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保证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从“十大安全目标” 探讨血透护理安全,1,血液净化中心十大安全目标,一确保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安全管理 二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三落实感控制度及复用透析器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四保证透析过程中体外循环安全 五规范用药 六防范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七 “危急值”报告制度 八提高血液透析中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合理使用和培训血液透析专业护士,2,目标一 确保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安全,1制定和落实水处理系统的维护制度 2. 透析液的配制遵循透析液配置规程 3. 定期对透析用水、透析液进行质量监测 4. 定期对透析用水处理、透析液配置系统
2、消毒,3,目标二 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 健全完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标本采集、给药、输血等) 3.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 4. 严格执行输血核查制度 5. 使用门诊透析卡或腕带做为身份识别的信息载体,4,目标三 落实感控制度及复用透析器操作规范,1. 完善血液传染病实验室检查 2. 传染病人专机专区治疗,物品专用、标识明确、定位放置,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禁止同时段照顾阴性患者 3.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 4. 落实血透机的外部和内部消毒制度 5. 制定复用透析器的复用流程、复用机的维护指引 6
3、. 设立血液透析器复用手册、复用事件登记本和复用人员培训及其考核登记等,5,目标四 保证透析过程中体外循环安全,安全隐患 1. 空气栓塞:动脉管路连接不紧或有裂缝,输液输血时液体滴空未夹闭,回血操作时失误或血泵失控,静脉壶液面低等都可导致空气进入。 2. 意外失血:循环血路开放如管路与透析器、内瘘针连接处未拧紧;各侧管夹子忘夹,测压器连接不紧,静脉压力大;穿刺针或导管全部或部分脱出;透析器破膜等均可导致大量失血。 3. 管路凝血:患者存在高凝倾向,血流量不足,无抗凝剂透析,透中输注脂肪乳、血制品等粘稠液体是管路凝血的主要原因。,6,目标四 保证透析过程中体外循环安全,措施 1.规范统一的操作,
4、如预充、回血、瘘针的固定方法、无肝素透析等 2.准确执行医嘱,上机时须有上级护士再次核对治疗参数、抗凝剂使用,检查管路的密闭性,双人签字。 3. 落实体外循环风险检查措施,重点巡查导管及瘘针固定是否妥当、有无凝血先兆、管路密闭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可过于依赖机器报警。 4.设置巡回护士,负责血液透析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控。 5.加强对重点病人的巡视检查,如输液输血患者、脱水量相对较多患者、老年患者、神志不清或躁动患者、经常低血压患者等。 6.透中输液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输液泵,防治空气进入。,7,目标五 规范用药,杜绝隐患,1. 减少使用外购药品,需用时有告知程序 2. 规范药品保存、提取、使
5、用流程管理 3. 医护人员对药品有一定识别技能 4. 注射剂、口服药严格分开放置 5. 用药医嘱有核对、签字程序 6. 配伍禁忌、输液速度、输液反应 7. 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8,目标六 防范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1. 建立跌倒报告和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2. 对所有透析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告知 3. 有明显的防跌倒安全警示 4. 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防范制度和措施 5. 护理人力与服务对象配比合理,9,目标七 “危急值”报告制度,1. 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 2. 根据医院情况认定如: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等 3. 标本采集、
6、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等质量控制,10,目标八 提高血透中紧急事件处理能力,1.制定落实血液透析应急管理预案,定期组织医护人员演练 2.透析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作好各项防范措施 3.准确识别病人身体状况和情绪反应,能预见性地进行防范 4.熟悉透析设备设施的使用,发现故障尽可能能及时解决 5.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监护仪、除颤仪、透析机的储备电源有效,11,破膜,致热原反应,休克,电源中断,水质异常,留置导管感染,空气栓塞,血肿,凝血,溶血,血栓,水源中断,空气报警,首次使用综合征,渗血,血液透析风险预案,12,目标九 鼓励主动报告安全不良事件,1. 提倡和鼓励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威胁病人安
7、全的不良事件的制度和机制 2. 对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采取不处罚或减轻处罚的方式 3. 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结合,持续改进医疗护理安全 4.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教育患者提供真实病情信息 5. 科室有接待患者投诉的方式和途径 6. 对护理不良事件及病人反映的信息,有原因分析和防范改进措施,13,目标十 合理使用和培训血透专业护士,1.新入科护士必须接受至少15周的岗前培训 2.制定并落实培训考核制度,专人负责,统一理论授课,跟班操作实践,护士长考核,实行带班老师负责制 3.透析过程中每名护士同时管理的患者数量为 45名,护士和分管病人相对固定 4.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设立护理组,组长对本区域的护理安全和质控负责 5.开展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计划 6.根据能级合理进行排班,14,安全风险防范-重在预防,对病人、护理人员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问题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行为的过程 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 一切影响病人安全的原因和现象都应有主动估计及预见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