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薄透镜焦距的测量,一. 实验目的:,1. 学会简单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2. 掌握几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1. 透镜简介:,薄透镜是指其厚度远远小于两球面曲率半镜 的 透镜。,凸透镜也称为正透镜或会聚透镜 , 对光线起会 聚作用; 焦距越短,会聚本领越大。凸透镜的焦 距为 正 f 0 。用它观察物体,起放大作用。,c. 凹透镜也称为负透镜或发散透镜,对光线起发 散作用;焦距越短,发散本领越大。凹透镜的焦距 为负,f 0 。用它观察物体,起缩小作用。,d. 透镜的光轴: 通过透镜光心的直线叫透镜的光轴。 通过透镜光心, 且垂直两球面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 轴。其它通过透镜光心的
2、直线皆为透镜的附光轴。,2. 透镜成像公式:,为物距, 为像距, 为焦距。,在近轴光束的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公式为:,3. 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1) 用自准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用自准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光路图,(2)用位移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当物体 与像屏 的间距 时,透镜在 区间移 动,可在屏上两次成像,一次成清晰放大的实像 ,另一 次成清晰缩小的实像 。d 为透镜的位移。,用位移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光路图,由上图中几何关系可得:,(3) 用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实物经凹透镜不能在屏上生成实像,可借助凸透镜给凹 透镜生成一个虚物,最后再由凹透镜生成一个实像。,如图,在没有凹透镜时
3、,物体AB 经凸透镜 L1 后生成缩小倒 立的实像 。当 和 间插入凹透镜 后, 则 便成为凹透镜 的虚物; 对 而言,物 距 。 该虚物经凹透镜再成实像 ,像距 。,由透镜成像公式得:,由于: , , ; 故:,三. 实验内容:,1.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调节光学系统共轴,是减小误差.确保实验成功的重要步骤。 所谓“共轴”,是指各光学元件(如光源.物.透镜)的主光轴重 合。具体分两步进行:,a. 粗调:将放置在光具座上的各光学元件靠拢在一起,用眼观 察,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且连线(光轴)平行于导轨。,细调:移动各光学元件,利用透镜成像规律,大小不同的像生在 不同位置,调节透镜的高底或左
4、右位置,使这些大小不同的像 的中心在屏上的位置重合, 则说明光学系统已经共轴。,2. 用自准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在物(屏)与平面镜之间缓慢移动凸透镜直到在屏上生成清 晰.明亮的与物等大的倒立实像。每次左移透镜. 右移透镜; 计录测量数据,求平均值。要求: 不改变物(屏)位置,测 量六次,结果以 表示。,用自准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在物屏(“1”字屏)与平面镜之间缓慢移动凸透镜直到在屏上生成清晰、明亮且与物等大的倒像。要求:每次改变物(屏)位置,测量4次,结果以 表示。,注:1. 测量时记录的是位置,而不是长度 2. 读数时,统一标准:或从光具座左边或从右边读 3.尽量把不动的物件如“1”字屏
5、放在导轨的整数部位,以便容易算出或估计出f,a,自准法测凸透镜的焦距,3. 用位移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要求:在不同D值的条件下测4次,记录测量数据,用公式分 别计算出 f , 将 结果以 表示。 注: 1. 测量 4次每次变换D, 向大的方向变0.5或1cm,b,位移法测凸透镜的焦距,10.00,90.00,80.00,60.50,38.90,21.60,18.54,注意: a. 作为凹透镜的虚物,凸透镜一定要生成缩小的实像,读数后不变。 b. 选择凹透镜的物距u 值,在能成像的前提下尽可能大。 原始数据要求每个表格至少算出两个 f, 签上自己名字,交老师批改签字,数据处理f用平均误差法计算, 应考虑仪器误差=0.05cm,4. 用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要求: 凸透镜得到的虚物位置不变,插入凹透镜后,移动像屏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测量出像距,记录测量数据。要求测量4次,每次改变凹透镜的位置 分别用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究实践:“EC”混合式教学
- 内蒙古办酒类管理办法
-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研究
- 冬季取暖安全管理办法
- 基于“岗课赛证”视角的高职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动物基因表达研究
- 创新驱动:产品设计全流程管控体系构建与实践
-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正式版-1
-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是谁的责任
- 通信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体系与实施细节
- 数与代数课件
- 工会审计实务课件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和要求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14年新版
- 食用油储存期品质变化的太赫兹光谱无损识别
- 胎盘早剥预案演练脚本
- 五山文学全集第一卷
- 聚磷腈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年7月
- 钙加维生素Dppt课件(PPT 14页)
- TRD深基坑止水帷幕施工方案(2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