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背景篇背景篇 .2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2 一、 新区成立的历史机遇.2 二、 编制新区规划的需求.2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3 一、规划编制依据.3 二、参考文件.3 三、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3 四、主要上位规划解读.3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现状篇现状篇 .6 第三章第三章 现状概况现状概况 .6 一、区域位置.6 二、自然状况.6 三、社会经济.6 四、人口.7 五、土地利用.7 六、公共设施现状.8 七、道路交通现状.10 八、现状问题.10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理念篇理念篇 .13 第四章第四章 理念与构想理念与构想 .13 一、发展
2、条件.13 二、发展理念.15 三、发展构想.16 第五章第五章 目标与策略目标与策略 .16 一、城市建设目标.16 二、发展策略.16 第六章第六章 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17 一、功能定位.17 二、发展规模.17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规划篇规划篇 .19 第七章第七章 打造打造“绿色城市绿色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布局 .19 一、土地综合利用规划.19 二、城市结构与空间布局.20 三、土地利用规划.27 第八章第八章 构建构建“绿色城市绿色城市”支撑体系支撑体系 .29 一、新的生态结构.29 二、新的生活方式.31 三、新的生产方式.39 第九章第九章 “绿色指标绿色指
3、标”研究研究 .41 一、研究“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的意义.41 二、构建“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的目标.42 三、国内外相关城市指标体系的借鉴与参考.42 四、本次规划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43 五、 “绿色城市”指标体系一览表.43 六、指标体系的解释.47 第十章第十章 “绿色市政绿色市政”规划规划 .4950 一、给水工程规划.50 二、污水工程规划.52 三、雨水及防洪工程.53 四、绿色用水规划.56 五、电力工程规划.58 六、通信工程规划.6061 七、燃气工程规划.62 八、环境保护规划.64 九、环卫设施规划.6869 十、综合管沟规划.7172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城市更新城市更新
4、 .73 一、城市更新目标.73 二、城市更新策略.7374 三、 城市更新对象.74 四、重点更新改造地区.74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近期建设指引近期建设指引 .7475 一、近期重点推进片区.7475 二、近期重点建设项目.75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背景背景篇篇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一、一、 新区成立的历史机遇新区成立的历史机遇 2007 年 5 月 28 日,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许宗衡出席宝安区干部大会,会上 宣布在光明、公明两个街道基础上成立光明新区,推进光明产业园区与光明、公 明街道的统筹发展,并成立深圳市光明新区管理委员会,辖区面积 155.33 平方公 里。这是市委市政府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区域协调发 展的重大举措。 光明新区的成立同时也是深圳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深圳市 2030 城市发展 战略提出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建设光明高新产业园区” ,之后光明 中心区和光明高新区约 28 平方公里范围划为光明新城,纳入深圳市城市近期建 设规划(2006-2010) 。在光明新城基础上成立光明新区,提升地区规划和建设标 准,将进一步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的建设进程,同时为探索新城建设和管理模式、 特区外城市化道路、落实循环经济的规划理念创造了极佳的制度环境。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现阶段应该“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以 21 世纪的标 准、国际
6、化的视野、后现代的理念,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全面推进循环经济,促 进区域和谐发展,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把光明新区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典范地区” 。 二、二、 编制新区规划的需求编制新区规划的需求 目前指导光明地区城市建设的,主要是 2007 年编制完成的深圳市西部高新 新区分区规划(2005-2020) (以下简称组团规划) 。该规划着眼于标准化的土地 管理,在指导地区产业布局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未来光明新区将进 一步增强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新城的优势竞争力,实现由单一的产业项目管理向 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管理转变,由推动产业发展向综合统筹转变,由建设产业园 区向建设城市新区
7、转变。因此,新区目前迫切需要新目标导向下切实可行的行动 纲领,而现行新区规划显然不能满足以上需求。 另外,现阶段覆盖光明地区的城市规划成果层次和内容丰富,从新区分区规 划到法定图则、到城市设计到详细蓝图,基本建立了对光明新城地区的规划指导。 但是,当光明新区作为从宝安区分离出来,以光明新区管委会作为管理主体,相 对独立发展时,以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审视现有规划成果, 现有成果在体系建立、目标定位、发展策略等方面并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尚不 能作为新区政府建设管理的依据和抓手。 因此,在新区成立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一方面保证既有规划成果有效内容的延续
8、性,一方面对应新主体、新目标和新思 路整合、调整和优化城市资源,以高起点、高标准建立适用新区管理主体的规划 体系、切实引领新区发展,逐步实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这一建 设目标。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一、规划编制依据一、规划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城市规 划编制办法(第 146 号) 、 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以及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相关法规和规范。 2、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在编) 、 深圳市西部高新新区分区 规划(2006-2020) 、 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 、
9、深圳市轨道交通近中期规划 、 深圳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 、 深圳市 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 深圳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 以及其 它经批准的相关规划文件。 二、参考文件二、参考文件 主要为正在开展的相关专项规划研究成果,包括:大陂河-洋涌河流域水环 境综合整治工程 、 深圳市公明供水调蓄工程 、 光明新区综合交通整治规划 、 深圳市蓝线规划 、 宝安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 深圳市市政共同沟布局规 划 、 深圳市住宅小区雨水利用规划 、 深圳市再生水利用布局规划及海水利用 研究 、 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等。 三、规划范围及规划期
10、限三、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1 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本规划编制范围为光明新区行政辖区,包括公明、光明两个街 道办,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155.33 平方公里。 2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 2007-2020 年,其中近期为 2007-2010,远期为 2010-2020 年。 四、主要上位规划解读四、主要上位规划解读 1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最新编制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以下简称深圳总规是 深圳指导转型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深圳的城市性质为:“创新型综合经济 特区,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
11、大都会” 。新一版总规进 一步强调深港合作的重要意义,以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生态文明为突破口,从 传统的开发建设引导走向公共资源管理的思路,对光明新区的规划具有直接的指 导意义,其内容是光明新区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根据经市常委会审批通过的深圳总规纲要,主要对光明新区提出了如下 要求: (1)城市空间结构 深圳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 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新区结构,光明新区位于中部发展轴。 中部发展轴是莞深港区域性产业聚合发展走廊。主要发展综合服务、高新技 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功能。充分发挥福田中心区的辐射功能。重点开发龙华新 城和光明新
12、城,推进新深圳站、广深港客运专线、深莞城际线等重点交通基础设 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福田保税区、光明高新区、观澜和龙华高新区的发展水平。 (2)城市中心体系 深圳将建立三级城市中心体系,包括 2 个城市主中心、5 个城市副中心, 个新区中心。光明新城中心即光明中心区是规划确定的 5 个城市副中心之一(其 他四个分别为龙岗中心、龙华中心、 、坪山新城中心、盐田中心) ,主要承担部分 区域或城市分区范围内的综合服务职能,引导发展地区性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 职能,带动地区整体发展。 规划确定光明中心区是深圳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是促进区域高新技 术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 (3)城市产业发展目标
13、深圳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适度重型化制造业为重点,高端服务业为支 撑,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 工业布局指引工业布局指引:遵循“特区内外产业链上下衔接,特区外东、中、西差异化 发展”的总体布局思路,依托东、中、西发展轴,逐步形成一核、三片、九基地 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其中,光明石岩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主要依托光明新 城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性服务中心的建设,重点发展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生 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集成电路、计算机与通信等产业。 文化产业中远期布局指引文化产业中远期布局指引:在光明新区、东部华侨城及观澜片区积极发展文 化产业。 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圈
14、布局指引: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圈布局指引:推进光明森林公园、光明工农业观光园及其它生 态休闲项目建设,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在光明规划建设星级酒店, 。 2.深圳市西部高新组团分区规划深圳市西部高新组团分区规划公明、光明、石岩公明、光明、石岩(2005-2020) 深圳市西部高新组团分区规划公明、光明、石岩(2005-2020) (以下简 称组团规划 ) ,是指导西部高新组团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指导性文件,规划 范围包括公明、光明、石岩三个街道办,规划面积 221.15 平方公里。 该规划以上版总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为依据,按照深圳市 组团式发展的统筹安排和建设实际,协调各层次规
15、划对组团式发展要求,统筹公 明、光明、石岩三个街道办的规划建设,确定各项用地构成和发展方向。是光明 新区目前已开展的一系列下层次规划(法定图则、详细蓝图、城市设计等)的编 制依据。 组团规划编制于光明新区成立之前,规划中对公明、光明街道提出了如下要 求: (1) 城市布局结构 发挥组团自然生态环境优势, 以公明、光明和石岩现状建成区 为基础,整合优化,完善功能, 形成地域空间相互独立的三组城 市建设区域,即公明地区、光明 地区和石岩地区。 (2) 城市功能结构 由公明中心区和光明中心区 共同组成的中心区联合体,聚集 组团大部分重要公共服务设施, 是组团商贸、信息、文化、行政 中心和第三产业主要
16、集聚区。公 明中心建设成为行政办公、商业 和公共服务中心;光明中心建设 成为商业办公、商业服务和文化 教育中心。石岩中心为组团副中心。 (3) 产业发展布局 以产业集聚、园区化发展为主,规划六个主导产业发展区:包括光明高新产 业园区、光明先进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基地、石岩径贝产业园区、石岩塘头产业 图 2.4-1 组团规划布局结构规划图 园区和石岩石龙产业园区。光明和公明街道涉及三个主导产业发展区: 光明高新产业园区光明高新产业园区:组团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和未来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地区。 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节能环保高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提倡循 环经济和产业链式发展模式。项目引进应提高
17、门槛,进行严格的技术经济论证, 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园区整体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集聚基地:产业集聚基地:包括深圳市内衣产业集聚基地、深圳市模具产业集聚基地及 拟建的深圳市钟表产业集聚基地,产业集聚基地以发展深圳市传统优势产业为主。 光明先进产业园区:光明先进产业园区:主要为光明北同富裕园区,引导现代制造业聚集。 3本次规划的角色任务本次规划的角色任务 本次规划编制是在光明新区成立、规划执行主体发生改变,新区功能定位提 升,市委市政府对光明新区寄予厚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 ,同 时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出台,提出“转型期”发展思路的背景下开展的。西部高 新组团分区规划是本
18、次规划重要的工作基础,为保证规划的延续性,本次规划的 角色任务是应对新目标,重新判断城市定位和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提出新的发 展思路,合理优化原有规划、提升内涵和建设标准,统筹新近开展的专项规划内 容,为新区政府提供一份支撑新区发展目标、便于实施操作的规划文件,并作为 下层次法定图则及相关编制的依据。 本次规划范围与组团规划有所区别,新区成立后由于定位提升,对光明、公 明街道的发展规模预测相应改变,主要指标对比如下: 表表. .-1-1 组团规划与新区规划基本指标对比组团规划与新区规划基本指标对比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规划年限规划年限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km2)km2)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km
19、2)km2) 人口规模人口规模 (万人(万人) ) 人均建设用人均建设用 地(地(m2)m2) 组团组团 规划规划 光明、公明、 石岩 2005-2020221.1588.3975118 新区新区 规划规划 光明、公明2007-2020155.3371.818090 为保证已批规划的延续性,原组团规划与新区发展思路一致的、已落实为执行依 据的内容将得到保留和延续,包括由组团规划确定的主次干道框架和基本功能结 构。同时根据新区新的规划定位、规划构思和建设规模预测,优化局部地区的发 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市政基础设施配置标准,补充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 城市设计等相关内容;结合已批或在编专项规划
20、、法定图则、已批用地、已确定 的重大项目选址,对交通布局、用地布局、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选址、绿地系统、 标准分区进行修正。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现状篇现状篇 第三章第三章 现状概况现状概况 一、区域位置一、区域位置 光明新区位于深圳西部地区,东至观澜街道,西接松岗街道,南抵石岩金额 街道,北临东莞市黄江镇。下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新区面积 155.33 平方公里,其 中公明街道面积 100.27 平方公里,光明街道面积 55.06 平方公里。(注:以上面积 数据均根据测绘地图 cad 文件统计得出) 二、自然状况二、自然状况 光明新区地处公明盆地,大部分属于大陂河-洋涌河流域,光明东北部小部分
21、地区属于观澜河流域。沿大陂河-洋涌河主河道构成大片平原及一级冲积阶地,宽 度 1000-2500 米,高程在 20 米以下,地貌以丘陵为主,相对高度以 30-40 米的低 丘、台地面积最大,兼有一些阶地和沟谷平原,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 地表径流有大陂河-洋涌河及其支流。 光明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湿 度大,多年平均气温 22,平均相对湿度 79%,区域内雨量充沛,全年降雨主要 集中在 59 月份,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与东南风。 光明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生态农业、旅游业前景广阔。 三、社会经济三、社会经济 根据各街道办 2006 年底统计
22、数据资料,到 2006 年底,光明新区国内生产总 值为 134.6 亿元(当年价,下同) ,其中公明为 116.17 亿元,光明 18.43 亿元; 2006 年,光明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94.19 亿元、农业总产值 3.77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35.91 亿元、财政收入 6.69 亿元、两税收入 16.4 亿元。 近年来,公明街道工农业产值保持平稳增长,但光明增长不稳定,从工农业 总产值变化一览表中可以看出,光明 2002 年增长率为-13.0%,2004 年增长率变为 40.3%,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光明的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都是一些稳定性 差的工业,造成经济增长波动较大。
23、尤其与相邻地区比较来看,2006 年税收收入 总额仅为龙华街道的 6.6%6.6%。 公明街道的工业企业发展状况总体优于光明街道。截至 2006 年底,公明街道 共有工业企业 1746 家,其中三资企业 563 家,三来一补企业 456 家,民营企业 727 家 。厂房 总面积 679.48 万平方米,宿舍总面积 266.38 平方米。工业区 102 个,企业总人数人,其中 500 人以上企业 192 家。 截至 2006 年底,光明街道共有企业 304 家,但相对有规模的外资企业只有 40 多家, “三来一补”企业 20 多家,基本上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总体上看 ,光 明地区第二、第三产业
24、发展相对滞后,总量偏小,经济效益不高,而且规模大的 企业少,小企业所占比重大且现状优势产业不多,仅有奶制品加工行业有一定品 牌知名度。同时值得关注的问题还有,光明街道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了与深圳其 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失业率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未 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后,光明街道约有 3 万多名依靠种养为生的原居民,可能将 面临失业的问题。 另一方面,光明新区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很小且有逐年减少的 趋势,可以看出工业在各街道的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明显。同时光明街道虽 然现状农业用地面积比重不低,但是长期以来处于低级、粗放的利用阶段,经济 效益不高;高科技农业园区发
25、展刚刚起步,还需加快发展步伐,尽快改变发展模 式。 光明新区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详见下表。 (希望分局及有关管理部门能进一步提供关于高新区的工业产值等经济数据)(希望分局及有关管理部门能进一步提供关于高新区的工业产值等经济数据) 表表 3.3-13.3-1 光明新区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一览表光明新区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一览表 ( (当年价当年价) )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同比增长街道街道 名称名称 年份年份 工农业工农业 总产值总产值 万元万元 % % 工业工业 总产值总产值 万元万元 % % 农业农业 总产值总产值 万元万元 % % 1996-226
26、95- 公 明 街 道 办 19976116725.26077927.6230833881.7 街道街道 名称名称 年份年份 工农业工农业 总产值总产值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工业工业 总产值总产值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农业农业 总产值总产值 同比增长同比增长 万元万元 % % 万元万元 % % 万元万元 % % 19987904126.07699927.42512520428.8 19994161110.94278312.023953-1172-4.7 20007617817.97129217.828839488620.4 20015941611.865920412.5290512120.7 2002
27、18.79963618.834176512517.6 20038317112.56374010.1536071943156.8 200440.045.736823 -16784-31.3 2005254 3 22.124838 -11985-32.5 2006-65330-1.8-62192-1.721700-3138-12.6 1996-23330- 1997111857.492377.22527819488.3 19981863911.51555411.428363308512.2 199989975.099576.527403-960-3.4 20001940810.22102213.0
28、25849-1554-5.7 2001-15311-7.3-15233-8.325711-138-0.5 2002-25267-13.0-593-0.41037-24674-96.0 20036782440.33823822.830623295862853.0 200435611.511300.525932-4700-15.3 20056124326.36549716.921678-4254-16.4 光 明 街 道 办 2006 注:上表 2004 年以前数据来自组团规划说明书,2005 年数据来自宝安年鉴 2005 , 2006 年数据来自各街道办最新统计资料。 注:光明街道 2006 年
29、工农业产值数据尚未提供。 四、人口四、人口 据各街道办人口资料统计,2006 年底,公明总人口为 72.3 万人,其中户籍人 口 2.2 万人,外来人口 70.08 万人,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比为 1:32;光明总人 口 9.5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1.9 万人,外来人口 7.6 万人,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 比为 1:4。 光明新区现状总人口为 81.8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4.1 万人,占总人口的 5%, 外来人口 77.68 万人,占总人口的 94.8%,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比为 1:19。可 以看出,光明新区人口绝大部分由外来人口构成,具有较大不稳定性。户籍人口 中,有归侨侨眷 7008
30、 人,占户籍人口的 37%,大部分是 1978 年至 1979 年从越南 回国的归侨,小部分是上世纪 30 年代至 60 年代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 甸回国的归侨。 表表 3.4-13.4-1 20062006 年光明新区现状人口统计表年光明新区现状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单位:万人 人口人口 街道街道 总人口总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外来人口户籍人口比外来人口户籍人口比外来人口 公明 72.32.270.081:32 光明 9.51.97.61:4 光明新区合计 81.84.177.681:19 注:上表 2006 年数据来自各街道办最新统计资料。 五、土地利用五、土地利用 1.1.
31、 土地综合利用现状土地综合利用现状 光明新区总用地面积 155.33 平方公里。其中:光明街道辖区范围约 55.06 平 方公里,公明街道辖区范围约 100.27 平方公里。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 4903.68 公顷,占光明新区总面积的 31.57%,水域和其它 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10629.23 公顷,占光明新区总面积的 68.43%,其中水域 1291.38 公顷,占 8.31%;耕地 1607.08 公顷,占 10.36%;园地 4066.14 公顷, 占 26.18%;林地 2853.44 公顷,占 18.37%;牧草地 76.11 公顷,占 0.49%,其 他农用地 119.00 公
32、顷,占 0.77%,发展备用地 561.99 公顷,占 3.62%;露天采矿 用地 54.09 公顷,占 0.35%。 表表 3.5-13.5-1 光明光明新区现状用地汇总表(新区现状用地汇总表(20062006 年底)年底) 序号序号用地名称用地名称面积(公顷)面积(公顷) 占总用地比例占总用地比例 (% %) 1 城市总规划用地 15532.91 100.00 2 城市建设用地 4903.68 31.57 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 10629.23 68.43 水域 1291.38 8.31 耕地 1607.08 10.35 园地 4066.14 26.18 林地 2853.44 18.3
33、7 牧草地 76.11 0.49 其他农用地 119.00 0.77 露天采矿用地 54.09 0.35 3 其中 发展备用地 561.99 3.62 光明新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 31.57%,城市建设有一定发展空 间。光明新区可建设用地存量主要集中在光明街道。 水域、园地、耕地等非城市建设用地占光明新区总用地面积的 68.43%,对保 持光明新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业、塑造生态型光明新区具有重要意义;未 利用土地(已推未建设用地)总面积 1620 公顷,该类用地分三种情况:其一,现 状已批或已划定红线但尚未建设的用地,共计 269 公顷,所占比例较少;其二, 虽准备建设,但未经
34、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或自行推地准备建工业厂房及其它项 目出租,该类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三,以出租土地为条件盲目招商引资,但引 进项目迟迟未能到位而使推平的土地长期闲置,该类情况也占有相当比重,反映 出过去以镇、村为建设主体的城市建设无序性。因而将城市建设发展纳入法制化 管理轨道,在各类用地之间寻求平衡是发展的必然。 2.2.土地综合潜力分析:土地综合潜力分析:光明新区范围内基本生态控制线内不可建设用地约 83.44 平方公里,可建设总用地约 71.89 平方公里。根据现状土地利用情况与已 批用地的叠加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现状光明新区剩余的可建设用地总量不多,已批未建和未批未建的用 地共有约 34.60 平方公里,占可建设总用地的 48.14%,占规划总用地的 22.28%。 (2)现状存在大量已经建设却无相关合法手续的用地,这些用地的挖潜改 造后,还有一定的可建设空间。这部分未批已建用地约 31.46 平方公里,占 可建设总用地的 43.76%,占规划总用地的 20.25%。 表表 3.5-23.5-2 现状土地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驾校经营授权全面服务合同
- 2025茶山茶叶种植基地承包与市场拓展合同
- 2025饭店店内设备转租与节能改造合同
- 2025版音乐器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合同
- 2025年房地产开发拆迁工程承包合同
- 2025版政府立项保障性住房拆迁赔偿协议书
- 2025年度篮球赛事专用场地租赁与广告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园区施工劳务派遣及文化产品合同
- 二零二五版机动车零部件采购供应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挂靠经营与汽车美容服务合同
-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控制程序
- (完整word版)英语国际音标表(48个)打印版
- JCT640-2010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 penelope蓝色小考拉字幕文件
- 餐厅杂物电梯事故应急预案
- 地表水体长度和面积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 工程项目档案试题
- 银行账户基本信息表
- THBFIA 0004-2020 红枣制品标准
- GB/T 2652-1989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 GB/T 24824-2009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