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基础,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具备以下知识: 1. 了解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 2. 了解古今异义演变的规律。 3. 了解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的特点。 4. 了解词义引申的方法,以及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 5. 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特点。 6. 了解句子的结构和词语的语法功能。 7. 了解造字法与词义的关系。,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词: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1. 词义的扩大: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2. 词义的缩小: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2. 词义的缩小: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3. 词义转移:同样的词语在古
2、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2. 词义的缩小: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3. 词义转移: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4. 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5. 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6. 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5. 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复习应试策略:,1. 熟悉书中常见的古今异义字,
3、注意课内所学知识的迁移。,2. 树立一种意识:在语境中判别,看看加点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表示什么意思,结合语境分析在该句话中这个加点词(很可能是两个单音词)究竟表达什么意思,然后判别异同。,1. 正本清源 2. 祸国殃民 3. 沉鱼落雁 4. 敬而远之 5. 不毛之地,6. 一日千里 7. 救死扶伤 8. 拈轻怕重 9. 是古非今 10. 幕天席地 11. 涣然冰释,形容词,使动词,动词,数词,意动词,名词,1,2,3,4,5,6,7,8,9,10,状语,11,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
4、法角度去分析。,(四)词类活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名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名词,形容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名词,形容词,动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名词,形容词,动词,其它词,名词,名词活用为 动词,名词,名词活用为 动词,名词 活用作 状语,名词,名词活用为 动词,名词 活用作 状语,名词 活用为 使动,名词,名词活用为 动词,名词 活用作 状语,名词 活用为 使动,名词 活用为 意动,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1. 名词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1. 名词宾语,如:,籍吏民,封府库。,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名词活用为动词,1. 名词宾语,如:,
5、籍吏民,封府库。,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2. 副词作状语 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1. 名词宾语,如:,籍吏民,封府库。,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2. 副词作状语 名词,汉水又东。,未花时采,则花色鲜泽。,如:,3. 能愿动词 名词,3. 能愿动词 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如:,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3. 能愿动词 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如:,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4. 名词补语,3. 能愿动词 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如:,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4. 名词补语,如:,今王鼓乐于此。,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5.“所”名词,5.
6、“所”名词,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5.“所”名词,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6. 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5.“所”名词,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6. 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7. 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7. 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7. 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8. 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7
7、. 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8. 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9. 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9. 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9. 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10. 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 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
8、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9. 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10. 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 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第一,表示比喻。,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第一,表示比喻。,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第一,表示比喻。,第二,表
9、示对待人的态度。,第三,表示处所。,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如: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第一,表示比喻。,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第三,表示处所。,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如: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第一,表示比喻。,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第三,表示处所。,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如: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10、,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形容词活用为 名词,形容词活用作 动词,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形容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君安与项伯有故?,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
11、语(有时也不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动词活用为 名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
12、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为动用法,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特殊的 动宾关系,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使动,名词活用为使动,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名词活用为使动,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1)普通名词活用为使动。,名词活用为使动,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1)普通名词活用为使动。,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齐威王欲将孙膑。,(2)方位名词活用为使动。,如:令尹南辕反旆。(旆,pi,末端像燕尾的旗),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形
13、容词活用为使动,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秦王恐其破璧。,动词活用为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包括不及物动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1)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1)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吞二周而亡诸侯。,(1)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2)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吞二周而亡诸侯。,(1)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2)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如:,如:,项伯杀
14、人,臣活之。,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吞二周而亡诸侯。,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翻译格式:,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翻译格式:,(1)兼语式,“使(让)怎么样”。,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翻译格式:,(1)兼语式,“使(让)怎么样”。,如:齐威王欲将孙膑。,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翻译格式:,(1)兼语式,“使(让)怎么样”。,如:齐威王欲将孙膑。,译为:“齐威王想让(叫)孙膑做将领。”,(2)动宾式。,(2)动宾式。,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动宾式。,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译为:“沛公第二天带领百余骑兵来见项王。”,(2)动宾式
15、。,(3)处置式,“把怎么样”。,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译为:“沛公第二天带领百余骑兵来见项王。”,(2)动宾式。,(3)处置式,“把怎么样”。,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译为:“沛公第二天带领百余骑兵来见项王。”,如:秦王恐其破璧。,(2)动宾式。,(3)处置式,“把怎么样”。,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译为:“沛公第二天带领百余骑兵来见项王。”,如:秦王恐其破璧。,译为:“秦王怕他把璧砸破。”,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 活用
16、为 意动,意动用法,名词 活用为 意动,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名词活用为意动,名词活用为意动,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名词活用为意动,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如:,粪土当年万户侯。,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人性质、状态。,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人性质、状态。,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渔人甚异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意动用法,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1)“认为(觉得)怎么样”。,意
17、动用法,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如:成以其小,劣之。,(1)“认为(觉得)怎么样”。,意动用法,如:成以其小,劣之。,译为“成名因为它小,认为它是劣等货。”,(1)“认为(觉得)怎么样”。,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2)“把当作看待”。,(2)“把当作看待”。,如:孟尝君客我。,(2)“把当作看待”。,译为“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看待。”,如:孟尝君客我。,(2)“把当作看待”。,译为“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看待。”,(3)“对感到怎么样”。,如:孟尝君客我。,(2)“把当作看待”。,译为“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看待。”,(3)“对感到怎么样”。,如:孟尝君客我。,如:且庸人尚羞之。,(2)“把当作看待”。,
18、译为“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看待。”,(3)“对感到怎么样”。,如:孟尝君客我。,如:且庸人尚羞之。,译为“就连庸人尚且对这感到羞辱。”,为动用法,为动用法,简言之,即主语为宾语而动。结构方式:动宾=为 宾动。,(1)表施事关系。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其宾语大多指人。可译为“给(替)怎么样”。,(1)表施事关系。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其宾语大多指人。可译为“给(替)怎么样”。,如:父曰:“履我。”,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2)表目的关系。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既指人又指物。可译为“为了怎么样”。,(2)表目的关系。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既指人又指物。可译为“为了怎么样”。,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3)表对象关系。动词对它的宾语是表示施以某一行动。可译为“对怎么样”, “向怎么样”。,(3)表对象关系。动词对它的宾语是表示施以某一行动。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构会员展示活动方案
- 杭州试吃活动方案
- 机关爬山拓展活动方案
- 晚会抽奖活动方案
- 果干店铺活动策划方案
- 杭州扫墓活动方案
- 机关围棋比赛活动方案
- 机械公司质量月活动方案
- 厦门市第六中学2025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村规民约进农村活动方案
- 浙江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新型电极材料成本控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初中数学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集体活动安全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高尔夫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山东威海经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方案及流程
- 2025-2030年中国人乳寡糖(HMO)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动火工作方案
- 2025年互联网医疗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对比分析报告
- 冰淇淋行业招商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