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中国古代城市体系 1、 都(京,陪都) 、州(府) 、邑、镇(关镇,集镇) 、村落等概念辨析 都:邑与都都是奴隶主的住地。二者区别“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州:多为省下一级的行政管理区划的中心,规模较大,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官府衙门也较多,一般均有设防的 城垣。 邑:邑不仅是指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是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是小邑。 镇:关镇,多从军事防御要求出发,供驻军或屯戍之用。集镇,一般是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由于交通条件较好、 商业和工业的发达而扩展,从农村居民点中分离出来的。有的为不定期或定期的集市贸易中心,设有一些一般居民 点所没有 的商业服务设施,或
2、一些政府、税务等机构。镇是城乡的联系纽带。 村落:一般的农村居民点村落 2、 城与市的功能、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城”和“市”是两个概念。“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能扼守交通要冲,防守军事据 点和军事要塞。“市”是商品交换之地。有的城不一定全是市,有的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 3、 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有何异同?同:1、都是在农业居民点的基础上产生的。 2、 异:南方城市特点: 1)河道为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 2)水网地区,城市布局不规则 3)没有严格的坊里制,多是不规则街巷 北方城市的特点 1) 2)平原地区,城市形状布局方正 3)有严格的坊里制,多为规则的街巷 4、 中
3、国古代都城,秦汉、隋唐都城、两宋、明代都城建设 (1) 秦朝都城咸阳 咸阳的城址在今咸阳以东约 20 公里处,长陵车站附近的渭水北岸 ;孝公初建咸阳城,主要以咸阳宫为主,限于渭 水之北,以后逐渐向渭南发展 ;渭南部分于昭王时开始拓展,建兴乐宫,始皇时又建了信宫,阿房宫,诸庙、章台, 上林也位于渭南 ,渭北咸阳主要向东发展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需求,秦咸阳有了集中的工商业区。 (2) 西汉都城长安 汉袭秦制,长安城的建设也是为巩固中央集权服务 ,刘邦入关后在建国之初,曾利用一处秦代名长安宫的离宫扩 建为长乐宫,不久又在其旁建造未央宫和北宫,并以此为基础建造长安城,二宫及长安城的修建均有军
4、将出身的杨 城延主持,长安城墙是在宫殿等已造成后,在惠帝时三次发动民工在冬闲时修筑,汉武帝时又在城西修建章宫,还 修城内桂宫,明光宫. 为配合地形及现状,城市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共 12 个城门。通城门的大道有三条并列道路组成,中间为驰道,为 帝王专用。 (3) 东汉都城洛阳 东汉光武帝将首都改在洛阳(雒阳),南面为洛水,背面芒山,地形北高南低,城北有谷水。城墙建筑为黄土 筑, 城市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窄而南北宽,其中以宫殿为主。光武初年的主要宫殿在南宫,明帝时造北宫及诸 王府,和帝至桓帝,灵帝时增建东宫及西宫。南宫城的正门为正阳门,亦即京城南面的正门 。南北宫之间均为方 正的闾里,街道成
5、方格型,全城有 24 条街道,应有 140 多闾里。祭祀的建筑如太庙等均在城南,主要的官署在南 宫附近。(4) 大兴城,(即长安)隋文帝在长安建都时,决定放弃原来的汉长安城,在其东南另建新城, 新城选定在山川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的龙首原高地,位于汉长安东南,在公元 582 年动工,宇文恺规划 。 (5) 唐长安 唐灭隋后,仍然在长安新城建都。 1)、地形:对终南山及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水,灞水和汉代漕渠遗迹,城西一片平原。东北部较高称龙首原, 东南部已伸入曲江池及较大起伏的丘陵地区 2)、城市总体布局 。严整布局的都城的典型 ,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有“南面为王”的含义
6、, 也便于控制全城。 宫城南面是皇城,有文武官府、宗庙、社稷坛等,还有为宫廷服务的官营手工作坊,驻有军队, 自承天门经皇城正门-朱雀门,直到外城南面正门明德门,是全城的中轴线 。城内的街道网也以这些干道作骨 架,形成完全对称的布局。由这些路所划分的坊里,也东西对称,使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对称。这种对称布局突出 了中轴线,又通过中轴线而突出占城市统治地位的宫殿。这种将城市作为一个构图的整体,使道路、坊里、建筑布 局成为一个统一体的规划手法,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优良传统,隋唐长安在布局上的整体性,超过以往的任何城市。 3)、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成严整的方格网系统,道路布局为南北东西向,互相直角相交,道路宽
7、度并没有完全从经 常的交通量出发,朱雀大街那样宽是为了帝王出行 东市和西市里面的街道,宽度仅有 1618 米,路面用石子铺成 4)、坊里 。唐长安全城共划分有 109 个坊里 坊里面积很大,中国古代空前绝后,其原因一是坊里的划分完全由干 道网决定,二是为了便于统治管理,坊里数目太多,不便于管理 ,坊里四周有夯土的坊墙,墙基厚度 2.53 米左 右 ,建城之初,只划分了坊里,住户之间的小巷坊曲,也是自发性形成的,坊里内部布置相当凌乱。 5)、市肆 。城内有东西二市,对称位于皇城南面,各占两坊之地, 市中有肆和行,同样性质的店铺集中在一起称 行 城内商业需要集中城市,说明商业已较“日中为市”的时代
8、发达,但这样大的城市只有两个集中的市,反,映 商业不够发达,市民和市的关系不太密切 6)、水系和绿化 。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东面从?河上游开渠分水,南流到城东高地上,再分几个支流入城,在城 东南流入,曲江池和芙蓉园,东北支流流经兴庆宫北的龙首渠,一面经皇城,进宫城,到城北的御苑;另一面流入 城,南坊里;城西引水分两支经南城墙入城,东支经皇城进宫城,在宫城里汇集到苑内的五个湖,在北流到城北御 苑内;西支流入城西坊里,后来通到西市 7)、隋唐长安城市的规划思想 直接影响长安规划的是曹魏邺城,邺城之后,北魏孝文帝关于洛阳的改建规划更直接影响隋唐长安城市布局上,不 使宫殿与居民相参的意图十分明确,采用
9、严格坊里制则是为了便于统治人民 ,隋唐长安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 里面积都大得惊人,远远超过实际需要,处处以大来反映当时大一统的强大威力 ,城市布局有一定的数字概念 , 风水,八卦的观念对城市和建筑的布局有影响 (6) 隋唐东都洛阳 1):城市规划布局 隋建洛阳时,先建宫城和皇城,皇城南面正门正对中轴线,在洛河上架桥,正对南面的定鼎门,这一中轴线北起芒 山,南对龙门(伊阙),旧有基础不便建造,从而形成了皇城,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主轴线也偏于一侧的不对称 布局。 2):皇城和宫城 皇城南面临洛河,以西是辽阔的禁苑区,占了涧河以西整个冲积平原 3):坊里 4):道路系统:洛阳的道路系统和长安相似,
10、道路宽度也较长安小 5):市肆:三个集中的市 (7) 北宋东京(开封) 1):城市平面布局 开封有三套方城,南北较长,东西较短,平面形状并不方正规则 ,最内是皇城,也称大内(紫禁城) ,第二重是 里城,各城门都有瓮城,通御路的四个门,门有三重,各城门正对里城和罗城外都有宽阔的城壕 。开封的三套城 墙,三套护城河是逐渐扩建的,反映了当时的防御要求 2):道路及河道系统 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和巷道也多呈方格网,也有丁字相交 的,在里城外,罗城内还有几条斜街,主要是由于城市是逐渐发展扩建形成的主要干线叫御路,共四条 道路宽度 以御路最宽开封的街道普遍比
11、长安,洛阳窄,主要是由于城市道路逐渐向密布店铺的商业街的方式发展,另外由于 城市人口激增,市内用地缺乏,不可能形成长安,洛阳那样占地过大的街道,虽然这时城市里的交通要比过去繁复 的多 3):市肆街道面貌 开封的市肆街道分布和长安,洛阳显著不同,分布全城,与住宅区混杂,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商业街管 理官办手工业的政府机构(总称外诸司),也分散设在城内各处,因而行政区也不如过去集中 4):居住区与居民生活 当时开封人口比唐长安多,面积却只有长安一半,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都很大,必然带来城市防火,公共卫生,防 疫,街道交通等方面新的问题。 由于人口激增,新扩建的外城,只将官府仓库军营等定出,其
12、余交私人建造,多 是在沿街店铺和贵族宅第的后面建造院落式的住宅开封是全国文化中心,宗教建筑也很多 城内居住区,仍分为很多坊,但是没有坊门和坊墙 5):城市绿化和公共设施 统治阶级为享乐大建园林,有非常著名的汴京八景,及宋徽宗在大内东建的 岳。开封因为地势低下,所以有完善 的下水系统,城外汴河有堤,用于防洪,还有水利工程引入宫城绿化用水。 6):开封的规划特点及其影响 开封在成为首都前就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城市,因此与一些由于军事或政治需要新建的都城不同,不是十分方 正规则,道路划分也有一定的自发倾向 。开封城的发展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民阶层的 抬头,如由集中的市发展成商
13、业街,商业分布城市各处,为旅客和一般市民服务的服务行业增加,夜市的出现等等 开封的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系统对以后都城的规划影响很大 (8) 南宋临安(杭州) 金灭北宋,宋王朝迁都于此,改名临安 。南宋时城垣仍在吴越城的基础上增修,南宋宫城在城南凤凰山东,原是 吴越是府州所在的子城,建炎间改为宫城,宫殿规模较北宋时小。管理宫廷供应的内诸司大部分在禁城内,官营手 工业则分散在城市各处 大运河在北门外,当时的城市供应主要依靠大运河,较大的仓库也都靠近北门 。全城分八个厢,城外还有两厢, 共有 68 个坊,坊与巷实际上是一回事,只是一个地段的地名,厢是行政和治安管理的地区单位,城外有运河,可
14、 直通苏州一带,北关一带水运发达,城内有集中的市,有些市在城门外 。临安的地形复杂,城市完全是配合地形, 城垣形状很不规则,南宋建都后,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稍有改建,官署也多利用原有建筑分散各处,道路系统也较杂 乱,作为主要街道的御道也完全与商业大街结合在一起,瓦子较汴梁多,商市也更繁荣(9)明代的南京城 朱元璋进占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后来统一全国,定都于此,南京于公元 1366 年改建,首先建宫殿于钟山之南, 并建太庙和社稷坛 。 明代的南京城,包括外城,应天府城,皇城三重 。皇城偏在应天府东南隅,系填燕雀湖(前湖)而成 ;宫城(紫 禁城)居皇城之中 ;应天府城即现在的南京城 外城主要是防御需要
15、出发,在应天府的外围,利用部分天然土坡筑城 , 外城与应天府城之间,仍为耕地及村落 中部地形较平坦,南唐金陵城即在此一带发展,新建宫城则让开这一已形成的地区,在其东侧修建南京成分宫城, 居民市肆及西北部军营等三区 。南京的城垣极坚固 明代的南京城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商业区集中于秦淮河两岸及其附近 。明代的南京城也是全国文化中心之 一 ,南京的宗教建筑很多。 明代迁都北京后,南京的宫殿官署一直保留,在政治上有特殊地位5、 唐长安、明清南京与北京的发展沿革(城市改造)、建设成就及其影响,有无缺失?(1) 唐长安 发展沿革 :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
16、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 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1),城市总体布局 。为严整布局的都城的典型 ,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 2)、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成严整的方格网系统,道路布局为南北东西向,互相直角相交。3)、坊里 唐长安城划分坊 里,面积很大,住户之间的小巷坊曲,也是自发性形成的。4)、市肆 城内有东西二市,对称位于皇城南面,各占 两坊之地, 市中有肆和行,同样性质的店铺集中在一起称行。5)、水系和绿化 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东面从? 河上游开渠分水,南流到城东高地上,再分几个支流入城。 建设成就: 影响: 国内:东都洛阳,宋汴梁直接受其影响,金中都仿汴梁,元大都仿金中都,间接受其影响
17、国外: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古都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完全模仿长安 缺失: 1)、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 2)、.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过大,建城之初,只划分了坊里,住户之间的小巷坊曲,也是自发性形 成的,坊里内部布置相当凌乱。 (2) 明清时代的南京城 发展沿革:明代的南京城就是晋及六朝时代的建康城,由于其在军事,交通与经济上的重要性,成为全国最大的城 市之一, 朱元璋进占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后来统一全国,定都于此,选址: 南京于公元 1366 年改建,首先建宫殿于钟山之南,并建太庙和社稷坛 明代的南京城,包括外城,应天府城,皇城
18、三重 皇城偏在应天府东南隅,系填燕雀湖(前湖)而成 宫城(紫禁城)居皇城之中 应天府城即现在的南京城 总体布局:外城主要是防御需要出发,在应天府的外围,利用部分天然土坡筑城 外城与应天府城之间,仍为耕地及村落 南京地形复杂,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流过,北有狮子山,鸡笼山等,地形起伏中部地形较平坦,南唐金陵城即在此一 带发展,新建宫城则让开这一已形成的地区,在其东侧修建 南京成分宫城,居民市肆及西北部军营等三区 南京的城垣极坚固 明代的南京城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商业区集中于秦淮河两岸及其附近 明代的南京城也是全国文化中心之一 南京的宗教建筑很多 明代迁都北京后,南京的宫殿官署一直保留,在政治上有特
19、殊地位 清代的南京城与明代无大变化 (3) :明代北京的改建 1)、发展沿革 明代北京城,是以徐达改建的元大都为基础 2)总体布局:明北京的内城范围,北部向南收缩了 5 里,南部为延长宫门前御道长度,以容纳官署,将城墙南移 1 里,东西墙 仍是元大都的城垣 宫城部分布局严整,四角建有角楼,城外有护城河,开四门,东华门,西华门正对两条大街,南正门为午门,用凹 形城楼,北为玄武门正对景山 宫城之外为皇城,包括三海及宫城,正南门为承天门(清代叫天安门),左右设有太庙和社稷坛,前为千步廊,两 侧为五府六部统治机构 明代改建北京时,将城内河道截断,大运河的漕运不再入城,商业中心逐渐移至城南,加之明代以来
20、城市 人口增加很快,在嘉靖,万历年间,接近百万入口,城南形成大片市肆和居民区,由于边防吃紧,在嘉靖年间,加 修了外城,并将天坛及先农坛包围进去,这样就形成明清两代北京城的最后规模 成就:1:)明北京城的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皇城部分布局按照南京的制度, 更为宏丽,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前左(东) 建太庙, 右(西) 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方建天(南) (北) ,地 , 日(东),月(西)四坛。皇城北门的玄武门外,每月逢四开市,这完全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城制 2:)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从外城
21、南门永 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长达 8 公里的中轴线,经过笔直的街道,九重门阙(永定门两重,正阳门两重,中华门,天安 门,瑞门,午门,太和门)直达三大殿,并延伸到景山和钟鼓楼,沿着条轴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和各 种形体不同的广场,以及两旁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3:)明时城市向南发展,除鼓楼外,在东四牌楼及内城南正阳门外形成繁杂的商业区,明代行会制度发展,同类 商业相对集中。4:)北京的居住区在皇城四周,明代共划 37 坊,这些坊只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不是有坊墙坊门严格管理 的坊里制。居住区与元大都相仿,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段 缺失:1:)北京
22、城内的街道,基本是元大都的基础,因为皇城居中,把城市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给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清北京的变化:清北京的城市范围,宫城,干道系统均未更动,唯居住地段有所改变 清雍正,乾隆以后,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如圆明园,畅春园等,皇帝多住园中,很少去宫城。皇亲贵 族为便于上朝,府第多建在西城,这就使政治生活转移至西城 清代商品运输主要靠大运河,大运河由城东通制通州,因而仓库大多集中东城,由于东城经济得到发展, 出现了不少地区性及行业性会馆建筑,因此有:东富西贵的说法 6、 中国古代都城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区,(唐宋明清)“坊里”制 1 唐长安城:唐长安城分外廓城、皇城、宫城三部分;东西略长,南北略
23、窄,左右对称的长方形面积 84 平方千米。全城建筑分三大部分:宫城、皇城和外廓城。宫城位于全城北廓中心,皇城在宫城之南,外廓城则以宫城、皇 城为中心,向东西南三面展开;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规划者严格讲求左右对称,全城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 朱雀门和外廓城的民德门之间的连线,也即承天门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大街为南北向中轴线,以此为中心向左 右展开;为突出北部中央宫城的地位,以承天门、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和玄武门等一组组高大雄伟的 建筑物压在中轴线的北端,以其雄伟的气势来展现皇权的威严,之后随着不断增添新殿,才使这种格局有所变化。 城市建设特点:1)方正的城市轮廓;2)多重城墙;3)
24、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对称,宫城居中,对称布置,突出中 轴线;4)左祖右社;5)采用棋盘式路网,且道路很宽;6)采用封闭的里坊制度和集中市制;7)城市有良好的绿化环境 2北宋东京布局特点:三套方城,平面形状并不规则方正;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和巷道也多呈方格形,也有部分丁字相交,在里城内有几条斜街;店铺密集的商业代替了严格管理的里坊和集中的市肆;城市居住区仍分坊,但无坊门和坊墙,是开放式的,多在沿街店铺和贵族府邸后面建 院落式住宅;有完善的下水系统和良好的绿化环境。 3 明南京城市布局:明代南京包括宫城、皇城、应天府城和外郭城。皇城环绕在宫城之外,京城按
25、山川、江明南京 湖地理形势因地制宜而建,外郭利用丘陵岗阜的有利地势建造,墙体以构筑土墙为主。城市建设特点:1、 利用自然(江河、山川、丘陵)作为天然屏障,整个城市顺应自然自由布局,呈不规则形状。2、皇城、宫城布置 完全继承了历代都城的规划又加以发展,皇城、宫城布局方正 3、宫城居皇城中,依从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4明清北京:1、布局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前朝后市、三重城墙等,体现了宗法礼制 明清北京 思想;2、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壮丽的景象;3、城内道路 受皇城所隔,东西两侧交通联系不便;4 城市商业帆布广泛,鼓楼、东四牌楼
26、及正阳门外等都有繁荣的商业区,且同类商业相对集中;5、居住区分布在皇城四周,以互通划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带,一般并列设置三进的四合院;6、 城市水系统基本沿袭元大都,一般居民引用水多掘井取水,下水道系统为明代整修的砖砌工程;7、城内各类宗教建筑杂然并存。 7、 宋东京、平江府、临安诸城的城市建设成就及其影响 1 宋东京A 布局特点 1)平面形状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大内皇城,子城里城,罗城外城2)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道路宽度比唐长安小,但密度大,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3)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也有晓市夜市,瓦子出现 4)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商住混杂
27、 5)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望亭 B 成就 1)水运道路系统完备 2)御街千步廊,景观好 3)街巷制代替坊里制 4)城市管理完善(福利院卫生设施,防御等) C 影响 1)改建而成,布局不是很方正,道路有一定的自发性 2)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有为一般市民服务的行业出现, 商业街、夜市出现 3)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格路网,对后世影响很大 2 平江府 A 城市平面 1)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短,南北长 2)以子城为中心,子城以南为官署 3)以水系为脉络道路为骨架的水陆双棋盘格局 4)5 座城门,皆水路城门并列 5)河道 82 公里,桥梁 314 座 6)全城 65 坊,无严格坊里制 B 成就 C
28、影响 3 临安诸城 建设成就: 影响: 金灭北宋,宋王朝迁都杭州,改名临安 南宋时城垣仍在吴越城的基础上增修 ,宫殿规模较北宋时小 管理宫廷供应的内诸司大部分在禁城内,官营手工业则分散在城市各处 大运河在北门外,当时的城市供应主要依靠大运河,较大的仓库也都靠近北门 全城分八个厢,城外还有两厢,共有 68 个坊,坊与巷实际上是一回事,只是一个地段的地名,厢是行政和治安管 理的地区单位 城外有运河,可直通苏州一带,北关一带水运发达 成内有集中的市,有些市在城门外 临安的地形复杂,城市完全是配合地形,城垣形状很不规则,南宋建都后,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稍有改建,官署也多 利用原有建筑分散各处,道路系统也较
29、杂乱,作为主要街道的御道也完全与商业大街结合在一起, 8、 近代工商业城市建设近代工商业城市建设背景1:在清末,洋务,新政等时期,先后开办了一些官办或官督商办的工矿企业,有些企业因原料关系,设在原来的 村镇,使这些村镇迅速的发展成为新的城市,如河北唐山,河南焦作。有些企业设在原来已有一定基础的旧城市中, 因为企业数量较多,对城市的影响较大,如江苏南通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暂时无暇顾及,中国民族资本的工商业发展较快,这种工业 比较集中和发展比较典型的城市有江苏无锡 3:铁路建设对城市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除了铁路路线,站场,附属工厂本身建设引起外,还由于铁路通车后, 商
30、业,运输业的发展或工矿企业的增加引起。例如郑州,石家庄 4:少数位于侨乡中心的市镇,在近代发展变化很大,而且也很有特色,侨乡集中在广州附近的新会等地,福建的 泉州,厦门等地。 特点: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建设的自发性很明显,一般不是按计划或规划建设的。 例子: 1、唐山 唐山是近代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工矿交通等企业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它是代表一般资本主义城市自发,畸形 发展的典型。 由于工矿及交通业的迅速发展,人口增加很快,在矿场工厂附近,原有几个自然村扩大相连形成城市,城市围绕矿场向外发展 原来唐山市区位于铁路与矿场之间,由于用地不够,便越过铁路向东部的自然村发展, 以后便形成铁路穿 越和
31、分割市区的情况。 2、南通 南通是近代随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中的工业商业是由与封建统治有密切关系的资本家张謇独立经 营的。城市有一定的规划和建设意图,建筑面貌上比较统一。南通市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一个很特殊的例子,有点像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国家” 张謇与北洋军阀关系密切,政治地位很高,它充分利用这些关系发展工商业,甚至建有军队,地方自治,他的势力 已超过一个资本家。 3、无锡 近代发展的工业城市中,民族资本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原因是他的地理位置在富饶的太湖三角洲中心,有丰富的资 源,有大运河及沪宁铁路的交通条件,又有历史悠久的商业及手工业基础,接近大工业中心的上海,有优越的技术 条件,
32、但不想上海那样受帝国主义的控制和排挤,也不像苏州等地受封建保守势力的约束 工厂虽多,但规模小而分散经营,这一特点对城市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工厂分布在旧城厢四周,与居住区混杂。 商业区集中在旧城北街上以及通向火车站和城北沿着运河的街道上 整个城市的结构是很混乱的,由于受河道系统的限制,形成以旧城厢为中心的环形放射道路系统 9、中外城市建设(规划)思想及其相互影响等二、 1、中外古城建设的基本要素选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建材,山水形势,水系)、A 自然环境,古代城市是在农业居民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最初的城市都是在当时农业发达的地区形成。 城市 作为“人居环境”要求良好的外部自然条件 。自
33、然环境优越的古三河地区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密集地区。“山水相 连,封闭内向”是中国古代城市理想的外部环境模式 。自然环境陶冶影响深远。B、地貌,土地平原(旷)众山环 抱,呈慢坡、平整有利于建设、农业生产,慢坡有利于排水。C、山系:1、阻挡寒风 2、良好的植被 3、良好的防 御系统 4、良好的景观资源。D、水系:1、提供饮水、排水途径 2、运输 3、提供副业(养殖)4、满足手工业、农 业用水。E、理想模式的景观特征:1、封闭围合景观 2、中轴对称景观 3、富于层次感的景观 4、富于曲线美、动态 美的景观。 2、城墙(城门、城楼、棱堡城)、城壕、街道、广场、 钟鼓楼、景观等之特征,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关联
34、 城墙:最早木栅栏、后夯土、后外用砖砌、内夯土。高与宽、与城市的大小、防御的 重要性等有所不同。城门因城市的规模以及政治地位而异,都城每边开三门,府州城每边两门,县城每边一门,开始为长方形,宋朝以后用砖拱门。城壕:护城河。引水注入人工开挖的壕沟,形成人工河作为城墙的屏障,一方面维护城内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的进入,这是古人在防御手段上对水的妙用。护城河内沿筑有“壕墙”一道,外逼壕堑,内为夹道,大大提高了护城河的防御作战能力。城楼:位于城门上,也可称箭楼、捣鼓楼。街道:方格网、分干道、街道、巷三级;水网城市与水系相结合。广场: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
35、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明清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 字形宫廷广场(在今天安门广场)。在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钟鼓楼:一般跨主干道或在交叉口上建造,成为建筑城市大空间构图的焦点。景观:联系:选址与城墙、城壕的关系(城墙建于山上,以自然水系为城壕)选址与街道、钟鼓楼、景观之间的关系自己发挥。知识点 1、
36、中国古城及城墙建造:为自身的安全而建造的防御性构筑物,有的是用木头建的,有的是由石头垒的,城墙上有排水措施。城门上有城楼、箭楼。城墙上有时也有也有庙塔阁等与风水有关。 古代版筑技术广泛应用于筑城。宋以前的城墙很少包砖及用砖砌,宋以后则很普遍。 城墙的高与宽,与城市的大 小,防御的重要性等有所不同。城墙上的垛,古代称雉,其大小,尺度,数目,也因城市的等级而不同 1)、从汉长安已发掘的城门遗址中可以看出,门是由木柱支撑的,虽然在汉墓中当时已有砖拱券,但似乎并未用于 修筑城门。 宋东京的城门中已有用砖拱的。宋以后大多用砖拱 2)、汉长安城三门并列,中间为御道通过,唐长安名德门五门并列。宋代以后有些城
37、门有二重城或设瓮城,前后门均不正对。这些都是为了加强防御的目的。 3)、在宋代前后,筑城技术有较大变化,加砖砌,城门包铁皮,筑砖拱券门,瓮城,护城河,这些都是为了防御火药 4)、城墙上有排水设施 5)、城门上一般均建有城楼,也可称箭楼或橹楼,城墙上每隔一定距离或城墙转角也建有箭楼,可住巡防兵丁,每隔一定距离设马面,以便组织防守的侧射火力,在城门外有的还建有月城或翼城,目的也是组织侧射火力,城门外的护城河上有的建有吊桥,城的防御重点设施均集中在城门。 6)、城墙上有时也建有庙,塔,阁,其位置多与风水有关。 7)、靠山的城,为便于防御,部分城墙修在山上,河道进入城处,有的也建有水门。如苏州盘门处的
38、水门 2、江南水乡古镇及丽江古城: 江南水乡古镇是我国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地区, 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 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 江南水乡古镇 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十大水乡古镇第一名:1、周庄:双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 2、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 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纳西族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 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
39、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其中的纳西族建筑大多 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丽江古城是 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而完整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 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 结晶。 丽江古城的建设和住宅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坝中心,它西枕狮子 山,北依象山、金虹山,这三座山犹如三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来自西北的雪山寒风,从而“护得古城四季温”,为
40、古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城布局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主街和两条侧街均从四方街的四角和腰部辐射 开,每条主街又分支出诸多小街小巷,形成逐层外扩的格局;同时街巷与古城的水系有机组合,从而形成了古城路 网与水系相依相傍、水乳交融的城市特色,构成了古城完美的城市布局。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 尘,雨不积水。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动的泉水,泉水来自玉河,河至镇产双石桥,分东、西、中三股流 入古城,随街绕巷,穿墙过屋。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独特风貌,使人倏 然间感受到“东方威尼斯”的韵味。城内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马龙潭和多处井泉至今尚存,人们创
41、造出“一潭 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 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洗尽污秽,保持街市清洁。由此可见,古城从选址到布局建设都很好 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依山就水的丽江大研镇,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 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 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厢房与壁围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间两层,朝南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 一般由下辈住用。房屋多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装饰
42、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曰“悬鱼”,以祈“吉庆有余”。许多庭院门楼雕饰精巧,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门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 花卉或吉祥鸟兽。堂前廊檐大多比较宽,每一处都是温馨惬意的活动空间。3、北宋东京城 同下11题(73页)4、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文化观念 一是“天人感应”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观的核心; 二是“易”学说,主要提供了传统文化中一个共同性的思想方式; 三是“相土、形胜、风水说”,是对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和思想方式结合具体环境的进一步丰富 5、坊里:有正方形及矩形,大的面积达 80 多公顷,小的也有近 30 公顷。有封闭的坊墙,有定时启闭的坊门
43、。夜坊里: 间实行宵禁,管制十分严格,除大官及贵族以外,一律在坊内开门。坊里是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位。 6、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 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对景分为正对,互对, 正对指在视线的终点或轴线的一个端点设景成为正对,这种情况的人流与视线的关系比较单一。 互对指在视点和视线的一端,或者在轴线的两端设景称为互对,此时,互对景物的视点与人流关系强调相互联系, 互为对景。 7、平江图 保存至今的平江图是在南宋绍定二年(公元 1229 年)刻成的石碑,是我
44、国最早,最详细的的城市平面图,在世 界上也是较早的作评。这张宋代城市现状的实录,正确地反映了当时城市的面貌,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政治, 经济,文化的重要依据,跟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平江图的会址运用了我国传统的 古代地图的做法,即在平面位置上,画出所表达对象的简洁形象,这样就把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外形轮廓,规模,立面造型等都有了生动地描绘,使我们能清晰地了解当时城市风貌及一些细部内容。把平江图与苏州城的一些遗迹相对照,发现涂上所画出的城市范围,道路,河道,桥梁以及重要建筑物等的位置都是相对准确的,整个城市以及图内标列的位置,也是按一定比例绘成。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当时具有很高的
45、测绘水平。 意义:1、平江图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 2、运用我国古代地图的画法,按一定的比例,反映测绘水平。 3、反映我国南方性地区城市特点: (1)原址重建多次。 (2)在宋以前,规则和不规则两类城市共存。 (3)相对于古代北方城市,具有全方位的组织格局特色。 8、城壕:76页9、关厢:城垣内用地不够,往往在城门外形成新的地区,称“关厢”一般沿城外的道路呈带形发展。 三滴水:滴水:古建筑瓦作术语名称,俗称滴子,筒板瓦屋面瓦件之一。底瓦垄的檐头瓦,比普通板瓦多一个如意形的“滴唇”,用以防止雨水的回流。 三滴水:是指古建筑三层檐屋顶形式建筑的名称。多用于歇山式楼阁建筑。也有攒尖、庑
46、殿、罕见悬山、硬山。水门:临水的城门或栅门。八水五渠:长安是六水五渠。四水贯都:开封10、我国最早最完整城市地图平江图11、北宋东京城的繁华景象 开封的市肆街道分布和长安、洛阳显著不同,不再限定在“市”内,而是分布全城,与住宅区混杂,沿街沿河开设 各种店铺、形成熙熙嚷嚷的商业街。经营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开始发达。 城内也有集中交易的市。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交通便利,而形成较大的交易市场。城内还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许多饮食店、酒楼等颇多通宵营业,反映了城市经济和市民阶层发达的需要。城内还有一种瓦 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楼、附近还有
47、妓院。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饮食店的种类更多,其中包 括外地特色的食品店,还有一些招待客商的邸店。“清明上河图”描绘的街景就是在狭小的街道两旁,尽是店面,商业繁华。 12、明、清的北京城图(演变): 明代北京城: 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城市布局重点出主,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 3.道路沿用元大都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两部分,带来交通上的不便。 4.没有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 5.商业向南发展,行会发达 6.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 清代北京城:
48、 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 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 3.商业进一步发展 4.信封喇嘛教,增加了不少喇嘛庙,如雍和宫 13、钱学森山水城市思想 钱学森将城市设分为四级: 一级 一般城市,现存的二级 园林城市三级 山水园林城市四级 山水城市, 1、 明代南京城城墙建造(形状、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形状:城墙按照河流、湖泊、山丘等地形,从防御要求出发建设,故呈不规则形。 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城墙以巨石条为基,上筑土,外砌巨砖,以石灰、糯米汁胶结灌浆,墙顶用桐油和土的拌合料结顶,极为坚固。外墙从城市外围防御性要求出发,用天然土坡筑城
49、,仅在城门附近一砖石加固。 2、 隋唐都城建设对日本的影响 长安规划为当时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学习榜样,日本古都平京城、平安京也完全模仿唐长安的规划,甚至连朱雀大街、东西市的名称也相同。例如平京城,面积为长安的 1/4,平面为不太规整的矩形,四周不建城墙,绕以水渠,城内街道为东西南北向德棋盘式布局,把城区分位分位若干居民坊,宫城位于北部正中,宫城南门叫朱雀门,朱雀门到外廓城的大街但叫朱雀大街,把诸坊分为左京和右京,左右各有一市,称东市、西市 3、 唐宋明清都城功能分区、坊里,演变及其主要原因同上4、 明清时期扬州、景德镇等工商业城市建设的特点 总的特点:1、非中心城市 2、由资源、交通区位等因素而
50、发展起来的,专业化较强3、规模较小,或行政等 级太低,但其专业职能在全国或较大范围内的地区,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4、商业密集与不密集地区差异大,主要 表现在商业密度上。 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主要还是分布在水陆要冲,尤以大运河沿线居多。其中有些是省城。府城或州城,这里有官 署和军队,但其最大特征则是工商业非常繁荣,扬州即是其代表之一。同时明清时期手工业城镇也很发达,著名的 有“四大镇,以景德镇为代表 扬州:历史背景:明清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使扬州城再次繁荣起来,扬州是江南粮食丝绸的集中地,明以后扬州又成为盐商的集中地。因盐商盈利很大,均及其富有,在城内修建了不少宅院,城内为地主富商们提供的服务行业很多
51、,形成了城市的畸形繁荣。手工业大发展,城内各种手工业按行业集中,形成了专业街巷,如缎子街、翠花街等。运河从城南和城东流过,因此在东南部形成了商业中心区。集中了大量的码头,堆栈、旅馆、饭店等。住区:大商人也多数在此居住,建有许多大兴庭院式住宅,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很华贵。住宅大多附有私家园林。园林艺术融合了南北不同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豪华和某些市侩的爱好。城市里为有有闲的阶层服务的设施很多,如茶楼、酒肆、书场、戏院、青楼等,北郊靠近瘦西湖一带有茶楼、小吃店。 扬州的居住区,有许多庭堂式的民居组成,多呈长条形,住宅内部的布置因大门的朝向的不同而异。因城市人口增加,土地昂贵,因此房屋非常密集。东北
52、及北面接近商业区一带密度较高。居住区由许多平行巷道划分,在旧城区尤为明显。总体布局:旧城区道路以十字干道为主,形成方格网状道路。新城区道路系统成不规则形状,有斜街。从平山堂至 城西北一带为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游览区,由河道和北门的城河相通。城内有许多很大的宗教建筑。一些高大的 建筑布置,与河道及街道的布置有良好的配合,成为扬州的标志。 手工业中心城市景德镇:历史:景德镇位于江西东北,“新平冶陶,始于汉代”,新平即浮梁及景德镇的前身 ,城镇原名新平,因位于昌江之南, 7 世纪时改名昌南镇,11世纪时,即宋景德年间,皇帝派专人来监制瓷器,上书景德年制,因此遂逐渐以景德之名 闻于世,而且成为中国古代
53、封建社会四大镇之一 。地理位置:景德镇地处丘陵地区,海拔 200500 米,四周多山,中为饶河 上游各支流交汇处,昌江自北向南贯穿 特点: 1):城市用地并不太大,但人口很多,至少在 10 万以上 2):工商业很发达,工商业人口占城市人口很大比例,大商人也很多,外来人口很多 3):已成为专业的陶瓷工业及集运中心的城市,因此生活必需品全靠外地供应 4):窑分布城内,与居住地区混杂,而且烟尘等的污染严重 5、唐都长安道路系统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特点:一、道路系统成严整的方格网系统,共有东西大街 11 条,南北大街 14 条,直角相交。二、通向城门的主要干道,宽度大于其他道路。主要干道出城门后就是
54、市际干道。道路宽度,可以说空前绝后。主 要分以下几种: 宫前横街,宽 300m。丹凤门大街,宽 120 步。朱雀大街,宽 100 步。东西向街道,宽 60 和 75 米。东西向街道的第 五街以下都是 47 步。除东西南北道路,各坊里内有十字街或一字街,宽度未见记载。 三、朱雀大街两侧有水沟,叫做御沟,有排水植树的作用。 四、东市,西市里面的街道,宽度仅 16-18 米,路面用石子铺地,路两边有石砌排水明沟,宽约 30 厘米,沟外, 沿店铺还有 1M 宽的人行道。这是与全市性质不同的商业街。 五、东城和城墙平行,筑有夹层。夹层专供皇帝使用。 存在的问题:道路的宽度,并没有完全从经常的交通量出发,
55、朱雀大街那么宽是为了帝王出行的特殊需要。由于道 存在的问题 路宽大超过实际需要,经常发生在道路上掘土筑屋或私自种植的事件,政府不得不三令五申地加以禁止。道路路面 多为泥土,少数地段也发现有砖瓦碎块填铺,因此遇雨就难以通行。 6、旧城改造中如何对待建筑遗产 1)风貌格局完整的,要全面保护2)风貌、格局、空间尚有保护之处,做地区的保护规划 3)整体格局风貌已经不存在,但尚有保存的历史地段,局部修护,改建或添建,改善环境 4)难以找到一处值得保护的历史街区,全部拆除,重新建设。 近代上海、广州、7、近代上海、广州、天津等海滨城市建设 上海: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岸,有黄浦江深水航道而成为天然良港。 上
56、海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是租界不断扩张的过程: 1)、上海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工业的迅速增加与高度集中,其中外国资本开办的工业增长更快。 2)、上海的对外交通 轮船码头均在租界的沿江部分,外滩一带全部为外国人的码头占用,上海码头分布的很集中,外滩及杨树浦一带过 分拥挤,甚至影响装卸工作 浦东,浦西仓库码头的分布也不合理,数量最大而又直接为工业服务的煤码头及堆场,绝大部分在浦东,大量物资均需依赖拖驳再转运至浦西。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大部分货物在此转运,但是港口与铁路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港口码头大部为各帝国主义的许多洋行及本国资本家私有,分工不很明确,码头设备简陋 铁路与城市道路全部平交,使城
57、市道路交通受到限制,而且铁路枢纽站,没有编组场 ,民航始终没什么发展,而且机场占地很大,妨碍了城市发展,尤其是江湾机场,完全阻隔了市区向东北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3)、上海的城市道路与市内交通,很小的方格网道路,宽度极小。最先发展的英租界和法租界道路为简单的方格网,在英租界称之为棋盘街 ,道路与租界的扩展方向一致,主要由东向西,以越界筑路的方式发展。形成了很多东西向平行的直通道路,南北向几乎没什么直通干道 由于租界及其他市区均系逐年盲目扩展,许多地区受土地私有制的限制,道路布置异常混乱,划分的街坊很破碎。上海的公共交通,最初为租界内的有轨电车 4)、上海的居住建筑及居住区:旧城区居住建筑,多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立帖院落式低层建筑 租界内沿街建洋行,办公楼,商店,街后修建很多密集的居住建筑 里弄建筑的演变: 里弄住宅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低层院落式住宅,在资本主义新的条件下的变种,为了在小块的 私有土地上,建造一些密集的,底层的,独门独户的出租住宅,逐渐由原来的三合院住宅演变成联立式住宅,上海里弄住宅的出现是在 19 世纪末,由于太平天国革命,流入租界的人口剧增,人们多在空地建造各种木结构的临时房屋,1870 年前后,帝国主义在租界统治稳定后,开始逐渐取缔临时屋,开始出现砖木结构的老式石库门住宅, 以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控平台管理办法
- 内部配套管理办法
- 军功认定管理办法
- 军队党费管理办法
- 农产销售管理办法
- 农村供暖管理办法
- 农村宽带管理办法
- 农村管理办法试行
- 农网抢修管理办法
- 农行支行管理办法
- 投资合作协议及投资细则说明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闺蜜合同协议书模板模板
- 2025年金华市警示教育基地管理中心选调考试笔试试题
- 全国集体荒地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远海运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山东济南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
- 企业IT桌面运维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