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课件_第1页
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课件_第2页
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课件_第3页
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课件_第4页
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Molecular diagnosis for mitochondrial related disorders,1,学习交流PPT,线粒体(Mitochondrion),1. 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二分裂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平均寿命10天 2. 多数细胞含几个到几千个线粒体 3. 每个线粒体含2-10 线粒体DNA(mtDNA),2,学习交流PPT,线粒体功能,Mitochondrial Disease.Chest 2001; 120:634648,ATP,能量代谢,3,学习交流PPT,其他功能,储存钙离子 调节膜电位并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增殖与细胞代谢的调控 合成

2、胆固醇及某些血红素 产热,Wikipedia,4,学习交流PPT,线粒体病 Mitochondrial disorders,发现- 1962 年, Lufe 等发现一位年轻的瑞典妇女伴有异常增高的基础代谢率,同时伴有线粒体结构的异常和氧化磷酸化功能的异常。直到1988年, Wallace 等报道了首例由线粒体 DNA突变引起的人类疾病,明确了mtDNA 突变可引起人类疾病。 定义- 是遗传缺陷引起线粒体异常,致使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等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病变,又称为线粒体细胞病。 发病率- 约为1:5000(约每5000人中1人发病),Smeitink 2006,5,学习交流PPT,线粒体

3、病 mitochondrial disorders, 是一组高度临床变异性和遗传异质性的疾病,线粒体蛋白,16,569 bp circular double stranded (mtDNA) 20%,1,500 nuclear genes 80%,structural protein of the OXPHOS complexes protein required for assembly of OXPHOS complexes proteins involved in mtDNA translation proteins involved in mtDNA maintenance prote

4、ins involved in mitochondrial fusion and fission,Douglas C. Wallace, 18171819,Shoubridge, 2001; Schapira,2000,6,学习交流PPT,进一步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底物的运输缺陷; 底物的利用缺陷; 柠檬酸循环异常; 氧化磷酸化脱偶联; 呼吸链异常。,7,学习交流PPT,发病特点,核基因突变常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线粒体基因突变母系遗传 (突变的mtDNA在母血增加,受累及的后代发病频率增加),mtDNA突变与临床表型之间关系复杂,主要表现为同一种mtDNA突变可以引发多种不同

5、的疾病表型,而同一种疾病表型又可以由多种不同的mtDNA突变诱导。,遗传异质性,婴幼儿起病较常见,8,学习交流PPT,编码线粒体结构蛋白的核基因突变 进行性外眼肌麻痹(PEO)、线粒体神经肠胃脑肌病、Leigh氏综合征 线粒体蛋白质翻译相关的核基因突变 2004年Miller等首次报道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亚单位16(MRPS16)纯合突变,导致先天畸形伴张力衰竭、四肢水肿、肝转氨酶活性升高并乳酸亚基中毒症, 该女婴在出生后3天死亡。,核基因突变,9,学习交流PPT,线粒体基因突变,突变的影响: 引起呼吸链功能缺陷 氧化磷酸化酶异常 阈值效应:组织特异性 突变的 mtDNA 在复制分离时

6、可能不均等分配 母系遗传:不同突变后代发病风险不同。 相比A8344G突变,携带 A3243G 突变的母系后代更容易发病。 突变分布:同质性各器官组织分布相同 异质性不同组织、细胞分布不同,一般特点,10,学习交流PPT,母系遗传 (Maternal Inheritance),11,11,学习交流PPT,同质性突变与异质性突变,12,线粒体基因 同质性(Homoplasmy) 0 或 100% 异质性(Heteroplasmy) 0-100%,核基因 纯合子(Homozygous) 0 或 100% 杂合子(Heterozygous) 50%,12,学习交流PPT,mtDNA同质性/异质性突变

7、与阈值,13,13,学习交流PPT,线粒体基因突变,点突变 目前已报道的mtDNA 点突变将近330种,涉及mtDNA编码的各个基因,其中结构基因突变177种、tRNA基因突变137种、rRNA基因突变12种、D-Loop区突变2种 LHON、线粒体脑肌病合并乳酸血征及卒中发作综合征、肌阵挛癫痫、破碎红纤维病、母系遗传糖尿病伴耳聋综合征等 重排 重排突变逾数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 (http:/),14,学习交流PPT,线粒体疾病是复杂性疾病,遗传方式复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 性连锁遗传(Sex

8、linked) 母系遗传(Maternally inherited) 临床表型复杂 累及多系统(Multisystemic involvement) 影响几乎所有组织器官(Any organ or tissue can be affected),15,15,学习交流PPT,线粒体功能涉及众多的组织器官,16,学习交流PPT,线粒体病的共同临床特点,婴儿期发病: 常见于婴儿伴随COX阴性肌纤维、脑病和Leigh综合征。 儿童发病: 见于MELAS、MERRF、Leigh病、线粒体肌病、线粒体心肌病和KSS。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共济失调、癫痫、肌张力下降、脊髓病等 周围神经损害: 交感神经病出现

9、在MNGIE和Wolfram综合征 视听神经损害: 视神经病出现在Leber病和显性遗传视神经萎缩1型 听力丧失出现在KSS 肌肉病 见于线粒体肌病、MELAS和KSS。眼外肌麻痹见于KSS和PEO,(高度临床变异性),Chinnery et al. Lancet 2000,17,学习交流PPT,线粒体疾病的生化诊断,当患者基因变异不能被确定时,完整的生化检查可以辅助诊断。,代谢产物分析(血液、尿液、脑脊液等) 血液可以正常,但脑脊液多异常,(动脉比静脉好);乳酸/丙酮酸比高(50:1)提示呼吸链受到阻断。正常不除外线粒体疾病。,酶测定 氧化磷酸化(OXPHOS)系统的酶活性测定。(weste

10、rn、比色法等)方法不稳定 一般情况下,血清CK(肌酸激酶)正常或轻度升高;升高占30%见于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mtDNA丢失时非常高。,J inherit Metab Dis.2011 April;34(2):283-292,18,学习交流PPT,线粒体疾病的生化诊断,当患者基因变异不能被确定时,完整的生化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肌肉活检 线粒体病的肌肉病理改变特点: (1)出现线粒体结构异常、细胞色素阴性肌纤维或破碎红纤维( RRF )为主要病理改变。 (2)上述病理改变出现的频率高。 (3)缺乏其他的肌肉病理改变。,J inherit Metab Dis.2011 April;34(2):

11、283-292,19,学习交流PPT,儿童及成人线粒体疾病的诊断标准,A 符合线粒体脑肌病各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如KSS、CPEO、MELAS、MERRF 等; 多系统不明原因发病 必须至少三个系统出现临床症状 除先证者外,至少有一个母系家族成员有发病可能 排除其它代谢和非代谢疾病 B 肌活检 在骨骼肌中存在2%破碎样红肌纤维,主要诊断标准,(Bernier et al, 2002)(3, 5),20,学习交流PPT,C 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呼吸链酶活性受抑制的表现: 50岁以下肌活检COX阴性肌纤维2%; 50岁以上肌活检COX阴性肌纤维5%; 任一组织中呼吸链酶活性20%; 任一细胞系中呼吸链酶

12、活性30%; 多于两组织内相同呼吸链酶活性30%;,主要诊断标准,21,学习交流PPT,次要诊断标准:,A 症状符合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 至少以下一种提示肌肉中线粒体异常的表现: 3050岁肌活检RRF在1%2%; 30 岁以下肌活检出现RRF; 电镜下见广泛线粒体异常; B 至少一种呼吸链功能受抑制的表现: 生化或极谱描记的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在20%30%; 用免疫方法证实呼吸链复合物表达减少;,(Bernier et al, 2002)(3, 5),22,学习交流PPT,次要诊断标准:,C 发现可能相关的mtDNA 异常; D 一种或多种氧化磷酸化受损的表现: 脑脊液或血中乳酸、丙酮酸和

13、(或)丙氨酸增高; 若疑为KSS,脑脊液蛋白质增高; PET或31P-MRS证实肌肉或脑代谢降低; 最大氧分压、平均氧分压或乳酸阈值降低。,(Bernier et al, 2002)(3, 5),23,学习交流PPT,符合以上2个主要诊断指标或1个主要诊断指标及2个次要诊断指标的即为确诊线粒体病; 符合1个主要诊断指标及1个次要诊断指标或至少3个次要诊断指标的为拟诊线粒体病; 符合1个主要诊断指标或在符合临床表现的基础上还具备1个次要诊断指标的为疑诊线粒体病。,J inherit Metab Dis.2011 April;34(2):283-292,24,学习交流PPT,线粒体病诊断时应注意,

14、基因诊断与生化检查如能量代谢情况、呼吸链和酶复合体活性等相结合 要区分病理性突变和正常衰老所致的线粒体基因突变 线粒体基因异常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量效关系 散发与遗传的相关性 ,诊断是否遗传需排除环境、药物和衰老等因素,25,学习交流PPT,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与疾病,线粒体基因组及其表达系统 线粒体基因组与细胞核基因组的相互关系 线粒体基因组变异与疾病,26,学习交流PPT,人类线粒体基因组,Light strand: 8 tRNA and 1 mRNA (ND6) Heavy strand: 14 tRNA, 2 rRNA, and 12 mRNA Polycistronic wi

15、th posttranscriptional processing,基因组小, 仅16569 bp 双链环状DNA 13 结构基因 / mRNA 22 tRNA 基因 2 rRNA 基因 12S rRNA 基因 16S rRNA 基因 非编码区 D-loop(约1120bp) L链复制起始区(约3050bp,tRNAAsn-tRNACys) 高突变率,线粒体基因组及其表达系统,27,学习交流PPT,28,学习交流PPT,29,学习交流PPT,The two strands of mtDNA ar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nucleotide content with

16、the guanine rich strand referred to as the heavy strand, and the cytosine rich strand referred to as the light strand. The heavy strand encodes 28 genes, and the light strand encodes 9 genes for a total of 37 genes. Of the 37 genes, 13 are for proteins (polypeptides), 22 are for transfer RNA (tRNA)

17、and two are for the small and large subunits of ribosomal RNA (rRNA).,30,学习交流PPT,Transport chain (13 peptides) Many of the genes encode the transport chain:,31,学习交流PPT,2 rRNAs Mitochondrial rRNA is encoded by MT-RNR1 (12S rRNA) MT-RNR2 (16S rRNA).,32,学习交流PPT,22 tRNAs The following genes encode tRNA:

18、,33,学习交流PPT,Control region D-loop,576,34,学习交流PPT,35,学习交流PPT,36,学习交流PPT,Replication,37,学习交流PPT,Human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has three promoters, H1, H2, and L (heavy strand 1, heavy strand 2, and light strand promoters). The H1 promoter transcribes the entire heavy strand and The L promoter transc

19、ribes the entire light strand. The H2 promoter causes the transcription of the two mitochondrial rRNA molecules.,Transcription,38,学习交流PPT,39,学习交流PPT,The process of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in mitochondria involves three types of proteins: the mitochondrial RNA polymerase (POLRMT), 2. mitochondrial t

20、ranscription factor A (TFAM), 3. 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B1 and B2 (TFB1M, TFB2M).,40,学习交流PPT,41,学习交流PPT,42,学习交流PPT,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与疾病,线粒体基因组及其表达系统 线粒体基因组与细胞核基因组的相互关系 线粒体基因组变异与疾病,43,学习交流PPT,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的相互作用,核基因组编码了1500多个线粒体蛋白,线粒体基因组只编码了13条多肽链,“交叉对话(cross-talk)”机制,44,学习交流PPT,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与疾病,线粒体基

21、因组及其表达系统 线粒体基因组与细胞核基因组的相互关系 线粒体基因组变异与疾病 线粒体基因组变异 碱基突变:点突变。其中结构基因的点突变,与核基因组一样,包括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 缺失与插入: mtDNA拷贝数目突变: 线粒体基因组变异与疾病 耳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高血压,肿瘤,45,学习交流PPT,在线粒体相关疾病中常见的DNA点突变,MELAS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 A3243G (80%), T3271C(在tRNA Leu(UUR)基因) MERRF(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 A8344G (80%), T8356C(在tRNALys基因)

22、 Leber视神经病(LHON): G11778A(在ND4基因),G3460A(在ND1基因) 耳聋(Deafness): A1555G, T1494C(在12S rRNA基因) A3243G(在tRNALeu(UUR)基因)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A3243G(在tRNALeu(UUR)基因) NARP(共济失调伴色素性视网膜炎神经病): T8993G, T8993C(在ATPase 6 基因),46,学习交流PPT,线粒体病的分子诊断,标本选择: 外周血白细胞最常用 毛发 唾液 尿液 骨骼肌检测 mtDNA分子诊断的最好标本,47,学习交流PPT,检测已知DNA

23、突变的方法: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SO)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LFP) 连接酶链反应(LCR)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未知DNA突变的方法: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EG) 异源双链分析(HA) DNA序列测序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子诊断方法,48,学习交流PPT,线粒体疾病中常见的突变,核基因突变(nuclear gene mutations) 氧化磷酸化系统由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例如: Surf1, SCO2, NDUFV1, NDUFS1,etc. 呼吸链缺陷: 重复、缺失 线粒体DNA

24、点突变(mtDNA point mutations) LHON, MELAS, MERRF, NARP, etc. mtDNA缺失/重复(mtDNA Deletions/duplications) eg. KSS, Pearson synd, diabetes 而野生型没有Apa的酶切位点, 故电泳只能看到长度为553 bp的1 条片段,95,学习交流PPT,引物,可以覆盖整个线粒体DNA基因组,(3组),PCR产物 富集过程,基因组DNA文库,高通量捕获测序,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探针,96,学习交流PPT,应用技术平台 Illumina G

25、AllX,作为新一代分子生物学综合技术平台,Genome Analyzer测序技术避免了像传统测序技术那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片段克隆、转化、质粒抽提等工作,具有高准确性,高通量,高灵敏度,低运行成本等突出优势,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97,学习交流PPT,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测序深度(deep): 是指测序得到的总碱基数与待测基因组大小的比值。假设一个基因大小为2M,测序深度为10X,那么获得的总数据量为20M。,98,学习交流PPT,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覆盖度(coverage): 指测序获得的序列占整个基因组的比例。由于基因组中的高GC、重复序列等复杂结构的存在,测序最终拼接组装获得的序列往往无法覆盖有所的区域,这部分没有获得的区域就称为Gap。例如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