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0419济南_第1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0419济南_第2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0419济南_第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0419济南_第4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0419济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李新鸾Email:Mobile李新鸾主任医师山东医学院卫生系79级(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前期预防第17条、第18条、第19条和第六章法律责任第70条分别作了规定。设定3关:第一关预评价关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第17条)。第二关设计卫生审查关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2、(第18条)。,第三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关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第18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第19条)。,我国现阶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模式,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类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3、管理规定(47号)第二十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第二十一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有下述情形之一,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一)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

4、预算。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意义,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受建设单位委托,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识别与分析拟建项目可能存在或产生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环节及其工种/岗位分布等,预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与评价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指出建设项目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方面存在的主

5、要问题,提出科学、可行、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并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含义,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受建设项目单位委托,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识别、分析、确定建设项目存在或产生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环节及其工种/岗位分布,分析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指出建设项目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可行、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并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论。,职业病危害控制效

6、果评价含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等技术服务的机构。,2003年底卫生部及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了资质认证与管理工作;2011-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进行了换证及延续评审;2013年开始资质认证与管理。,职业病危害评价应坚持科学、公正、客观、真实、依法、自主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原则。评价报告书要求:依据充分、范围适当、程序规范、方法正确、内容全面、结论正确、建议可

7、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原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依据,评价依据,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地方、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依据GBZ1、GBZ2.1、GBZ2.2、GBZ158、GBZ159、GBZ/T160等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职业卫生标准、技术规范。,评价依据-续,基础依据预评价基础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技术资料、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合同、委托书等。控制效果评价基础依据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技术资料、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合同、委托书等。其他依据为完成评价报告书参阅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等支持性文件。,法律、法规依据,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六十号,主席令2011第五十二号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五号,2007年6月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352号令,200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49号令,2006年7月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23号令,2002年3月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4号令,2002年3月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年,标准、技术规范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

9、3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2002年3月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2002年3月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2003年6月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GBZ/T1932007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T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5-2007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

10、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203-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选择与维护GB11651-2008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7

11、01-85室内空调至适温度GB/T16758-1997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1-81-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GBZ/T160.3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9-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4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12、醇类化合物GBZ/T160.51-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GBZ/T160.5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160.54-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160.5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63-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Z/T160.7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拟除虫菊脂类农药;GBZ/T160.8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13、醇醚类化合物;,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GBZ/T160.83-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铟及其化合物;GBZ/T160.84-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钇及其化合物;GBZ/T160.8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碘及其化合物;,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GBZ/T189.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189.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所GBZ/T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189.5-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

14、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189.6-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GBZ/T189.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189.10-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2-2007

1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3-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5-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5411666-89GB1806818083-2000主要规定了硫酸盐造纸厂、氯丁橡胶厂、黄磷厂、铜冶炼厂(密闭鼓风炉型)、聚氯乙烯树脂厂、铅蓄电池厂、炼铁厂、焦化厂、烧结厂、硫酸厂、钙镁磷肥厂、普通过磷酸钙厂、小型氮肥厂、水泥厂、硫化碱厂、油漆厂、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塑料厂、炭素厂、

16、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石灰厂、石棉制品厂、肉类联合加工厂、制胶厂、缫丝厂、制革厂、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棉纺织厂、织布厂、毛巾厂、制钉厂、标准件厂、专用汽车改装厂、拖拉机厂、汽轮机厂、机床制造厂、钢丝绳厂、铁路机车车辆厂、风机厂、锻造厂、轧钢厂、印刷厂、面粉厂、木器厂、型煤加工厂)等45类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8195-2011石油加工业,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标准、技术规范依据-续,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53-1996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T5094-2004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DL/T5187.1-2004火力

17、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1部分:运煤系统DL/T5142-2002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DL/T5174-2003蒸气-燃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GB50049-94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SH,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内容,对所界定的建设项目工程组成及工程主要内容涉及的投产运行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环节、岗位分布等进行识别与分析;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预测;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对拟建项目建设地点、总平面布置、生产车间与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方面、卫生工程技术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用室、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等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预期效

18、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指出建设项目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可行、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论。,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内容,对所界定的建设项目工程组成及工程主要内容涉及的投产运行期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环节、岗位分布等进行识别、分析与确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核定职业病危害类别;对建项目建设地点、总平面布置、生产车间与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方面、卫生工程技术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用室、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等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指出建设项目在职

19、业病危害防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可行、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论。,评价方法简介-类比法,类比法通过对拟建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类推拟建项目可能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种类、环节及其工种/岗位分布、职业病危害程度等,预测拟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类比法优缺点,优点:是通过对类比现场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再结合评价项目的工程分析,类推评价项目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结果客观、真实。缺点:是评价对象和类比现场之间一旦存在生产工艺、原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规模等方面

20、的不同,就可能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职业病危害程度不同的情况,给评价工作带来偏差。,评价方法简介-检查表法,检查表法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等,编制检查表,逐项检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符合情况。,评价方法简介-经验对照法,经验对照法是评价技术人员依据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照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借助于相关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与评价。,经验对照法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典型生产工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评价人员积累这类典型工艺的职业卫生基础技术资料比较丰富,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

21、和积累的职业卫生基础技术资料对此类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经验对照法优缺点,优点:简便、易行。缺点:是受评价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了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用评价组或专家组会议的方式,结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互相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地更加准确、到位。,评价方法简介-系统工程分析法,系统工程分析法是对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建设地点;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或产生的原料、辅料、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程度;总平面布置;生产车间与设备布局;车间建筑设计卫生要求;卫生工程技术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辅助

22、卫生用室;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解建设项目产生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存在环节及其岗位分布,从而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评价。,系统工程分析法优缺点,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必须从系统工程分析的角度全面剖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无论是收集资料,还是现场调研必须认真、仔细、全面、到位,否则会因为某些粗心或疏漏影响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准确性。,评价方法简介-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测定,是利用现代检测、检验手段

23、,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生产性粉尘、有毒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防尘、防毒、通风、空调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测定。,检测、检验法优缺点,优点:是应用现代检测、检验技术能够真实、准确地反应类比现场及验收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为职业病危害定性、定量评价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缺点:应用检测、检验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时,如果检测、检验实验室不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检测、检验数据可能不能保证真实、可靠、准确、公正。,评价方法简介-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是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

24、、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的水平。,评价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方法应用呆板,未结合评价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工程分析不到位,影响评价方法的应用,职业卫生标准理解、应用出现偏差,影响评价结论,评价方法过少,应予以拓宽,因此结合评价项目实践,研究切实可行的健康危险度及风险评估法将是当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完

25、成阶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完成阶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关键环节,准备阶段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资料类比/现场调查工程分析确定评价范围、划分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评价方案编制与审核签定评价合同实施阶段类比/现场检测完善工程分析的相关信息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拟采取/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完成阶段汇总、分析资料提出防护对策、得出评价结论评价报告书编制与审核向建设单位提交正式评价报告书,收集资料,项目的申请/批准/核准等文件项目的技术资料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项目的技术资料,建设项目概况选址总平面布置建筑卫

26、生学设计资料生产过程拟使用、生产或产生的主要原料、辅料、产品、副产品、中间品化学名称、用量或产量物料储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外包及检维修工程主要生产设备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关设计图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急慢性职业中毒事故,类比企业/现场调查主要内容,类比企业/现场概况,包括类比企业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投资情况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情况选址情况总平面布置情况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布局情况建筑卫生学设计的相关内容调查,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程分析,建设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性质、生产规模、拟建地点、自然环境概况、工程

27、组成及工程主要内容、生产制度、劳动定员与岗位设置、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措施投资情况分析项目名称:应与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技术资料名称一致;与项目申请或核准项目名称一致项目性质:一般为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生产规模:分别列出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拟建地点:项目地理位置,并附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自然环境概况:包括建设项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气温、相对湿度、降水等)、气候特征、以及是否位于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等情况,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范围的界定,评价范围,评价范围是评价单位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之一,评价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组织评价项目组进行现场调查及工程分析

28、的基础上,必须明确工程组成及工程的主要内容,从而明确评价范围,并且在整个评价过程需要随时加以关注、核实。界定评价范围包括两方面工作内容,一方面是界定建设项目工程组成及工程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界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评价内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范围,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当原则上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涉及的工程组成及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准,并结合拟建项目实际情况,针对其投产运行期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预期效果及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进行分析与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范围,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主要依照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针对其投产运行期职

29、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控制效果及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进行分析与评价。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应对利旧内容进行评价。(),评价范围-续,在界定工程组成及项目主要内容时,除了包括生产工艺系统,还应包括公用工程设施和辅助生产设施。职业病危害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除对投产运行期正常生产状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控制效果及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进行分析与评价外,还应对检维修、应急状况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评价范围-续,对于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职业病危害控制

30、效果评价还应当包括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利旧内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不包括建设项目建设过程职业病危害分析与评价。,2020/7/4,61,评价范围-续,评价范围-续(案例),为全面提升我国催化汽油的质量,要求催化裂化剂应同时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高的水热稳定性,以提高重油转化及抗重金属污染能力。XX公司拟依托现有的分子筛装置实施连续化结构稳定Y型分子筛生产系统进行改造,使生产的分子筛更稳定。评价范围:本评价报告以XX公司连续化结构稳定Y型分子筛生产装置建设项目现场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供热、供冷、中心实验室、控制室、污水处理等依托公司原

31、有装置;辅助用室及生活设施为利旧内容,不再新建;生产过程中焙烧炉出料口之前工序均依托原有装置,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根据本项目的工艺流程将本项目分为以下二个单元进行评价:分子筛气相超稳化生产单元和辅助工程单元。,评价单元的划分,作为评价对象的建设项目、装置(系统),一般是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子系统、单元)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存在的物质及可能产生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险性和危害性均不尽相同。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的单元分别进行评价,再综合为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评价。,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

32、,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以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影响等综合方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宜将整个项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具有共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续,以工艺特征划分评价单元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按工艺功能划分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随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生产环境危害因素,劳动过程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过程危害因素,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

33、:粉尘13类+毒物56类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高频、超高频、微波、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等。生物因素: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艾滋病。其他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替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

34、分为十大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书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不全或过多,会出现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缺失,或误导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目标或导致职业病危害防护过度;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环节有遗漏,出现重要环节未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损害劳动者健康;未结合工种/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分析或分析不完善,引起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不全或职业病危害

35、因素分布分析出现重大遗漏,导致劳动者健康的损害。,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卫生工程技术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人防护措施卫生辅助用室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是在对建设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建设项目在职业病危害防护上的不足,从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车间与设备布局、建筑设计卫生要求、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个人防护、辅助卫生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等方面,综合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建议,评价报告书建议应当针对性强,且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结论,在类比现场或现场调研、工程分析、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础上,经定性

36、、定量分析,得出评价结论,评价结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环节、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与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职业病危害类别作出高度概括与总结,评价结论应客观、真实、明确。,职业病危害类别的判定,49号令第10条规定: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是否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浓度(强度)、潜在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类。卫监督发2006415号规定: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标准发布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分类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据标准、规范

37、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识别、评价和判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一)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

38、,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自行验收备案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危害预评价审核竣工验收时的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审核、验收设计阶段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分级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施监督管理,承担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职业卫

39、生“三同时”实施监督管理,具体办法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其负责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委托下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应针对法规标准和工作需求的变化情况,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和换版,原则上2-3年修订一次。,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质量控制,3.工程分析,4.监测数据,6.危害分析,报告书的审核要点,5.评价方法,7.防护措施评价,8.附件附图,9.结论与建议,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格式,超范围服务签字页不规范无附件、附图附件、附图不全建设单位及建设项目名称与相关文件

40、不符章节设定不完整,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总论部分,评价依据层次不清部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非现行有效引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全或过多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标注不严谨相应行业标准未引用或引用,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总论部分(续),评价范围确定不恰当描述不准确评价单元划分未划分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不统一不能准确含盖评价范围中确定的相关内容,评价程序与本单位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不符重要的质控点未受控质量控制要求不全面,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总论部分(续),自然条件没有全年最小风频、夏季最小风频、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等气象资料不相关的自然条件罗列过多无风玫瑰图或风玫瑰图不规范,评

41、价报告书审核内容-工程分析部分,产品、副产品、中间品、原料、辅料分析为代码,未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未标明其产量或用量对副产品、中间品未做分析产品、副产品、中间品、原料、辅料种类分析不全,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工程分析部分(续),工艺分析未按照评价单元进行分析工艺分析不全面未对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描述未对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频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等进行分析,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工程分析部分(续),生产设备分析未按照评价单元进行分析对主要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设备分析不全未注明生产设备型号、数量未分析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分析生

42、产设备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工程分析部分(续),工作制度未按生产车间、班组及人员进行分析未分析每班工作时间劳动定员未细化至工种/岗位工种/岗位分析有遗漏工种/岗位分析与实际不符,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工程分析部分(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识别不全识别过多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环节有遗漏未结合工种/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分析,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工程分析部分(续),总投资预算分析总投资预算表达不准确未对职业病防护设施预算进行分析,评价报告书审核内容-工程分析部分(续),职业接触限值引用错误或引用不准确未按照评价单元进行分析对类比检测条件等未进行分析描述类比检测数据过少类比检测数据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类比检测数据的判定不符合相关要求未结合工作场所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浓度(强度)、潜在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