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同步练习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同步练习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同步练习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同步练习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 2 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基础过关基础过关 1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 害。有同学想变废为宝,他的以下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B碳棒取出洗净用作电极 C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 D 电池内部填有 NH 4Cl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作化肥施用 2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燃烧植物的秸秆和枝叶以获取热量和肥料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C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

2、剂和氧化剂全部储存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3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 +2+ Fe +H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酸可能为电解质溶液 B锌可能为原电池正极 C铁的质量不变 D 铜可能为原电池正极 4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 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 AgCl+e =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 NaCl 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 D 当电路中转移 0.01 mol e 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 离子 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

3、se) 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锆 氧 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 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有 O 2 放电的 a极为电池的负极 BO 2 移向电池的正极 Cb 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 2 4e +2O 2 D 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 2+2H2O+4e 2H 2O 4OH 6如图所示,杠杆 AB 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 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 CuSO 4 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 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

4、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盐桥用于连通两个溶液 ) () A 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 端高 B 端低 B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 端低 B 端高 C当杠杆为导体时,A 端低 B 端高 D 当杠杆为导体时,A 端高 B 端低 7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个特点,科学家发明了 测 水泥 初凝 时间的 某种 方法 。此 法的原 理如 图所 示, 反应的 总化 学方 程式 为 2Cu+Ag 2O=Cu2O+2A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工业上以石灰石和石英为主要原料制造普通水泥 B测定原理示意图中,Ag 2O 为负极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

5、2e =Cu 2O+H2O D 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8锂海水电池常用在海上浮标等助航设备中,其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Li 2H 2O=2LiOH H2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属锂作负极B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镍电极 C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9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 2,电解质溶液为 H2SO4,工作时反应为 Pb+PbO 2+2H2SO4 2PbSO 4+2H2O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Pb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电解质溶液密度不断减小 B. SO2 4 只向正极移动 D. 溶液的 pH 不断减小 10甲醇(CH

6、 3OH )燃料电池是一种效率高,污染小的电池,该电池在碱性条件下工作时,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醇发生氧化反应 B.O 2 在电极上得电子,被还原 C. 电池工作时,甲醇电极反应式:CH 3OH-6e -+H 2O=CO2 +6H + D. 该电池的甲醇燃料并没有储存在电池内部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1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 21 世纪获得电能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开发的甲醇燃料电池 是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 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就是 H +)和水分子通过。 其工作原 理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装置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2)Pt(a)电极是电池的极,Pt(b)

7、电极发生(填“ 氧化” 或“ 还原”) 反应。 (3) 电解液中的 H +向 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 (4) 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5) 如果该电池工作时消耗1 mol CH3OH ,则电路中通过mol 电子。 (6) 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 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其次是。 12如图所示为 CH 4 燃料电池的装置(A、B 为多孔碳棒): (1)_( 填 A 或 B)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其电极反应式为_。 (2) 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 11.2 L( 标准状况下)时,消耗 KOH的质量为_g。 (3) 铅蓄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

8、,由Pb、PbO 2、硫酸构成。该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 反应式为_。 (4)500 mL KNO 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 3 )=6.0 molL 1,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 当通电一段时间后, 两极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 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 原混合溶液中 c(K+)为_mol L 1。 1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则负极为_( 填 Mg 或 Al), 总反应方程式为_。 (2) 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下图所示: A 、B 两个电极均由多 孔的碳块组成。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9、_。 (3) 如果将上述装置中通入的H 2 改成 CH 4 气体,也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装置, 电池的总反应 方程式为:CH 4+2O2+2KOH=K2CO3+3H2O ,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基础过关 1 【答案】D 【解析】虽然氯化铵是一种化学肥料,但电池内部还有其他有害物质, 如果用作化肥,会污 染土壤,进入生物链后,影响人体健康。 2 【答案】C 【解析】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可以充电,属于二次电池,故 A 正确;植物的秸秆和枝叶 含有的能量为生物质能, 燃烧植物的秸秆和枝叶以获取热量和肥料属于生物质能的一种利用 方式,故 B 正确;能自发进行的的氧化还原反应才可

10、以设计成原电池,故C 错误;氢氧燃 料电池的反应物都在电池外部,电池只是提供一个反应的容器,故D 正确。 3 【答案】D 【解析】由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 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 能导电的非金属;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 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2+,故知电 解质溶液不是硝酸。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 。 4 【答案】D 【解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以看出Cl2得电子,Ag 失电子,所以在原电池中Cl2在正极上发 生还原反应,Ag 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反应为 Cl2+2e =2Cl ,A 项错误;因为电 解质溶液为盐酸,所以负极上 Ag 失电子生成的 Ag

11、 +随即与附近的 Cl 反应,B 项错误;用 氯化钠代替盐酸后,电极反应不发生改变, C 项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 时,负极生 成 001 mol Ag +,由于 Ag+Cl =AgCl ,所以消耗掉 0.01 mol Cl ,由于电荷守恒,同时 有 0.01 mol H +通过阳离子变换膜转移至右侧溶液中,D 项正确。 5 【答案】C 【解析】在燃料电池中,有 O 2 放电的 a 极为原电池的正极,A 错误;O 2 移向电池的负极, B 错误;有 H 2 放电的 b 极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 2H 2 4e +2O 2 极是正极,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则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 2+

12、4e 6 【答案】C 2H 2O ,C 正确;a 2O 2 ,D 错误。 7 【答案】C 【解析】由电池反应方程式 2Cu+Ag 2O=Cu2O+2Ag 知,较活泼的金属铜失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 所以铜作负极, 较不活泼的金属银作正极, 原电池放电时, 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根据转移电子和氧化亚铜的关系计算转移电子数。 A 制造水泥的主要 原料为粘土、石灰石等,没有石英,选项A 错误;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正极 流向负极,即 Ag 2OCu ,Ag2O 为正极,选项 B 错误;C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 式为 2Cu+2OH2e =Cu 2O+H2O ,选项 C

13、 正确;D 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选项D 错误。答案选 C。 8 【答案】C 9【答案】C 【解析】A 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 2+2H2SO4+Pb2PbSO4+2H2O 可知,Pb 为负极,发生 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被氧化,故A 错误;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硫酸根向负极Pb 极移动,故 B 错误; C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 PbO 2+2H2SO4+Pb2PbSO4+2H2O 可知,硫酸被消耗,所以酸性减 弱,所以电解质溶液密度不断减小,故C 正确; D 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 2+2H2SO4+Pb2PbSO4+2H2O 可知, 硫酸被消耗, p

14、H 不断增大, 故 D 错误 故选 C 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 2+2H2SO4+Pb2PbSO4+2H2O 可知,放电时,Pb 被氧化,应为电池 负极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 Pb-2e-+SO 2 4 =PbSO 4,正极上PbO2 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 -+ PbO 2+ SO 2 4 +2e +4H PbSO4+2H 2O ,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 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 注意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正负 极,再结合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 10【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明确各个

15、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离子移动方向即可解答, 易错选项是 C,注意还原剂被氧化。 -2 该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甲醇的电极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 2CH 3OH+16OH -12e=2 CO 3 +12H 2O ,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正极反应式为 6H2O+3O2+12e -=12OH-,放电时电解质溶 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由此分析解答。 A.甲醇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 正确; B.氧气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6H 2O+3O2+12e -=12OH-,故 B 正确; C.负极反应式为 2CH 3OH+16OH -12e-=2 CO2 而不是产生酸性气体二氧化碳,

16、 故 C 3 +12H 2O , 错误; D.燃料没有储存在电池内部,是外设装备提供甲醇燃料,故D 正确。 故选 C。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1 【答案】(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负还原 (3) 正极(或答成 b 极也行)a (4)2CH3OH+3O 2 (5)6 (6) 对环境无污染 【解析】 (2)a 极通入燃料,燃料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b 极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发 生还原反应,作正极。 (3) 燃料电池遵循原电池原理, 负极发生失电子反应, 生成阳离子, 故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5) CH 3OH 中碳的化合价为-2价, 被氧化后变成+4 价, 消耗 1molCH3OH , 生

17、成 1molCO2, 转移电子 6mol。 12 【答案】(1)BCH 4+10OH 8e =CO 3 +7H 2O 2 2CO 2+4H2O (2)56 (3)PbO2+2e +SO 4 +4H +=PbSO 4+2H2O 2 (4)2 【解析】 (1)根据电子的移动方向:负极外电路正极,甲烷应通入 B 极,甲烷跟氧气 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H 4+10OH -8e-= CO2 3 +7H 2O 。 (2) 总方程式为 CH 4+2O2+2OH -= CO2 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 11.2L (标准状况下) 3 +3H 2O , 时,根据方程式知,消耗KOH的质量为 0

18、.5mol 256g/mol=56g。 (3)铅蓄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 由 Pb、PbO 2、硫酸构成。该电池工作时,正极 PbO2 得电子生成硫酸铅,其电极反应为:PbO 2+2e + SO 4 +4H +=PbSO 4+2H2O 。 2 (4)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 n(O2)= 22.4L =1 mol, 22.L/mol 阳极:4OH4e =O 2+2H2O , 4 mol1 mol 阴极:Cu2+2e =Cu、2H +2e =H 2 , 1 mol 2 mol1mol2 mol1 mol c(Cu2+)=1mol=2 mol/L , 由电荷守恒可知, 原混合溶液中c (K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