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省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省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省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省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材料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者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的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和提升传统产业,抢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规划实施期为2011-2015年。一 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现状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省新材料产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实力,初步形成了以西安经开

2、区、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宝鸡高新区、咸阳泾渭新区、西咸渭商榆光伏产业聚集区以及安康新材料基地、商洛现代材料产业基地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区。西安经开区初步形成超导材料、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特种精密铸造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力电子器件用材料等相关产业集群。咸阳泾渭新区多晶硅材料和光伏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航空用新材料开发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宝鸡高新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加工业。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形成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四大产业体系。商洛市钒及钒合金产业、光伏产业和氟硅产业发展有较强优势。2009年,我省新材料产业实现工

3、业总产值约330亿元(不含光伏产业)。其中:西安经开区54亿元;西安阎良航空材料产业基地66亿元;宝鸡高新区80亿元;安康新材料基地实现产值58亿元;商洛现代材料产业基地实现产值73亿元。工业增加值118亿元。201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27%。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27%。(二)发展优势和机遇1产业优势 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优势明显。我省钛材产量占世界产量20%、国内产量80%,占我国国防军工市场95%。拥有国内最大的钛及钛合金材料生产企业,技术及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省在稀贵金属材料的研发和加工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超导材料、飞机用高性能

4、钛合金材料及复合材料研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在全国有重要地位。我省钼及钼合金材料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拥有国内唯一的钼材料研究国家级技术中心。在核电级锆材研发、生产及检测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热核反应堆用铍材料制备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前沿新材料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高性能复合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国内领先。我省高端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制生产等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化开发、高性能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及制品、树脂基复合材料、特种玻纤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显示器玻璃基板和光伏玻璃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先进高分子

5、材料进展顺利。我省拥有亚洲最大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聚酰亚胺薄膜(PI膜)、无机高分子聚合材料等生产应用研发进展顺利。硅材料发展较快。我省在太阳能光伏材料生产、技术、装备等方面具有较为雄厚的实力,已经初步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和一批龙头企业。氟硅材料产业初具规模。2资源优势。我省陕北丰富的煤、油、气、盐,关中地区钼、金、非金属矿等矿产资源,陕南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贵金属及多种非金属矿产资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科技优势明显。我省拥有国内一流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新材料研发实力居国内前列。此外,还有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

6、撑。4发展机遇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省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地改善和提升,特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和重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相结合的工业体系,传统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为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新时期国防安全战略的机遇。新材料产业是关系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省是航空航天及军工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7、,肩负着重要的国防科学研究和军品生产任务,新时期国防安全需求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三)存在的问题1技术资源和产业分布分散,缺乏统筹规划指导,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新材料种类多,涉及面广泛,企业分布于不同行业领域,交叉重叠,行业管理体系尚未建立,产业缺乏权威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渠道,发展状况难以及时全面掌握。产学研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有待进一步加强。2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新材料研发融资困难,导致中小科技企业缺乏研发和产业化资金,使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3产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领军企业较少,带动作用小。我省在一些重点前沿新材料领域,虽然形成了一批特色产品和有一定

8、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但具有明显优势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较少,产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二 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积极推进市场前景广、发展基础好、带动作用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发展。通过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我省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创建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辐射、带动我省相关产业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把新材料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

9、增长极。(二)基本原则坚持培育新材料产业与振兴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原则,以新材料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原则;坚持军民融合、相互促进,推动新材料技术产业化;坚持资源开发与节能减排降耗相结合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我省矿产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的调节作用。(三)发展目标重点突破发展新型金属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化工新材料、先进纤维复合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光电新材料等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的新材料。到2015年,我省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100亿元经

10、济规模,年均增长38%。增加值 750亿元,年均增长38%。1培育7个百亿元新材料产业基地。即西安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基地、西安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基地、西安阎良航空材料产业基地、宝鸡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西咸渭商榆光伏材料产业基地、安康新材料产业基地、商洛现代材料产业基地。2壮大5个新材料产业集群。即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榆林金属镁新材料产业集群、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3打造3条新材料产业链。以钛、镁、钼、钒、锌、镍等金属为主线的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以煤油深度转化加工、精细化工为主线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4培育一批有实力的优势企业集团

11、。培育5家百亿级金属新材料企业;6家百亿级化工新材料企业;9家50亿级企业,10家20亿级企业,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新材料企业和项目。专栏1 培育建设7个百亿元新材料产业基地1西安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超导材料、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特种精密铸造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力电子器件用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2西安阎良航空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先进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新型铝镁合金、镁锂合金、高性能薄膜材料及制品等。3西安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液晶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人体组织工程皮肤、类人胶原蛋白等新型生物功能材料。4宝鸡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钛及钛

12、合金、锆、铪等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和新能源材料。5西咸渭商榆光伏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硅材料等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材料。6安康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锌、镁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建材。7商洛现代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性能钼及钼合金制品,钒及钒合金材料,新型氟硅材料等新材料品种。 专栏2 壮大5个新材料产业集群 1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西安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有色集团。2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西京电子集团(电子元器件材料)、彩虹集团(玻璃基板)、偏转集团(驱动电路)、康鸿信息(背光源)、瑞联近代(液晶材料)。形成电子元器件和平板显示器件材料产业链。3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橡塑材料制品;

13、精细化学品(制冷剂、水处理剂、催化剂、其他化学添加剂)。4榆林金属镁新材料产业集群:榆林镁合金、府谷镁冶炼等。5新型建材产业集群:西安新型金属建材(铝、镁、钛、彩钢、钢塑复合等);建筑陶瓷制造业,特种玻璃(平板显示器玻璃、光伏玻璃、低辐射玻璃),建筑管业塑料型材业。专栏3 打造3条新材料产业链 1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钛-钛合金-钛复合材料-钛装备。镁-镁铝、镁钛、镁锂合金-型材、建材。钼-丝、棒、粉、合金、化合物。锌-锌板、镀锌板材、合金。镍-镍粉、板、合金、化合物。2以煤油深度转化加工、精细化工为主线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催化剂,表面活性剂等;工业硅-有机硅单体-硅材料;萤石-氟材料(氟树脂、

14、塑料、橡胶、涂料、制冷剂、氟化合物等);氟硅材料。3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高性能碳基新材料,高温陶瓷材料,碳、硼、氮结合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硅材料产业。 专栏4 新材料产业重点企业集团5家百亿级金属新材料企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钛集团、陕西钢铁集团、金钼集团、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铝镁合金及电力设施配套项目)。6家百亿元级化工新材料企业: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煤化集团、陕投集团、神化陶氏集团、大唐集团、兖矿榆林能化公司(煤油深度转化)。9家50亿元级新材料企业:彩虹集团、八一锌业、商洛炼锌厂、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西安西部材料有限公司、西安西部超导有限公司、陕西舜天能源科技股份有

15、限公司,中航工业基础产业园(锻铸事业、特种材料生产加工项目),陕西电子信息产业集团。10家20亿元级新材料企业:西安菲尔特公司、西安西部钛业、陕西德谦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化学动力公司、陕西海泰科新材料公司、商洛商丹沙河子工业园、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石油专用管项目、安康10万吨有机硅项目。一批特色新材料企业:宝鸡永盛泰公司、宝鸡金怡钛业有限公司、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石化院、西北化工院、西北橡胶院、西安高科建材、陕西华特特种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西安近代环保化工有限公司、安康高性能镁合金板材有限公司。(四)发展重点 1重点

16、发展领域(1) 有利于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材料。重点发展以新型电池材料、高纯硅材料、风电用复合新材料、半导体照明用材料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发展化工新材料及节能环保用材料;液晶面板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高温合金和功能陶瓷材料等航空航天材料。(2) 关系重大工程项目进展的新材料。配合大飞机、高速铁路、核电、国防军工等重大工程关键材料产业化进程,包括特种锻造件及合金材料、核电用材料及专用装备、大型输变电设备用材料、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重大工程用特种水泥基材料、新能源汽车用新材料等。(3) 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材料。有利于我省冶金、化工、能源、通信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建材、医药、纺织

17、等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材料产业工程和项目。 (4) 相关新材料技术装备。支持使用新材料的装备制造业;光伏和新能源技术装备的产业化项目,新型建材专用装备制造等项目。(5) 促进军工新材料技术的产业化。利用我省已有的军工新材料产业和技术优势,推进军工新材料技术的产业化,加强军民产品融合,促进国防科技成果加速向经济建设转化。 2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具有技术、产业、资源和市场优势的领域壮大发展;集中力量,策划和研发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为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好储备。(1)有色金属新材料。突出超导材料技术产业化应用延伸。进一步推进航空、航天及军工特种钛金属材料应用以及大型化工设备、核电装备、医疗

18、器械和生物医用等领域钛金属材料的应用,打造“中国钛谷”。到2015年,钛金属材料加工6万吨,海绵钛产量10万吨,加工能力达到世界第一。加快镁、铝、锌合金产业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有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核电级锆材、铍材料发展;支持钼、钒精深加工产业和镁锂基航空材料、锂电池产业发展。在稀有贵金属催化剂、特种粉末冶金等领域的发展有所突破。到“十二五”末,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规模力争达到650亿元以上。专栏3 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重点项目1钛金属材料:宝钛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集团)年产值目标450亿元;2钼金属新材料: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120亿。西北有色院商丹工业园钼金属精深加工项目

19、产值20亿元;3钒金属新材料:山阳五洲公司和有色商洛五氧化二钒项目,年产值目标50亿;4超导材料及其制品: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值目标35亿。5镁铝合金材料:陕西省有色集团榆林镁铝合金项目,年产值目标200亿。西安海镁特镁业有限公司镁合金及其相关产品。6锌合金产业,汉中八一锌业10万吨锌合金生产线;商洛锌合金10万吨项目。合计年产锌合金20万吨,年产值40亿元。7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西安四方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轻质高强度镁锂合金及镁锂基复合航空材料产业项目,实现产值45亿元。8稀有贵金属催化剂、特种粉末冶金。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先进粉末冶金多孔材料元器件、过滤分离系统设计与制造产

20、业化项目,年产值5亿元;西安凯立化工有限公司高效纳米贵金属催化剂产业化及其应用项目,年完成产值10亿元。(2)石油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新材料是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发展煤油深度转化和化工合成材料、氟硅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到2015年,我省石油化工新材料将达到1100亿元规模。重点抓好具有代表性的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专栏4 石油化工新材料领域重点项目1煤油深度转化和资源综合利用(1)神化陶氏集团建设煤制甲醇300万吨、甲醇制烯烃100万吨;衍生产品200万吨,产值187亿元。(2)延长集团富县甲醇及后加工项目,产值138亿元。(3)陕煤化集团锦界工业园区大型干馏多联产煤化一体化项目

21、,产值338亿元。(4)延长集团靖边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园项目,产值173亿元。(5)陕煤化集团安康石煤型钒矿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年产值19.4亿元。2化工合成材料、氟硅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共建设项目17个,产值198亿元。(1)延长集团兴化13万吨聚碳酸酯项目,产值26亿元。(2)陕煤化集团比迪欧5万吨聚甲醛项目,产值7.5亿元。(3)西安航天三沃化学有限公司聚酰亚胺(PI膜)薄膜项目,产值6亿元。(4)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聚酰亚胺薄膜(PI膜)生产线和生产应用研发中心项目,产值18.5亿元。(5)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二醋酸纤维丝素项目,产值10亿元。(6)商州市氟化工系列产品一期

22、项目,产值18.3亿元。(7)商州市氟化工系列产品二期项目,产值18.5亿元。(8)西安石油大学2000吨稀土类催化裂化助剂(石油化工功能材料),产值1.4亿元。(9)西安高科理化公司建设5000吨KHF-IA型机场道面除冰/防冰液,产值1.1亿元。(10)西安彩晶光电科技公司TFT-LCD彩色液晶材料10吨/年生产线,产值3.4亿元。(11)安康市金茂生物工程公司3000吨肌醇六磷酸、1万吨环保型生物重防锈颜料项目,产值3亿元。(12)西安瑞联近代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EL材料)项目。(13)西安市化学助剂等精细化工项目,产值15亿元。(14)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OLED关键

23、有机材料产业化项目,产值2亿元。(15)延长集团西北化工研究院煤化工系列催化剂项目,产值10亿元。(16)榆林云化绿能公司20万吨碳酸二甲酯生产线(一期5万吨),产值22.4亿元。(17)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系列催化剂项目(高混合碳四制丙烯催化剂、甲醇制醋酸酸酐铑系催化剂、新型功能合成材料、碳基催化剂载体材料等),产值35亿元。(3)黑色金属新材料。开发满足我省装备制造业需要的新型特钢产品;结合钢结构建筑的普及,开发建筑用高性能结构钢。支持新陕钢特钢和宝鸡石油钢管厂高技术、高耐腐蚀的油气井管材项目。专栏5 黑色金属新材料领域重点项目1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石油专用管项目: 石油油管、石

24、油套管以及高抗挤、抗硫高端石油套管。总投资13.9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23.6亿元,利润2.1亿元,2新陕钢:1000万t/a碳素结构、低合金钢项目:优碳钢(45#)、合金结构钢、管坯钢、耐候钢; 抗震钢筋、258无缝管(坯)、优质棒材等。年产值180亿元。(4)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化项目。到2015年,力争达到370亿元经济规模。专栏6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领域重点项目1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1)碳基材料,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碳刹车盘、碳/碳热场材料,形成年销售收入2亿元规模。(2)

25、高性能陶瓷材料,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化。(3)安康新材料产业园重晶石,毒晶石、石墨材料开发项目。2新型建材产业力争到2015年,形成140亿元的产业规模。(1)西安高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市金鹏塑料异型材制造有限公司、西安中财型材有限公司、铜川矿务局、安康工业园等塑料异型材、塑料管道、门窗和宝鸡金德管业管材项目。力争到2015年,形成 30亿元的产业规模。(2)钛合金建材制品、金属镁及其深加工为基础的镁制品业,西飞、西航的铝及铝合金建材制品,西安高科等企业塑钢、彩钢型材制品等项目。(3)陕西省机械化施工公司钢结构生产项目,形成总产能45万吨。 (4)陕西华鲁伟业科技新板材有限

26、公司新型高耐蚀节能复合板材生产线项目,形成 100亿元的产业规模。3特种玻璃以陕西彩虹电子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玻璃基板技术和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为基地,力争到2015年实现50亿元的产业规模。(1)陕西华特特种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纤维短切纤维毡等产品项目。(2)陕西蓝星玻璃在线镀膜LOWE玻璃生产项目。(3)台湾玻璃有限公司1000t/d在线LOW-E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形成 5亿元的产业规模。4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节能烧结墙体材料力争到“十二五”末,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 (5) 策划和研发的项目。引进、策划、包装、培育、研发一批有市场前景,有技术含量的项目,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专栏

27、7 策划和研发的项目1引进一批龙头企业 (1)引进钢铁制造龙头企业,发展我省特钢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2)引进石化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我省石化新材料产业, 力争到“十二五”末,产业新增500亿元。(3)引进通信和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推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4)引进保温材料、陶瓷制造龙头企业,形成我省保温材料、建筑陶瓷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新增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5)引进玻璃制造龙头企业,为我省汽车等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2策划培育一批项目利用我省新材料已有优势,培育发展新的产业。(1)整合已有资源,发展我省能源重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力争产业新增200

28、亿元规模。(2)大型医疗设备产品。(3)现代建材装备制造业。建设全国新型建材专用装备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力争产业新增100亿元规模。(4)集成式整体墙体。集钢结构、建筑防水、涂装、保温、装饰于一体的建筑部品化产品,力争产业新增50亿元规模。(5)新型金属建材。整合现有资源,发展以钛为基础的钛合金建材制品;金属镁及其深加工为基础的镁合金制品;铝及铝合金建材制品;形成以钛合金、镁铝合金为主、以塑钢、铝镁塑、彩钢为主的金属建材两大系列产品。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6)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结合我省光伏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我省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开发研究配套技术装备,推进产业发展。力争产业新增30亿元规模。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