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的一般主旨_第1页
乡土散文的一般主旨_第2页
乡土散文的一般主旨_第3页
乡土散文的一般主旨_第4页
乡土散文的一般主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乡土散文”的一般主旨当考生面对一篇典型的高考散文时,他们的最大困难是对散文主旨的准确把握和在解题的过程中将文章主旨和答题过程建立关联。所以我们要着力从读懂散文主旨的深刻内涵人手,来提升学生散文的阅读能力。但是,把握一篇散文的主旨是很不容易的,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阅读中还没有把握散文主旨的意识。比如2013年安徽高考 许裳的散文樱桃,描写了改革开放之初桐庐街景。桐庐市民的文娱生活和知名景区瑶琳仙境、钓台以及桐君山的历史,并以樱桃为参照,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脚步,赞美与肯定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多数考生由于未能准确把握樱桃主旨,甚至没能读懂到底讲什么。导致答题十分困难,当年散文阅读平均102分。如

2、果能够从诸如“人文情怀”、“乡土文明”、“人性探索”、“追思历史”、“关照自然”、“感悟人生”、“社会哲思”、“心灵天空”等方面将所阅读过的散文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形成对类型化散文主题的大致认识对于学生探究并快速把握散文的复杂而深刻的主旨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主要分析探究高考“乡土题材散文”一般主旨对解题要点的帮助。当代城市和农村的对立更加尖锐,乡村正在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失去其固有的色彩。社会转型期的农村正在变得复杂而且世俗。其固有的朴实更容易引发现代人对城市浮躁生活的厌倦。于是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和怀念成为现代都市人生活中一个美好的寄托,乡村成为人们的精神净土。芷是这类散文的多义性和具有的现实意义,给命

3、题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命题空间,并且乡土散文以其自然朴实的文风给人以熏陶。以其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内容贴近社会,便于考生理解,因此成为近些年高考的热点。如2009天津卷老屋、重庆卷瓷器的意味、江西卷木车的激情、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2010天津卷寒冷的高纬度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全国卷一灯火,20l1上海卷g-见鸳鸯、四川卷绣损了的铁铃铛、全国卷针挑土,2012年上海卷冬阳童年骆驼队伍、天津卷掐辫子、四jil卷柴禾,2013北京卷浙江的感兴、浙江卷牛铃叮当、福建卷瓦。一 高考“乡土散文”一般主旨乡土题材散文一般通过对乡村的人、事、景、物、情、生活方式等的描绘,表现作者的故土情结

4、、家园意识和生命思考。1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国的文人敏感的内心特别钟情于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方土地;离别故乡,魂牵梦绕,一枝梅花、一盘莼菜、一句乡音、一群飞雁往往激起他们情感的滔天巨浪。离家越远,其思弥深;离家越久。其情更浓。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总能勾起游子对故土的美好回忆。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2006年全国卷牛汉的散文绵绵土通过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讲述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2007年安徽卷许俊文的散文乡村的风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风的神奇魅力和

5、生机活力,赞美了乡村的风,以此深情地表达了故乡的眷恋、挚爱、感激,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以及对故乡纯朴的风俗人情的赞美。2对心灵故乡的回归。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古往今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你想让她分享你的荣光,失意时你想让她抚慰你的创伤。这方土地就是故土。故土家园是每一个游子心底永远的眷恋。洛阳秋风日。巴山夜雨时,不知多少游子心为之苦、情为之动。2003年全国卷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从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中。破译出了炎黄子孙们的故园情结、乡土情结和民族情结。诠释出了中国人特有的心理感悟和价值取向,让读者心为之动,情为之摇。2009年山东卷周国平的散文记住回家的路告

6、诉我们一个人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开拓闯荡世界去建功立业同时又要固守自己的心灵世界。坚守自我。告诫当今青年人在众多的诱惑和压力面前不要迷失自我。3对现代文明反思对生命意识的探索改革开放的三十对年,我们的城市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筋水泥,高楼林立,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因素,居住拥挤,交通拥堵。与此同时,乡村在逐渐消亡。使人陷入了浮躁不安、迷惘与反思。乡土散文作家对生命意识的阐发首先表现为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个性意识的觉醒,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一些乡土散文作家通过对景物的象征性描写。表达对生命及人生的体悟对生命意识的张扬构成了乡土散文作家的自觉追求和

7、重要内容。2006年江苏卷汤世杰的散文一幅烟雨牛鹭图通过对“烟雨牛鹭图”中“牛”和“鹭”进行详尽细腻地描绘,展示了一幅古老的农耕生活的画面,赞叹农耕文明的伟大,抒发了对古老的农耕文明既眷恋不舍又为其终将消失而无奈惆怅的复杂感情。2013年浙江卷李清明的散文牛铃叮当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2012年四川卷刘亮程的散文柴火通过对柴禾逐层深入的描述。逐步揭示其深刻意义:“家力的象征”、“精神的寄托”、“传统的生活方式”等,表达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呼唤对细微生命的关注,引发读者对生命的严肃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二、“乡土散文”一般主旨对解题的帮助例证一:20

8、10年全国卷i萧萧的散文灯火通过对灯火下几个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温馨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及对祖母的深切怀念;也表达了社会进步了,而一些美好的东西却消失了的深刻主题。试卷的第14题“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的第一点即为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童年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试卷的第15题解释句子“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与灯之间”在文中的含义,参考答案即为: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试卷的第17题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

9、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参考答案的前两点: 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例证一:2012年四川卷刘亮程的散文柴火通过对柴禾逐层深入的描述。逐步揭示其深刻意义:“家力的象征”、“精神的寄托”、“传统的生活方式”等,表达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呼唤对细微生命的关注,引发读者对生命的严肃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试卷的第14题“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参考答案即为: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试卷的第16题“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

10、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即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试卷的第17题“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参考答案即为:重在些柴火。因为柴火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火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火的描写表达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火的目得是为了写人,对柴火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以上两例,不难看出。准确把握高考乡土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