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目题目 : 毕业设计论文 轴承座的加工轴承座的加工 目目录录 前言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一、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二)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二、确定生产类型 三、确定毛坯 (一)、确定毛坯的种类 (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 四、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三)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 六、小结 七、主要参考文献 2 前前言言 机械制造工艺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 并进行了 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 全面的总复习,
2、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今年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个人的感想是,希望经历了这次的设计, 对自己的将来所从事的工作, 进行一次适应 性的训练,通过这次设计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 良好的基础。 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的不完善, 实践能力的缺乏, 设计之中不免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 我肺腑的恳请各位老师能够给予指教批评。 一一 零件的分析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上紧定螺丝,以达到内圈周向、轴向固定的目的 但因为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 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形状一般,精度要求并不高
3、, 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 如下: (参阅附图 1)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 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 只需 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 精度要求均为 6.3。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 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二二 确定生产类型确定生产类型 由于产品的生产纲领为4000 件,零件的生产纲领可按下公式计算: N=Qn (1+a%+b%) 式中:N零件生产纲领; Q产品生产纲领; (这里
4、取 4000 件) n每件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 (这里取 1) a%备品的百分率; (这里取 8%) b%废品的百分率; (这里取 5%) 所以 N=4000*(1+8%+5%)=4520件,参考机械加工技术主编刘红普承座生产类型为中批 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 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 为主, 采用专用工装。 3 三三 确定毛坯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坏种类 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 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 查机械制造 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第 41 页表 2.2-5,选用铸件尺寸公
5、差等级为CT-9。 这对提高 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绘制铸造件零件图 四四 工艺规程的设计工艺规程的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零件图纸及零件的使用情况分析,知 62.5H9 的孔,轴承端面、顶面、 16 及 12 的孔等均需正确定位才能保证。故对基准的选择应予以分析。 (1)粗基准的选择 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保证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 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 粗基准。根据零件图所示,故应选轴承底座上表面为粗基准, 以此加工轴承底座底面以及其 它表面。 (2 )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
6、则和“基准统一”原 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即以轴承座的下底面为精基准。 (二) 工艺路线的拟定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 精度,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 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选择零件 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方案一: 工序一: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以轴承座的底座的上表面为定位粗基准,采用 X6132 工作台升降的万能卧式铣床加工。粗铣轴承座的端面, 以轴承座的下底面为基准, 使用 X6132 万能卧式铣床进行加工
7、。铣轴承座上面的小圆柱的上顶面,还以下表面为定 位基准,同样使用 X6132 卧式铣床铣削。 工序二:粗镗及半精镗 62.5 的内孔, 以内孔轴线为基准,采用镗床专用夹具。 工序三:钻、扩 12 的孔,锪 16 的孔。采用 Z5125 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 方案二: 工序一: 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 以轴承座的底座的上表面为定位粗基准, 采用 X6132 工作台升降的万能卧式铣床加工。 4 工序二:粗镗及半精镗 62.5 的内孔, 以内孔轴线为基准,采用镗床专用夹具。 工序三:粗铣轴承座的端面,以轴承座的下底面为基准,使用X6132 卧式万能铣床 进行加工。 工序四:钻、扩 12 的孔,锪 16
8、的孔。采用 Z5125 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五:铣轴承座上面的小圆柱的上顶面,还以下表面为定位基准,同样使用 X6132 卧式铣床铣削。 方案三: 工序一: 铣轴承座上面的小圆柱的上顶面, 还以下表面为定位基准, 同样使用 X6132 卧式铣床铣削。 工序二: 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 以轴承座的底座的上表面为定位粗基准, 采用 X6132 卧式铣床加工。 工序三: 粗铣轴承座的端面,以轴承座的下底面为基准, 使用 X6132 卧式万能铣床 进行加工。 工序四:粗镗及半精镗 62.5 的内孔, 以内孔轴线为基准,采用镗床专用夹具。 工序五:钻 12 的孔,锪 16 的孔。采用 Z5125 立
9、式钻床加专用夹具。 三个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三个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方案一:在第一道工序内容多,工序集中,操作方便。方 案二工序分散,方案三在第一道工序时, 选择的粗基准为底面, 这样不符合粗基准选择的原 则,即不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位置要求时,应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这一原则。 方案一与其相比,在铣完底面后,直接在铣床上铣削底面及顶面,如此,相对来说,装 夹次数少, 可减少机床数量、 操作人员数量和生产面积还可减少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并 能提高生产率。另外,零件的加工要求就整体来说,其精度并不高,若采用工序分散(方案 二) 法, 其加工经济性并不是很好。 但在选择方案的时候, 还应考虑工
10、厂的具体条件等因素, 如设备,能否借用工、夹、量具等。故本次设计选择方案一。 根据工序方案一制定出详细的工序划分如下所示:根据工序方案一制定出详细的工序划分如下所示: 毛坯为铸件,清理后,时效处理,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防止变形,在毛坯车间铣削去浇 注冒口,达到毛坯的技术要求,然后送到机械加工车间来加工。 工序: (1)粗铣底座底面以轴承座的上表面为粗基准,将毛坯装夹在 X6132 万能卧式铣床上,按照粗加工的余量来进行粗铣毛坯。 (2)精铣轴承座底面在粗铣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 调整铣床的 相关参数,精加工轴承座的下底面。 (3)铣端面 (4)铣顶面 (5)镗 62.5 的内孔 (6)钻 1
11、2 的孔 (7)锪 16 的孔 (8)去毛刺 (9)检验 根据此工序安排,编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片。见附表10: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附表 2090;机械加工工序卡。 (三)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1 .毛坯尺寸的确定,画毛坯图。 轴承座其材料为 HT200。由于产品的精度要求不高,生产纲领为中批生产,所以毛 坯选用砂型铸造。 毛坯铸出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以消除铸件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1) 由文献表 2-2,该种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9 级。 (1) 由文献表 2-2,可查出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现将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表示如下: 主要面尺寸 62.
12、5 两端面 底面 内孔 零件尺寸总余量 85 30 625 2+2 2 4 毛坯尺寸 89 32 58.5 公差 IT 9 9 9 由此,可绘出其零件的毛坯图(见附图 2) 2.粗铣底座底面 底面由粗铣和精铣两次加工完成,采用三面刃圆盘铣刀(高速钢) ,铣刀的规格为 120 x15。 机床的型号:X6132 刀具:YG6 硬质合金端铣刀。由于铣刀在工作时,是断续切削,刀齿受很大的机械冲击, 在选择几何角度时, 应保证刀齿具有足够的强度。 由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可取 -10 0 o , 0 sr =60 0 =10 。 00 加工要求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 a)确定加工余量 由毛坯图可知:总加工余量
13、为2mm,文献(2)表 8-30 可知精加工余量为 1mm,由 于两脚底面较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0.2mm,故其粗加工余量为(2-0.2)=1.8mm。 b)确定每齿进给量 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8-95 ,取每齿粗铣的进给量为0.2mm/Z,取精加 工每齿的进给量为 1.5mm/Z.粗铣走刀一次 ap=1.8mm,精铣走刀一次 ap= 0.2mm。 c)计算切削用量 由表 8-56,取粗铣、精铣的主轴转速分别为150r/min和 300r/min,由前面 选择的刀具直径 120mm,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V 粗 =dn/1000= =56.52m/min V 精 =dn/1000=
14、120 x150 1000 120 x300 m/min=113m/min 1000 -5 d) 校核该机床功率(只需校核粗加工即可) 。 由文献(2) 0.140.86 表 2.4-96 得切削功率为 P m =92.4x10D0ae a f 0.72a p ZnKpm 取 Z=16 n= 150 =2.5r/s a e =10mm a f =0.2mm a p =1.8mm 60 6 而 Kpm=K v KF2由文献 故pm=92.4x10 x120 50.14 (2)表 2.4-94 可知 K v =1 KF2=1故 Kpm=1 x0.20.72x100.86x1.8x16x2.5x1=
15、0.35KW 其所消耗量功率远小于机床功率,故可用。 3. 62.5 两端面的加工 两端面的加工由铣削来完成,此时,刀具:YG6 硬质合金端铣刀,刀具不变,机床不变。工 序单边总余量由毛坯图与零件图可知为mm, 由于本工序为粗加工, 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可 不考虑,从而可采用不对称端铣,以提高进给量提高加工效率。由表8-95 可得:a p =2mm f=2mm/r由文献 V= (2)表 8-56 可得 n=600r/min 则就可确定相应的切削的速度:故 dn120 x600 =226.08m/min 10001000 4. 12 顶面的加工 顶面的加工由铣削来完成, 工序余量为 2mm由文献(
16、2)表 8-95 可得a p =3mm且上表 面精度要求不高,故上表面可一次性加工完成。由于上表面较小, 可采用端铣刀加工,但是 增加了换刀时间, 降低了效率。 故刀具仍可用刀具刀具直径为 120 的 YG6 硬质合金面铣刀。 可取 f=1.5mm/r由文献 V= (2)表 8-56 可取 n=600r/min 则相应的切削速度 dn120 x600 =117.75m/min 10001000 0.074 5. 62.5 0 内孔 由零件图及毛坯图知,加工总余量为mm,由于精度要求,须粗镗和半精镗各一次。由 文献(2)表 8-86, 粗加工时, 取进给量 F=0.5mm/ra p =mm 精加
17、工时,a p =1mm,F=0.2mm/r。 由表 8-87 查得粗镗 62.5mm 内孔的切削速度 V 粗 =1.2m/min V 精 =1.6m/min 由此算出转 速为 n 粗 = 1000v1000 x1.2 =61.15r/min dx62.5 1000v1000 x1.6 n 精 =81.5m/min dx62.5 6.钻 12 孔 该孔可选由高速钢钻头钻出底孔后,再由扩孔钻钻出。由文献 (2)表 8-81 得扩孔时的余 量为mm,根据实际情况可取为2mm,故钻孔的余量为 Z 钻 =12-2=10mm 0.00440.043 钻孔工序尺寸及公差为100拉孔工序尺寸及公差为 12H9
18、( 0 ) 7 由文献(2)表 8-69,钻孔的进给量 f=0.2mm/r,由文献(2)表 8-71 求得钻孔时的切削速度 v=0.35m/s=21m/min 由知扩孔的进给量为0.8mm/s 由此算出转速为:n= 1000v1000 x21 =668.8r/min Dx10 按钻床的实际转速取 n=6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v=dn/1000= x 由表 8-78 得 F=CFd 0 Ff FK F =588.6xd 0 xf x M=C md0 mf ym y0.8 x11.6 =21.85m/min 1000 xK f 0.8 K m x10 3.9 =225.63x d1 0
19、 xfx K m x0 3 因为加工灰铸铁时 K M =K f 由文献 F=588.6x11.6x0.20.8 (3) 表 8-78,可查的 K f =1,故 x1=1884.1N 1.9 M=225.63x11.6x0.20.8x1x10 3=6.6N.m 它们均小于机床所能提供的进给率和扭转力矩,故机床刚度足够。 7.钻 16 的孔 该孔先由高速钢钻头钻出底孔后,再由圆孔拉刀拉出。由文献 为 0.5mm,故 Z 钻 = (3) 表 8-24 拉孔时的余量 16 0.5 =7.75mm 2 0.0044 钻孔:工序尺寸及公差为 15.5 0 0.043 拉孔:工序尺寸及公差为 16 H9(
20、0 ) (3)(3) 由文献表 8-69 取钻孔的进给量 F=0.25mm/r由文献表 8-71 求得钻孔时的切削速度 1000v1000 x21 =431.4r/min。按钻床的实 dx11.5 dnx15.5x480 际转速为 48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23.36m/min。由表 8-78 得 10001000 为 V=0.35m/s=21m/min由此算出转速为:n= F=588.6xd 0 xf0.8xK f 0.81.9 M=225.63xd 0 xfxK m x10 3 因为加工灰铸造铁时,K m = K f 由 8-78 可查得 K f =1故 F=588.6 x1
21、5.5x0.25 M=225.63x15.51.9 0.8 x1=3009.6N x0.250.8x1x10 3=13.6N.m 8 它们均小于机床所能提供的进给率和扭转力矩,故机床刚度足够。 8.时间定额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只计算一道工序的工时,下面计算加工12 孔的工时定额。 ()机动时间 由文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7 得钻孔时的计算公式为:t= l l 1 l 2 fn 式中 l 1 = D cotKy+(1) 2 l 2 =,钻盲孔时,l 2 0 l=30 l 2 =2 f=0.3 n=600 12118 cot()+1.5=5.1 22 30 5.1 2 因此,t=0.206m
22、in 所以 t b =4t=0.824min 600 x0.3 l 1 = ()辅助时间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5-41 确定 开停车 0.015min 升降钻杆 0.015min 主轴运转 0.02min 清除铁屑 0.04min 卡尺测量 0.1min 装卸工件时间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2 取min 故辅助时间 t a =(0.015+0.015+0.02+0.04+0.1+1)=1.19min (3)作业时间 Bt a t b (.824)=2.014min (4)常量工作场地时间Ts由机械制造工艺学取则 Ts Bx=2.014x3%=0.06。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r
23、由机械制造工艺学取则 r Bx=0.06。 ()准备与终结时间e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知表2.5-44 取部分时间为 简单件26min 深度定位0.3min 使用钻模式6min 由设计给定 4520 件,则 T e /n=(26+0.3+6)/4520=0.0071min。 9 (7) 单件时间 p t a t b TsTr.134min (8) 单件计算时间 c p T e /n2.14min。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出设计任务书;五:工装设计分析提出设计任务书; 从前述的基准选择的分析及制定的工艺规程和工序卡。选择几个工序的工艺装备提出 “专用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以便交给工装设计人员进行设计。
24、 六:小结六:小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进一步的理解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具体运用了这些知识。 通过这 次课程设计,使自己对工艺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会了查图表、资料、 手册 等工具书。通过实例对工艺规程的编制。和切削用量的选择计算等做了一次练习。 总之,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受益非浅, 为我今后的学习及工作打下了坚实而良好的基 础。在此,忠心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七主要参考文献七主要参考文献 1卢天玉,宫波主编.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大连: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8 2. 黄如林主编.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 3. 刘守勇主编.机床制造工艺与夹
25、具.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陆剑中,家宁主编.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 3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李洪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6. 荆长生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西北工业大学出版,1992 7.刘红普主编.机械加工技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件 名 零 (部)工工 艺艺 过过 产品代号 零 (部) 称件 代 号某某技术学院 程程 卡卡 片片 轴承座 材 料 HT200 毛 坯 种 类 铸件 毛 坯 尺 寸 215x150 x89 每一毛坯可制零件 数 10 量 具 工 序 序 号 工 序 名 称 工序 内容 名 夹 辅 具 名 设备 称格 及 规 格 刀 具 名 称 规 称 01 02 03 04 05 06 粗 铣 底 面 精 铣 底 面 铣 端 面 铣 顶 面 镗 内 孔 钻 12 孔 以轴承底座的上表面 为粗基准,加工轴承 座的下底面 X6132 铣床专用夹 具 立铣刀 在工序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鞋类设计师(功能鞋方向)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届广东梅州第一中学高一下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文山马关实验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扬州市扬州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第二中学2025届高二下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根据旅游管理暂行办法
- 供应商标签化管理办法
- 遗产旅游中的记忆政治研究-洞察及研究
- 生物相容性传感网络-洞察及研究
- GB/T 13531.3-1995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浊度的测定
- 杭州重点高中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科学模拟试卷(语文)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技术研发课件
- 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绿色食品高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精压机
- 三年级除法竖式谜
-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修复课件
- 抖音快闪自我介绍(含背景音乐)
-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办事指引
- 3、焊缝(焊道、焊口)宽度计算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