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私有财产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路径_第1页
论中国私有财产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路径_第2页
论中国私有财产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路径_第3页
论中国私有财产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路径_第4页
论中国私有财产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安法治研究S T U O Y O H P U B L I C S E g U R I T Y A N D L A W 论中国私有财产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路径 口贾盛荣(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法律一系,贵州贵阳5 5 0 0 0 5 ) 劈罐 摘要:中国私人财产所有权形成与发展的路径,经历了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导向,逐步走向私人财产所有权保护的制度化道路,改 ,革开放政策打开了中国私有财产权的阀门,对私有财产权及相关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 0 0 4 年的宪法修正案将私有财产权入宪,确认 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中的成果;2 f _ X ) 7 年物权法的出台更将其制度化, 乞葛| 野I | E 盘

2、;邑I I I 匾K 蜩f 童4 1 K 玉厦譬里涯圆圈既魂a F 巳娩婀一一 O nt i l eD e v e l o p i n ga n dF o r m i n gW a yo fC h i n a SP r i v a t eP r o p e r t yS y s t e m J I AS h e n g - r o n g ( N o 1L a wD e p a r t m e n t ,G u i z h o uP o l i c eO f f i c e rV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G u i y a n g5 5 0 0 0 5 G u

3、i z h o uP r o v i n c e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f o r m i n ga n t d e v e h ) p i n gw a yo fC h i n a sp r i v a t eo w n e r s h i pr i g h lh a sg r a d u a l l ys t e p p e di n t o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o fp r i v a l e p r o p e r t yo w n e r s h i pr i g h

4、tp r o t e c t i o nw i t h t h eg u i d eo f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p o l i c i e s T h er e f o r ma n t io p e n i n gp o l i c i e so p e n e dt h ed o o ro fC h i n a Sp r i v a t ep r o p e r l yr i g h t sa n dp l a y e da nv e r y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ea p p e a r i n go fp r i

5、 v a t ep r o p e r t yr i g h ta n di t sr e l e v a n tr e g u l a t i o n s I n2 0 0 4 ,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a la m e n d m e n tm a d et h ep r i v a t ep r o p e r t yr i g h te n t e r i n gt h ee o n s t i l u l i o na n dc o n f i r m i n gt h ef r u i t si nt h ee c o l f l o n l i ( a

6、lf i e l d a f t e rr e f o r m a n t o p e n i n g i n2 0 0 7 。t h ei s s u a n c eo fP r o p e r l yL a w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e dp r i v a t e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K e yW o r d s :p r i v a t ep r o p e r t yr i g h t ;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p o l i c i e s ;c o n s t i t u t i o

7、 n ;P r o p e r t yL a w f 中图分类号:D 9 2 3 2 文献标识码:A 丈章编号:1 6 7 1 - 5 1 9 5 ( 2 0 0 8 ) 0 5 0 0 6 4 0 5 1 私有财产权无论是观念或是制度并非我国本土自生自 发,其来自于西方丰l = 会,实属舶来品。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 会中,人民的财产权利很难得到持久有效的制度性保障。自 新巾圈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基础是 l :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和劳动集体所有制,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从政治l 二、经 济j :消火私有制终济。在计划体制。F 私有财产权无从产生, 私有财产权在我国不仅是一个极端负面的概念,而凡

8、从人们 日常生活巾消失了。存改革开放之后,私有财产权的概念, 随着我同r f i 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 3 I 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四次修改了宪法,2 0 0 7 年又通过了 巾华人民共和同物权法,这才逐步确立了,我国的私有财 产权及制度。 一、改革开放政策打开了中国私有财产权的阀门 政策是指一定的社会集团为了实现某种利益,达到某 种政治、经济或礼会的目的。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而制定的政 治对策。执政党的政策在整个国家,圭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 的地位。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所谓实际, 就是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只有把这些情况都研究清楚,并 根据这些情况确定适当的步

9、骤党的政策才能更好地贯彻执 行。南丁党的政策对于闰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具有决定 的蕈委意义,因此,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探讨私有财产权,党 的政策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因素。政策在私有财产权的法律 收稿日期:2 0 0 8 0 6 0 6 作者简介:贾盛荣( 1 9 6 4 - ) ,男,贵州惠水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法律一系副教授。 万方数据 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由于政策变迁 和对原来的制度进行改革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制度上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生 产资料全民所有制,采用计划经济模式,废除了生产资料的 私有制。私有财产权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当时, 我国选择了

10、一条国家垄断资源,政府集中控制,官员直接操 办,以国有制为形式,以行政指令为方法,限制和取消f f f 场制 度,限制和消灭私营民营经济,压制民间社会力量,去推进我 国的初级T 业化的道路,即人们长期讲的“国家工业化”、 “工商业国有化”和“农业合作化”、“农村公社化”。这个 转换既是经济社会制度的转变,又是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 经过近i 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结构性转变对推动我国经济 持续高效发展和社会持续文明进步极其不利。1 1 1 在计划经 济模式的体制下,私人财产被挤压在一个有限的李间中。 1 9 7 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实行改革 开放的政策。庄严地向世人宣告:闭关自守

11、,沉睡多年的中 国,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这股改革开放的热潮,给中国经 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实质上是一 个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一方面是从落后的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轨;另一方面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 个社会主义阁家,改革开放交际卜是以上双莺转轨的综合。 从学理上说,改革开放其实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是改 变原来的制度体系中的某些制度安排的过程。有两种类型 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 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 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 个) 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

12、 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 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南某种在原 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弓i 起。然而,强制性制度 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 配而发生。在自发的制度安排、尤其是正式的制度安排变 迁中,往往也需要用政府的行动来促进变迁过程。1 2 】我国当 前正处于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制度转型的关键时 期。制度转型也就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3 1 的制度 变迁的过程。 作为西方新经济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并不仅仅简单地 揭示了经济制度的运动过程,其中还包含着深刻的政治意 蕴。改荸的实质是国家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国

13、家的主导作 用未必就是说国家会按照长远而详尽的纲领和计划领导改 革,在笔者看来,所谓国家的主导作用指的是,改革是在保持 原有统治之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由国家对既有的政治 经济体制作出的自我调整。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调整主要 表现在国家逐步放松对市场的管制,以及国家不断退出原有 的特权领域,而放松管制和主动退出都是国家出于自身利益 蠹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J O U R L O F 6 U I Z H O U r O L l C E O f f I C E l V O C T I O - 儿C O L L E e E 考虑理性决策的结果。国家的自我调整意味着对于治国者 而言,维持统治的外部条件

14、发生了较为持久而重大的变化。 强制性变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国家而社会的制度变迁。 尽管规则创制者的行为可以从社会结构的演变规律中得到 合理的解释,f n - 是,强制性变迁的动力直接来源于国家而非 社会,政府试图通过具体的制度变迁来落实政府的意图。重 建个人所有制是巾国改革开放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应有之 义。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都是为r 在1 3 亿中国人 民巾重新建市个人所有制,让大家尽可能多地积累一点财 产。尽管客观和主观条件不同,富裕的程度也会不同,但要 让大家共同富起来。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改革 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的政策重新分配和调整各种社会主体的利 益。

15、其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是 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开始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 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即允许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种所有制的存在。这样便造成了 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们有可能摆脱公有制的束缚而到体 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时,原有的对个人利益的压抑政策也开 始松动了。这样,就在人们的观念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即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原有的整体性的利 益结构便崩解成无数个小碎片,造成了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 化。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结构从几个板块构成的整体性结构 变成了原子结构。从而使个人利益问题被提E 日程,使得个 人利益的追求

16、变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而当长期被压抑的 利益意识一旦觉醒,就如洪水决堤一样产生了普遍而强烈的 利益饥渴现象。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而且这种追 求向各个领域中迅速展开,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正是这股 浪潮给整个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和动力。改革开放近3 0 年来我们的一切成就,特别是经济方 面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都是靠这种活力和动力的支撑才取 得的。1 4 1 改革开放政策使社会利益实现了多元化,引起J ,社 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打开了巾同私有财产权的阀门。 二、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确立与保护 ( 一) 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确立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摹本精神。十六届三中

17、全会提 出了修宪建议。之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又以执政党的 身份向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提出了修宪建议,其中就包含了保 护私有财产的重要内容。修宪建议中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 内容,确认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中的成果,为会面建设 小康礼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r 制度上的重 要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 2 0 0 4 年3 月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 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草案) 的说明中指 出: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万方数据 公安法治研究S T U D Y O N P U B L I C S E C U R

18、 I T Y A N D L A W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民拥有的私人财产普遍有 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公民有了私人的生产 资料,群众对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财产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 精神,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 3 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 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 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 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 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围家为r 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 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 偿”。这样修改,

19、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进一步明确闰家 对全体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都给予保护,保护范围既包 括生活资料,又包括生产资料;二是用“财产权”代替原条 文中的“所有权”。在权利含意上更加准确、伞面;三是我国 几个现行法律根据不同情况已经作出了征收或者征用的规 定。存宪法中增加规定对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有利于 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许多国家的 宪法都有类似的规定。 该修正案实际上提出了五个环环相扣的宪法命题, 即1 国家承担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职责共卫生;2 私有财产权 不受侵犯,包括不受国家的侵犯;3 正是为了保障私有财产 权不受国家的侵犯。国家对私有财产的征收或者征用必须满 足

20、两个要件,一个足依照法律规定,另一个是必须给予补偿; 4 从前一命题可以推论:任何不以法律形式出现的对私有财 产的征收或者征用都是违宪的;5 采取非法手段获得的私有 财产不得转化为不受侵犯的权利。由此可见,私有财产权实 际上已经成为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乃至人权的一部分。 尽管修宪建议没有采用“神圣不可侵犯”之类的表 述,但是它明确地从两个方面对私有财产的地位进行r 界 定:一方面,宪法修I F 案第一次明确宣告国家依照法律规定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这实际上足确立了对私有财产进行 保护的宪法原则,从而在一定程度卜提升和体现了财产权在 宪政体制巾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通过规定对不法侵害财 产权

21、的排除以及在因家依法征收、征用时的补偿,使私有财 产得到了充分的宪法保障。可见,宪法修正案将私有财产权 的保护提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修宪建议通过 拓宽私有财产的范围,完善对私有财产的限制进一步加大 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在受法律保护的程度上,实际上 也已经使私有财产达到了与公有财产平等的地位。 ( 二) 宪法修正案中财产权是我国所有制形态多元化的 个人财产的法律表现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凶宪法修正案( 草案) 的说明中 指出:进一步明确困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国家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 要组成部

22、分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 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根据党的 十六大关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 展”的精神,宪法修正案( 草案) 将宪法第1 1 条第2 款“国 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 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 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 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存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 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样修改,全面、准确地体 现了党的十六大关于对非公有制经济既鼓励、支持、引导,

23、又 依法监督、管理,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也 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 合乍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这 方面的指向表明:困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 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我们注意到过 去只有对公有经济才用鼓励这个词,现在我们看到对非公经 济也使用了鼓励,等于是把它和公有经济提到了一个相同的 位置上,这对于非公经济来说意义重大。 中围改革这么多年,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经济成份,市场 结构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我国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不管是从投资对社会的拉动来说,还是从雇佣的就业人员来 说,以及在新的G D P

24、的增长当中,各种经济成份埘经济增长 的贡献,特别是非公经济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大,在有些领域 实际卜对于雇佣的人员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公有经济 的范畴。所以宪法的这一条的修改,应i 亥说即使在提法上, 我们现在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实际上和原来的提法也有不 同;应该说这一次的修改是对民营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 一种肯定,这对于民营经济的确认、巩固和发展是有极大的 促进作用的。 这种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个体化,需要在法律层面得 到确认与保护,而财产权制度是一国基本的法律制度。私有 财产权是需要由国家的法律来界定的。因此改革开放政策 所产生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个人财富的社会效果 必然要求在法律上有

25、所反应,这样就会首先引发作为根本大 法的宪法的反应。 改革开放后,为反应变化了的社会形势,我同宪法经历 了四次修正,而历次修正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即宪法对非 公有制经济的关注。从1 9 8 2 年宪法文本规定来看,它只规 定了个体经济;在1 9 8 8 年4 月1 2 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了对1 9 8 2 年宪法的第一次修订,确立了私营经济和土地使 用权转让的法律地位,宪法里面首次出现了私营经济;然后 到了1 9 9 3 年,将其说成是补充;在1 9 9 9 年3 月1 5 日,九届人 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对1 9 8 2 年宪法的第三次修订,修订后的 宪法提升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充

26、实了社会主义初级 万方数据 阶段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 重要组成部分;到2 0 0 4 年宪法的第四次修订,发展到完善对 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2 0 ( 0 年宪法修正案中对私有财产权的确认和保护不过 是我国所有制形态多元化的法律表现。我国宪法修订中增 加私有财产权的内容,说明我们正向先进的政治文明迈进。 与其把“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概念第一次写入社会主义 宪法,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制史上“破天荒的创举”,不如 说这是中国对2 6 年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接纳与肯定,南改 革开放衍生而出的“私有”概念,从被打击、排斥到被接受、 保护,漫长而曲折的全过程终于圆满终结。 当

27、然,和其他任何宪法基本权利一样,私有财产权的存 在也不是绝对的。宪法史显示了私有财产权保护上从绝对 保护主义走向相对保护主义的轨迹。许多国家宪法都一方 面规定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则同时对于私有财产 权做出必要的合理的限制。我国最近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成 功地吸收了外国宪法的相关经验,做出了“国家为了公共利 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和 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这一规定的科学性就在于对国 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公共财产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做出了合理 的设计。 三、物权法进一步完善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具体保护 ( 一) 物权法进一步落实了宪法原则向具体制度的法律 规范 在现行宪法第

28、四次修正案中,“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权不受侵犯”这一突破性条款被写入宪法;现在制定在物权 法中,进一步具体做出对私人所有权的保护,这是巾围完善 私人财产权保护由宪法原则向具体制度构建迈: 的重要一 步。2 0 0 7 年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宪法 原则向具体制度转化的法律规范。物权法分别规定了国家、 集体和个人所有权,而且体现了平等保护原则,这就是说, 物权法要对各类财产实行平等保护,即不仪要强调对公有财 产的保护。而且也应当将个人财产所有权的保护置于相当重 要的位置。物权法第6 6 条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 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私的所有制,乃 是近代

29、社会的基础,其确立是近代法的辉煌成果。民法典规 定的以所有权为中心的物权制度,使私的所有制法律化,使 私的所有制法制化。1 5 1 我同物权法对于私有财产权的具体规 范,说明西方财产权的价值理念和法制为我们所接受。 ( 二) 物权法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私 有财产日益增加。切实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既是宪法的规 定和党的主张。也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迫切要求。就私 有财产的保护而言,物权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进一步全面、 严密,主要体现在:1 物权法确认、保护物权的各项规则,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J O U l _ 札O f 6 U l Z H O

30、 U ,O L j C 的f f I C 卧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都适用于对私人享有的物权的保护。2 物权法在所有权一 章中专门规定了私人财产所有权。物权法第6 4 条规定:“私 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 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第6 5 条规定:“私人合法的储 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私人 的继承权及其他合法权益。”这些规定规范了我国私有财产 受到物权法保护的范围,这也符合世界各国法定物权范同的 通例,进一步完善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激发 人民群众创造、积累财富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和

31、谐。 ( 三) 物权法丰富和完善了与私有财产权相关的私人所 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制度 所有权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是物权的核心和基 础。物权法把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立法目的,把有关 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作为基本原则写入总则,使物权法关于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更加集中、更加鲜 明,准确体现了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和维护,体现了党的 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巩同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 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精神, 体现了对i E 确的政治方向的坚持和把握。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国的物权法上,现在将所有权界定为:“所有权人对自 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

32、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 权利。”( 3 9 条) 而民法通则第7 l 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 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 利”。显然物权法上的所有权概念比民法通则上的财产所有 权要精致得多,可以说物权法上的所有权概念修正了民法通 则的概念。这表明了我国民事立法的进一步科学化。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拥有自己的 房屋,而且大量集中在住宅小区内,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 权已经成为私人不动产物权中的重要权利。物权法从维护 业主的合法权益出发,明确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 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 分如电梯等公用设施和绿地等公用

33、场所享有共有和共同管 理的权利。物权法还对小区内的车库、车位的归属,业主委 员会的职能,业主和物业服务机构的父系等作了规定。物权 法对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维护农民的土地承 包经营权,限制收回承包地,维护农民享有依法流转承包地 的权利,承包地被征收的补偿以及宅基地使用f u 】题等,都作 了明确规定。物权法高度重视农民权益的保护,将与农民的 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两项权利,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为物权,这就有力地保 护了八亿农民最基本的财产权利。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担保法,并对抵押权、质权、留置 权等担保物权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但由于担保物权属于物权 法

34、的重要内容,闪而在物权法上仍规定了担保物权的内容。 同H 寸根据审判实践作了一些重要的补充。一段时间以来,许 囫 万方数据 公安法治研究S T U D Y O N P U B L I C S E C U R I T Y A N D L A W 多农村村民、中小企业等都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为了方便个 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物权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 要,适当扩大了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如可以将正在建造 的建筑物、船舶、飞行器进行抵押;企业、个体丁商户、农业 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 成品、产品抵押;基金份额可以质押;公路、电网等收费权可 以出质。担保物权适用于民事

35、活动,为了引导当事人设定担 保物权,物权法列举r 借贷、买卖两种典型的可以设定担保 物权的民事活动,但并不限于这两种。在其他民事活动中, 如货物运输、加T 承揽、无因管理、补偿贸易等都可以设定担 保物权。物权法切实为人民创造财富提供丰富的法律措施。 目前的物权法的主要规定,比较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的实际,与改革发展进程相适应。 ( 四) 物权法完善了对私有财产的限制及救济制度 物权法对于征收、征用的条件程序以及补偿都作出了 相应的规定,这样一方面限制了私有财产权的滥用,兼顾公 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另一方面,更可以有效地 避免滥用公权力随意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情形。 1 关于f

36、 l F 收补偿 依据宪法,物权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 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 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同时,物权法对征收补偿的原则和内 容作了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城乡居民的房屋,关系 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物权法第4 2 条 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 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小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 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 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 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

37、动产,应当 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 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物权法 第4 3 条规定: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 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 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这里所谓的公共利益一般指 基于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而对不动产所有权给予限制。 2 关于征用 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冈抢险、救灾等紧急需要,依照法 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 产。被征用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 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 的,应当给予补偿。 参考文献: 【1 1 朱厚泽关于近现代中国路径选择的思考U 】往事,2 0 0 7 ( 5 4 ) f 2 1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 迁I C l R 科斯,A 阿尔钦,D 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 迁产权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