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用收敛约束法验算初期支护 1.1 确定计算参数 (1)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D702004确定的支护参数见表 1 表 1 锚杆 围岩 级别 V 喷层厚度 直径 (cm) (mm) 2542 (m) 4 (mm) 0.52.7 (mm)(mm) 62020 (cm) 45 长度间距直径间距厚度 钢筋网二次衬砌 (2)隧道的几何尺寸及围岩的计算参数见表 2 表 2 围 隧道当 岩 量半径 级 a(cm) (m) 别 V706142150.5/0.230/19.1110000.352.13 H 埋深 容重 粘结 C/Cr 内摩擦角 变形模 E泊松 比 初始应p0 (MPa) 3 (kN /
2、 m)(MPa) (/r)(MPa) 其中 p 0 H, 为围岩的容重,H 为隧道埋深; 表中隧道当量半径 a 为将隧道形状视为圆形时圆的半径,对马蹄形隧道,其 计算当量半径 a 可用下公式求得 B ()2 F2 a 2 2F 式中:F隧道开挖高度,cm; B隧道开挖宽度,cm。 代入数值得: B1280 2()2 F2() 1005.62 =a 2 =706cma 2 2F21005.6 (3)初期支护材料的力学性能 C20 喷射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R cs 取 10MPa(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龄期为 3 天) ; C20 喷射混凝土极限应变 s 0.3%; 砂浆与围岩之间的抗剪强度 g 0.4
3、MPa; V 级围岩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R=20MPa。 1.2 计算隧道周边设计支护阻力p i 与径向位移 i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对于 V 级围岩,其径向松弛主要在距洞壁 2.5m 深的范 围内,马蹄形隧道围岩发生松弛时,其等代圆的计算当量半径R p (塑性区的塑性半 径)可用下式计算: B2W 2) (F W)2 2 R p 2(F W) ( 式中:W为隧道围岩松弛范围对 V 级围岩,W=250cm;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 B2W 2) (F W)2 2 R p 2(F W) ( 12802250 2() (1005.6250)2 2 943cm= 2(1005.6250) 当假定隧道为圆
4、形,围岩视为各向同性、均匀、连续、初始地应力只考虑围岩的 自重应力,侧压力系数1。根据弹塑性理论和莫尔-库伦强度准则,可导出: (1) 隧道围岩塑性区半径R p 和周边支护阻力p i 的关系: R p p 0 (1sinCcosC r cot r ) 2sinr r () ap i C r cot r 1sin 式中:R p 塑性区半径; a隧道当量半径; p 0 隧道围岩的自重应力; p i 隧道的设计支护阻力,即隧道围岩开挖后达到弹塑性应力平衡时, 必须在洞壁上施加的径向支护力; C、C r、r 隧道围岩在弹性状态和塑性状态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2)隧道周边的径向位移 i 和隧道围岩塑性
5、区半径R p 的关系式: 当假定塑性区围岩体积不变时, i 可近似的按下式计算: i a(1) R p2 () (p 0 sinCcos) Ea 式中: i 隧道设计位移,即隧道围岩开挖后达到弹塑性应力平衡时,产生的 塑性径向位移; E、隧道围岩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分别代入相关数值,求得: R p p 0 (1sinCcosC r cot r ) 2sinr r ()可得 ap i C r cot r 1sin p i p 0 (1sin)CcosC r cot rC r cot r 1sinrR p 2sinr a =p i 2.13(1sin30)0.5cos300.2cot19.11
6、0.2cot19.11 1sin19.11943 2sin19.11 706 =0.767-0.577=0.19MPa a(1) R p2 i () (p 0 sinCcos) Ea = 706(10.35) 1.3352(1.71sin300.5cos30) 1000 =2.188cm 将所求结果列入表 3。 表 3 a(cm) 706 Rp(cm) 943 Rp/a 1.335 pi(MPa) 0.19 i (cm) 2.188 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9.2.8 条可知,V 级围岩埋深在 50300m 时允许洞周 围相对收敛值为 0.61.6%,即隧道周边的径向位移 i (0.6% 1.6%
7、) B (0.6% 1.6%) 1280 5.12 20.48cm,由此可见,表 3 中 数值 i =2.188cm 符合规范要求。 1.3 计算初期支护能提供的总支护阻力p w 和允许隧道洞壁产生的总径向位移 w (1)喷射混凝土层的支护阻力p s 和允许洞壁产生的径向位移 s 的计算 施工中,喷层单层厚度按 56cm 施工,总厚度为 25cm,需喷 5 层,利用以下公 式得计算结果(见表 4) 2a iti t2 p R cs 22a i1 i n s n s n s (a i t i ) i1 n 式中:a i、ti 第 i 喷层的半径和厚度; R cs 喷射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一般可
8、取 10MPa,即喷射后第三天 的强度; s 喷射混凝土的极限应变,一般可取 0.3%。 表 5 分层 项目 a 1 701cm t 1 5cm 0.071 2.088 a 2 696cm t 2 5cm 0.072 2.073 a 3 691cm t 3 5cm 0.072 2.058 0.361 10.29 a 4 686cm t 4 5cm 0.073 2.043 a 5 681cm t 5 5cm 0.073 2.028 p si (MPa) si (cm) p s n(MPa) s n(cm) (2)砂浆锚杆所提供的支护阻力p g 和锚杆允许洞壁产生的径向位移 g 的计算 假定砂浆锚
9、杆对洞壁提供的支护阻力受砂浆与围岩之间的抗剪强度所控制, 并且 在其接触面上的剪应力分布是均匀的,则: p g g d glg ei (锚杆长度) 式中:p g 砂浆锚杆所提供的支护阻力; g 砂浆与围岩间的抗剪强度,对于软弱围岩,一般按围岩单轴抗压 强度的 1020%取值; d g 锚杆孔的直径; l g 喷射混凝土的极限应变,一般可取 0.3%; e、i锚杆纵横向间距。 假定锚杆设置后洞壁的弹性变形已全部完成。同时,围岩的最大塑性区(锚杆约 束围岩变形后形成的)取决于锚杆加固后承载环厚度,则 g ag ae a(1 E) R g2 () (p 0 sinCcos)式中: ag Ea ae
10、a(1 E ) (p 0 s inC E co s) R g 锚杆约束后围岩的塑性区半径。 代入数值得: p g g d glg ei 0.117= 0.44.2300 50270 a(1 E) R g2 ag () (p 0 sinCcos) Ea = 706(10.35) 1.5112(1.71sin300.5cos30) 1000 =2.803 a(1 E) (p 0 sinCcos) E 706(10.35) (1.71sin300.5cos30)= 1000 ae =1.228 计算结果列入表 5 表 5 a (cm) 706 L g (cm) 300 R g R g /a (cm)
11、 10671.511 p g (MPa) 0.177 ag (cm) 2.803 ae (cm) 1.228 g (cm) 1.575 注:表中 L 表示锚杆的实际长度; 表中 i 表示锚杆纵横向平均间距; 表中L g 表示锚杆计算长度,参照表6 确定; L /i3 5/6 2 2/3 1.33 5.5/10 L g / L 锚杆玉树后围岩的塑性区半径R g 按下式确定: B2L 2) (F L g )2 2 R g 2(F L g ) ( 代入相关数据得: B2L 2) (F L g )2 2 R g 2(F L g ) ( 12802400 2() (1005.6300)2 2 = 2(1005.6300) =1067cm (3) 初期支护能提供的总支护阻力p w 和初期支护允许隧道洞壁产生的径向位移 w 的计算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 p w p s n p g w s n g 式中:p w 初期支护能提供的总支护阻力; w 柔性的初期支护允许隧道洞壁产生的径向位移。 代入数据得: p w p s n p g =0.361+0.117=0.478MPa w s n g =10.29+1.5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