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 1-3-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高支模施工应急预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 编制单位 : 审批单位 : 技术负责人: 审核负责人: 编 制 人: 审批负责人: 编制日期 : 年 月 日 审批日期 : 目目 录录 救急电话救急电话.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2 2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2 3现场机构设置现场机构设置.2 4现场机构职责现场机构职责.2 5突发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方法突发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方法.3 6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3 6.1 急救技术.3 6.2 常备药品.4 7 事故应急救援及上报程序事故应急救援及上报程序
2、.5 8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6 8.1 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6 8.2 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7 9 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坍塌事故应急预案.8 9.1 支模坍塌事故应急措施.8 9.2 支模拆除意外事故应急措施.8 10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8 10.1 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8 10.2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9 11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10 11.1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10 11.2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10 12 演练计划演练计划.10 救急电话救急电话 报警中心报
3、警中心 110 市安全监察市安全监察 83647281(按当地公布号码为准按当地公布号码为准) 火警火警 119 急救中心急救中心 120 交通事故急救交通事故急救 122 集团公司指挥部应急办公室集团公司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广州四建公司应急电话广州四建公司应急电话 84476959 高支模工程应急救援预案高支模工程应急救援预案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结构的概况,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包括高支模的高度、面积、支顶体系情 况) ,安全疏散通道设置等。 2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 本工程在高支模作业存在着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危险。上述危险存 在着人员伤亡、死亡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
4、本工程的重大危险源有:坍塌、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3现场机构设置现场机构设置 现场组成高支模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小组各成员的个 人手机、家庭电话和单位电话) 组 长:手机:(家庭: 单位:) 副组长:手机:(家庭: 单位:) 成 员:手机:(家庭: 单位:) 4现场机构职责现场机构职责 4.1 组长: (项目经理、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工程安全生产、 综合治理全面工作,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抢险、排险、 救援、救灾所需的一切人员,物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的全面组 织、协调、指挥工作。 4.2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安全直接责任人)负责日常安全生 产管理工作,组织对工
5、人安全学习、交底工作。当工程管辖范畴发生 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积极组织相关人员 和物资参加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等工作,协助组长协调分工, 组长不在时,履行组长职责。 4.3 组员: (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施工安全方案编制,当发 生安全事故时,对事故现场设备、设施的措施(方案)落实,参加调 查处理小组。 4.4 组员: (主办施工员)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具体工作, 当发现安全隐患,组织有关人员及时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当发生安 全事故时,协助领导小组赶赴现场核实情况,并报告领导小组,检查 落实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救援情况。 4.5 组员: (综合治理员)负责日常治安保卫管
6、理,当发生安 全事故时,协助领导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护,有组织保护现场,拍 摄事故现场照片,维护区域内外治安,负责协助公安机关对火灾事故, 爆炸等治安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对现场人员及名单检验、核对,参 加调查处理工作。 4.6 组员: (主办材料员、机管员)负责日常生产物资。运输 机械及设备的储备,仓存,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组织设备、物资、车 辆进行抢险工作,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 4.7 组员: (机管员)负责日常生产机械及设备的检查、维修 保养管理工作。储备,仓存抢险机械。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组织设备、 物资进行抢险工作,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 4.8 组员: (后勤负责人)负责日常后勤、医疗保健
7、管理工作, 保管有关医疗机械及药品。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协助领导小组对事故 现场进行监护,有组织保护现场,负责协助卫生部门对事故调查、取 证工作,对现场人员及名单检验、核对,参加调查处理工作。 5突发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方法突发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方法 5.1 事故发生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发 生。 5.2 事故发生,安全管理组长应根据职责明确分工,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 门报告。 5.3 如事故涉及有关动力用电,应立即控制电源。 5.4 设置危险区域,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5.5 保卫、门卫、综合治理员坚守岗位,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 5.6 指挥疏散的负责人应选择无
8、危险途径撤退区域内人员逃生。 5.7 应使用现场一切车辆运送伤员,如现场没有车辆,应请用社会上其他 车辆或 120 急救救护车抢救伤员。 6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 发生伤亡事故出现人员伤亡时、首先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性急救。以 减少伤亡。现将一般常用的急救知识和常用的急救药物简述如下: 6.1 急救技术急救技术 6.1.1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 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顺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 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 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住
9、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 分钟 1618 次为宜。 6.1.2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 伤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 对鼻人工呼吸。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只是把捏鼻改为捏口,对住 鼻孔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 6.1.3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 由于电机、窒息及其他原因所致心博骤停时,应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法 进行急救。 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 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左,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 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 6080 次。在进行胸外
10、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 伤者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 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注注:此法不适宜用于胸骨骨折、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伴有内脏损伤、此法不适宜用于胸骨骨折、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伴有内脏损伤、 内出血、肋骨骨折等。内出血、肋骨骨折等。 6.2 常备药品常备药品 6.2.1 外用药外用药 品名品名适应症适应症品名品名适应症适应症 发放内服药万花油烧烫伤 创可贴小创伤出血风油精虫咬、牙痛、关节痛 京万红软膏烧烫伤清凉油驱暑醒脑、防治虫咬 碘酊(2)局部消毒棉垫、绷带外伤出血 酒精(70)局部消毒止血胶带外伤出血 6.
11、2.2 内服药内服药 品名品名适应症适应症品名品名适应症适应症 速效感冒胶囊发烧、感冒扑尔敏抗过敏 氟哌酸腹泻、尿道感染果导治便秘 复方甘草片镇咳、祛痰安定失眠 碘喉片咽炎。扁桃体炎心痛定降血压、治高血压、冠心病 颠茄片胃痉挛阿司匹林解毒、镇痛 多酶片助消化云南白药散瘀、止痛、止血 集团内应急响应系统集团内应急响应系统事故上报规定事故上报规定 7 事故应急救援及上报程序事故应急救援及上报程序 报警人在报警时应清楚叙述如下几个万面的内容: 发现事故或征兆发现事故或征兆 事故情况核实、评估危险事故情况核实、评估危险 确定应急方案确定应急方案 四四级级 重重大大事事故故 (指指死死亡亡人人以以下下;
12、 重重伤伤人人以以上上, 人人以以下下;直直接接 经经济济损损失失万万元元 以以上上,不不满满万万 元元的的事事故故。 ) 一一、二二级级 重重大大事事故故 (一一级级指指死死亡亡人人 以以上上;损损失失万万 元元以以上上的的事事故故。 二二级级指指死死亡亡人人以以 上上;损损失失万万元元 以以上上的的事事 故。故。) 三三级级 重重大大事事故故 (指死亡人以上,指死亡人以上, 人以下;重伤人以下;重伤 人以上;直人以上;直 接经济损失接经济损失 万元以上,不满万元以上,不满 万元的事万元的事 故。故。) 即即时时报报市市政政 府府及及市市各各事事故故处处 理理行行政政管管理理部部门门。 2小
13、小时时内内报报 市市政政府府及及市市各各事事 故故处处理理行行政政管管理理 部部门门。 4小小时时内内报报 市市各各事事故故处处理理行行 政政管管理理部部门门。 提交事故报告提交事故报告 一一、二二级级重重 大大事事故故 即即时时报报本本企企 业业负负责责人人及及 主主管管部部门门和和 集集团团公公司司应应 急急办办公公室室 三三级级重重大大事事故故 即即时时报报本本企企 业业负负责责人人及及 主主管管部部门门。 1 小小时时内内报报集集 团团应应急急办办公公 室室、 四四级级重重大大事事 故故 即即时时报报本本企企 业业负负责责人人及及 主主管管部部门门。 2 小小时时内内报报集集 团团应应
14、急急办办公公 室室、 通知相关部门及人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员 事事故故善善 后后小小组组 事事故故调调 查查小小组组 事故抢事故抢 险救援险救援 小组小组 调动应急资源储备调动应急资源储备 按方案实施应急救按方案实施应急救 援援 结束应急状态结束应急状态 事故单位必须应按规定在事故发事故单位必须应按规定在事故发 生生 24 小时内将小时内将事故快报表事故快报表报报 送有市事故处理有关部门(市安送有市事故处理有关部门(市安 监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市监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市 建委等)建委等) 。 彻实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积极配合协助事故处理相彻实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积极配合协助事故处理相
15、 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6.2 报告施工现场所在地的地址; 6.3 报告施工现场的进入方式; 6.4 报告发生事故的类型; 6.5 报告发生事故所处的方位(是东面或西面,临近哪一条街等); 6.6 报告事故严重程度 (估计面积),人员伤亡情况等。 8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8.1 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8.1.1 施工方案经各级审批同意后,现场必须按方案要求进行选料、安装不得 随意改变,如遇实际情况需改变用料及方法的必须提前进行方案变更修 改并经各级审批同意后才能改变用料及方法。对于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 支撑系统高度超过 8m,或跨度超过 18
16、m,施工总荷载大于 10kn/m2,或 集中线荷载大于 15kn/m 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其施工方案应通过专家论 证。 8.1.2 支顶基层必须为硬底(砼) ,6.4m 以下高度的支模如遇施工现场实际需在 土面上进行支承的基土必须分层夯实,面层铺设 1015cm 石粉或其它硬 碎材料夯实,支顶脚部垫 8010cm 木枋,木枋底垫大夹板,以减少支顶 对土面的压力。 8.1.3 支顶安装必须垂直,倾斜应小于 3,采用门式多功能架的上下架对接位 不得出现弯曲,并应紧密对接,采用可调支托时,上支托伸出长度不得 大于可调支托全长的 1/2,下支托不得大于 2/3,上下支托中心应与垫脚、 龙骨木枋中心重合
17、,不得出现偏心受压状态,支顶的纵横水平拉杆、交 叉支撑必须按方案设置,并用扣件锁固,水平拉杆应利用建筑物的构件 进行对顶以增加支顶体系的稳定性,多功能门式架支顶应全部齐全设置 门架交叉撑。 8.1.4 支顶材料应采用全钢材料(水平拉杆,交叉支撑不得采用竹木材料代替) , 多功能门式架必须完好、配套齐全。 8.1.5 9m 高度以下的支模可采用多功能门式架或钢管架设,大于 9m 高度的支 模宜采用钢管架设。 8.1.6 大于 6.5m 高度支模必须先完成支顶体系,经现场自检符合要求后报项目 管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楼面模板安装。 8.1.7 支模高度等于或大于 6.5m 时应设置密闭或合格的安
18、全操作平台。模板及 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 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8.1.8 支模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8.1.9 模板支柱纵横向水平。剪刀撑等均应按设计的规定布置,当设计无规定 时,一般支柱的网距不可大于 2m,纵横向水平的上下步距不可大于 1.5m,纵横向的垂直剪刀撑间距不可大于 6m。 8.1.10当支柱高度小于 4m 时,应设上下两道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以后支柱每 增高 2m,再增加一道水平撑,水平撑之间还需增加剪刀撑一道。 8.1.11在临街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标识,并设专人监护,防止伤及 行人。
19、 8.1.12浇灌整体式的多层构筑物砼,安装上层楼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砼强度 必须达到 1.2mpa 以后,才能上料具,料具要分散堆放,不得过分集中。 模板上堆放材料要均匀,要符合构件的使用荷载,泵送混凝土出料应及 时分摊到其他地方,临时料堆高度不得超过 200mm。 8.1.13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要达到能承受上层支模系统和新浇注砼重量时方可 进行。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同时上下层支柱应在同 一垂直线上。 8.1.14模板安装须有稳固的脚手架防护,操作人员上落应走斜道或稳固的靠梯, 高空作业无安全保护的要佩戴好安全带,安全带要有可靠的固定点。 8.1.15楼层高度超过 4m 或二
20、层以上的建筑物安装支模时,周边应设安全网或搭 设脚手架和加设防护栏杆,高度1.5m。 8.1.16模板安装过程应保证构件的稳定性,有措施防止模板的倾覆。 8.1.17高支模支顶体系应设置安全通道,要有明显的标识和箭头指向,并采用 12v 低压照明。 8.1.18使用电器和机具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建筑机械 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8.1.19支模安装必须按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安装完成后由施工员组 织班组、质量检查员参加有量化的验收,必须办理验收合格才可交下一 道工序作业。 8.2 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8.2.1 模板拆除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
21、度检查,确认砼已达到拆模强度时 方可拆除。 8.2.2 模板拆除,侧模拆除应保证混凝土边角不受损坏方可进行;而水平模板 及支撑则由施工员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试压报告,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表 4.3.1 规定,所发出的指令后执 行。 8.2.3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部荷载的承重能力,否则不能拆除该层楼板支撑, 或采取合理措施增设支撑(架) 。 8.2.4 预应力未建立前,如设计无具体说明,该预应力构件不能拆除支撑系统。 8.2.5 模板的拆除顺序为:搭设模板拆除的脚手架从梁中部开始向两端支点 降下梁底支撑可调支托拆除梁底模板拆除梁两侧模板拆除楼板下 支撑
22、拆除楼板龙骨及模板拆除脚手架 模板分类堆放整齐。 8.2.6 模板拆除时要搭设稳固的脚手架,不许有空隙、松动或探头脚手板;临 边做好防护措施,与外脚手架之间拉设安全兜底网,下方设警戒线和监 护人员。 8.2.7 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 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8.2.8 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 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 时更要注意。拆除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或拉倒。板除平 台楼层的底模应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尤其是拆支柱时,操作 人员应站在门窗洞外
23、拉板,更应严防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8.2.9 作业前应先检查所用的工具是否牢固,工具必须系挂好防止滑落,遇六 级大风时应暂停室外高处作业。 8.2.10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是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 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8.2.11拆除板、梁、柱墙模板应注意,4m 以上的模拆除时,应搭脚手架或操作 平台,并设防护栏杆。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8.2.12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拆除高而突的预制结构件模板,如薄 腹梁、吊车梁等等,应随时加设支撑将构件支稳,严防构件倾倒伤人。 9 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9.1 支模坍塌事故应急措施支模坍塌事故应急措施(抢
24、救措施描述不足、具体怎么做要有一定的做法)(抢救措施描述不足、具体怎么做要有一定的做法) 9.1.1 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 底。并保持出入口畅通。 9.1.2 当发生坍塌事故时,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打电话通知工地负责人和安全主 任。 9.1.3 工地负责人接到通知后马上作出反应,立即赶赴现场。 9.1.4 工地负责人达到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视坍塌的方向及受影响位 置,安排现场施工员指挥楼面上所有作业员工有序撤离现场,并设危险 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9.1.5 安排另一现场施工员把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等待汽车接送去医院。
25、9.1.6 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9.1.7 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应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 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 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 9.2 支模拆除意外事故应急措施支模拆除意外事故应急措施 9.2.1 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 底。 9.2.2 设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按规定设防护措施。 9.2.3 保持出入口畅通,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 9.2.4 如使用某机具拆除时,过程中机具不得带病运行。 9.2.5 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
26、,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 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 9.2.6 在倒塌、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救,有危及用电安全的,立刻切断电源。 确认未有继续坍塌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集体财产。进行抢 救工作时,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 9.2.7 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9.2.8 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10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 10.1 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 10.1.1 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验,合格后方可上岗。患有心脏病、高血 压、精
27、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可从事高处作业。 10.1.2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及必备的安全防 护用具。安全帽、安全带必须使用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安全帽有效期为 30 个月,安全带每 18 个月进行抽检验,不合格不准使用。安全带不得随意拆除 某部分零部件。 10.1.3 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不可赤膊裸身,脚下穿软底防滑鞋,决 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操作过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 程和劳动纪律。 10.2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0.2.1
28、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 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 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10.2.2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 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 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 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 医院治疗。 10.2.3 发现脊椎受伤
29、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 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 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 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10.2.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 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 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 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10.2.5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 位, ,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1
30、0.2.6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 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 10.2.7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 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10.2.8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 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 1/2 处(靠近心脏位置) ,下肢出血结扎在 大腿上 1/3 处(靠近心脏未婚子)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 毒纱布棉垫。每隔 2540 分钟放松一次,每放松 0.51 分钟。 10.2.9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的医院抢救,运 送途中尽量减少颠
31、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 的情况。 11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1.1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1.1.1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 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11.1.2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 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对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 并不可妨碍通行。 11.1.3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1.1.4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
32、走,不得 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11.2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 进行处理。 11.2.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 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 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 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 抢救治疗。 11.2.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 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
33、应初步 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 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12、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环境保护应急救援 1) 、应急准备措施 模板、木枋等材料和加工场按平面布置等有关要求堆放和设置,配置足够 数量的环保型灭火器材和设施及安装临时消防供水系统。 现场用电使用三相五线制,按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电闸箱、发电机等的日 常巡视检查工作,强化岗位培训工作,严禁超负荷用电及违规使用机械等危险 情况。 控制和消除火源,在有堆料场和加工场及施工现场等危险的环境中应严禁 吸烟、焊割作业和使用喷灯,否则应有洒水等相
34、应保护措施。使用的电器设备 应符合防爆规程,定期检查、检修。 材料堆放和加工场与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和厨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模板和 木枋材料加工及安装应及时归堆和清理干净,有防止木碎飘散的措施。 每月组织各施工班组进行防火安全培训、安全交底和消防安全检查,并做 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在堆场和加工场张挂特别注意防火处防火警示标志。 2)应急响应措施 发生木碎等影响环境时,应立即进行洒水和归堆及清理等环境保护措施。 当发生火灾时按程序要求进行传达、紧急疏散、停工、隔离等,必要时立 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 和报警电话 110;应急小组和现场义务消防队员立即投入 灭火和抢救工作,或配合公安消防队展开工作。 3)对火灾应急后现场的环境保护处理 火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矿山无人作业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
- 乡村医生录用管理办法
- 企业科研预言管理办法
- 产品追溯标识管理办法
- 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 云南诊所备案管理办法
- 临朐农贸市场管理办法
- 人员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 企业上市咨询管理办法
- 公司产品条码管理办法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第三版钟理
- JJF 1015-2014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 GB/T 8332-2008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 GB/T 20330-2006攻丝前钻孔用麻花钻直径
- GB/T 18033-2017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
- 输血反应的发生及防治
- 湖北省仙桃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中粮集团朝阳大悦城招商手册
- 钢板仓施工方案
-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 北京福赛尔V6891、V6851控制器(联动型)的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