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省质监统一编制史2002-1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项目名称:湖南中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赵辉工程头孢车间施工单位:四川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号码:项目技术负责人:余桂树项目专业建设者:唐晓武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张洋专业团队领导:高句丽林披露时间:一年中的月日披露地址:跨底部内容1、交底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加固工程2.披露实施标准的名称和编号:3.披露内容摘要:一、施工准备1、由专业负责人组织队伍学习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筋对焊、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等规范并熟悉施工图纸。2、根据施工计划,由钢筋施工队材料、工程部核实分批进场;进场后,按规范堆放整齐,堆放在高出地面200毫米的混凝土

2、墩上,并挂上标识牌;3.塑料垫块用作柱、梁和板的保护层,马凳用于小于180毫米的板的上部钢筋支撑。4.现场施工队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放样,经技术部门审核后进行钢筋加工;5.根据现场工程量和总进度要求,钢筋绑扎至少45人,钢筋制作至少10人,根据情况昼夜换班,加强施工;6.机器和工具:矫直机、切割机、弯曲成型机、对焊机、电焊机、钢筋钩、撬棍、扳手、装订机、钢丝刷、粉笔、尺子和绳子;7、施工现场清洁,无砂浆、石块等建筑垃圾;轴线、钢筋位置弹线完成;8、钢筋加工和绑扎,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图集进行施工交底;二、工艺流程一、钢筋加工:1.钢筋下料: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图集放样,经项目管理人员批准后开

3、始加工;2.切割钢筋时,避免用短尺测量长材料,以免测量材料时累积误差。因此,在工作台上标记尺寸刻度,并设置挡板来控制破碎物料的尺寸。在切割过程中,如果钢筋有任何裂纹、收缩或严重弯曲,必须将其清除。如果钢筋硬度与钢号有较大差异,应及时向工长报告,并立即采取措施。钢筋的断口不得呈马蹄形或弯曲,长度允许偏差为5毫米。一次性切割根数必须符合下表:钢筋直径(mm)6810141618岁182222一个切口断根数一级钢107三级钢742113、下料前必须仔细考虑,合理组合,有效搭配原材料;4.弯曲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调整值;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当上述钢筋通过搭接连接时,搭接长

4、度应增加;5.应在HPB235级钢筋的端部制作180弯钩,弯弧的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弯曲后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6.当HRB335和HRB400钢筋端部需要135个弯钩时,弧形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7.当钢筋弯曲不超过90时,弯曲处的弯曲圆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8.箍筋弯成135度,其弧形弯曲直径为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为钢筋直径的10倍。箍筋的两个直段应平行;9.成品钢筋必须按照规格和成型尺寸堆放整齐,并悬挂标牌。10、塑钢由专业人员根据1.工艺流程:设置柱箍筋连接竖向受力钢筋绘制箍筋间距线绑扎箍筋2.柱的第一个箍筋距地面高度为50m

5、m,同一连接段纵向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比小于50%;3.立柱与墙体第一根竖向钢筋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4.柱上下两端的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长度和箍筋间距应按图纸要求设计;5、柱根200mm和梁底200mm用井字箍钢筋定位撑固定主筋位置;施工方法见下图:6、纵向钢筋应均匀设置,间距50mm或更高,严禁使用,且不得与箍筋、预埋件等焊接。2.梁钢筋的安装1.工艺流程:绘制主次梁箍筋间距在主次梁上放置箍筋穿主梁底部纵筋并用箍筋固定穿主梁顶部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主梁底部纵筋穿次梁顶部纵筋并按箍筋间距固定。2.箍筋的开口方向应错开,不能单向放置,悬臂梁箍筋的开口应在下部;3、梁的纵向钢筋应均匀设置,不应绑牢;

6、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水平净距应30且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水平净距应25且 d,上排钢筋和第二排钢筋的结构见下图:4.根据平面图03G101-1第35页的详图,采用等高相贯框架梁的纵向钢筋位置。5.当框架梁必须与柱贴合设置时,梁的主筋应位于柱的主筋内;6.框架梁的纵向钢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和预埋件焊接;7.当主次梁相交且主梁上未标明附加箍筋和钢吊架时,主梁每侧应设置不少于3个附加箍筋;当两个相似的梁相交时(如十字形格构梁),在两个梁的每侧应同时设置不少于三个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直径和肢数与梁箍相同。对于图纸中仅标明吊杆的,上述附加箍筋应按图纸设置。8.主梁纵向主筋在端点处

7、的锚固长度和支座处梁端的箍筋加密区如图所示,连接段的箍筋加密区如图所示;9.梁端的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柱节点边缘50mm处。10.框架梁的箍筋间距为200mm,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梁两端的第一根箍筋距柱边50mm,梁腰筋(集中应力)弯折处每侧增加三根箍筋,其直径和肢数与梁箍筋相同。11.横梁每侧不少于两个塑料垫块,间距600毫米;梁底两侧各放置两块垫块,间距600 mm,梁主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不小于主筋直径,同时保证箍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11.次梁上部钢筋连接在跨中,接头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大于5d,不大于100mm;12.框架梁可直接锚固或在端节点处弯曲,当柱较宽时采用

8、弯曲锚固:3、钢板绑扎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在模板上弹下钢筋位置线绑扎底钢筋放置垫块预留预埋管道放置马凳标出上钢筋位置绑扎上负弯矩钢筋隐蔽检查转入下一道工序11、浇筑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三。连通性本工程有滚压直螺纹连接、焊接和绑扎连接。1.钢筋直径 25的框架梁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直径25的钢筋采用对焊连接。2.框架柱的钢筋由套筒连接。3.楼板全长钢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为1.2拉;电极:E43型电极用于HPB235级钢筋,E50型电极用于HRB335和400级钢筋。4.焊接长度:双面焊接5d,单面焊接10d,焊接高度0.5d。5.钢筋的每一个交叉点

9、都应牢固地捆绑在一起,并以八字角交叉捆绑。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应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毫米;7.在同一连接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比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满足以下要求:梁、板、构件不大于25%;列不应大于50%;8、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毫米;当柱内纵向钢筋大于25时,应在搭接两端面外100范围内设置两根箍筋,间距为50毫米;9.梁上部钢筋的连接点在跨度的1/3以内,下部钢筋的连接点在净跨度端部的1/3以内;10.框架柱的连接点应按03G101-1第36页设置。一、滚轧直螺纹连接1、操作流程1.线头

10、加工:下料前将钢筋拉直,并用无牙锯切割端口。加工的螺纹头的齿形和螺距应一致,有效螺纹的光秃部分的累计长度应小于一根螺纹。钢筋损失率不得超过1%。2.轧制钢筋直螺纹时,使用水溶性切削液,并在低于0的温度下混合15%20%的亚硫酸钠。不要使用机油作为切削润滑剂或在没有润滑剂的情况下滚动螺纹头。3.对自检合格的钢筋端头螺纹,每一规格加工批次随机抽取10%,不少于10个。如果有一根端丝不合格,应对加工批次进行逐根检验,不合格的端丝在使用前应重新加工检验。应保护通过检查的线头。钢筋一端的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范堆放整齐备用。4.连接钢筋时,钢筋的规格应与连接套管的规格一致,钢筋和连接

11、套管的螺纹应保证清洁完好。5.连接钢筋时,用普通扳手拧紧。检查连接器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应超过两个螺纹。标准型和渐缩型接头:首先,用工作扳手将连接套管和一端加强件拧到位,然后用它将另一端加强件拧到位。活动接头:首先沿连接套方向对两端钢筋施力,使连接套与两端钢丝头钩住,然后转动连接套并拧紧到位。直螺纹钢筋接头的拧紧力矩值钢筋直径(mm)1820、2225拧紧力矩(Nm)100200250四、钢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见下表:板,墙光线圆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C50C20C25C50C20C25C50轴承加强件2015(20)3025(30)3030(30)配筋和箍筋101515注:括号中的数值用于潮湿环境V.安全措施1、现场所有钢筋机械必须严格按照使用程序和交底要求操作。所有现场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专业电工的检查和验收。2.现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项目部的安全规章制度,佩戴安全帽,不得违章操作。3、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8、严禁超过机械负荷能力。使用折弯机时,请转过身并弯曲,以防止人和物碰撞。关闭后必须进行插头更换、换料和清洁。施工单位技术交底人签字:施工队负责人签字:注:实施标准的名称和编号是指企业标准的名称和编号(如施工作业过程标准和施工方法等)。)由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