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虚词的整理积累,之,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3)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5)音节助词,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3.动词,译为“到、往”,如: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11.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12.我见相如,必辱之13.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1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15.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
2、非牛者16.王之蔽甚矣17.国之孺子之游者18.宋何罪之有?19.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代狼代词,代他代这件事指示代词,“这”结构助词,“取独”;“的”结构助词,“取独”助词,“的”;定语后置标志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结构助词,“取独”,20.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应。久之(),此僧以箪食瓢饮之()助至南海,夸之()于唐僧:“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乎?”,而,一、解释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4.诸君
3、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5.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8.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促织,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因果关系,代词,“你的”,通“尔”,“而”的用法,1、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复句的各种关系。A、表示并列,又。“侣鱼虾而友麋鹿”B、表示修饰,可不译。“顺流而东”C、表示承接,就。“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D、表示假设,如果。“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E、表示转折,但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F、表
4、示因果,因而。“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助词,表示语气、情态、提顿等,或组成双音节词。如“已而(后来)”“俄而(不久)”“而已(罢了)”“而后(这以后)”3、通“尔”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而母立于兹”,巩固练习,一、“而”的意义和用法,1.吾尝终日而思矣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4.如优孟摇头而歌5.骊山北构而西折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7.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8.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连词,表修饰,“地”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顺承,“然后”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
5、顺承,“接着”,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1.掩口胡卢而笑12.而母立于兹13.夜缒而出1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连词,顺承,“就”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地”代词,“你的”连词,表修饰,“地”连词,表因果关系,15.兵者,危道也。须戮力而()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用作第三人称
6、,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如: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二)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如:秦王恐其破璧。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三)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自己)”“我(自己)的”或者“你”“你的”。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四)指示人、事、物,大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也有表示近指,相当于
7、“这”“这个”“这些”。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2.用作副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千万”。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二)表示商量,相当于“还是”。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三)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四)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8、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3.用作连词,又分几种情况:(一)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何其译为“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一、解释下列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2.成以其小,劣之促织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则或咎其欲出
9、者。游褒禅山记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6.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触龙说赵太后,他们的,代词,它,代词,自己,第一人称代词,那个,指示代词,其中的,指示代词,你,第二人称代词,7.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8.其皆出于此乎?师说9.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1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11.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12.其信然邪?,“还是”,表商量语气,语气副词,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大概”,表示揣测,语气副词,“岂”“难道”,表反问,语气副词,一定,祈使语气,语气副词,是还是,表选择关系,连词,“难道”,表反问,语气副词,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14.狐谓狼曰:“
10、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焉,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4、且焉置土石?5、割鸡焉用牛刀。6、则牛羊何择焉?7、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8、盘盘焉,囷囷焉。9、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10、犹且从师而问焉。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3、至丹
11、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4、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割鸡焉用牛刀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则牛羊何择焉?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盘盘焉,囷囷焉。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相当于“之”。例: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犹且从师而问焉。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2、。,一、解释下列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2.谨食之,时而献焉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4.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代文章,兼词,在其中兼词,“于之”:从这里形容词词尾的样子,7.盘盘焉。阿房宫赋,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语气助词,代蛇,“哪里”,疑问代词,“何”,“怎么”,疑问代词,9.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骄而轻敌,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则,(一)连词,1.表示
13、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临视,则虫集冠上。,2.表条件关系,可译为“那么,那就”(“则”常用于后一分句之首);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则”常用于前一分句之首)。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3.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小则获邑,大则得城。,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则”在后一分句之首)例如:于其
14、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以身作则。,、下列句中的“则”与“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的“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B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C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解释下列“则”的意义(1)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2)芙蕖则不然()(3)非死则徙耳()(4)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5)学而不思则罔。()(6)
15、书不云乎?好问则裕。()(7)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8)孔子,千古之则。(),(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则()天下名扬。当世之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则()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知,赶至河边,则()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乃,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
16、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指示代词,这样,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不得已而谢。,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
17、桓晋文之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视之,形若土狗。(促织)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代词,补充:“若”用作连词时,还可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人之思,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龙之一爪也。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且
1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臣死且不顾,卮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纪)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不出,火且尽。(石钟山记)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赤壁之战),(6)(10),(8)(11),(2)(4)(9)(12),(3)(5),(1)(7),尚且,还,“存
19、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且()委政非人。则李唐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所,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这一生为情所困,只为当初你的心太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
20、表),介词,“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钦。以其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以教人向上者也。,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信陵君窃符救赵)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
21、楚)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表动作行为的替代,替,给,表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作为)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成为)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凝成)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是)(做)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帮助)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划为)(过秦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2、是故哂之。(论语)(治理)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演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巫所惑。巫者,以诡为()业,其所为()皆为()利也。故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因,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并序)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黔之驴)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若入前为寿,寿毕
23、,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之。(张衡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项如列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依靠、依赖的事物或条件,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方向。可译为“从”“由”等。例:因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邱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尸子广泽)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根据、前提。可译为“根据”“依据”“按照”等。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能授官(成语),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
24、不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其常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非常人可比。,与,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吾与点也。(论语)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
25、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与()!其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与()也,应使众与其事,与()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与()?,何,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
26、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徐公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何()也?其所据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何()其大也!然何()人能忘情耶?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何()如?,者,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7、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李白者(),诗仙也。为当国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吾上恐负朝廷,下恐
28、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汝之言,金玉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乎,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晋文之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29、于此乎?(师说)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而王胡为乎()如此好乐?若恢恢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乎()?,于,
30、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见于】表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黄鸟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昔。吾乡之美已闻于()四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无锡】2025年无锡市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技人才5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定量分析方法简介58课件
- 2025年个人理财规划初级考试试卷:金融创新与理财产品市场趋势含答案
- 小学生笑话课件
- 2025年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三套)
- 人口隔离宾馆管理办法
- 临沧坚果种植管理办法
- 仓库水果存储管理办法
- 乡村振兴群众管理办法
- 2023近电作业车辆实时测距报警器技术规范
- 消防接警调度岗位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物业品质提升方案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2024急性脑梗死溶栓规范诊治指南(附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专家共识总结归纳表格)
- (高清版)JTG 2112-2021 城镇化地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试验检测单位安全培训课件
- 小学生防性侵安全知识讲座
-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课件
- GB/T 3211-2023金属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