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设计.ppt_第1页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设计.ppt_第2页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设计.ppt_第3页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设计.ppt_第4页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十一讲系统的设计,主要内容,一、系统设计的任务和基本方法。二、损耗限制系统中再生中继距离的设计方法。三、色散限制系统中再生中继距离的设计方法。四、中继距离与系统传输速率的关系。,一、系统设计的任务,根据用户对传输距离和传输容量及其分布的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何谓当前设备的技术水平,经过综合考虑和反复计算,选择最佳路由和局站设置,传输体制和传输速率以及光纤光缆和光端机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以使系统的实施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系统中继距离的设计方法,最坏情况法(参数完全已知)统计法(所有参数都是统计定义)半统计法(只有某些参数是统计定义),二、损耗限制系统中继距离的设计方法,若系统速率较

2、低,光纤损耗系数较大,中继距离主要由光纤的线路损耗限制,故要求S和R参考点之间光纤线路总损耗必须不超过系统的总功率衰减。即:或其中,Pt为平均发送光功率,Pr是接收灵敏度,c是连接器损耗(dB/km),Me是系统余量,f是光纤损耗系数(dB/km),s是每公里光纤平均接头损耗(dB/km),m是每公里光纤线路损耗余量(dB/km),L是中继距离。,数字光纤线路系统示意图,Tx,Rx,S,R,T,T,C1,C2,(a)无中继器的系统,Tx,Rx,S,R,T,C1,C2,(b)包含一个中继器的系统,中继器,C2,R,S,C1,T,三、色散限制系统中继距离的设计方法,设传输速率为fb=1T,发射脉冲

3、为半占空比的归零码,输出脉冲为高斯波形g(t),且其中是均方根rms脉冲宽度。把输出脉冲用半高全宽度(FWHM)表示,即f光纤线路的(FWHM)脉冲展宽,取决于所用光纤的类型和色散特性。,对于多模光纤,光纤线路的总带宽B和速率fb之间的关系为:中继距离L和1km光纤带宽Bl的关系为,因此对于单模光纤系统,中继距离为对于实际的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受色散限制的中继距离L可表示为;,四、中继距离与系统传输速率的关系,以140Mb/s单模光纤系统为例计算中继距离,设系统平均发送功率Pt=3dBm,接收灵敏度为Pr=42dBm,设备余量为Me=3dB,连接器损耗为c=0.3dB/km,光纤损耗系数f=0.35dB/km,光纤余量m=0.3dB/km,每km光纤平均接头损耗为s=0.03dB/km.将数据代入损耗限制系统中继距离计算公式可得,又设线路码型为5B6B码,线路码速率Fb=140(6/5)=168Mb/s,C0=3.0ps/(nm.km),=2.5nm,将数据代入色散限制系统中继距离计算公式可得:光纤通信系统的中继距离从损耗和色散限制系统两个计算结果中,选择较短的距离,作为中继距离计算的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