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课程考试试题_第1页
基础生态学课程考试试题_第2页
基础生态学课程考试试题_第3页
基础生态学课程考试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农业大学20072008年秋季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考试试题一、 名词解释1、 ecotone: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2、 meta-population:集合种群:描述的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3、 niche:生态位: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4、 coevolution: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某一特性由于回应另一物种的某一特性而进化,而后者的该特性也同样由于回应前者的特性而进化。5、 内禀生长率:不受限制的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即具有稳定年龄结

2、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它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常率。6、 生活型和生态型:生活型是生物对综合环境长期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生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进行趋同适应的结果,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形态相似,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生态型是生物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的基因型反应而产生的,是生物趋异进化的结果,生态型是生物适应于不同的生态条件区域的遗传类型。7、 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同资源种团。8、 领域行为:领域是指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

3、入的空间。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以威胁、直接驱赶入侵者等保卫领域的方式,称为领域行为。9、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合其栖居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二、 选择题 1、 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a、ehaeckelb、epodumc、agtansleyd、darwin2、 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a、全球陆地b、全球海洋c、整个生物圈d、整个宇宙3、 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4、 当光强度不足时,c

4、o2浓度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至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5、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d)a、平均温度b、发育的时间c、有效积温d、发育起点温度6、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7、 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8、 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b)a、成群分布b、均匀分布c、随机分布d、带状分布9、 东

5、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a、季节消长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平衡10、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a、原始合作b、竞争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11、 种群为逻辑斯蒂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a、密度增长缓慢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c、密度增长最快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12、 关于优势度的正确概念是(a)a、种群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一句其频度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13、 利他行为属于(a)a、种内行为b、种间行为c、既非种内行为又非种间

6、行为d、既属种内行为又属种间行为14、 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拐点所对应的时期属于(b)a、加速期b、转折期c、减速期d、饱和期15、 除(b)外,下列各种用途都可以用来描述种群变化趋势a、年龄锥体b、性比c、生命表d、种群增长模型三、 填空1、 研究生态学的三大类方法实验室研究、野外研究、数学建模。2、 生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 生态因子的作用的一般特点包括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 自然种群具有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三个基本特征。5、 种群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随机的、均匀的、成群的。6

7、、 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7、 解释种群演替机制的模型有促进模型、耐受模型、抑制模型。8、 种群进化的过程种,自然选择可分为定向选择、稳定选择、分裂选择三种类型9、 种群间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10、 生态金字塔按采用的单位不同,可分为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11、 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单配制、一雄多雌制、一雌多雄制。12、 种群的初级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四、 简答题1、 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及其补充原理答:谢尔福德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

8、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补充原理:(1)每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着差异而耐受性还会因年龄、季节、栖息地区等的不同而有差异。(2)生物在整个体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是不同的。(3)不同的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是不同的。(4)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下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下降。2、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并说明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答: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k;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该模型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曲线,其

9、曲线有两个特点:1.曲线渐进于k值,即平衡密度;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该曲线通常可划分为5个时期,即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和饱和期。描述该曲线的逻辑斯蒂方程为dn/dt=rn(1-n/k)。方程中的两个参数r和k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n 种群个体数量,r表示物种的瞬时增长率,k是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密度。3、 如何用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种群的动态以及评价环境的优劣?答:种群的年龄结构由年龄锥体来表示,若锥体基部宽,顶部狭则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若基部顶部大致相同宽度,说明出生率、死亡率大致平衡,年龄结构和种群大小保持不变;若

10、基部狭顶部宽,表示种群中幼体比例较少而老年比例占很高,说明种群处于衰老阶段。某一年龄阶段种群数目剧减,则表明环境恶化;某一年龄阶段种群数目剧增,则表明环境较好。五、 论述题1、 阐述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答: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逐步形成的。捕食者进化了一整套适应性特征如锐齿、利爪、尖喙、毒牙等工具,诱饵追击、集体围猎等方式,以更有力地捕食猎物。另一方面,猎物也形成了一系列行为对策,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假死、快跑、集体抵御等以逃避被捕食。自然选择对于捕食者在于提高发现、捕获和猎取食物的效率,而对于猎物在于提高逃跑、防止被捕食的效率,显然这两种行为是对立的。在捕食者-猎物关系

11、的进化过程中,常会见到一种重要倾向,即“负作用”倾向于减弱。在自然界中,捕食者将猎物种群捕食殆尽的事例很少,精明的捕食者大都不捕食正当繁殖年龄的猎物个体,因为这会降低猎物种群的生产力。被食者往往是猎物种群中年老或体弱患病、遗传特性较差的个体,捕食作用为猎物种群淘汰了劣质,从而防止了疾病的传播及不利的遗传因素的延续。2、 比较r-和k-两种进化对策答:r-选择种类是在不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使种群增长率r最大,它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时代周期。k-选择种类是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的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适应竞争,它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慢速发育,大形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时代周期。r-对策和k-对策在进化过程各有其优缺点。k-对策种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