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学案8铁及其化合物_第1页
复习学案8铁及其化合物_第2页
复习学案8铁及其化合物_第3页
复习学案8铁及其化合物_第4页
复习学案8铁及其化合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师的留言:勤奋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济南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8铁及其化合物制作:张建亮审查:王茂奇使用日期: 9月日高考要求重大难点提示应对措施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Fe3、Fe2的性质铁三角活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基础知识评论】知识要点1 :铁的结构和单体的性质:1、周期表中铁元素的位置:位于第周期第族除了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或3个电子以外,表示2价或3价2、铁的物理性质:纯铁是光泽银白色金属纯铁的耐腐蚀性很强铁具有延性、热传导性和导电性铁具有导磁性,被磁铁吸引。3、铁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非金属单体;Fe Cl2 Fe S Fe I2 Fe O2(2)与水蒸气反应的Fe H

2、2O(3)与酸反应与非氧化性酸(希HCl、希H2SO4)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与氧化性酸反应a .与稀硝酸反应H2、Fe 4HNO3(希)=Fe(NO3)3 NO 2H2O (稀硝酸充分量)足够量的铁和少量的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b .在常温下,与铁浓的HNO3、浓的H2SO4碰撞时会产生,加热时会被Fe3氧化。(4)与盐溶液的反应Fe Fe3=Fe Cu2 =Fe2 Cu知识要点2 :铁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铁化学式FeOFe2O3Fe3O4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色彩黑色粉末红褐色粉末黑色结晶调整价格。23两三个水溶性不溶化注意: Fe3O4是复杂的氧化物,在组成

3、上可以看作1/3铁是2价,2/3铁是3价,因此可以写成FeOFe2O3(1)与酸的反应:与稀HCl、稀H2SO4等非氧化性酸反应: FeO、Fe2O3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Fe3O4 8H =Fe2 2Fe3 4H2O与氧化性酸的反应,例如浓度H2SO4、HNO3等的反应:氧化物中的Fe2被氧化成Fe3。与还原性酸反应的HI等: Fe2O3和与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氧化性:能够用H2、CO、Al等还原剂还原: Fe2O3 COAl Fe3O42、铁的氢氧化物名字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化学式PR 2PK 3颜色白色红褐色水溶性不溶化不溶化与酸反应Fe(OH)2 2HCl=FeC

4、l2 2H2O3Fe(OH)2 10HNO3(稀)=3Fe(NO3)3 NO 8H2OFe(OH)3 3HCl=FeCl3 3H2O2Fe(OH)3 6HI=2FeI2 I2 6H2O加热分解不要求2Fe(OH)3 Fe2O3 3H2O还原性Fe(OH)2 O2 H2O=法制Fe2 2OH=Fe(OH)2Fe3 3OH=Fe(OH)3三、Fe2和Fe3的转换:PS2PS 32FeCl2 Cl2=2FeCl3 FeBr2 Cl2 (过剩)=过氧化氢水和氧化的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 Fe2FeCl 3cu=FeCl3Fe=2FeCl 32k I=I2 FeCl 2k cl在fecl3

5、h2s=fecl3溶液中流过SO2的离子方程式4、Fe2和Fe3的检查:Fe2的检查滴下KSCN溶液也没有明显的现象,滴下氯水振动的话就会变色滴下NaOH溶液后,第一位老师沉淀成棉状,这个沉淀迅速变成颜色,最后变成颜色Fe3的检查:滴下KSCN溶液,马上变红。 滴下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注:在Fe3的溶液中加入苯酚,溶液就会变色。附属:铁三角(参照右图)思考:调制FeCl3溶液时,必须加入少量防止。调制FeCl2溶液时,为了防止添加。【典型的例题分析】【例1】在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mol/l的盐酸100ml,使混合物正好完全溶解,放出224mL的气体,在得到

6、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出现了无血红色。 用足够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时,可以得到铁的质量()无法确定A 11.2g B 5.6g C 2.8g D【例2】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2、Fe3、Mg2和NH4,其中c(h )为10-2moll-1,能够大量存在于该溶液中的阴离子为()A.SO42- B.NO3- C.SCN- D.CO32-【例3】为了证明某溶液中不含有Fe3,而含有Fe2的可能性,在进行以下实验操作时,加入充分加入氯水、充分加入KMnO4 的NH4SCN溶液()A. B. C. D.制作印刷电路时经常使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蚀刻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 Cu=2F

7、eCl2 CuCl2在装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没有出现以下结果()a .烧杯中没有铜、无铁b .烧杯中没有铁、铜,d .烧杯中没有铁、铜【巩固训练】在关于一次铁的记述中,正确的是()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b .铁在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c .与游离状态的铁化合的状态的铁d .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物为FeCl22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错误地吃亚硝酸盐会中毒。 亚硝酸盐将Fe2离子转换成Fe3离子,失去高速生成血红蛋白与O2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c可以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维生素c则是()a .酸性b .碱性c .还原性d .氧化性3 .以下

8、离子群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是因为()a、Mg2、Fe3、so42、I-b、Fe2、h、cl、no 3c、Na、Fe3、HCO 3、cl-d、Mg2、Fe3、so42、cl4.(07重庆卷)用过剩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照图的顺序分成5种离子就能溶解液体、是()A.NaCl NaOH NH3H2O H2SO4B.H2SO4 NaOH NH3H2O NaClC.H2SO4 NH3H2O NaOH NaClD.NaCl NH3H2O NaOH H2SO45 .由于实验中装配了仪器,误切手指出血,可立即在出血处滴入FeCl3溶液紧急止血,其原因是()A.FeCl3具有强氧

9、化性,能使血液中的蛋白质氧化凝固止血B.FeCl3与血液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并止血C.FeCl3水解,Fe(OH)3沉淀,堆积在切断部位止血D.FeCl3是电解质,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凝结,起到止血效果6 .有9.0g铝合金,将其溶解于充分量的0.1 mol/LHCl溶液中,再加入过剩的0.2 mol/L的NaOH溶液,在空气中静置,红褐色沉淀不增加时,过滤沉淀并充分燃烧,得到的固体残留物正好与原来的合金的质量等A.70% B.30% C.54% D .不能计算已知在含有agHNO3的稀溶液中加入bg铁粉时,反应充分溶解,a/4gHNO3被还原(还原生成物只有NO ),a:b是不可能的()a.2:1

10、b.3:1c.4:1d.9:28 .将适量铁粉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和Fe3的浓度相等。 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量之比是()a.2:3b.3:2c.1:2d.1:19 .铁屑溶解在过剩的盐酸中后,加入以下物质,不生成三价铁是()a .稀硫酸b .氯水c .硝酸锌d .高锰酸钾10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正确写法是a、FeO和希HNO3的反应: FeO 2H=Fe2 H2Ob、Fe和FeCl3的反应: Fe Fe3=2Fe2c、Fe(OH)3和HI酸发生反应,Fe(oh)3h=Fe3h2od、铁粉混入稀硫酸中: 2fe6h=2f e33 H2e、在氯化铁溶液中流通H

11、2S气体: 2fe3h2s=2fesss6hf、在溴化亚铁溶液中流通足够量的氯气: Fe2 2Br- 3Cl2=Fe3 6Cl- Br2g、在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2 H2O2 2H=2Fe3 2H2O11.(2006年天津)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把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红褐色胶体中f粒径的大小范围: _ _ _ _ _ _ _ _。(2)A、b、h的化学式:中国语,中国语,中国语(3)写出c的酸性溶液和过氧化氢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写判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_ _ _ _ _ _ _ _ _ _ _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的量的Na2O2,正好使c转化为f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12. (2005年北京)一所学校化学小组的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铁与水的反应”实验,利用产物进一步采集了FeCl36H2O结晶。 (图中把持及废气处理装置省略)(1)装置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装置b中的现象的双曲馀弦值。(3)停止反应,冷却b管后,取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