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卫军朝 ,知 识 管 理,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教材: 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英文书目: 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enport, Prusak.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
2、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1998,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urray Jennex. Case studi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Idea Group Publishing,其他中文参考书目与译著,1.柯平.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2.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苏新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林东清等.知
3、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7.邱均平等.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波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9.Karl Eric Sveiby.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鼓励创造性来增加价值.梁立新译。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10.蒂瓦纳(Amrit Tiwana).知识管理十步走整合信息技术、策略与知识平台.董小英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1.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
4、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中信出版社.2009,12.温迪.布克威茨等.知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野中郁次郎,胜见明.创新的本质日本名企最新知识管理案例.林忠鹏,谢群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4.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李萌,高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5.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知识管理的个人心得,田志刚个人知识管理心得 -MBALIB ( 田志刚企业知识管理心得 -MBALIB (,知识管理实践,国内的网站 (蓝凌) (AMT:知识管理白
5、皮书) ,你眼中的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PKM),缺乏足够的知识 有知识但遗忘了 都存在电脑里,用的时候找不到 分不清哪些是知识,哪些是无用信息 有知识但不知如何去用 还有,你们的补充,我们的知识困惑,个人知识管理,PKM-个人知识管理过程,创新导向的知识和谐管理 腾讯案例研究,知识和谐管理的定义: 为达成组织知识和谐态而实施的一系列知识过程。 其中“组织知识和谐态”是组织和谐管理的终极目标状态。,组织知识和谐管理的和谐主题,1,2,3,4,知识聚集,知识创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知识和谐,组织知识和谐管理的基本体系,知识和谐,战略,知识发现,知识聚集,知识创造
6、,知识运用,主题,硬件:各种信息管理技术、 软硬件设施、网络技术等,软件:组织制度、激励手 段、组织文化、人才、关系,方法,公司简介,腾讯公司创新导向的知识和谐管理,知识发现:扩张腾讯公司的敏锐触角,广泛收集信息、发现有效知识是腾讯优于其他公司的鲜明特征,也是腾讯知识和谐管理的重要基础,腾讯公司的知识发现手段可以概括为,知识聚集:塑造腾讯公司的创新能力,腾讯公司在收集整理知识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方法,搜集整理公司内部及 外部用户提供的创 并筛选,在公司内部的 新平台上提出由 员工投票,管理委员会从中选择可行的项目,司在互联网经营方面的一大创新,即“在线 生活产业模式”。该模式从把握用户需求出 发,
7、强调用户体验,并力图为用户打造“一站 式”的互联网社区,让用户登录腾讯社区后, 能够轻易地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业务。可以 说,“在线生活产业模式”已经成为腾讯公司 整合各种知识的重要平台,知识创造:构筑腾讯公司的竞争优势,实现公司外部的知识创新与内部知识创新的和谐发展,是不可忽视的发展策略。,知识创造,全国高校创业大赛,创新大赛 成立腾讯研究院,知识运用:创造腾讯公司的商业价值,在运用中实现知识共享,在知识运用中实现知识共享,而不是仅仅强调知识共享。腾讯公司意识到,一个小团队或个人,在做某个项目时,必定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提倡在公司范围内的知识经验共享。而这种共享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让员工将自己
8、掌握的知识写出来,提供给公司,而是在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时,聚集群体智慧,共同出谋划策,在知识运用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在运用中实现知识保护,腾讯公司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公司发展战略高度,以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腾讯公司采用“版权+商标权、版权+商业秘密保护、版权+专利保护”等复合保护战略,立体维权,并在知识产权许可方面,严格管理,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知识运用,创新创造价值:腾讯公司知识和谐管理的战略理念,3.,学习,2.,引进,4.,创新,1.,模仿,学习型创新 整合型创新 战略创新,创新战略,信息技术:搭建腾讯公司的发展平台,腾讯公司将人才视为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9、,搭建先进的技术平台,促进员工学习 和创新,作为一家IT公司,腾讯公司的知识管理技术手段始终是先进的,文化管理:营造腾讯公司的创新氛围,在人才和管理中“吐故纳新”,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架构调整。大批职业经理人空降腾讯,在部门调整方面,腾讯公司改变以往扁平式的管理,倾向于垂直模式和部门协作,随着公司的成长,腾讯的企业文化不断进化,由“快乐活力的大学”变为“做一个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知 识 沉 淀,腾讯和识 知识管理,以公司战略为主导,将知识管理巧妙地融在公司的持续创新活动之中,没有强求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而是通过鼓励创新来充分运用公司内外部的知识,不是盲目地建设知识仓库和信息技术平台,
10、而是通过平台建设为以人为本战略的实施提供条件保障,注重聚集知识,同时更注重创造知识;注重制度激励,同时更注重创新环境;注重内部知识开发,同时更注重内外并举,微软的知识地图,微软“知识地图”是年月开始制作的。当时,微软的资讯系统小组开展了一项“技能规划与开发计划”(SPUD)。他们把每个系统开发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制作成地图,以便协助公司维持业界领导地位的能力,同时让员工与团队的配合更加契合。微软的这一计划分为个主要阶段:为知识能力的形态与程度建立起架构;明确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为个别员工在特定工作中的知识能力表现评分;在线上系统执行知识能力的搜寻;将知识模型和教育训练计划
11、结合起来。,微软的知识地图,对于员工的知识能力,微软采用了基础水准能力、地区性或独特性的知识能力、全球水准能力和普遍性能力种知识结构形态来评估。这种基本能力各自拥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态,共有项隐性能力,项显性能力;每一种能力又分为基本、工作、领导、专家个能力水准,每一个能力水准用到个要点加以说明,既清晰又易于衡量,可以避免工作与员工评价时混淆不清。,知识管理的出现,个人: 遗忘、信息组织不合理、产生新的idea的需求 企业: 信息化带来了海量数据 员工离职 公司经营的跨国化 社会知识管理 教育与就业的脱节 科研机构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一:知更鸟的故事,【点评】:知
12、识、技能需要交流,通过知识交流能够提高集体的智慧。,蚂蚁的故事,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实际上都出自于动物,比如像蜜蜂的蜂巢和蚂蚁的蚁窝。蚂蚁天生就是建筑大师,它们能建造出让人类称奇的居所,那圆型的门拱就像计算机里的三维图形。但这里的蚂蚁指的是一个数量级的群体,而不包括个体,甚至是一小群蚂蚁。 生物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小群工蚁放到一个适合筑窝的地方,出于本能,这些小蚂蚁会立刻动手建筑蚁穴。但当蚂蚁的数量小于一定级别的时候,这些忙忙碌碌的蚂蚁只会建造半个门拱,它们会反复建筑许多半个门拱,就是建不起一个完整的门。如果不断地增加蚂蚁的数量,在达到一定数量级别的时候,那些乱哄哄的蚂蚁突然好像得到了
13、完整的建筑图纸,一下子变得有序起来,不一会,一个完整的蚁门就会完成。 【点评】:个人的知识、技能通过共享与交流可以转化为组织的知识,促进了新知识的产生。,西方国家的一句谚语 Dont Reinvent the Wheel. 不要重复发明轮子。 通过与别人分享知识,交流经验,我们会学会自己不会的,也会提高自己的效率,最终增强这个集体的核心竞争力。,信息超载(Information overloaded)与信息饥渴(Information anxiety ),信息超载: 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中, 如果接收到的具有潜在价值且可以被获取的相关信息数量过多, 就会造成信息使用效率的相应降低, 这种情况通常被
14、称为“ 信息超载”。 信息饥渴 由于在我们真正能够理解的信息与我们以为应该理解的信息之间存在着持续增大的鸿沟,因此对信息的饥渴感与焦虑感产生了。现在我们因为拥有了更多的信息而同时就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但问题却是,在这些信息中有99%是毫无意义、不可理解的。 Richard Saul Wurman信息饥渴-信息选取、表达与透析,“我们淹没于信息海洋而面对知识饥荒。用现有手段显然不可能应对现有水平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加控制和未经组织的信息将不再是资源,而是敌人。” -J.奈斯比特.大趋势 【点评】我们需要的不再是数据,信息,而是知识。,为什么要知识管理,TOM:碰到一个难题,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
15、题! TOM:企业里有人能够解决,但我不知道是睡! TOM:JACK能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不在! JACK:我曾经解决过这个问题,但忘了上次如何解决? JACK:我是解决过这个问题,也记得上次是怎么解决的,但是我不想告诉你!,没有知识积累,没有知识导航,知识依赖于个人,没有知识记忆,没有知识分享,信息化演变过程,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确立的第一本报告: OECD: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Page 39,时代演化知识时代的到来,资料來源: 勤业管理顾问公司,“知识管理的第一本书”商周出版,二,信息技术推动,历史发展地看,知识管理,人工智能拉动,电子化社会,
16、信息化社会,知识化社会,智能化社会,数码处理和管理,数据处理和管理,信息处理和管理,知识处理和管理,智能处理和管理,知识管理是历史潮流,Page 41,知识经济的特质,以知识为本位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知识已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资讯与通信科技的快速发展与高度应用,世界各国的产出、就业与投资将明显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Page 42,知识管理技术带来的变化,自发、零散、辛苦,自觉、自成长,三:什么是知识管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是什么?知识在哪里?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知识管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识管理是什么?,国际上的争论:知识
17、是否能被管理,(1)、顾客购买行为的调研,得到以下数据: 产品类、销出时间、销售价格 (2)、回归分析,得到“信息” 周五下午,一次性尿布与啤酒销出有相关性 (3)、判断、设计、得到“经验”、“知识” 周五下午,男人会应太太要求买些尿布,同时为自己 过周末买些啤酒。 于是;在超市里将尿布和啤酒放在一起 (4)、结果提出了销售额,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从例子来认识:啤酒与尿布的故事,数据、信息和知识,数据:离散、互不关联的客观事实,孤立的文字、数据和符号,缺乏关联和目的性 信息:人们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但没有与特定用户行动相关联,信息可以被数字化 知识:与行动和决策
18、密切相关,人们做决策的行动能力,知识创造 与环境相关 智慧:对事务发展的前瞻性看法,智慧得益于人的内在价值观和信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是一回事吗?,信息与知识的区别?,信息 有形产品 与行动和决策无关 经过处理改变形态 显性知识 独立于环境存在 容易转让 可复制,知识 无形产品 与行动和决策相关 经过处理改变思维 隐性知识 环境改变含义 经过学习才能转让 无法复制,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区别: 数据是反映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始数字和事实,如:数字、声音、图像。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成有意义的形式的数据。 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提炼,根据其内在联系得出的系统结论。 智能是激活
19、了的知识,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应用、传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可以变成有用的信息;信息经过审核、分类后,可以变成有价值的知识;知识经过行动、验证后,可以协助企业变成智能型企业,从而创造利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2、知识是什么?知识在哪里?,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而且通常指的是正确的认识。 知识可以存储在书籍、期刊、文档、计算机中,也可以存储在人的脑子里。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提出了知识的分类,即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codified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
20、指用书面的文字、图表或数字公式表达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头脑中的尚未编码化的知识。 知识的两分法成为知识管理的基础。野中郁次郎等借鉴了这种分类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知识管理模型SECI模型。,知识的定义,韦氏大词典: 从研究、调查、观察或经验中获取的事实或想法; 有关人类本质的知识; 学问,特别是通过正规学校教育,经常是通过高等教育获得的知识; 包含有大量学问的书籍。 彼得德鲁克:“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某个个体(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为的方式。”,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
21、经验、价值观、语境信息、专家见解和直觉等要素的动态的混合体,它为评估和利用新经验提供了环境和框架。它源于知者的头脑,并为知者所用。在组织中,知识不仅内嵌在文件和数据库中,而且还存在于日常活动、流程和规范中。 简单地说,知识是可以用于行动的信息。知识是智能决策、预测、设计、规划、诊断、分析评估和直觉判断的关键资源。,三、知识的分类,2、按知识表述方法(可呈现程度):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Michael Polani,野中郁次郎) 隐性知识:难以用文字记录和传播的知识 技术要素:技术诀窍、技能和能力 认知要素:分析问题、判断力、前瞻性 经验要素:经验和阅历 情感要素:直觉、偏好、情绪 信仰要素:
22、价值观、人生观、目标倾向 显性知识: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记录和传播的知识(数学式的表达、计算机程序、报告、地图、规格以及手册等 ),是指可以用形式化与制度化的言语加以传达的知识(Polanyi,1967),为可以用文字和数字来表达的客观且形而上的知识(Nonaka Nonaka, 1991; Nonaka Nonaka& Konno, 1998)。,隐性知识1,可被个人或群体所掌握的共同合作经验与对事件的解释(Cavusgil, 2003 ) 个人的内隐知识可在员工的计划(scheme)、技能、习惯与抽象的知识中所发现;而群体的内隐知识则存在于管理计划中、组织对过去合作经验的意识(
23、consensus)、企业日常作业、企业文化、职业文化中发现(Lyles Cavusgil,2003)。,隐性知识2,Know how (技能),Know what (认知),Know why (经验),Know which (偏好),Know - care (价值观),隐性知识4:对隐性知识的研究,60年代由波拉尼提出; 野中郁次郎将其用于创建组织学习理论;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领域中最核心的议题。,隐性知识4:对隐性知识的研究,隐性知识:难以文字记录和传播的知识 技术要素:技术诀窍、技能和能力; 认知要素:分析问题、判断力、前瞻性; 经验要素:经验和阅历; 情感要素:直觉、偏好
24、、情绪; 信仰要素:价值观、人生观、目标倾向。,隐性知识5:隐性知识特性(1),“隐性知识无法编码和显性化,人们很难通过阅读手册或通过听讲座获得它,它必须通过体验才能学习” 。 -野中郁次郎 “隐性知识是对个人感知的训练,它很难口耳相传,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但当他知道这些时,又不能表述它”。 -波拉尼,隐性知识5:隐性知识特性(2),“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毛泽东 “隐性知识是指那些认识主体所知道的东西,它来源于经验,体现着认识主体的信仰与价值观。” “隐性知识可以用于行动,最有价值。隐性知识是新知识产生的最重要的基础,因为,“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25、 -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5:隐性知识特性(3),隐性知识以人为载体; 隐性知识是冰山的一角; 人们表达出来的的比实际拥有的少; 人们意识到的比实际拥有的少。,隐性知识5:隐性知识特性(4),隐性知识具有以下特性: )环境依赖性。隐性知识在产生过程中,对个体与团队的性格、经历、价值观和组织文化、环境具有依赖性。 )模糊性。隐性知识以一种非格式化的、未编码的形式存在于人的脑海或一定的组织形态之中,由于它非结构式的表达,它难于与人交流与共享。 )个体性。它是个体或团队的心智感悟与判断,反映了个体的价值观与心智模式。,隐性知识VS显性知识,显性知识VS隐性知识,相互依赖、共同加强知识的质量。 隐性知识
26、提供了一个发展、解释显性知识的基础。(Polyani, 1975) 要理解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成功的交流(显性知识的交互)要求他们的隐性知识有重叠之处。 人们的弱联系(非正式的沟通)可以促进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差异,隐性知识 主观的; 受特定环境影响; 价值观和信仰; 直觉和判断力; 预见力; 经验、动手能力、秘诀; 难以传递和复制。,显性知识 客观的; 不受特定环境影响; 理性知识; 付诸文字; 关注过去; 抽象; 容易传递和复制。,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 :,按存储单位: 第一种分类: 员工个人知识:是指员工自己的知识,包含技能、经验、习惯、自觉、价值观等等
27、,属于员工可以带走的东西。例如,某些员工的计算机维修能力很娴熟,某个优秀员工对企业节税处理得很好。 组织知识:文化的知识和运作的知识 例如,组织内优秀的作业流程、信息系统、组织文化与团队协作,这些都是员工个人无法带走的知识。例如,一家公司的作业流程设计的非常好,即使公司里的某个员工或经理离职了,公司优秀的作业流程依然存在,并不会因此而消失。,第二种分类: (1)内含于员工的观念型知识 是指内含于员工心智模式内的一些知觉能力、概念性知识的等。例如,能察觉到公司已逐渐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了危机,这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诠释能力。 这些能力常常需要通过广度的教育与心智模式的推理分析,即由“分析中
28、学习”(Learn by Analysis)才能获得,而不是通过某些技术性的模仿或训练可以得到的。,(2)内含于员工的经验型知识 这些知识也是属于员工的,主要是要通过“干中学”( Learn by Doing)的训练及练习来获取。例如,一位员工经过长期的实践工作而获得如何精确地判断精密仪器故障的能力。 (3)内含于组织文化的知识 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共识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员工带不走并内含在组织里的知识。例如,优良的团队精神、顾客至上、开明、创新等文化体系。这种知识经常通过组织文化的形成而逐渐成形。,(4)内含于组织运作的知识 主要是指内含于组织例行作业流程内的分工、协调和合作的知识。例如
29、,有效率的生产线、服务、IT结构。 这种知识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改进所形成的集体知识。例如,两家公司虽然拥有相同的设备、人员及投资,但是两家的生产效率、信息化绩效和客服效率不同,这就表示内含于运作流程当中的知识质量的优劣就不一样。 (5)可编码的知识 即可以利用文字和符号等写出来的知识。,4、从对对象的了解及利用的目的区分 (1)描述性的知识 是针对Know-what而言,即了解事件的概念、组成与结构的知识。例如,了解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知识管理? (2)程序性的知识 是针对Know-how而言,即了解事件的执行程序、步骤和方法的知识。例如,了解企业如何导入知识管理?导入知识管理的流程步骤是什么?
30、,(3)因果性的知识 是针对Know-why而言,即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等关系的知识。例如,了解企业导入知识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导入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能够提升哪些企业价值 (4)情境性的知识 是针对Know-when而言,即了解事件与背景或不同事件间互动关系的知识。例如,了解企业在何种情境下应该选择哪种知识管理的导入战略?,(5)关系性的知识 是针对Know-with而言,即了解事件与其他重要因素之间关系的知识。例如,了解企业要转型为知识型组织时,其信息技术、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企业流程之间如何配合?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从知识管理过程来看:即知识的生产、存储、组织、传播、利用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价值:知识管理过程就是知识资本或知识资产的管理。 知识管理的目的: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知识传递给合适的人 知识管理的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与创新想结合的活动 知识管理的转化: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创造新的价值的活动 知识管理的主客体:对知识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和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权过程的管理,KM=(P+K)S,3、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这个思路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父子关系探析
- 制定管理办法技巧包括
- 《宏观经济分析:货币供应、价格与汇率的实证研究》
- 全面质量控制流程与程序手册
- 信息经济学理论框架及其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 企业人才战略规划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 硬车削工艺参数优化:全因子试验与响应曲面分析
- 校园榜样力量培养与传承案例分析
- 基于增强现实的博物馆藏品虚拟复原研究-洞察及研究
- 安全教育的内容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T/DZJN 03-2019即热式饮水电加热器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5年调解员职业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
- 喷粉技术质量协议书
- 2025年自考有效沟通技巧试题及答案
- 商场物业外包合同协议
- 2025民宿租赁合同标准范本
- 云仓公司规章管理制度
- 2025年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
- 某单位推行6S管理细则
- 学校物业管理与师生满意度分析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