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文件:JB-T7258-2006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_第1页
标准规范文件:JB-T7258-2006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_第2页
标准规范文件:JB-T7258-2006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_第3页
标准规范文件:JB-T7258-2006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_第4页
标准规范文件:JB-T7258-2006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CS 23.120 J 72 备案号:1 8 3 5 5 - 2 0 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72582006 代替 JB/T 72581994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Centrifugal blower for general purpose 2 0 0 6 0 8 1 6 发布 2 0 0 7 0 2 0 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国家 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发布 JB JB/T 7258- 2006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技术要求1 4 结构 2 4 1 机壳 2 4 2 隔板 2 4 3 转子 2 4 4 密封 2 4

2、5 轴承和轴承箱 3 4 6 联轴器 3 4 7 变速器 3 4 8 润滑系统 3 4 9 调节与控制 4 5 试验 5 6 外观、涂饰与防锈7 7 成套供应与保证8 8 标志、包装、运输与保管8 8 1 标志 8 8 2 包装与运输 8 8 3 保管 8 JB/T 7258 200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J B / T 7 2 5 8 1 9 9 4 一般用途的离心式鼓风机 。 本标准与 7 2 5 8 1 9 9 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1范围” ,内容中去掉“验收”而增加了“外观、涂饰与防锈、成套供应与保证” 。并将出口 压力改为“0 . 0 3 0 M P a P c (表压)0

3、 . 2 M P a ;或其压比为 1 . 3 3 ” 。 根据技术的发展,在 4 . 1 . 1 中强调鼓风机机壳的结构形式“垂直剖分型” 。 在 4 . 1 . 3 中增加了对多段式机壳的连接的要求。 在原标准 4 . 1 . 4 条改为 4 . 1 . 5 中并增加了对鼓风机本体不承受外力和外力矩的限定。 增加了 4 . 1 . 6 条4 . 1 . 9 有关螺栓连接的内容。 为了保证轴振动测量的精确度,在 4 . 3 . 2 条中增加了对测振探头安装位置的限定。 在 4 . 3 . 4 条中去掉了叶轮的“铆接”结构。 在 4 . 6 . 1 条中,增加了膜片式联轴器, 为保持与 4 .

4、 6 . 2 条要求一致,对 4 . 7 . 3 中硬齿面齿轮的设计寿命单位作了统一。 增加 “4 . 8 . 1 润滑形式” 。 将原标准 4 . 9 . 4 . 3 和 4 . 9 . 4 . 1 条合并为“4 . 8 . 4 . 1 增加了双电动油泵的规定。 在 4 . 8 . 5 . 1中将“根据需要,可为单式或双联管式冷油器,也可以采用气冷式冷油器”改为“润 滑系统一般采用双联管式冷油器” 。 在表 2 注中增加了对鼓风机工作转速大于 3 0 0 0 r / m i n 和等于 3 0 0 0 r / m i n 时安装转子轴向位移的 不同要求。 对原标准“5 . 1 承压件试验”部

5、分内容根据国家有关压力容器标准做适当调整。 在 5 . 1 中,对叶轮超速试验的尺寸检查作了详细规定。 在 5 . 3中,由于原标准中“B1- - - 叶轮进口宽度”和“B2- - - 叶轮出口宽度”概念比较模糊, 因此增加了图 1 图例解释。 因鼓风机的工作转速都大于 3 0 0 0 r / m i n , 所以将表 3 中的“3 0 0 0 ”改为“3 0 0 0 ” 。 采用磁带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已越来越成为用户的普遍要求,所以增加了 5 . 3 . 5 提供给买方记录 磁带的要求。 模化设计是进行鼓风机产品设计的一种主要方法,所以在 5 . 4 . 2 中经模化设计的鼓风机产品可 不再进

6、行气动性能试验” 。 产品技术标准是供需双方完成购销合同和实现实物交易的基础,所以,标准中规定的事项都应 成为供需双方合同或技术协议约定的范畴。因此在标准第 5 章的内容中去掉了原规定的制造厂 进行验收的内容。 在 8 . 2 . 6 . 2 中增加了随机附图的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风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 / T C 1 8 7 )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丕艳、洪士强、李世强、刘文华、郭庆富、梅元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Z B J 7 2 0 0 7 1

7、 9 8 7 J B / T 7 2 5 8 1 9 9 4 JB/T 7258- 2006 1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的技术要求、结构、试验、外观、涂饰与防锈、成套供应与保 证、标志、包装、运输与保管等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压力 pc为:0.030MPa pc(表压)0.20MPa,或其压比 e 为 1.3 e3 , 含尘量不大于 10mg/m3,输送介质为空气及其他无毒无腐蚀性气体的离心式鼓风机(以下简称鼓风机)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

8、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8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 13306 标牌 JB/T 3165 离心和轴流式鼓风机和压缩机 热力性能试验 JB/T 6444 风机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技术要求 3.1 鼓风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当买卖双方有技术协议时, 则按双方的技术协议执行。 3.2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鼓风机及其辅助设备(易损件除外)的设计寿命应不少于 20 年。 3.3 当买方对环境噪声有要求时,应

9、在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中予以规定。为了满足所规定的噪声限值, 卖方可按买方要求设计或选用合适的消声装置。 3.4 鼓风机及其辅助设备的设计应考虑使用、维修方便。 3.5 鼓风机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或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须在买卖双方的技术协 议中规定。 3.6 鼓风机的主轴为刚性轴或柔性轴。转子的临界转速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原 动 机 电 动 机 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 刚性轴 nc11.25 n100 nc11.25 n100 柔性轴 nc10.85 nmin nc21.25 n100 nc10.85 nmin nc21.25 n100 注:nc1转子的一阶临界转速; n

10、100100%转速; nc2转子的二阶临界转速; nmin最小允许转速。 4 结构 4.1 机壳 4.1.1 鼓风机机壳一般采用垂直剖分型,铸造成型。亦可采用水平剖分型,铸造成型(或钢板焊接) 。 JB/T 7258- 2006 2 4.1.2 为了装拆方便,应在结合面上设计有定位销孔或凸肩(止口) 。当结合面采用顶丝时,应在顶丝 孔对应的另一结合面上加工出合适的凹坑,以防造成不良结合。 4.1.3 垂直剖分型机壳一般应选择止口配合。多段式机壳连接后应保证整体有足够的刚度。 4.1.4 当采用水平剖分型机壳时,为了装拆方便和安全,结合面应设置有装拆导向机构。 4.1.5 机壳和支腿(或支座)的

11、设计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当接口法兰处的外力和外力矩达到 最大允许值时,应不致影响鼓风机的正常运行。 风管上超过最大允许值的外力和外力矩不允许作用到鼓 风机本体上。 4.1.6 为了保证鼓风机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水平剖分型机壳的下机壳应设计有轴向、 横向导向键。 4.1.7 鼓风机的排气蜗壳和机壳中的每一级弯道底部都应设置带有盲法兰的排污孔。 4.1.8 水平剖分型机壳结合面应采用双头螺柱连接,尽量减少螺栓用孔。 4.1.9 垂直剖分型机壳结合面一般采用螺栓连接。连接螺栓应采用预紧螺栓。 4.2 隔板 4.2.1 为了组成完整的内部流道, 采用水平剖分型机壳的鼓风机应设置有隔板。

12、隔板一般为水平剖分型。 当隔板的盖盘与回流器用螺栓连接时,应将螺母与螺栓焊死或铆死,当选用螺钉时,将螺钉头与机体点 焊死。 4.2.2 为便于装配,隔板与机壳之间的径向定位按机壳内径的大小可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当机壳内径 小于 1000mm 时,隔板外径与机壳内径可采用合适的公差配合进行定位;当机壳内径大于 1000mm 时, 可用装配于隔板外径处的支撑销钉与机壳内径配合进行定位。 4.2.3 隔板的起吊螺钉位置应尽可能通过隔板重心。 4.3 转子 4.3.1 主轴一般采用锻钢制成,其结构型式可为光轴或阶梯轴。主轴应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力学性 能应满足设计要求。主轴须经无损检测检查。 4.3

13、.2 当买方要求在轴上直接测量转子轴振动时,测振探头的安装位置应在靠近径向轴承的轴颈上,距 离径向轴承中心最远不得超过 200mm,对应的轴颈环面不许刻划符号,不许出现油孔、键槽等不连续 区,该部位不应喷镀,最终表面粗糙度 Ra 值不得大于 0.8m。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该部位应经适当的退磁或其他处理,其剩磁不超过 5Gs(1Gs=10- 4T) 。 4.3.3 鼓风机的叶轮一般为半开式和闭式两种。半开式叶轮由轮盘和叶片组成;闭式叶轮由轮盘、轮盖 和叶片组成。叶轮的制作可采用焊接、铣制和铸造等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保证叶轮有足 够的强度。 4.3.4 叶轮可带键槽或不带键槽,冷装或热

14、装在主轴上。无论采用哪一种结构型式或装配型式,都必须 保证在最高工作转速(包括跳闸转速)下,不致改变转子的平衡状态。 4.3.5 根据气动计算和结构设计要求,转子可带或不带平衡盘。当转子带有平衡盘时,平衡盘外缘应设 有非接触式密封。 4.3.6 转子材料由买卖双方在协议中确定。 4.4 密封 4.4.1 鼓风机的密封主要有迷宫式密封、机械密封、抽气密封或碳环密封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密封可组 合使用。 当采用迷宫式密封时,密封片无论装在固定件上或旋转件上,都必须有合适的密封间隙。迷宫式 密封应设计成易于更换。当密封装在固定件上时,在旋转件上一般应设保护套。 4.4.2 密封件的设计应考虑不影响转子

15、的稳定性。 4.5 轴承和轴承箱 4.5.1 鼓风机可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来承受转子的轴向力和径向力。 4.5.2 采用滚动轴承时,在推力侧轴承箱内装上能承受双向推力的滚动轴承。 4.5.3 滑动轴承分为径向滑动轴承和径向推力滑动轴承两种。 JB/T 7258- 2006 3 4.5.3.1 滑动轴承的设计,应保证在所有工作状态(包括跳闸转速)下都应具有稳定的油膜。 4.5.3.2 滑动轴承一般由浇铸有轴承合金的铸钢或锻钢制成。滑动轴承应有防反转措施。 4.5.3.3 在轴承箱上测量轴承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轴承上,设计时应考虑安装位置。 4.5.4 推力轴承应能在两个方向上承受相等的轴

16、向力。 4.5.5 轴承箱为铸造结构,滑动轴承的轴承箱一般为水平剖分型。箱体可与鼓风机机壳铸为一体,也可 为独立部件。 4.5.5.1 轴承箱的设计应考虑回油畅通并尽量减少润滑油起泡沫,箱体两侧均应有回油孔,以方便买方 接管。滚动轴承轴承箱应考虑轴承装拆方便、润滑油(脂)容积及冷却措施。 4.5.5.2 在轴承箱的轴孔部位设置有适当类型的密封,以防润滑油泄漏和外部杂质浸入。 4.5.5.3 滑动轴承轴承箱的设计应能安装非接触式测振探头,如用两个测振探头,应在同一平面上,90 5 分开。并垂直于轴线(5 ) 。探头应距垂直中心的各侧 45 5 。 4.6 联轴器 4.6.1 鼓风机、变速器、原动

17、机之间的联轴器可选用膜片式联轴器、弹性联轴器或其他型式的联轴器。 对采用滚动轴承的鼓风机,选用联轴器时应考虑便于轴承的拆换。 4.6.2 联轴器的设计寿命:膜片式联轴器不少于 100 000h;弹性联轴器不少于 50 000h。 4.6.3 联轴器应带有防护罩。防护罩应易于拆卸,以便检修。 4.6.4 联轴器应带键或靠过盈与对应轴联结在一起。单独进行动平衡校正的联轴器,各组件间应有明显 的装配标记。 4.6.5 为了保证平衡状态,联轴器螺栓的质量应基本一致。 4.7 变速器 4.7.1 变速器箱体采用铸造或焊接结构,可为独立结构,也可以与鼓风机机体连为一体。为便于装拆和 调试,独立结构的变速器

18、箱体一般为水平剖分型。 4.7.2 变速器低速轴的临界转速不允许在高速轴工作转速的15之内。 4.7.3 在鼓风机最高连续转速下,变速器齿轮对的设计寿命:采用硬齿面时应不少于 100 000h;采用软 齿面时应不少于 50 000h。 4.8 润滑系统 4.8.1 润滑形式 滑动轴承一般采用甩油润滑或强制供油润滑。 4.8.1.1 鼓风机采用甩油润滑滑动轴承时,轴承箱内的润滑油不得起油沫,且有自循环功能。必要时应 有油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滑动轴承外侧应有回油孔。 4.8.1.2 采用强制供油润滑滑动轴承的鼓风机一般应有完整的润滑油系统,并以适当的压力向各润滑点 提供充足的润滑油。 4.8.2

19、润滑油系统一般由油箱、油泵(主油泵和备用油泵) 、冷油器、滤油器、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等 组成。必要时应设置油加热器。 4.8.3 油箱 4.8.3.1 油箱一般由钢板焊接制成。油箱内表面应除锈,并采取适当的防绣措施,但不得涂漆。油箱底 板一般设计为倾斜式,并在最低处设置泄油口,以保证能完全排空油箱内的残油。 4.8.3.2 油箱上应设有油位显示计。为了检查和清洁油箱内部,其盖板上应留有直径不小于 500mm 的 开孔。油箱上所有开孔处不得泄漏。 4.8.3.3 为了脱气和沉淀杂物,最低油位以下的油箱油容量应不少于 8 倍鼓风机机组每分钟的用油量, 同时最低油位至油泵抽空应有不少于 5 倍鼓风机

20、机组每分钟的用油量。 4.8.3.4 如果提供油加热器,加热器应具有足够的功率,以便将油在 12h 内加热到所要求的最低温度。 a) 采用蒸汽加热器时,润滑油不得直接与蒸汽管道接触。 JB/T 7258- 2006 4 b) 采用电加热器时, 应有恒温控制。 其热密度不致引起润滑油变质。 当加热器上方油位低于 50mm 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 4.8.3.5 当采用强制供油润滑时,润滑系统必须设置高位油箱。 4.8.3.6 高位油箱的设计, 应在所有油泵停止供油后,至少保证机组有足够的停车时间,并能供到转速为 零时的润滑油量。 4.8.3.7 为了满足轴承对润滑油的最低压力要求,高位油箱的安装应

21、有足够的高度。 4.8.4 油泵 4.8.4.1 润滑油系统设有主油泵和备用油泵。 当主油泵为主轴驱动时,电动油泵为备用油泵。 当主油泵也为电动油泵时,两电动油泵互为备用油泵。 4.8.4.2 为保证鼓风机的正常运行,在油压下降至安全值以下时,备用油泵应能自动启动工作。 4.8.4.3 主油泵、备用油泵的额定流量应不小于鼓风机在正常工况点运行时所需油量的 115。 4.8.5 冷油器 4.8.5.1 润滑系统一般采用双联管式冷油器,水在管内的流速一般为 1.5 m/s2.5m/s。水侧的污垢系数: 一般冷却水取 1.710- 4m2K/W;封闭循环冷却水取 0.8510- 4m2K/W。若对冷

22、却水有特殊要求时,应 在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中规定。 4.8.5.2 冷油器的冷却能力,应满足鼓风机在最高连续工作转速下和冷却剂的最高进口温度下工作时所 产生总热量的 120。 4.8.6 滤油器 4.8.6.1 滤油器应能阻挡润滑油中25m 以上固体杂质颗粒的95和30m 以上固体杂质颗粒的99.5。 4.8.6.2 滤油器壳体应按油系统最高工作压力进行设计。 4.8.6.3 滤油器应为全流量双过滤器,并带有联锁切换阀。 4.9 调节与控制 4.9.1 鼓风机的调节与控制项目应按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要求进行配置,其方式可为气动、液压、电动 或手动等,也可为不同方式的组合。无论采用何种调节与控制方

23、式,都应设有手动机构。 4.9.2 调节方式可任选进口节流和变转速调节等。当鼓风机由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驱动时,应优先考虑 变转速调节。 电动机直联驱动的鼓风机一般采用进口节流调节。 4.9.3 无论采用哪一种调节方式,均应保证在最大调节范围内,鼓风机调节后的最小流量应大于喘振流 量的 510。 4.9.4 为了确保鼓风机机组安全运行,防止喘振现象发生, 卖方可按照买方要求设计或选用合适的防喘 振装置。 4.9.5 为了便于控制,根据协议,鼓风机可设置集中或就地安装的仪表,以便对监测目标显示、报警和 联锁停机。 4.9.6 调节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使整个调节信号符合鼓风机的整个工作范围,最大调节

24、脉冲应符合鼓 风机的最大功率;对于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驱动时,应符合鼓风机的最高连续工作转速。在鼓风机正常 工作时,应能无冲击地向其他调节方式过渡。 4.9.7 采用强制供油润滑的鼓风机一般应按表 2 规定设置安装合适的仪表。 JB/T 7258- 2006 5 表 2 项 目 显 示 报 警 跳 闸 鼓风机进口压力 ( ) 鼓风机出口压力 鼓风机进口温度 鼓风机出口温度 (高) 主油箱油位 低 轴承前润滑油进油压力 低 低 润滑油油泵出口油压力 冷油器出油温度 (高) 润滑油回油温度 (高) 冷油器进油温度 () 滤油器压差 (高) 径向轴承温度 (高) 推力轴承温度 (高) 转子轴向位移 高

25、 (高) 轴或轴承的振动 () 高 (高) 转速(变速驱动时) 高 注: 表中“ ” 、“ 高” 、“ 低” 表示必须设置;“ ” 表示不必设置。 “ ( )” 、“ (高)” 表示推荐安装。 表中第 1 项 4 项一般情况下用户加于自配管道上(成套供应除外) 。 当鼓风机的最高连续工作转速大于 3000r/min 时,转子轴向位移监测仪按表 2 所列设置安装;当鼓风机的 最高连续工作转速等于 3000r/min 时,转子轴向位移监测仪可根据用户需要或要求设置安装。 5 试验 5.1 叶轮超速试验 5.1.1 叶轮应按下列转速进行超速试验至少 1min: a) 电动机驱动的鼓风机:100转速(

26、n100)的 112; b) 单轴汽轮机驱动的鼓风机:100转速(n100)的 118; c) 分轴汽轮机驱动的鼓风机:100转速(n100)的 121。 5.1.2 超速试验后的叶轮应采用磁粉法或着色渗透法进行检查。叶轮各处不得有裂纹及其它缺陷。 5.1.3 叶轮每次超速前和超速后,卖方认为是关键的尺寸(如轴孔、叶轮进口密封圈和叶轮外径等)均 应测量。其全部测量结果、试验转速、返修次数、返修部位均应记录,以供买方审查。 5.1.4 超速后,被超速叶轮应放置到自然环境状态下冷却 2h 后测量,卖方认为的关键尺寸的永久变形 量不允许超出图样规定的公差值(对于焊接叶轮,推荐其永久变形量控制在超速前

27、实测值的 0.025%以 内;对于铸造叶轮,推荐其永久变形量控制在超速前实测值的 0.020%以内) 。 5.1.5 叶轮超速后因永久变形量超出图样规定的公差值而允许对超差部位进行返修, 但返修后叶轮应重 新进行超速试验,且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5.2 旋转件平衡校正 5.2.1 鼓风机转子、变速器传动部分和联轴器等需经平衡校正。 5.2.2 旋转件平衡精度按式(1)进行计算: e = U/M = G1000/? (1) 式中:e 旋转件质心偏移,单位为 m; U 允许不平衡量,单位为 g mm; JB/T 7258- 2006 6 M 旋转件质量,单位为 kg; G 平衡精度,单位为 mm

28、/s; 旋转件最高工作角速度,单位为 rad/s。 5.2.3 单面平衡校正应用范围 当叶轮平均宽度 B与叶轮最大直径 D 之比 B/D=0.1 时,可作为单级叶轮或转子的终平衡和非上述 情况的其它叶轮或转子的预平衡。 图 1 叶轮示意图 5.2.4 两面平衡校正应用范围 5.2.4.1 用单面平衡校正不能满足要求的旋转件均应作两面平衡校正。 5.2.4.2 叶轮 B值与叶轮最大直径 D 之比 B/D0.1 的单级叶轮或多级叶轮需作两面平衡。 5.2.5 转子平衡精度等级按表 3 规定。 表 3 旋转件最高工作转速 n r/min 精度等级 3000 G 6.3 3000 G 2.5 5.2.

29、6 作平衡校正试验时,一般采取去重方法,叶轮的去重深度不得大于 0.5mm,其他旋转件也不得因 去重而影响强度。 5.3 机械运转试验 5.3.1 每台鼓风机出厂时须进行机械运转试验。当因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在买方现场进行机械运转试验 时,应由买卖双方商定。 5.3.2 机械运转试验转速从零转速开始,直至最高连续转速,并在该转速下运转 2h 或直到轴承、润滑 油温度和轴的振动稳定为止。 a) 滚动轴承在轴承表面测得的轴承温度一般不得高于环境温度 40; b) 滑动轴承在轴承温升稳定后连续运转 1h,测量润滑油温度:在进口油温最高为 43时,经过轴 承与轴承箱后的油温温升不应超过 28,且轴承出口油

30、温不应超过 71。 5.3.3 汽轮机驱动的鼓风机的机械运转试验,一般在买方现场进行,试验时,转速从零转速开始以大约 10%的速度梯度增速至跳闸转速,在该转速下运转 15min 后返回到最高连续转速,并在该转速下运转 2h 或直到轴承、润滑油温度和轴的振动稳定为止。 5.3.4 鼓风机在规定的最高连续工作转速下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时, 测量轴承部位的均方根振动速度值不 得大于 4mm/s。如果测轴振动,其双向振幅峰- 峰值不得超过图 2 规定值。 5.3.5 如买方要求用磁带记录实际时间的振动数据。其记录磁带应提供给买方。 JB/T 7258- 2006 7 图 2 5.4 气动性能试验 5.4.

31、1 鼓风机的气动性能试验应按 JB/T 3165 进行。 5.4.2 依据气动性能试验验证的鼓风机,模化设计的其它不同性能的鼓风机时可不再进行气动性能试 验。 5.4.3 鼓风机气动性能允差 对于定转速鼓风机,在额定压力下进口容积流量允差为 0 %+ 5 % ;或在额定流量下出口压力允 差为 0%+ 5 %,轴功率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值的+ 4 % 。 对于汽轮机或透平膨胀机驱动的鼓风机,应在保证出口压力和流量的条件下,其轴功率偏差不得超 过规定值的+ 4 %,其流量和压力可通过变转速达到额定值。 5.4.4 允许用空气代替实际工作介质进行气动性能试验, 但其试验结果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作必要的

32、换算和修正。 5.4.5 当卖方工厂不具备试验条件时,根据买卖双方技术协议的规定,鼓风机的气动性能试验可以在买 方工作现场进行。 5.5 鼓风机的噪声测试按 GB/T 2888 进行。 5.6 买方有权对试验进行监督。当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有规定时,卖方应提前确定试验日期并通知买 方派员参加。若买方未能按时到场时,则认为买方自动放弃了监督权。 5.7 所要求进行的试验(包括理化试验)均须有试验报告或记录。关键件的材质化验单和外购件(包括 外购辅助设备)的合格证明书(或合格证) ,卖方必须保存,以备买方查询。 5.8 每台鼓风机出厂时须有产品合格证明书。 6 外观、涂饰与防锈 6.1 所有零、部件

33、的不加工表面,除有特殊规定或要求外,均应涂漆;若鼓风机主、辅机及管路的外 观油漆颜色无特殊要求,应符合卖方的有关规定。 6.2 零件的外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锈蚀,总装后不得有油污、划伤、碰伤等缺陷。 6.3 涂层必须牢固。装饰性涂层不允许有流挂、起泡、发白、失光、划伤、碰伤等缺陷,最终应达到 外观平整、美观,且色泽均匀一致。 6.4 所有外露的螺栓、螺母、垫圈均须经发蓝处理,螺栓外露长度应基本平齐。 6.5 不需涂漆的裸露加工表面包装前应刷涂防锈油或防锈脂;防锈油或防锈脂层应均匀、连续,不得 有漏涂现象。 JB/T 7258- 2006 8 7 成套供应与保证 7.1 产品的成套供应项目及数量应按买卖双方的技术协议和合同供应。 7.2 在买方遵守保管、安装、使用、维护和运输规则条件下,产品的保证期从鼓风机投入运行之日起 为 12 个月,但不超过从卖方厂发货之日起 18 个月。 在保证期内,若因零、部件的设计错误、选材不当或粗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