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1页
病理学 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2页
病理学 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3页
病理学 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4页
病理学 血液循环障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Local Circulatory Disturbances,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体液内环境是保证组织和细胞健全的必要条件 血管内循环血量的异常 过多-充血: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 过少-缺血 血管内容物及血液性状 血栓形成 的异常 栓塞 梗死 血管壁完整性与通透性 出血:破裂性出血 的变化 漏出性出血,3,充血 Hyperemia,概念 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充血。,4,血液循环障碍模式图,5,动脉性充血 Arterial Hyperemia,概念 又称主动性充血或充血 原因 动脉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 类型 生理性充血 病理性充血 炎

2、症性充血 减压后性充血 病变 色鲜红、稍肿胀、温度高、有搏动感 后果 一过性、暂时性 若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可造成脑血管充血破裂,后果严重。,6,静脉性充血 Venous Hyperemia,概念 指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发生的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Congestion)。 原因 病变 肉眼-色紫红、稍肿胀、温度低 镜下-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滞留 后果 重要器官的淤血 肺淤血 肝淤血,7,淤血的原因,静脉受压:如肿瘤压迫,妊娠子宫压迫或肝硬化时 静脉腔阻塞:静脉内血栓形成 心力衰竭:左心衰竭(肺淤血),右心衰竭(肝淤血) 肌肉泵功

3、能不足 静脉瓣功能不全,8,淤血的后果,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而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局部皮肤呈紫蓝色紫绀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淤血性水肿或积液 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加或破裂淤血性出血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淤血性硬化 侧支循环建立,9,肝硬化时侧枝循环建立示意图,10,肺淤血,病变 多见于左心衰竭 早期 肺水肿早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水肿液,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 晚期 晚期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后在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即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肺褐色硬化。 临床表现 气促,发绀,咳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11

4、,慢性肺淤血(早期),12,慢性肺淤血(早期),13,慢性肺淤血(晚期),显示心衰细胞,14,肺褐色硬化,15,肝淤血,病变 多见于右心衰 槟榔肝 nutmeg liver 肉眼 肝脏体积增大,切面可见红黄相间的条纹,形似槟榔。 镜下 肝小叶中央区(中央静脉及其四周肝窦)淤血,肝细胞萎缩消失或坏死,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 淤血性肝硬化,16,慢性肝淤血(槟榔肝),槟榔切面,17,慢性肝淤血,18,慢性肝淤血,19,出血hemorrhage,血液从血管或心腔逸出 病因和发病机制:破裂性出血,漏出性出血 病理变化:内出血和外出血 后果,20,Figure 4-5 A, Punctate pete

5、chial hemorrhages of the colonic mucosa, a consequence of thrombocytopenia. B, Fa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Even relatively inconsequential volumes of hemorrhage in a critical location, or into a closed space (such as the cranium), can have fatal outcomes.,21,血栓形成 Thrombosis,概念 血栓形成 血栓 (thrombus)

6、 血栓形成条件和机制 血栓形成过程和血栓形态 血栓的结局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22,静脉血栓(烧伤后),血栓形成可以看作是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动态平衡的破坏触发了凝血过程,23,血栓形成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条件和机制,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正常内皮细胞作用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 三、血液凝固性的增高 图示,内皮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粘附,形成粘集堆,激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血流缓慢 或有涡流,血小板进入边流,与内皮细胞接触机会增加,凝血因子易在局部堆积、活

7、化,冲击管壁,内皮细胞受损,血栓 形成,释放vW因子,病例介绍,正常内皮细胞的作用,抗凝作用,促凝作用,血小板的活化,粘附反应,释放反应,粘集反应,27,血流状态改变:血流缓慢、形成涡流。,轴流 边流,血流缓慢,血小板靠边,涡流形成,产生离心力,静脉瓣,血流缓慢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血液涡流是动脉和心脏血栓行程的主要原因,28,29,静脉血栓多见的原因,静脉血栓最常见的部位是下肢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常见于发生心力衰竭、久病和术后卧床患者,发生率比动脉血栓多4倍,其原因有: 静脉血流缓慢,可出现短暂停滞 静脉瓣处易出现涡流 静脉壁薄,易受压 静脉血粘性增加,30,遗传性高凝状态 第因子基因

8、突变,抵抗蛋白C的降解 获得性高凝状态: 转移癌 释放组织因子样物质入血 严重创伤、烧伤、手术 凝血因子增多; 新生血小板增多,粘性增加。 D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凝血因子激活;组织因子释放,血液凝固性增高,31,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粘集堆,白色血栓 (血小板小梁形成),混合血栓 (小梁间纤维素网 形成并网罗红细胞),红色血栓,32,血栓形成过程模式图,33,血栓形成过程模式图,34,静脉内延续性血栓及其形成过程示意图,35,血 栓 类 型,血栓的大小、形态和组成成分各异,取决于血栓发生的部位和局部的血流状态。 白色血栓 pal

9、e thrombus 混合血栓 mixed thrombus 红色血栓 red thrombus 透明血栓 hyaline thrombus,36,白色血栓 pale thrombus,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室壁和动脉内 在静脉延续性血栓中构成头部 肉眼观 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粗糙,质实,不易脱落 镜下观 主要由血小板小梁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血小板小梁上附着白细胞,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37,肉眼观 灰白色,质实,粗糙,与血管壁或瓣膜紧连,白 色 血 栓,38,白 色 血 栓,镜下观 血小板形成红染、珊瑚状小梁,有少许白细胞、纤维素、红细胞。,39,红色血栓 red thrombu

10、s,血液凝固而形成,构成静脉血栓的尾部。 形态 呈暗红色,新鲜时湿润、有弹性,陈旧时则干燥、质脆易碎,可脱落形成栓塞。 镜下见纤维蛋白网眼内充满血细胞,比例与正常血液相似,40,混合血栓 mixed thrombus,常构成静脉延续性血栓的体部或动脉血栓 形成过程 形态 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的层状结构,故又名层状血栓。,41,左心室附壁血栓,即发生于心腔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部位或动脉瘤内的混合血栓,42,混合血栓,43,混合血栓镜下观,44,透明血栓 hyaline thrombus,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又名微血栓。 常见于DIC。 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HE染色呈红色、透

11、明、同质状物质。,肺泡壁毛细血管微血栓,45,血栓的结局,1、软化、溶解、 吸收 2、机化与再通 3、钙化,46,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有利的作用:防止大量出血 不利的作用 1 阻塞血管 阻塞动脉 阻塞静脉 2 栓塞 如深部静脉内血栓、心瓣膜血栓 3 心瓣膜变形 由血栓机化导致 4 广泛性出血 见于DIC,不完全阻塞,完全阻塞,缺血、萎缩,梗死,局部淤血、水肿、出血、坏死,47,栓 塞 Embolism,概念 栓塞 栓子 embolus 栓子运行途径 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栓塞 气体栓塞 羊水栓塞 脂肪栓塞 其他栓塞 如肿瘤细胞栓塞、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

12、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48,栓子运行途径,1.一般运行途径 与血流方向一致 (见左图),2.罕见情况,逆行性栓塞 下腔静脉栓子逆行 交叉性栓塞 房或室间隔缺损,49,血栓栓塞 Thromboembolism,是由血栓引起的栓塞 最常见,占所有栓塞的99% 肺动脉栓塞 95栓子来源于体循环静脉系统 阻塞部位为肺动脉及其分支 后果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心肺功能状况、侧枝循环情况,包括引起出血性梗死、猝死。 体循环动脉栓塞 栓子多来源于左心,或为附壁血栓,或为心瓣膜上的赘生物 阻塞部位多见于心、脑、脾、肾及下肢动脉 可引起相应器官的梗死,50,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小分支栓塞 无明显后果 肺

13、出血性梗死 下肢深静脉栓子 肺动脉大分支栓塞 呼吸、循环衰竭 腘v、股v、髂v 肺动脉广泛分支栓塞 右心衰竭 猝死,肺淤血,51,肺动脉机 械性梗阻,血栓刺激动脉内 膜引起神经反射,血栓释出 TXA2和5-HT,肺动脉阻力增加,支气管动 脉痉挛,冠脉痉挛,支气管痉挛,死亡,肺缺血缺氧、左心输出量下降 急性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猝死原因,52,肺栓塞 血管造影片,肺动脉内血栓栓子,53,肺动脉血栓栓塞肉眼观,54,肺栓塞,55,肺动脉小分支血栓栓塞,肺动脉血栓栓塞镜下观,56,气体栓塞 Gas embolism,空气栓塞 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引起 多见于头颈、胸肺的创伤或手术以及分娩 可导致循

14、环中断引起猝死 减压病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成正比 常发生于气压骤减时 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引起,57,气体栓塞,58,脂肪栓塞 Fat embolism,由脂肪滴构成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 多见于含黄骨髓的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挫伤 主要影响肺和神经系统 后果取决于脂滴的大小和量的多少,以及全身受累的程度。,59,下肢长骨骨折致 肺动脉分支脂肪栓塞,60,羊水栓塞 Amniotic Fluid Embolism,分娩时子宫强烈收缩将羊水压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内,羊水中的角化物质、胎毛、胎脂等不溶于水,形成栓塞。 一般发生于产程或产后数小时,死亡率大于80 阻塞部位多为肺脏 后果 引起

15、肺动脉分支和毛细血管栓塞 胎儿代谢产物、羊水内活性物质引起过敏性休克、DIC 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抽搐、昏迷,严重可致死。,61,肺小动脉羊水栓塞, 可见角化物和胎脂成分等,62,其它栓塞,肿瘤细胞栓塞,胆固醇结晶栓塞,细菌菌落栓塞,63,梗死 Infarction,概念 由于血管阻塞又没有及时建立有效的侧支 循环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梗死。 梗死的病因 梗死形成的条件 梗死的病变和类型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64,梗死的病因,血栓形成-梗死最常见的原因,如心肌梗死、脑梗死 动脉栓塞:多为血栓栓塞,如肾、脾、肺梗死 动脉痉挛 血管受压闭塞:多为静脉受压回流受阻,65,

16、梗死形成的条件,供血血管的类型 终末血管供血的器官容易梗死(如脾、肾) 有双重血液供应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如肺、肝) 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 急速发生的血流阻断易梗死 缓慢发生的血流阻断不易梗死 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神经细胞34分钟 心肌细胞2030分钟 肝细胞3035分钟 支气管上皮细胞90分钟 肾小管上皮细胞60180分钟,66,梗死的病变,形状-取决于器官的血管分布 肺、肾、脾-锥体形 心-地图状 肠-节段性 质地-取决于坏死的类型 干燥、质实-心、肝、肾、脾(凝固性坏死) 质软、舒松-脑(液化性坏死) 颜色-取决于梗死灶内的含血量 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67,梗死的类型,根据梗死灶内

17、含血量的多少和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可分为三种类型: 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 败血性梗死,68,贫血性梗死 Anemic Infarct,梗死灶含血量少,色灰白,亦称白色梗死。 多发生于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器官,如肾、脾、心等。 病变 肉眼观 灰白色,质实,脾脏贫血性梗死,69,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肉眼观,脾,肾,心,脑,70,贫血性梗死镜下观 示梗死灶内含血量少,边缘可有肉芽组织增生,脾,肾,心,71,出血性梗死 Hemorrhagic Infarct,梗死灶含血量多,色暗红。亦称红色梗死。 形成条件 动脉血管阻塞 血供丰富 严重淤血 组织结构疏松,72,肺出血性梗死形成机理,73,

18、肺 出 血性梗死肉眼观,74,肺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胸痛纤维素性胸膜炎 咳嗽及咯血肺出血及支气管粘膜受刺激 发热、白细胞增高组织坏死,75,肠出血性梗死,多见于肠系膜动脉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或肠套 叠、肠扭转等 临床症状: 剧烈腹痛、呕吐 肠痉挛、蠕动增强 麻痹性肠梗阻 肠壁坏死,累及神经 肠穿孔、腹膜炎 肠壁全层坏死,76,败血性梗死 Septic Infarct,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 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镜下可见梗死灶内有细菌团及大量炎细胞浸润,77,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含有细菌菌落,78,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败血性脑梗死,79,梗死的结局和影响,结局 被肉芽组织机化 对机体的影响 取决于梗死的器官和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心心功 、猝死 脑功能障碍、猝死 肾腰痛、血尿 肺胸痛、咯血 肠腹痛、便血 四肢等坏疽,80,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充血 概念、类型、病变特点、举例 血栓形成 概念、条件、过程、类型、特点、结局及影响 栓塞 概念、途径、类型及特点 梗死 概念、条件、类型、病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