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理学的基本问题.ppt_第1页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问题.ppt_第2页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问题.ppt_第3页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问题.ppt_第4页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政治地理学的基本问题,1政治地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当前研究的主要领域,一、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政治事象的地域分布、空间组合,政治地域形成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于演变,并且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二、政治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无论东方或西方,政治地理学的历史均源远流长。但政治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地理科学的舞台则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二)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世界政治地理著作,标志着近代政治地理学的诞生。,(三)此后,伴随着西方殖民帝国的对外扩张,政治地理地理学在西方获得长足发展。事实证明:国家崛起的过程

2、同时也是政治地理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四)由于诸多学者要么知识基础不同,要么政治理念不同,从而使政治地理学分化为不同的流派(地缘政治学派、政治统计学派、政治地志学派、政治生态学派、同一领域的理论学派等)。,(五)在各学派的相互竞争中,其他学派相继落败,唯有地缘政治学一枝独秀。,1、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学说”2、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陆权论)3、豪斯浩弗的“生存空间理论”4、马汉的“海权论”5、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学说”6、杜黑的“空权论”7、科恩的“多级世界模型”,1、马汉的“海权”理论,马汉(AlfredTMahan)美国海军上将,海军史学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地缘政治学者,被称为

3、美国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人。马汉生于1840年,曾长期在美国海军中服役,并两度担任海军学院院长。1890年马汉发表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这部不朽的著作,1911年又出版另一部重要海军战略,此外马汉还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使他的海权理论不断系统和成熟。,马汉的主要观点:,(1)海洋蕴藏着一个国家成为世界性强国的全部奥妙。谁能有效地控制海洋,谁就会成为世界强国。(2)称霸海洋的关键在于对重要战略航道与海峡的控制。(3)要对重要战略航道与海峡进行有效控制,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海军)。(4)能否取得制海权,取决于一系列地理因素,譬如:一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领土结构、海岸线的长度、疆域、人口、民族特征以及政府

4、形式。其中一国海岸线的长度和港口的质量远比领土范围更为重要。,1986年,美国基于马汉海权理论的基本思路,宣布要努力控制世界上16个海上咽喉点。,苏联的“马汉”-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代表作:国家的海上力量和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在戈尔什科夫担任海军总司令的20年间,原苏联海军一跃成为世界上惟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拥有庞大舰队的远洋海上力量,在辽阔的海洋上与美国展开激烈的角逐。原苏联一些军政要人一再宣称:苏联不仅要成为陆上强国,而且要成为海上强国,苏联海军要航行在其安全利益需要它去的一切地方,要在世界各大洋与美国海军相抗衡。戈尔什科夫也曾说过:“苏联海军的旗帜要飘扬在世界各大洋的上空,美国早晚得承

5、认,它已经不能主宰海洋了。”,2、麦金德的“心脏地区”说,“心脏地区”说又称“大陆心脏说”或“大陆腹地”说,是由英国政治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者麦金德(18611947年)所创。1904年1月25日,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首次宣读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后来引起轰动的著名的学术论文。在这篇文章中,麦金德从英国统治者对外侵略的要求出发,在详尽分析了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政治地图,尤其是欧洲政治地图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陆腹地”的概念。,麦金德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世界历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陆上国家和海上国家反复斗争的历史,而陆上的中心,即所谓的“历史的地理枢纽”,则是欧亚大陆的中央(大体指波兰以东以及

6、原苏联的范围)。他把他的全球战略归纳为三句名言:“统治东欧者控制心脏地区,统治心脏地区者控制世界岛,统治世界岛者控制世界。”,图1-1历史的地理枢纽,3、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区”学说,斯皮克曼是二次大战期间最有影响的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曾任教授。由于他提出了与麦金德的“心脏地区”学说完全相反的理论,即“边缘地区”学说,因而引起学术界和战略家们的广泛兴趣和注意。斯皮克曼的代表性著作是1944年出版的和平地理学。,斯皮克曼的主要观点:,1.认为麦金德关于东欧和心脏地带战略重要作用的三句名言是错误的,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事件依据的。2.在欧亚大陆上,并不是“心脏地带”反而是“边缘地带”构成对海上力量的主要威

7、胁.3.世界上存在着三大力量中心: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欧洲沿海地区和东亚沿海地区,其中后两个地区构成欧亚大陆的“内新月地带”。4.“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斯皮克曼理论的实际含义就是:如果德国和日本结盟,那么就意味着这两个国家有可能控制上述三个力量中心进而控制整个世界。因此,美国要保证自己的实力地位和战略利益,就只能与英国结成战略同盟,建立一个共同承担义务而结合在一起的国际组织。与此相适应,美国应当适当保存德国和日本的实力,使其成为制约苏联争夺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企图的重要力量。因此,为了有效地遏制苏联的扩张倾向,维持地区间的战略均势

8、和实力平衡,美国还必须在“边缘地带”保持优势的军事存在。,从二次大战以后至今的50多年间,斯皮克曼的理论一直是美国历届政府制定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的理论先导。几十年来,美国长期与英国结盟,并把德、日两国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力量也大多部署在欧亚两侧的边缘地带便是这种理论的具体体现。,4、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科恩美国地理学家。代表作分裂世界中的地理与政治。他的观点是:由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世界并不像陆心和陆缘理论所描述的是一个统一体,而是一个分裂的世界。世界可分为两个地缘战略区,每一个地缘战略区又分别包括若干个地缘政治区。此外,还有三个特殊地缘政治地区,即:两个破碎带和一个独

9、立地缘政治区。,北美和加勒比海区南美洲区海洋贸易地缘全球战略区西欧与马格里布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区亚洲外滨岛屿与大洋洲区陆心与东欧区欧亚大陆地缘全球战略区东亚区破碎地带:中东地区、东南亚地区特殊地缘政治区独立地缘政治区:南亚地区,三、当前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一、政治军事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二、国家产生与消亡的政治地理背景三、国家的空间范围-领陆、领水与领空四、国际领土及边界争端五、国际“热点地区”与“热点问题”产生的政治军事地理根源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六、冷战后世界政治军事地理格局的演变与中国的国家安全七、中国的海疆与海权八、中国周边政治军事地理环境与地缘安全战略九、突发性事件对中国安全

10、的影响十、地缘政治与中国资源安全,西北太平洋“岛链”与中国的国家安全,太平洋地区,在世界四个大洋中,没有任何一个大洋像太平洋拥有如此众多的岛屿。太平洋的岛屿约有2万个,其中较大的岛屿有2650个,总面积约为440多万K,占全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西北太平洋岛链,星罗棋布的岛屿,在西太平洋形成了两条向东南突出的岛屿锁链。不仅为岛上居民提供了宝贵的生存空间,是太平洋周边国家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许多岛屿扼守着重要的海上航线,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一、第一岛链的军事地理环境,第一岛链由北向南依次为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和苏拉威西岛。呈一向太平

11、洋突出的弧形岛链,地理学家将其称之为“花彩列岛”,它们构成了亚欧大陆东侧的第二海岸。总长达7000余公里。列岛向大洋突出的外侧都有深达6000米以上的海沟,是多火山地震的不稳定地区。,1第一岛链:紧靠亚欧大陆,距大陆边缘最近处只有数十公里,最远处也仅为数百公里,是亚欧大陆东侧国家进出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维护本区国家安全或封堵、遏制亚太地区国家的一道锁链。因此谁控制了这一岛链,谁就取得了进出太平洋的自由权和制海权,可赢得巨大的战略活动空间。其军事地理价值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会过分。,2第一岛链面积广阔,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众多,适宜建立大、中型海、空军基地和导弹基地。特别是岛链

12、东侧有一绵延数千公里的巨大海沟,是潜艇隐蔽的绝佳场所。一旦战争爆发,可与设在岛链上的基地有机配合,迅速控制航线、封锁航道或向敌方发动悴不及防的突然攻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3第一岛链拥有许多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海峡和航道。1986年美国宣布要努力控制的世界上16个海上咽喉点,其中有4个在第一岛链的范围之内: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巽他海峡和朝鲜海峡。,4第一岛链所在的东亚、东南亚地区是战后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随着世界地缘经济重心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世界地缘战略中心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转移。从而使本区在世界地缘

13、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其成为各地缘战略国家竞相控制的重要目标和各大国矛盾的焦点。,二、第二岛链的军事地理环境,第二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经小笠原群岛、硫黄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威克岛直至加罗林群岛。在上述岛链中,小笠原群岛和硫磺群岛均属日本领土,其他则大多属于美国领土或美国在太平岛屿的托管地。,第二岛链的军事地理价值,1小笠原群岛和硫黄列岛地处日本东南海上交通线的关键部位,对维护日本东南海上航线畅通,确保其石油、煤炭、矿石等战略物资的进口具有重要意义,是日本海上防线的前进据点和战略要地。2马里亚纳群岛在地理上扼亚洲、美洲、大洋洲与南极洲的海上交通要冲,北距日本东京只有3小时的飞行

14、路程,它既可以与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等构成美国在西南太平洋的弧形基地网,又可直接支援在韩国、日本和菲律宾等地的第一线美军基地。,三、美国针对亚太地区的“新月形封锁战略”,二次大战以后,随着冷战序幕的拉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北太平洋“弧形岛链”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对亚洲国家实施“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封锁战略。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琉球到菲律宾。”1951年1月4日,美国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有公开宣称:“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

15、这条近海岛屿链。,为加紧实施这一战略目标,从1952年到1953年,美国先后同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缔结了安全条约。加紧拼凑“东亚集体安全体系”,1954年又同菲律宾签订了马尼拉条约。根据上述条约,美国开始在上述国家以及美国在二战期间及之后趁机强占的太平洋上大部分岛屿上修建军事设施,扩建海空军基地,加速构建军事包围体系。,此外,美还和本区一些国家签订各种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增加驻兵数量,加紧岛链的封锁力度和对各国的遏压态势。多年来,美一直在积极寻求新的前进基地和后方支援基地,不断充实太平洋的基地带;同时加强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在许多重要的岛屿上部署强大的海空

16、军兵力,从而形成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三道防线。,种种迹象表明,冷战结束以后,在国际形势不断缓和的情况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不减反增,说明美军的战略重点已从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依托和加强美国在西北太平洋已经形成的三道防线,封堵西北太平洋地区,保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领袖”地位已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封锁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道“绞索”,第一道防线处在亚太地区最前沿,即亚欧大陆东侧的第一岛链。北起阿拉斯加,向南经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韩国、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支那、巴基斯坦直至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群岛。这一岛

17、屿锁链控制着西太平洋上几乎所有的航道、海峡和海域,组成对社会主义国家包围圈的“东方弧线”。按照美国的战略部署,第一岛链是封锁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道“绞索”,该岛链内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至日本群岛,主要是针对原苏联太平洋地区的;而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中国的台湾岛至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则主要是包围中国的。,鉴于第一岛链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其视为封锁和遏制亚欧大陆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沿阵地。二战以后不久,美国便发动了朝鲜战争,并趁机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此后,美国又相继和日、韩、菲等国以及台湾当局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同盟条约,在上述国家和地区进驻大量军队,将它们纳入了

18、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军除了在阿留申群岛的许多岛屿上建有基地、海军航空站、预警雷达站及地下核试验场外。在第一岛链上的驻军一直保持10万人左右的规模,其中:驻日美军约4万人左右,驻韩美军约3.7万,驻菲美军3-4万人左右。90年代以后,随着驻菲美军迁驻新加坡,以海军陆战队为主的驻日美军和以陆军为中心的驻韩美军国成了美国东亚太平洋战略的两大“轴心”。驻韩美军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朝鲜半岛,而驻日美军的防务半径很大,机动性也很强,其中驻扎在日本冲绳基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能在4天到一周内派遣到亚洲的任何一个地方。,到目前为止,美国已基本完成了对中国的弧形战略包围,中国的战略突围方向,美

19、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倚重日本,驻日美军的基地之多,密度之大实属世界之罕见。目前,散布在日本列岛各地的美军基地多达133处(其中91处由美军专用,42处由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共用),基地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驻日美军总数约3.92万人,由空军、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组成,是美军部署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主要基地有:横田基地、横须贺基地、冲绳基地等。,冲绳基地是驻日美军的核心,它距台湾仅有640公里,据汉城、东京、马尼拉也仅为1400公里,从朝鲜半岛到冲绳,战斗机不用2小时,舰艇也只需一天半时间。被美军视为“太平洋的枢纽”。长期以来,冲绳美军基地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迄今仍是美国遏制西北太平洋地区国家的“桥头堡”和封堵中朝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道“绞索”。,冲绳美军基地,菲律宾原为美国的殖民地,1946年宣告独立,1947年美国根据美菲签署的美军驻菲基地协定,将位于吕宋岛西侧的苏比克湾变成了美国的海军基地,基地内长期驻有美军及菲藉人员3万余名,可停泊航母和万吨级舰船。此后美军又在菲律宾建立了克拉克空军基地。1991年美军驻菲基地协定期满后,美军全面撤出了苏比克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将驻菲美军转移到了新加坡的樟宜基地。,2001年3月23日,新加坡樟宜深水航母码头改造扩建工程完工,美军航母及大型编队从此可以进港休整,使得美军舰船往来南海时更加方便自由。新加

21、坡一直被美国视为监控南海和进入印度洋的前哨。从这里出发,美军舰队可以在24小时内穿过马六甲海峡,向西驶入印度洋、到达海湾地区,向东则可游弋于我国南海。,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部位,具有特殊的军事战略价值。台湾岛西距中国大陆最近点为130余公里,最远点为200多公里,其南部的高雄港和北部的基隆港均为难得的天然良港。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控制东海至南海间的咽喉要道,也有了通往“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因此美国一直将台湾岛视为太平洋西部“不沉的航空母舰”。1979年中美建交后,鉴于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始终未彻

22、底放弃间接或直接介入台湾事务的企图。妄图使“第一岛链”永远成为美国紧紧包围、封堵亚洲大陆的第一道“紧箍咒”。,第二道防线美国封堵亚太地区的“战略预备基地”,美国封堵亚太地区的第二道防线北起小笠原群岛,向南经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直至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基地连成一线。在上述岛链中,小笠原群岛和硫磺列岛均属于日本领土,位于日本本州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之间,对于维护日本东南线“1000海里海上安全航行带”意义重大。二战以后,小笠原群岛被美军占领,1968年美方将小笠原群岛归还给日本。美日双方曾经于1968年美方归还小笠原群岛前夕达成一项秘密口头协议。根据该协议,在紧急情况下,日方将同意美国在

23、小笠原群岛上部署核武器。,图4-2日本1000海里安全航行带示意图,关岛地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的最南端,是美国在西太平洋设置的第二道防线的中心,关岛共有30多个独立的海军指挥部。关岛的第一大港阿普拉港,既可容纳50艘军舰。并长期在该港驻有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关岛的另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是阿拉纳基地,它是驻马里亚纳美国海军司令部所在地。那里储藏的物资近10万种,用来供应美国在太平洋、印度洋的舰队,同时也为美国在西太平洋、亚洲地区以及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的美军基地输送物质。位于关岛东北部帕提角的安德森是美国战略空军的前沿阵地,可容纳150架B-52战略轰炸机,以及气象侦察机部队和加油机部队等。

24、阿加西亚海军航空站则是美军在西太平洋的一个主要后勤和保养站。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又重新扩建了关岛的军事基地规模,并在附近的贝劳群岛、塞班岛和提尼安岛上修建了新的基地,形成了以关岛为中心的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防御中心。,关岛,2000年8月,美国将64枚空射巡航导弹部署在太平洋上的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这是美国首次在本土以外的军事基地部署空射巡航导弹,其攻击范围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亚太,使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可在12小时以内打击亚太地区内的任何目标。,美国在关岛部署的重型轰炸机,可以在12小时内打击亚太地区的任何地方,中国的战略对策,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三道防线主

25、要是针对中国的,如何应对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态势,冲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审时度势,沉着应对。,1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实力促和平的基本理念。当今世界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增强自身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力争使我国的GDP在较短时间内接近或达到美国的水平,综合国力由目前的居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第五位。只有这样,我国的安全系数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2在坚持“国家利益原则”的前提下,避免同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进行全面、正面的对抗和较量。以免重蹈冷战时期苏联因和美国全面对抗而最终被

26、拖垮的覆辙。同时继续坚持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发展同俄罗斯、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关系,共同制约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为。,3采取政治、经济、军事多管齐下的战略,全力遏制“台独”势力的蔓延。,4加快国防现代化步伐,在军事上发展“有限优势”。,二零零三年11月12日中国潜艇突现日本大隅海峡,2008年9月中旬,日本声称发现一艘不明国际的潜艇闯入日本领海,并怀疑是中国潜艇,中国予以否认,2003年11月12日中国潜艇出现在日本大隅海峡,加快国防现代化步伐,在军事上发展“有限优势”。,所谓“有限优势”是指通过拥有少数关键性战略威慑取得一定的主动权。在近期内(2010年前),应重点加强海、空作战能力建设,加速中、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研制与部署,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