.713禁止在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废弃物品。GB15603-9510.114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源、热源、电源,无产生火花的条件。GB17914-993.3.115库房内不准分、改装、开箱、开桶、验收和质量检查等需在库房外进行。16各种物品不允许直接落地存放。根据库房地势高低,一般应垫15cm以上。二易燃易爆物品贮存(易燃易爆性商品

14、储藏养护技术条件)1爆炸性化合物;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甲醇、乙醇、丙酮;黄磷、烃基金属化合物、浸动、植物油品;硝酸铵、氯酸盐类、高锰酸盐、亚硝酸盐、过氧化钠、过氧化氢必须专库储存。 GB17914-993.3.2.13.3.2.72发乳剂H与酸或酸性物品;硝酸纤维素、安全火柴、红磷、硫化磷、铝粉等金属粉类;一、二级无机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应分别储存。GB17914-993.3.2.43.3.2.73库房周围无杂草和易燃物。库房内经常打扫,地面无漏撒物品,保持地面与货垛清洁卫生。GB17914-993.4.1和3.4.24操作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钉鞋。大桶不得直接在水泥地面

15、滚动。GB17914-997.35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GB17914-997.4三腐蚀物品贮存(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1发烟硝酸、溴素、高氯酸的库房应是低温、干燥通风的一、二级耐火建筑。溴氢酸、碘氢酸要避光储存。GB17915-993.1.1和3.1.22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护目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等必要的防护用具。GB17915-997.13操作时必须轻搬轻放,严禁背负肩扛,防止摩擦震动和撞击。GB17915-997.2四毒害性物品储存(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1剧毒物品应专库贮存或放在彼此间隔的单间内,需安装防盗报警器,库房装双锁。GB17916-993.2.

16、42库区温度不超过35为宜,易挥发的毒品应控制在32以下,相对温度应在85%以下,对于易潮解的毒害品应控制在80%以下。GB17916-993.43作业人员要佩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GB17916-997.24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入擦嘴、脸、眼睛。每天作业完毕,必须及时用肥皂(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清洗,集中存放。GB17916-997.3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1装卸运输(1)装运易燃、剧毒、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化学危险品,应采用专用运输工具。HG20571-953.5.2.1(2)化学危险品装卸应配专用工具,专用装卸器

17、具的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HG20571-953.5.2.32化学危险品包装(1)根据化学物品特性和运输方式正确选择容器和包装材料以及包装衬垫,使之适应储运过程中的腐蚀、碰撞、挤压以及运输环境的变化。HG20571-953.5.3.12)化学物品包装应标记物品名称、牌号、生产及储存日期。危险或有害化学物品,必须附有合格证、明显标志和符合规定的包装。HG20571-953.5.3.2(3)有毒、有害液体的装卸应采用密闭操作技术,并加强作业场所通风,配备局部通风和净化系统以及残液回收系统。HG20571-953.5.3.4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规范、条例检查结果备

18、注一消防用水1化工企业低压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给水宜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合并,高压消防给水应设计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一般应采用环状管网。HG 20571-953.1.13.22化工生产装置的水消防系统应根据设备布置、厂房面积以及火灾危险程度设计相应的消防供水竖管、冷却喷淋、消防水幕、带架水枪等消防设施。HG 20571-953.1.13.33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管道的压力应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m。GB50016-20068.1.34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室外消防用水应按灭火用水量和冷却用水量之和计算。1、冷却用水量应

19、按储罐一次灭火最大需水量计算。2、覆土保护的地下油罐应设置冷却用水设施。GB50016-20068.2.45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环状布置,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可布置成枝状。2、向环状管网给水不应小于两条。3、环状管网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5个。4、室外消防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GB50016-20068.2.76室外消火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距罐壁15米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2、间距不应大于120米。3、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

20、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4、寒冷地区室外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5、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米,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米。6、工艺装置区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工艺装置的周围,其间距不宜大于60米。GB50016-20068.2.87建筑的室外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GB50016-20068.2.98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m2的厂房(仓库)应设置DN65室内消火栓。GB50016-20068.3.19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布置:1、室内消防竖管直径不应小于DN100。2、阀门应保持常开,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GB50016-20068.4.210室内消火栓布置:1、栓

21、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度角。2、甲、乙类厂房中室内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30米。3、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每条水带的长度不应大于25米。GB50016-20068.4.311建筑的室内消火栓、阀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识。GB50016-20068.4.512消防水池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2、容量大于500m3的消防水池,应分设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3、消防水池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米。4、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保护措施。GB50016-20068.6.213

22、消防水泵应有不少于两条的出水管直接与消防给水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出水管关闭时,其余的出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出水管上应设置试验和检查用的压力表和DN65的放水阀门。当存在超压可能时,出水管上应设置防超压设施。GB50016-20068.6.5二灭火器配置1生产装置区、储罐区、仓库除应设置固定式、半固定式灭火设施外,还应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9)设置小型灭火器材。HG 20571-953.1.13.52同一灭火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器相容的灭火器。GB50140-20053.0.43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

23、疏散。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GB50140-20055.1.1和5.1.24B类C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符合表4.0.2的规定GB50140-20054.0.2和4.0.35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来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GB50140-20054.0.76工艺装置内手提式干粉型灭火器的配置:GB50160-997.7.3(1)甲类装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不超过9米,乙、丙类装置不超过12米;(2)危险重要场所宜增设推车式灭火器。7手提灭火器设置其顶部离地高度应低于1.5米,底部离地高度不应小于0.15米。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GB50140-20055.1.38消火栓、灭火器、灭火桶、火灾报警器等消防用具护栏采用红色。HG20571-955.1.29生产区内宜设置干粉型或泡沫型灭火器,但仪表控制室、计算机室、电信室、化验室等宜设备二氧化碳型灭火器。GB50160-997.7.1三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1下列场所可采用移动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