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学论文 黄瓜文献综述_第1页
食品原料学论文 黄瓜文献综述_第2页
食品原料学论文 黄瓜文献综述_第3页
食品原料学论文 黄瓜文献综述_第4页
食品原料学论文 黄瓜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题:黄瓜文献综述作者单位:食安1403 姓名:曾宸 学号:2014309200330摘要:黄瓜食用部分是幼嫩的果实部分,其营养丰富,脆嫩多汁,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和供应,是瓜类和蔬菜类中重要的常见品种。现在黄瓜不仅仅作为一种食物风靡全球,而且由其引申而来的美容产品,养生药品也是种类繁多,广受人们喜爱。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热病患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水肿、癌症、嗜酒者、糖尿病人。熟吃黄瓜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将黄瓜煮食,虽然在口味上略逊于炒制的,但营养价值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而且能缓解夏季浮肿现象。吃煮黄瓜最合适的时间是在晚饭前,一定要注意,要在吃其他饭菜前食用。因为煮黄瓜具有很强的排毒作用,

2、如果最先进入体内,就能把后来吸收的食物脂肪、盐份等一同排出体外。坚持这种方法,还能起到降体重的作用。此外,用黄瓜煮汤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词:黄瓜 黄瓜的主要价值 质量鉴别 病虫害防治引言:黄瓜作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以它独有的魅力为人类提供其营养价值,例如: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抗衰老: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起到延年益寿,抗衰老的作用;黄瓜中的黄瓜酶,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用黄瓜捣汁涂擦皮肤,有润肤,舒展皱纹功效。减肥强体: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此外,黄瓜中的纤维素对促进人体肠道内腐败物质的排除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强

3、身健体。抗肿瘤:黄瓜中含有的葫芦素C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达到抗肿瘤目的。1此外,该物质还可治疗慢性肝炎和迁延性肝炎,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有延长生存期作用。健脑安神:黄瓜含有维生素B1,对改善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辅助治疗失眠症.下文就黄瓜的各个方面,从历史源头、种类特点到营养价值、病虫害防治等,参考不同文献,进行了简单地综述。正文: 1. 历史回溯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

4、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

5、北常见的蔬菜。晋书卷一百五2. 形态特性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不分歧,具白色柔毛。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长10-16 (-20) 厘米;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长、宽均7-20厘米,两面甚粗糙,被糙硬毛,3-5个角或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齿,有时边缘有缘毛,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宽2-3厘米,深2-2.5厘米,有时基部向后靠合。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长0.5-1.5厘米,被微柔毛;花萼筒狭钟状或近圆筒状,长8-10毫米,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萼裂片钻形,开展,与花萼筒近等长;花冠黄白色,长约2厘米,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

6、;雄蕊3,花丝近无,花药长3-4毫米,药隔伸出,长约1毫米。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长1-2厘米;子房纺锤形,粗糙,有小刺状突起。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 (-50) 厘米,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长约5-10毫米。花果期夏季。 1 3. 生物学特性 黄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花和果料生物学特性如下:3.1根 黄瓜的根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主根是种子萌发时由胚根发育的成的初生根,垂直向下生长,可达1m以上。育苗移栽时,主根多遭破坏,侧根便获得繁衍发达的机会。侧根上还会生侧根。有的侧根伸长

7、可达2m。在根颈部和茎上可能生长不定根。不定根比主根和侧根长势更旺。由于移栽育苗和栽培环境的影响,黄瓜的根群主要分布在根际半径30cm、深20cm的耕层内,尤以5cm土层内最为密集。虽然黄瓜有诸种根种,但是黄瓜根量总体少,根系分布较浅,而且根木栓化较早,受伤后生长新根较困难。除此之外,黄瓜根耐旱能力差,喜湿但又怕涝,喜肥而吸肥能力差。这就要求做到保持土壤疏松,增施有机肥、深翻、减少行间践踏等等。同时,还需做到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追肥要次多、量少。黄瓜根系不耐低温也怕高温,长期低于12不能适宜,高于30容易引起根系枯萎。3.2茎、叶 黄瓜的茎为攀缘性蔓生,中空,生有刚毛。茎的高度、节间长短、分枝

8、多少,随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生长环境、栽培技术对茎叶也较大影响。 黄瓜真叶呈五角心脏形,叶缘有缺刻,时柄上有刺毛,正常情况下最大叶片的叶面积为400cm2左右。叶面积大小,叶柄长短,叶片薄厚,颜色深浅,叶缘缺刻深浅都与生长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3.3花和果料 黄瓜一般为雌雄同株。在黄瓜雌花出现早晚、雌雄花比例大小等方面,随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也会受环境条件影响。 黄瓜果实为假果,表皮部分由花托的外皮、皮层由花托皮层和子房壁组成,花托部分较薄。在开花时瓜条的细胞数基本确定,开花后瓜条的生长主要依靠细胞的肥大。生长环境劣化、营养不良时,黄瓜瓜果会出现大肚、尖嘴、蜂腰等病变现象。24. 生长环境温度: 黄

9、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光照: 华南型品种对短日照较为敏感,而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多数品种在 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水分: 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

1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土壤: 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欢pH 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35. 分布范围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6. 主要品种及特性(根据品种的分布区域及其生态学性状来划分的)第一种是华南型黄瓜。华南型黄瓜可以在中国长江以南及日本各地见到。这种黄瓜的特点是短日性植物且茎叶较繁茂和耐湿、热的有限。长出来的黄瓜较小瘤稀多黑刺。嫩果颜色有绿、绿白和黄白色且味淡;熟果时会呈现出黄褐色且有网纹。在华南型黄瓜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的品种有昆明早黄瓜、上海杨行

11、、武汉青鱼胆、广州二青、重庆大白、日本的青长及相模半白等等。第二种是南亚型黄瓜。在南亚各地可见到南亚型黄瓜。这种黄瓜的特点是茎叶粗大、易分枝和果实大。据悉这种黄瓜的单重可达到1至5kg。结出的黄瓜短呈现出圆筒或长圆筒的形状。在颜色上皮色浅,有瘤稀刺黑或白色。同时还具有皮厚味淡的特点。这种黄瓜的地方品种群有很多且以锡金黄瓜、中国版纳黄瓜及昭通大黄瓜等为代表。第三种是小型黄瓜。在亚洲及欧美各地可看到这分钟植株较矮小分枝性强的小型黄瓜。这种黄瓜多花多果且代表品种有扬州长乳黄瓜等。第四种是欧美型露地黄瓜。在欧洲及北美洲各地可见到这种茎叶繁茂且果实圆筒形的欧美型露地黄瓜。欧美型露地黄瓜果实还有中等大小瘤

12、稀和白刺的特点。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的是味清淡、熟果浅黄或黄褐色的特点。在东欧、北欧、北美等地有这种黄瓜的品种群。第五种是欧型温室黄瓜。这种黄瓜常常在英国、荷兰可见到。茎叶繁茂和耐低温弱光及果面光滑是该种黄瓜的特点,除此之外浅绿色和果长达50cm以上也是不容忽视的特点。这种黄瓜的品种有英国温室黄瓜和荷兰温室黄瓜等等。第六种是华北型黄瓜。这种黄瓜经常在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朝鲜、日本等地可见到。2经典品种津杂3号 津杂3号为中早熟品种,植株长势强,叶片肥而浓绿,主、侧蔓均能结瓜。为保证整植株健康发育,应及时摘除基部长势强侧枝。津杂3号第一雌花节位着生在4-6节。瓜条有棱,刺瘤较密。瓜长约31cm左右,

13、质脆清香,商品性好,适于中小棚春露地、秋延后栽培。津杂3号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等病害有一定抵抗。锦丰号 锦丰号黄瓜长势强,叶片小,耐弱光,以主蔓结瓜为主。锦丰号第一雌花在23节,瓜密,节成性好,比长春密刺等品种早上市10天左右。瓜条顺直,长3545cm,径粗33.5cm,瓜把较短,约3cm左右。锦丰号黄瓜瓜果色绿,有光泽,刺密,单瓜重450克左右。早期产量比长春密刺类增产50,总产量比密刺增产30以上。耐运输。对抗霜霉、枯萎病,对角斑、炭疽等病害也有一定抵抗能力。47. 主要价值(1)食用价值黄瓜味甘,甜、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烦渴,

14、咽喉肿痛,火眼,火烫伤,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现代研究表明,黄瓜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所以多吃黄瓜,有利于减肥。另外,黄瓜含有的葫芦素C可抗癌,黄瓜汁具有美容作用。食物功效:黄瓜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另外,黄瓜还可美容:黄瓜平和除湿,可以收敛和消除皮肤皱纹,对皮肤较黑的人效果尤佳。5家常名菜:皮蛋黄瓜汤、黄瓜炒鸡蛋、辣黄瓜、黄瓜凉拌腐竹、蒜泥黄瓜片、黄瓜炒虾仁、南眉黄瓜汁、黄瓜霜、紫菜黄瓜汤、黄瓜蒲公英粥。(2)营养价值营养成分:营养元素含量(每100克)水95.23克、热量15千卡、蛋白质0.65

15、克、脂肪0.11克、碳水化合物3.63克、纤维0.5克、糖1.67克、钙16毫克、铁0.28毫克、镁13毫克、磷24毫克、钾147毫克、钠2毫克、锌0.2毫克、维生素C 2.8毫克、维生素B10.027毫克、核黄素0.033毫克、烟酸0.098毫克、叶酸7微克、维生素A5微克、维生素E0.03毫克、维生素D(D2+D3) 0微克、维生素K16.4微克、饱和脂肪酸0.037克、单不饱和脂肪酸0.005克、多不饱和脂肪酸0.032克、胆固醇0毫克、咖啡因0毫克。(3)药用价值毒性:毒性较低。性味:味甘;性凉。归经: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解毒。主热病口渴;小便短赤;水肿尿少;水火烫伤

16、;汗斑;非疮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熟或生啖;或绞汁服。外用:适量,生擦或捣汁涂。1)、抗肿瘤黄瓜中含有的葫芦素C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达到抗肿瘤目的。2)、抗衰老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起到延年益寿,抗衰老的作用;黄瓜中的黄瓜酶,有很强的生物活性。3)、减肥强体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 ,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4)、健脑安神黄瓜含有维生素B1,对改善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5)、防止酒精中毒黄瓜中所含的丙氨酸、精氨酸和谷胺酰胺对肝脏病人,特别是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可防治酒精中毒。6)、降低血糖黄瓜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故糖尿病人以

17、黄瓜代淀粉类食物充饥,血糖非但不会升高,甚至会降低。58. 食用方法1)、黄瓜尾部含有较多的苦味素,苦味素有抗癌的作用,所以不要把黄瓜尾部全部丢掉。2)、熟吃黄瓜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将黄瓜煮食,虽然在口味上略逊于炒制的,但营养价值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而且能缓解夏季浮肿现象。吃煮黄瓜最合适的时间是在晚饭前,一定要注意,要在吃其他饭菜前食用。因为煮黄瓜具有很强的排毒作用,如果最先进入体内,就能把后来吸收的食物脂肪、盐份等一同排出体外。坚持这种方法,还能起到降体重的作用。此外,用黄瓜煮汤也是不错的选择。3) 黄瓜中维生素较少,因此常吃黄瓜时应同时吃些其他的蔬果。食物禁忌:1)、黄瓜、花生搭配,易引起腹泻

18、。2)、黄瓜与辣椒、芹菜搭配,维生素c被破坏。3)、黄瓜中含有一种维生素C分解酶,而日常生活中,黄瓜生吃的比较多,这个时候它所含的维生素C分解酶保持一定的活性,如果与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辣椒等同食,黄瓜中的维生素C分解酶就会破坏其他食物的维生素C,虽对人体没有危害,但会降低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4)、有肝病、心血管病、肠胃病以及高血压的人都不要吃腌黄瓜。5)、黄瓜当水果生吃,不宜过多。69. 质量鉴别:a. 优质黄瓜:鲜嫩带白霜,以顶花带刺为最佳,瓜体直,均匀整齐,无折断损伤,皮薄肉厚,清香爽脆,无苦味,无病虫害。b. 次质黄瓜:瓜身弯曲而粗细不均匀,但无畸形瓜,或是瓜身萎蔫不新鲜。c.

19、 劣质黄瓜:色泽为黄色或近于黄色,瓜呈畸形,有大肚、尖嘴、蜂腰等,有苦味或肉质发糠,瓜身上有病斑或烂点。d. 另外对于顶花带刺的黄瓜,我们也可分为两种,一是确属好黄瓜,且刚摘下来不久,不过很难见到,因为黄瓜花很快就掉了;二是抹了药,顶部突出,黄花结实,几天都不掉。如何辨别催熟黄瓜和正常成熟的黄瓜: 看自然成熟的黄瓜,由于光照充足,所以瓜皮花色深亮,顶着的花已经枯萎,瓜身上的刺粗而短;催熟的黄瓜瓜皮颜色鲜嫩、条纹浅淡,顶花鲜艳,刺细长,使用药物太多的黄瓜,瓜顶甚至会长出一个黄豆大的小瘤。闻可以通过闻黄瓜的气味来辨别。自然成熟的黄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清香味,催熟的黄瓜几乎没有清香味,使用药物

20、多的甚至可能会闻出一股发酵的气味。掂同一品种大小相同的黄瓜,催熟的同自然成熟的相比水分含量大,要重很多,用手掂一下很容易识别。黄瓜的存储:保存黄瓜,将它表面的水分擦干,再放入保鲜袋中,封好袋后冷藏即可。310. 黄瓜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1)、猝倒病 1.症状。苗前发病烂种。幼苗发病茎基部有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绕茎扩展,使病部缢缩成线状。空气湿度大时,病部可出现白色绵毛状霉。 2.防治方法。选用多年不种黄瓜的地块作苗床地。土壤消毒用95%绿亨一号5克对水10公斤,喷洒在苗床上。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喷雾,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霜霉

21、病 1.症状。叶部发病,发病初期产生水浸状黄绿色斑点,逐渐扩大成多角形褐色病斑,叶背面有紫黑色霉层。 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温湿度。发病后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天喷一次,连喷2次。 3)、炭疽病 1.症状。叶片发病,有近圆形、黄褐色或红褐色病斑,外围有黄色晕圈。成熟果实发病多,先呈现淡绿色水浸状斑点,很快变黑褐色,逐渐扩大,有许多黑色小点,病瓜弯曲变形。 2.防治方法。选择无病株采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注意通风降温,加强肥水管理。发病初期摘掉病叶,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4)、白粉病 1.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退绿色或呈灰白色的小病斑,逐渐扩大连成一片,叶面凹陷不平,病斑轮廓不清、上覆盖着一层白粉,严重时布满全叶,病叶逐渐卷缩干枯,脱落。 2.防治方法。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温度,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温室或大棚用硫黄熏蒸或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蒸。发病后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1000倍液喷雾,7天喷一次,连喷23次。6 711. 总结与展望在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