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局部排风罩的作用是捕集有害物, 控制污染气流的运动, 防止有害物向室内空气扩散. 排风罩控制有害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排风罩的结构参数, 排风罩吸口的风流运动规律(包括风流结构和风速分布)和排风量这三个因素. 因此, 学习本章内容过程中, 要抓住每一种排风罩的这三个因素的分析计算方法和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局部排风排风罩类型, 结构原理和特点 排气量计算 接受罩, 空气幕及吹吸式罩 排风罩结构参数计算 密闭罩, 柜式罩, 外部罩,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学 习 基 本 要 求 1. 掌握局部排风罩的类型, 结构原理, 特点, 以及各排风罩的用途; 2. 掌
2、握各种排风罩的结构参数及排风量的计算方法; 3. 掌握排风罩吸气口风流的运动规律(风流结构和风速分布及其分析方法).,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1. 密闭罩: 污染源全部密闭在罩内, 其特点是排风量小, 控制有害物的效果好, 不受环境气流影响, 但影响操作, 主要用于有害物危害较大, 控制要求高的场合.,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2. 柜式排风罩: 有一面敞开的工作面, 其它面均密闭. 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 以保证柜内有害物不逸出. 主要用于化学实验室操作台等污染的通风.,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3. 外部吸气罩: 罩位于有害源附
3、近, 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将有害物吸入罩内. 对于生产操作影响小, 安装维护方便, 但排风量大, 控制有害物效果相对较差.主要用于因工艺或操作条件的限制, 不能将污染源密闭的场合.,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4. 接受式排风罩: 排风罩口直接对着具有一定速度的有害物混合气流的运动方向. 由于有害物混合气流的定向运动, 罩口排风量只要能将有害物排走即可控制有害物的扩散, 主要用于热工艺过程, 砂轮磨削等, 有害物具有定向运动的污染源的通风.,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5. 吹吸式排风罩: 由吹出射流和外部吸气罩组合成. 相同条件下, 排风量比外部排风罩的少, 抗
4、外界干扰气流能力强, 控制效果好, 不影响工艺操作, 但增加了射流系统. 主要用于因生产条件限制, 外部吸气罩离有害物源较远, 仅靠吸风控制有害物较困难的场合.,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密闭罩,密闭罩的形式: 局部密闭罩, 整体密闭罩和大容积密闭罩三种基本形式. 还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罩的结构形式及结构参数应根据生产设备的工作特点, 操作方法, 产尘部位及溅射方向和扩散范围等因素来确定. 经验性较强.,局部密闭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密闭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整体密闭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大容积密闭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密闭罩,排风口位置的确定: 排风
5、口应设在罩内压力最高的部位, 不应在含尘气流浓度高的部位或飞溅区内. 防止罩内出现正压 形成正压的主要因素有: 机械设备运动 物料运动 罩内外温度差,物料影响,观看新增FLASH动画,密闭罩内物料,观看新增FLASH动画,密闭罩内物料,物料温度大于50150度,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密闭罩,排风速的确定: 与罩内气流速度, 有害物飞溅状况, 粉尘颗粒大小, 以及罩内压力分布等因素有关. 对于极细的粉尘应控制在0.40.6 m/s 间, 对于较粗物料粉尘应不大于23m/s .,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密闭罩,排风量的计算: 密闭罩排风量L=由物料或工艺设备带入罩内的空气量L1+
6、由孔口或不严密缝隙吸入的空气量L2 L = L1 +L2 ( m3/s) L2 = 0.839FP (m3/s),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柜式排风罩,其基本形式有:上吸气式(用于热过程),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柜式排风罩,其基本形式有:下吸气式(用于冷过程且有害物的密度较大),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柜式排风罩,其基本形式有:上下吸气式(用于发热量不稳定的过程),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柜式排风罩,其基本形式有:送吸混合式(用于采暖或空调房间),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柜式排风罩,排风量计算: 排风量应满足孔口吸入风速达到控制风速的要求. 排风量L按下式计算: L
7、 = L1+ F m3/s 其中L1为柜内气体发生量(m3/s); 为孔口控制风速(m/s); F为孔口及缝隙总面积(m2); 为安全系统, =1.051.1.,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罩,外部吸气罩由于靠抽气作用控制, 因此, 罩口的速度分布如何将直接影响控制效果. 显然, 罩口的速度大小和分布与罩的结构和排风量有关, 对于特定结构的排风罩, 吸口速度取决于排风量。,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罩,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罩,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罩 控制风速法,控制风速法原理:就是使排风量在边缘控制点上形成能使有害物吸入
8、罩内的控制风速的方法。 这里的控制点就是有害物最难被吸入罩内的点。 控制风速是指使有害物吸入罩内的最小风速。 显然, 要确定排风量, 必须知道罩口的速度分布。 速度分布的确定, 一般均通过实验求得。,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速分布规律:,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速分布规律:,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速分布规律:,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量计算:,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条缝形排风口:,a,b,第三章
9、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控制风速法-前面有障碍物排风罩,风速:,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控制风速法-前面有障碍物排风罩,风量计算:,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控制风速法-改善排风罩控制效果措施,加活动挡板法:,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控制风速法-前面有障碍物排风罩,化整法,内挡板法,条缝口法,均风板法,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流量比法,周围空气吸入量L2与污染气体发生量L1的比值称为流量比, 用K表示, 即K=L2/L1. 排风罩的排风量L为: L=L1+L2=L1(1+L2/L1)=L1(1+K). 对于确定的L1, 不断
10、加大排风量L时, 周围空气吸入量L2增大, K值也随之增大. 当K值增大到一定值时, 所有污染气体全部被排风罩排走. 污染气体刚好全部被罩排走(即不发生污染逸出)时的流量比K称为极限流量比, 用KL表示, 即KL= (L2/L1)limit.,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流量比法,极限流量比KL的确定: 气流合成分析法 利用流线迭加原理,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来确定,目前还只是作定性分析 实验无因次分析法 根据实验结果,通过无因次分析确定,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流量比法,实验无因次分析法: (1)列出所有可能影响因素: D3、F3、H、U、E、 t、 t-源气与空气温差 -法兰边与水平夹角
11、,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流量比法,实验无因次分析法: (2)转换成无因次参数: 确定特征参数(E),其它均以特征量为基准,化为无因次参数 D3/E、F3/E、H/E、U/E、t、 。则函数 KL=f( D3/E,F3/E,H/E,U/E,t, ) (3)通过实验确定主要影响参数:,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流量比法,KL:影响小,可忽略不计 D3/EKL D3/E0.2时,影响小,可忽略不计,KL,D3/E,KL,0.2,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流量比法,U/EKL: U/E0时,影响小,可忽略不计 F3/EKL F3/E=1.52时,影响小,可忽略不,U/E,KL,F3/E
12、,KL,1.5,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外部吸气 流量比法,H/EKL:近似直线,要求 H/E1.5Ap的称为高悬类. (Ap为热设备水平面积). 根据实验, H1.5Ap高度内, 混入热射流内的空气量较少, 可忽略不计; 而H1.5Ap以上的高度,混入热射流内的空气较多, 应考虑混入空气的影响. 因此, 低悬罩和高悬罩的结构参数, 气流运动及排风量的分析计算方法有所区别.,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热源上部接受罩,低悬罩排风量: 对于低悬罩, 首先分析计算热射流流量, 然后按“热射流流量+罩口扩大面吸入空气量”的方法计算排风量. 排风量:L=L0+L1 L1=V1*F1 V1=0.50.75m/s 如
13、何确定L0?,L0,L1,L1,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热源上部接受罩,热射流的流量的确定: (1) L0=? (2)Lz=?,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热源上部接受罩,热射流的流量的确定:(1) L0=?(2)Lz=?,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热源上部接受罩,热射流的流量的确定:(2)Lz=?,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热源上部接受罩,对于高悬罩, 首先分析不同上升高度热射流的流量, 流速和断面直径, 然后按“罩口断面的热射流流量+罩口扩大面吸入空气量”的方法计算排风量: L=Lz+V1*F1,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热源上部接受罩,罩的结构参数确定原则: 低悬罩: 罩的结构参数按 源尺寸加大0.5H 的原则计算.
14、 D1=B+0.5H A1=a+0.5H B1=b+0.5H 高悬罩: 罩的结构参数按“ 罩口断面处的热射流尺寸加大0.8H” 的原则计算. D=Dz+0.8H,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槽边排风罩,槽边排风罩形式: 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 1.按布置方式分为: 单侧式(B700mm) 周边式:多用于圆槽或近似方形槽 2按罩口形式: 罩口有平口式和条缝式两种形式.,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槽边排风罩,条缝口形式: 等高条缝:用于f/F1=0.3 楔形条缝口:可均匀排风 分段条缝口:每段内等高 条缝口风速要求:710m/s,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槽边排风罩,E=250 mm高;E=200 mm低,观看
15、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槽边排风罩,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槽边排风罩,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槽边排风罩,风量计算: 计算原则: L=截修正系数*控制风速*槽面积*维修正系数 截修正系数:高2;低3 维修正系数:单侧(B/A)0.2;双侧(B/2A) 0.2 槽面积:矩形A*B;圆形D 2 /4 控制风速:Vx,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由吹风口和吸气口组合而成. 它通过吹出射流和吸入气流联合作用来提高所需的 控制风速 , 从而达到排除污染气体的目的. 吹吸气流是一种性质比较复杂的气流, 怎样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至今还是国内外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目前较常采用的主要有速度
16、控制法和流量比法.,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原理,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应用,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应用,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应用,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应用,铸造车间,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控制风速法计算: 其本质是, 只要吸风口前射流末端的平均速度保持一定数值(一般要求不小于0.751m/s), 就能保证对有害物的有效控制. 除了要求一定的控制风速外, 为了防止吹出气流溢出风口外, 要求吸风口的排风量应为射流末瑞流量的1.11.25倍. 速度控制法的设计计算方
17、法如下:,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控制风速法计算: (1) 确定射流末端的平均速度V1: 按经验公式V1=C H(m/s)计算, 其中C为槽温系数; H为吹, 吸风口间距(m). (2) 确定吹风口b0: 按经验公式b0=(0.011.25)H计算.,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控制风速法计算: (3) 确定吹风口出口速度V0 : 按扁平贴附射流速度分布公式 (4) 计算吹风口风量L0 : 根据V0及吹风口面积计算.,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控制风速法计算: (5) 确定射流末端流量L1:按射流流量关系式L1/L0=1.2aH/b0+0.41计算. (6) 确定吸风口排风量L1: 按L1=(1.11.25)L1计算. (7) 计算吸气口风流和吸气口高度. 吸气速度:V2=(23)Vx 吸气高度:b1=L2/l*V2,第三章 局部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罩,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省级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实施指南
- 基于二进制分析的iOS应用漏洞动态行为研究-洞察及研究
- 微脓肿组织病理特征-洞察及研究
- 在役桥梁检测与健康监测技术融合及诊断体系创新研究
- 权责清单管理暂行办法
- 关键技术改进下的期盼
- 血液透析专业理论与实践考核要点解析
- 安全生产三卡是指
-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 绿色金融估值体系-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燕窝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方向报告
- 202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口服靶向药讲课件
- 12024-2025学年暑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肝胆外科医学科普
- 能源转型与碳市场机制协同的路径优化研究
- GB/T 45449-2025再生粉末高温合金原料
- 工程投资人合同协议
- 包席合同协议
- 资产评估风险管理制度
- 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