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方旱作梯田王金庄梯田考察报告河北省涉县王金庄 曹纪滨摘要 近些年来,深居太行山深处的旱作梯田系统逐渐拉开了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作为其典型代表的王金庄梯田也逐渐被人们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被誉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的农业系统,正逐渐走向衰亡。本课题针对王金庄梯田这一旱作农业区,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近几十年的耕地面积、农作物种植种类变化等进行分析。从一个中学生的角度阐述梯田的兴衰变化,并通过数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一工程的重视,以加强对梯田的保护与建设。关键词王金庄梯田 旱作梯田系统 破坏 维护序言2016年7月19 日,涉县遭遇强降雨,连续不断
2、的雨水冲垮了多少石堰,留下了一道道难以弥补的沟壑,那些曾经美丽的梯田变得面目全非。此情此景,让我倍感心痛,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王金庄人,梯田几乎是我全部的记忆,当它一点一点的被改变被损坏,我不禁想要挽留这份美丽,为此,我对王金庄梯田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一、梯田简介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地处太行山东麓。涉县境内均为山地,全县旱作梯田总面积达21万亩。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规模的梯田位于井店镇王金庄,梯田面积1.2万亩,分为5万余块,土层厚的不足0.5米,薄的仅0.2米,石堰长度近万华里,高低落差近500米。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涉县山民挑战自然、战胜自然,一代代在此
3、繁衍生息。1990年,涉县旱作梯田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第二长城”。王金庄境域北纬3636至3638,东经11376至11388,东西约3公里,南北约6公里,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98亩,皆为山坡梯田,散布在村子周围的桃花岭、大西沟、灰郊、萝卜郊、康岩、大南、小南、岭沟等地,俗称“二十四条大沟,一百二十条小沟,四脑五坡八岭上”,由于沟岭交错、群峰对峙,整个区域内形成了独特的梯田景观。二、梯田起源涉县旱作梯田建造历史悠久。据考证,从元代初期就有人开始修建梯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修建进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因较长时间社会安定,人口
4、增长速度较快,修田造地数量较大。涉县梯田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在山巅登高望远,用石头垒起的梯田,犹如一条条巨龙蜿蜒起伏在座座山谷,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各种姿态。梯田里农林作物丰富多样,谷子、玉米、花椒、柿子、黑枣等漫山遍野,各类瓜果点缀在万亩梯田里,呈现春华秋实的壮丽景象,迸发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大地艺术。目前,以王金庄为核心的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在促进地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稳定繁荣,以及在发展休闲农业、维持生态安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王金庄梯田从元代初期开始修建,只是由于当时人口少,进展缓慢,未成规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梯田修建速度也在
5、不断加快。尤其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因长时间无战乱,人民生活相对安定,村民投身于修田造地,以扩展繁衍生息之基。因此梯田的建设 取得了较大进展。建成于这一时期的梯田现存存梯田的三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涉县县委、县政府对修建梯田十分重视,集体规划,统一行动,号召全民参与。1953至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境内曾发动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梯田整修行动。1963至1975年成为兴修成绩最为卓越的时期。全村人在公社领导下,造出了梯田2800块,450亩,修建了小型水库以及一系列水利配套工程,如盘山渠道、塘坝、水窖、井等。并且边修梯田边栽树,在山顶种植了22万棵油松侧柏,在梯田石堰边缘种植了30万
6、棵花椒树。这些举措,对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种植作物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孕育出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涉县梯田则是在北方年降水量550mm以下的旱作雨养条件下修建的。长期以来,王金庄人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田边种植花椒树,在田内种植农作物,巧妙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利用旱作条件下有害生物相对较少的优势,种植保健类小杂粮,产值高效益好,保证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达到旱作高效的目的,此外,一种只在燕赵地区出产的干果 - 黑枣,也给人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近年来,由于农产品市场的饱和,农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玉米、谷物的种植面积缩小人们转而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老一辈
7、们在山坡上一颗一颗辛苦种下的花椒树,在此时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另外,村委会也在积极寻找致富对策。中药材,一种低投入高收益的作物成为他们的首选。由于村委会的大力推行,中药材逐渐成为广大农户的又一经济来源,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四、梯田的破坏与维护当前,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在追求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传统农业遭到了现代农业的挑战,现代农业在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数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其发展方式也使农业生产系统内部发生了变化,许多生产模式与技术濒临失传。在此背景下,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等发起了全球重要农
8、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旨在对全球重要、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我国已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项目包括: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传统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稻鱼鸭复合农业系统”、云南“普洱茶农业系统”、内蒙古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令人遗憾的是,北方太行山深山区旱作农业系统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旱作梯田系统又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如下:(1)劳动力减少: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城务工使农村丧失了大部分劳动力,村里剩余的妇女老人无法完成大量的田间劳作,导致大片田地荒芜。(2)农药、化肥的使用:人们为了更加方便、省
9、力地管理耕地,通常采用施加化肥和农药的方法,来消灭病虫害和增强土壤肥力,但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也在不断积累,对耕地产生严重的后果。(3)新型农机的出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取代人工已成为一种趋势。新型农机的出现无疑节省了人们的时间,而传统的耕作方式似乎不占一点优势。但新型农机也有一定的弊端,会对耕地造成一些影响。(4)交通用地征用:例如,预计修建的太行山高速将占用王金庄到西坡在内的几百亩耕地,这将是梯田的巨大损失。 (5)自然灾害的破坏:1996年和2016年的洪水冲毁了无数梯田,而灾后修建工作却是异常艰难。由于地形较陡,梯田往往从山顶向山底破坏程度越来越深。大片的沙石覆盖在曾经的耕地上,修复的可
10、能性几乎为零。 对此采取的相关措施如下:(1)实施生态水网工程,大力维护天然生态环境,加快梯田的保护与开发。(2)加快生态旅游建设,着力发展特色产品、农耕体验、休闲农业,打造遗产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该项目的创新和贡献旱作梯田系统相较于水田来说,人们对它的认识比较少。本课题选取王金庄区域为代表,比较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该区域农业,以加深人们的认识。同时,对梯田现状的分析也有利于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维护梯田的面貌。目前,以王金庄为核心的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在促进地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稳定繁荣,以及在发展休闲农业、维持生态安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价值,迸发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大地艺术。当地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传统旱作梯田系统的文化传承以及与休闲农业的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农业意识的淡漠,这种传承至今的珍贵、独特的农业系统正面临发展困境。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运动会致辞15篇
-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实施方案
- 供水设施改造与升级实施方案(模板)
- 小学生国防教育
-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检测语文含解析
- 开关电源设计其他拓扑
- 大庆职业学院《英语读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球健康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职业学院《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土力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青岛理工大学
- 手术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成人心肺复苏术》课件
- 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要求
- 车间照明施工合同范例
- 硫酸安全使用管理及使用制度(4篇)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康复医疗行业:社会办康复医疗50企业报告
- 雪茄知识及侍茄培训
- 三检制培训资料
-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特殊句式-(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