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高活性高选择性苯选择加氢催化剂 郑州大学 刘寿长_第1页
低温高活性高选择性苯选择加氢催化剂 郑州大学 刘寿长_第2页
低温高活性高选择性苯选择加氢催化剂 郑州大学 刘寿长_第3页
低温高活性高选择性苯选择加氢催化剂 郑州大学 刘寿长_第4页
低温高活性高选择性苯选择加氢催化剂 郑州大学 刘寿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温高活性 苯选择加氢催化剂,1.引言,由苯选择加氢,经由环己烯制备尼龙-6和尼龙-66具有安全、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自由基反应,安全隐患,副反应多,环境污染,安全,碳原子利用率100%,环境友好,尼龙-6和尼龙-66,热力学上对生成环己烯极为不利,研究方向集中在如何提高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上。,催化剂研发是该技术的核心和难点。,1980年,瑞典 odembrand 等提出分步加氢机理; 1989年日本旭化成实现了苯选加氢催化技术工业化; 1992年,荷兰 strurijk 等提出催化剂亲水性的概念; 1999年,复旦大学等开发了 ru-b 非晶合金催化剂; 2004-2006,中科院

2、大连化物所,纳米非晶和金; 20082012年,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用“双溶剂法”制备了ru-m/sba-15催化剂。 2011-2013,中科院化学所,碱性催化体系。 。,国内外研究进展,1998年-2007年,开发了ru-m-b/zro2(m= la、zn和fe等)第一代负载型催化剂,完成了间歇中试和连续中试,申报了发明专利。实现了催化剂制备技术国产化。,本实验室研究进展:,2009 - 2011年,开发了第二代非负载型 ru-zn 催化剂,并与设计单位联合开发了10万吨工艺包,实现了催化剂制备技术和催化工艺国产化。目前已有 6 套 工业化装置建成投产。 2012 -2013 年,开发

3、了第三代低温高活性催化剂,完成了催化剂制备技术工业化实验。,2. 低温高活性苯选择加氢催化剂,催化剂五个重要指标: 1. 活性指数:用 40 、50 或 60 表示,分别为苯转化40%、50%和60%时,每克催化剂每小时转化苯的克数;要求大于100; 2. 环己烯选择性: 用s40 、s50 或s60表示,分别为苯转化40%、50%和60%时环己烯选择性;要求大于80%; 3. 微晶粒径(xrd): 要求小于10nm; 4. 活性组分含量:要求大90%; 5.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01%.,表2.1 催化剂(sj101028)在140oc下的活性与选择性,表 2.2 催化剂(sj10102

4、8)在150oc下的活性与选择性,140oc: t50= 12min,50 =157, s50= 84%; 低温性能好 t60= 15min, 60 =151, s60= 82%. 高活性、高选择性 150oc: t50= 17min,50 =111, s50=84%; t60= 21min,60 =108, s60=82%. 注:t50、 t60 分别为苯转化50%和60%的时间(min); 50、60 分别为苯转化50%和60%时,每克催化剂每小时转化苯的克数; s50 、s60分别为苯转化50%和60%时环己烯选择性.,2.3 数据处理:,图2.1 温度对苯转化率(a)和环己烯选择性(b

5、)的影响,2.4 温度对苯转化率和环己烯选择性的影响,2.5 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的极限值,2.5.1 苯转化40%时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的极限值,2.5.2 苯转化50%时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的极限值,2.5.3 苯转化60%时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的极限值,结论:,苯选择加氢是以降低催化剂活性来提高环己烯选择性的。 确定了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的极限值。低温高活性催化剂与活性中心的数目和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 利用反应物和产物的物性特征和动力学因素,利用传质原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环己烯选择性。,2.6.1 催化剂(2013062211)直接加氢活性与选择性,t40=15min;40=101;s40=8

6、6%;y40=34%; t50=19min;50=99; s50=84% ;y50=42% ; t60=23min;60=98; s60=80% ;y60=48%.,2.6.2催化剂(2013062211)预处理22h活性与选择性,t40=20min;40=75; s40=83%;y40=50%; t50=24min;50=79; s50=85%;y50=51% ; t60=30min;60=75; s60=83%;y60=50%.,2.6.3 低温高活性催化剂工业生产数据,applied catalysis a, 2013, 450:160-168 (研究论文),3.1 ru-zn 催化剂上

7、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3.环己烯高选择性和收率多相催化机制,3.2 催化剂表征,图3.1. ru-zn(x)催化剂和ru-zn(x) ah的xrd谱,催化剂中zn可能以zno 形式存在。,zno与反应修饰剂 znso4反应生成了 (zn(oh)2)3(znso4)(h2o)5。,图 3.2 xps ru-zn(8.6%)催化剂zn 2p3/2 谱,与zno的zn 2p3/2 的 电子结合能(be)接近。,图3.3. aes ru-zn(8.6%)催化剂zn lmm谱,与zn()的俄歇电子 动能(ke)接近,证实 zn助剂以zno存在。,图3.4. ru-zn(8.6%)催化剂的aes深度剖析图,

8、zno在催化剂表面 富集,少部分ru被 氧化为了ruo2。,图3.5. xps ru-zn(8.6%)ah的zn 2p3/2 谱,电子结合能 升高了0.7 ev。,图3.6. aes ru-zn(8.6%)ah的zn lmm谱,俄歇电子动能降低了0.2 ev,与(zn(oh)2)3(znso4)(h2o)5 生成一致。zn()将部分 电子转移给了ru。,图3.7 xps ru-zn(8.6%)ah的ru 3p3/2谱,大部分ru以金属ru存在, 一小部分活性最强的活性 中心被氧化为ruo2。,(zn(oh)2)3(znso4)(h2o)5 的生成导致了ru原子配位 环境的变化。,图3.8. r

9、u-zn(8.6%)催化剂和ru-zn(8.6%)ah的tem照片,图3.9. ru-zn(8.6%)催化剂和ru-zn(8.6%)ah的tem照片,图3.10. ru-zn(29.1%)催化剂和ru-zn(29.1%)ah的tem照片,ruo2的分步还原峰,图3.11. ru-zn(29.1%)催化剂和ru-zn(29.1%)ah的h2-tpr,423 k,3.3 催化剂性能,表2.1 ru-zn(x)催化剂性能,3.4.1. (zn(oh)2)3(znso4)(h2o)5的zn2+与ru之间有电子相互作用。,3.4 量子化学研究,3.4.2 (zn(oh)2)3(znso4)(h2o)5均

10、匀分散在催化剂表面,可以占据一部活性强的ru活性位。,3.4.3. (zn(oh)2)3(znso4)(h2o)5含有丰富的结晶水,可以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稳定的滞水层。,1. zno在催化剂表面富集,不能提高ru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 2. znso4难于化学吸附在ru催化剂表面,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ru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 3. 表面的 zno 可以浆液中znso4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对提高ru催化剂环己烯选择性的关键作用。 4.催化体系系和化学环境对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3.7 结论,4. 纳米ru-mn/zro2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学报,2013,34:684-694(封面文章),5. 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对苯加氢ru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pplied catalysis a, 2013, accepted.,6. 助剂la在苯加氢ru催化剂环己烯选择性中的作用,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2013, 368-369: 1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