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ppt_第1页
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ppt_第2页
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ppt_第3页
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ppt_第4页
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定义,1.,2.,3.,生殖细胞肿瘤90原发于睾丸,性腺外常见发病部位包括纵隔、腹膜后、松果体及蝶鞍上区域,纵隔原发占所有生殖细胞肿瘤的25,于性腺外最为多见,4.,睾丸无病灶,纵隔GCT分类,Moran CA, Cancer 1997;80:681690,纵隔GCT构成,86th美国、加拿大病理学术年会,报道322例纵隔GCT,Moran CA, Cancer 1997;80:681690,性腺外GCT构成,非精原细胞性GCT,Carsten Bokemeyer,et al. J Clin Oncol 20:1864-1873,11个中心(英国和美国)635例,起源,胚胎时未知因素,生殖细

2、胞迷走 起源于生理性分布于肝脏、骨髓、脑的生殖细胞,这部分生殖细胞主要起传递血液学或免疫学信息的作用,临床表现,精原细胞瘤,1.,2.,3.,中位发病年龄33岁(18-65),胸部钝痛、呼吸困难、咳嗽。上腔静脉综合征发生率约为10%,全身症状少见,体重下降、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9%和6%,30%-40%患者病变局限,肺等胸腔内转移最常见,胸腔外转移部位最常见为骨,4.,生长相对非精原细胞性GCT缓慢,Bokemeyer C, et al, JCO 2002,20:1864 Takeda S, et al, Cancer,2003,97(2):367,性腺外精原细胞瘤,转移部位,临床表现,非精原细

3、胞性GCT,1.,2.,3.,中位发病年龄28岁(14-51岁),肿瘤局部压迫侵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较精原细胞瘤常见,85%-95%患者伴肺、胸膜、锁骨上、腹膜后LN、肝脏等一处或多处转移,4.,生长迅速,Bokemeyer C, et al, JCO 2002,20:1864 Takeda S, et al, Cancer,2003,97(2):367,性腺外非精原细胞GCT,转移部位,临床表现,Bokemeyer C, et al, JCO 2002,20:1864,临床表现,1.,2.,3.,1975-1996,11个中心(英国和美国)635例 287例原

4、发纵隔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瘤患者,17例发生血液系统疾病(3y),发病风险是同年龄人群的250倍,中位发病时间6月(0-47月),诊断后中位生存时间为5月(0-16月),4.,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与血液疾病关系,Hartmann JT, J Natl Cancer Inst 2000;92:5461,临床表现,Klinefelter综合症,1.,2.,3.,性别分化异常的染色体疾病,纵隔肿瘤男性患者发生率为8%,纵隔GCT发病风险增高50倍,常见临床表现:性腺发育不全、小睾丸、不孕不育、体毛减少、男性乳房发育、高身材,临床表现多样,有时会缺乏典型表型,4.,核型

5、表现为:47,XXY,David ,et al. Human Pathology (2006) 37, 477 480,临床表现,Klinefelter综合症,FISH(荧光素原位杂交),绿荧光:X染色体 红荧光:Y染色体,47,XXY,诊断,多见于前纵隔(占前纵隔肿瘤近20%) 精原细胞瘤多表现为密度均一的前纵隔占位 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可伴有出血及坏死,影像表现,诊断,病理表现,光镜:弥漫性、片状融合的多结节状,周边与生精小管相间排列,可见分支状纤维间隔 免疫组化:PAS 98PLAP(胎盘碱性磷酸酶 膜着色) PLAP+和AE1/AE3 -是精原细胞瘤典型表现 胚胎癌和卵黄囊癌与精原

6、细胞瘤区别: 形态学:细胞界限不清、核形态不规则和多形性 免疫组化:前者可表达角蛋白,并能表达 -FP(甲种胚胎蛋白),PLAP(+),诊断,遗传表现,12号染色体短臂的等臂染色体,i(12p)是生殖细胞肿瘤较为特征性的遗传学改变 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殖细胞肿瘤均表达,分期,Moran CA, Cancer 1997;80:681690,分期,Moran CA, Cancer 1997;80:681690 王金万,中华肿瘤杂志,2006 28:863-66,国际生殖细胞肿瘤预后因素分层,预后良好,非精原细胞(58%),预后中等,预后不良,非精原细胞(28%),非精原细胞(16%),原发睾丸/腹膜后

7、,无肺外的脏器转移 AFP1000ng/ml HCG50000U/L LDH10N 5 y PFS 41% OS 48% 精原细胞( 0%) 无,纵隔精原细胞瘤的治疗,11个中心(英国和美国)635例,研究基于该数据库设计 其中纯精原细胞瘤104例,研究病例组成,Carsten Bokemeyer, Cancer 2001;91:1394401,纵隔精原细胞瘤的治疗,Carsten Bokemeyer, Cancer 2001;91:1394401,各治疗模式结果,纵隔精原细胞瘤的治疗,各部位治疗结果,Carsten Bokemeyer, Cancer 2001;91:1394401,纵隔精原

8、细胞瘤的治疗,化疗后残存肿块,对于疗前有大肿块的精原细胞瘤患者而言,化疗后残存肿块的几率约为56%-78%,以PET评价化疗后残存肿块(CT3cm),De Santis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4(22):1034-1039,Lewis DA,et al. J Clin Oncol 2006(24):e54 e55,化疗后残存肿块,纵隔精原细胞瘤的治疗,化疗后残存肿块,1.,2.,Carsten报道对于化疗后影像上明显残存肿块的27例纵隔精原细胞瘤(临床PR)行手术切除残存肿块,仅2例有肿瘤残存(8),Puc认为残存病灶是否含有有活力的肿瘤细胞与其大小相关: 3cm

9、残存率高达27,应考虑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 但也有学者认为与大小无关,对于手术后阳性的患者,应追加放疗或2周期左右化疗,纵隔精原细胞瘤的治疗,2.,3.,4.,放化疗均敏感,放疗的长期生存率为60%-80%,单纯放疗复发率高,主要为远地,可被化疗挽救,目前推荐先行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CR率较高,可减少远地转移,缩小放疗的设野大小,Hainsworth推荐放疗设野应包括纵隔及锁骨上,放疗剂量为3540Gy,1.,对于小的、非浸润性、可完整切除的患者,可考虑术后予以局部放疗,性腺外精原细胞瘤治疗,性腺外精原细胞瘤治疗,纵隔非精原细胞性GCT的治疗,11个中心(英国和美国)635例,研究基于该

10、数据库设计,Carsten Bokemeyer, JCO 2002;20:1864-1873,研究病例组成,纵隔非精原细胞性GCT的治疗,Carsten Bokemeyer, JCO 2002;20:1864-1873,纵隔非精原细胞性GCT易肺内及全身多部位转移,首程治疗以化疗为主。该研究中仅报道了该组病例总的疗效,纵隔非精原细胞性GCT的治疗,化疗后残存肿块,1.,2.,Carsten报道对于化疗后影像上明显残存肿块的143例纵隔非精原细胞性GCT行手术切除残存肿块,49例有肿瘤残存(34),Vuky报道对于化疗后影像上明显残存肿块的27例纵隔非精原细胞性GCT行手术切除残存肿块,18例有

11、肿瘤残存(66) 需要手术切除:1.诊断作用;2.切除残留病灶,Carsten Bokemeyer, JCO 2002;20:1864-1873,Vuky J, JCO 2001;19(3):682-688,纵隔非精原细胞性GCT的治疗,1.,2.,3.,预后不良,以DD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为主,报道的CR率在50%-58%,大部分肿块残留患者(34%-66%)中有肿瘤细胞,需要手术切除,术后证实有残存患者,应追加化疗,肿瘤残存或良性畸胎瘤恶变是复发转移的根源术后肿瘤残存或畸胎瘤者不应推迟化疗,4.,术后即刻化疗可治愈50%-70%患者,而日后复发后再行化疗只可治愈25%的患者,Vuky J, JCO 2001;19(3):682-688,性腺外非精原细胞GCT治疗,化疗后手术的适应症,1.,2.,3.,化疗后肿瘤标志物升高通常认为患者体内仍存在有活力的肿瘤细胞,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化疗后有残存肿块且肿瘤标志物正常患者一般推荐手术切除残留肿物,这类患者二线方案及大剂量化疗疗效仍不佳,使人们重新审视手术适应症的范围,化疗后标志物升高者的手术治疗,性腺外非精原细胞GCT治疗,性腺外非精原细胞GCT治疗,小结,纵隔精原细胞瘤,3-4 BEP或铂类为基础化疗,C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