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护理查房_第1页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护理查房_第2页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护理查房_第3页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护理查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轻度)护理查房 主管医生:梁世寅 主管护士:梁燕 病历简述一般资料:患者杨吉强,男,52岁,汉族,已婚,贵港本地人。主 诉:反复乏力、纳差,尿黄1年余,加重两周现 病 史:患者自述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体力下降,不能胜任日常工作及体育活动,伴纳差,饭量比原来减少一半,恶心,厌油,无发热、寒战,无头痛、呕吐、抽搐,无昏、嗜睡,解浓茶样尿,无解酱油样尿及白色陶土样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曾在当地卫生院检查提示肝功能损害,经治疗(具体不详)无好转。2014年9月9日至2014年9月15日在我科住院,出院后未能系统复查,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2周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到桥圩医院

2、住院(诊治不详),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视病重,到我院就诊,门诊拟“慢乙肝”收住我科进一步诊治。病后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既 往 史:10年前检查已发现乙肝阳性(小三阳)未系统诊治,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甲亢、肾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否认伤寒、结核等其他传染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个 人 史:不吸烟,不喝酒。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居住史,无血吸虫病、肝吸虫病等水役源接触史,无食用生鱼史。无冶游史,无性病史。家 族 史:否认家族有遗传史。 护理查体生命体征:T 36.5,P 74次/min, R 20次/m

3、in, BP 144/90mmHg专科检查:神志清,营养欠佳,精神差,慢性肝病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率齐,无杂音。腹肌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为触及,墨菲征阴性,肝区轻度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 常 规:WBC:4.9109/L;RBC:4.411012/L;HB:138g/L;PL:185109/L。血凝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11.8;部分凝血酶原(APTT):26.5s,凝血酶时间(TT):22.4s,FIB:2.04g/L。血 氨 :39.

4、27mol/L乙肝三对:乙肝表面抗原,0.02ng/mL;乙肝表面抗体:1.69mIU/mL;乙肝e抗原:0.05NCU/mL;乙肝e抗体:29.91NCU/mL;乙肝核心抗体:11.6IU/mL;乙肝前S1抗原:阴性;乙型肝炎病毒DNA:1.0*102IU/mL肝 功 能:总胆红素:5.2mol/L;直接胆红素:0.5mol/L;间接胆红素:4.7mol/L;谷丙转氨酶:108U/L;谷草转氨酶:63U/L;-谷氨酰转肽酶:64U/L;总蛋白:65.9g/L;白蛋白:40.6g/L;球蛋白:25.3g/L。B 超 :肝、脾、双肾、腹腔未见异常。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资料概 念:病毒性肝炎病程持续

5、半年以上者即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流行病学: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本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超过3000万,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则超过12亿。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病 因:(1)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 (2)治疗不当 、营养不良、同时又患其它传染病 (3) 饮酒、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

6、4)免疫紊乱发病机制:跟肝炎病毒直接导致肝细胞病变有关;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肝炎病毒及其抗原引起免疫应答,对感染肝炎病毒的肝细胞产生免疫病理,损伤肝细胞所致。临床表现:轻度慢性肝炎 多由急性肝炎迁延所致,临床表现多样,反复迁延日久,也有完全无症状者。主要有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便溏,肝区胀痛或隐痛,女性月经不调,情绪易波动,乳房作胀或肿块。体征:肝脏轻度肿大,质地尚软,表面光滑,边缘有触痛或压痛,肝区有叩击痛。部分病例无任何体征。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 2.肾炎 3.关节合并症 4.结节性多动脉炎 5.肝衰竭 6.原发性肝癌 7.肝性脑病 护理问题(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肝功能减退

7、引起食欲下降有关(2)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营养不良,皮肤干燥、瘙痒有关(3) 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4) 潜在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护理措施1.预防为主 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预防。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高卫生水平,避免或减少复发因素如疲劳过度、情绪波动、饮食不节等。2.休息 ,中、重度慢性肝炎需完全卧床休息,直至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好转始能逐渐增加运动量。轻度慢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不需卧床休息,但要防止疲劳过度。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时食物。脂肪不必限制过多,以不影响食欲为度;脂肪肝已形成者则应限制。恢复期应避

8、免体重过增,防止脂肪肝形成。不宜烟、酒,不宜多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4.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和轻度慢性肝炎勿需盲目应用所谓“保肝药”,只需进行病原治疗。中、重度用药应合理,不宜大量、繁杂、无针对性地用药,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常加速慢性肝炎病程。 5.皮肤护理,保护皮肤因干燥而引起瘙痒抓破。6.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报告医务人员。7.心理护理,必须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暴怒、抑郁、焦虑、恐惧、悲观,这些不良情绪对病情恢复不利。8.健康指导 总 结查房使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责任护士得到高水平指导,其他 参加者得到启发及知识更新。对肝病这方面的知识的了解

9、与掌握尚浅,希望今后通过学习和各个方面的知识有所提高,给病人带来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正常值对照表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0.5ng/ml2、乙肝表面抗体(HBsAb)10miu/ml3、乙肝e抗原(HBeAg)0.5PEI U/ml4、乙肝e抗体(HBeAb)定量0-0.2PEI U/ml 5、乙肝核心抗体(HBcAg)定量0-0.9PEI U/ml6、红细胞(RBC) 男 :(4.5-5.5)1012L 女:(4.0-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7、白细胞 (WBC)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8、血红蛋白(HB) 男 :120-160g L 女: 110-150g L 新生儿:170-200g L 9、血细胞压积(PCV) 男:4050 女:354510、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295fl11、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1pg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13、血小板 (100300)109/L14、谷丙转氨酶 540U/L 15、谷草转氨酶 840U/L 16、谷酰转肽酶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