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书评合集_第1页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书评合集_第2页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书评合集_第3页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书评合集_第4页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书评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 1中,我已经讨论过几次“国家权力的建设”。这项工作的目标之一是质疑主流研究路径:用“国家权力建设”作为影响农村社会变革的基本动力,或者承认中国农村社会的各种属性是“国家权力建设”的结果。的确,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民族国家和各种国家制度的建设是现代社会的主导进程之一,对许多社会进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然而,在对中国材料的分析中,“国家权力的建构”能否令人信服地解释基层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仍然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中国国家权力建设的“实践”真的是针对它所指的一些基本问题吗?它是否试图根据与过去不同的原则和机制来重组社会?识别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经验证据的支持,也关系到对

2、这一术语所包含的一些规范和标准的理解,即我们在研究工作中使用这一概念的意义和标准是什么?基层政权通过实证考察了这一概念框架的解释力,但没有给出“国家权力建构”的规范性内涵。也许,我假设人们已经理解了这个术语的规范含义,并且这种理解与我自己的理解是一致的,所以我用它作为没有解释的知识的前提。现在我意识到有必要清理这个知识前提,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准备。有鉴于此,本文将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规范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回顾和讨论,暂时不涉及任何具体的案例材料。(1)在对中国的分析中,似乎我们首先从对“后果”的研究中发现了“国家权力建设”的概念。一些有影响的作品或多或少以“国家权力的建构”为前提,来说明近代

3、以来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这一视角的基本方向在于理解中国近代“国家权力建设”对基层社会结构的影响。其中,对士绅阶层分化影响特别大的研究充分利用了这一框架。其表现是研究者将目光从士绅本身转移到士绅生活的宏观社会变迁,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国家构成背景。在学者的运用中,国家权力的建构不仅具有现代历史观的意义即随着现代社会变迁的进程,国家权力发生了向下扩张,而且具有分析工具的意义即其规范内涵可以延伸到观察中国社会的变迁。近代这种变化的一个显著后果是,在国家权力扩张的打击下,士绅社会逐渐解体。绅士研究的一些基本结论集中在周锡瑞和阿马里巴克斯兰金编撰的文集中。2这种研究侧重于地方领导人和精英的活动背景,其核心问

4、题是了解地方精英如何进入国家体系,或者他们如何并通过何种机制融入国家权威。这几乎是1949年以前关于草根士绅行为的讨论话题。显然,本研究假设中国近代存在一个宏观的整合过程,这也是国家权力中心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巨大的发动机,搅动着社会生活的方向,决定着包括地方精英在内的社会成员的命运。这些地方精英曾经位于基层社会的融合中心:“在西方,国家权威结构和精英权威结构被分成两部分,精英们需要找到重建权威和扩大他们所需要的荣誉的其他手段。然而,在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中,由于社区发展和精英自身的需要,精英控制着地方权力结构。精英总是试图垄断权力,而社会也需要精英加入权力结构。一些社会治理需要使用精英

5、资源福利、享受、休闲和影响力等。因此,赋予精英行政权力有助于社区结构的运作,而精英的进入使权威结构获得公信力,并使地方社会趋于稳定”(杜赞奇,1990,p264)。然而,外部社会的发展破坏了传统的士绅晋升结构,使传统精英的地位下降。这种影响的基本结果是士绅的构成及其职责发生了变化,地方整合力被削弱。首先,他们的来源已经改变,精英已经从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变成了交易中介。这引起了社区关系的变化:最初,它必须经过士绅自己的努力在家庭中建立象征性资本,承担友爱和其他社区任务,提供基本的社区需求,提供保护所需的庇护关系,以及确立社会领袖的公共身份,以便在当地社会获得广泛的统治合法性,等等。过去,这种

6、庇护关系的条件是,控制生产和主要农业资源的群体没有在低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或整合。此时,当地精英取代了他们,实现了社区融合。一体化程度低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公民身份和商业交易,国家无力保护公民在经济交换中的权利,只能利用地方当局结构来协调秩序。因此,地方社会形成了以精英为中心的整合体系,但并没有进入以国家为中心的整合体系。然而,随着士绅构成和素质的变化,非职业身份关系逐渐取代了当地社会的面对面关系。在农民眼中,当地精英成为权威的第三方或局外人。随着考试内容和制度的变化,士绅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有效联系逐渐消失。他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垄断这种联系(斯蒂芬c阿韦尔,1990,p282),再也不能通过

7、官方声誉、财产资源和福利分配权利来维持他们的权威地位。他们的文化价值(知识)正在下降,但官僚程序却在增长(张仲礼,1991)。3因此,最初由士绅调解的上层与国家、下层与地方社会之间的政治利益联系一直在减弱,地方社会的凝聚力也一直在减弱(lenore barkan,1990,p191)。4这些变化表明,地方社会和割据政权正在分散和瓦解,存在一个面向国家权力中心的结构重组过程,地方精英的官僚化是这一过程的写照。库恩更清楚地指出,正是“国家权力建设”刺激了一种趋势:地方监管精英日益扩张。从清朝到民国时期扩大中央财政控制的措施促进了地方和乡村各级国家官僚的发展,包括根据新改革政策建立的组织、地方教育联

8、合会、商会、集会和代表团的兴起。这些组织被称为“自治”,但事实上它们与国家权力的目标是一致的(库恩,1975,p257)。5在宏观层面上,它们的出现有利于权力结构的集中过程。本质上,他们是为国家服务的群体。自1927年以来,中国的税制改革,特别是取消赠与税和营业税,取消地方警察,建立地方政府机构,提高了中央政府控制财政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领导人的控制。由于“国家权力建设”进程的打击,过去的地方社区精英逐渐被企业型和行政部门型国家经纪人(掠夺性经纪人)的兴起所淘汰和取代。这些人成为新的地方当局,他们从政府和农民那里掠夺来增加他们的个人收入。因此,地方衰退和革命的发生不是因为国家权力的衰落,

9、而是因为国家试图加强自己的政治权力。然而,在近代中国,国家权力的建设陷入了一种内卷化的局面,即国家试图从人民手中榨取资源,并使国家权力现代化以加强自身,但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资源被各种掠夺性的掮客用来谋取私利,结果,国家权力的扩张导致了社会的进一步崩溃和破产(prasenjit duara,1995)。6内卷化对当地社会的重要影响是,保护性经纪人逐渐被掠夺性经纪人所取代,从而破坏了通过保护性经纪人实现的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文化纽带。最终的结果是,“国家权力建设”的过程摧毁了国家本身在基层的权力基础。国家努力聚集资源使农民承担了主要负担,这表现为财政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协调。这导致了农民和地方精英

10、的强烈不满,而长期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是农民破产、资源基础枯竭和国家权力建设目标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精英面临一个困境:一方面,他们支持不受欢迎的国家收集资源,以获得对其自身地位的合法性承认,但他们不得不容忍这种情况,以摧毁当地社区和消耗权力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尽力保持传统的自治和社区团结,但他们对国家的反对使他们失去了官僚地位。他们中间角色的退出使得地方社会的维持和国家权力的建设不可持续。基本上,达斯科茨波尔也接受上述框架,但它更接近于一种宏观的结构性解释。她指出,地方精英和国家不是孤立的行为者,而是更大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网络的一部分,这一网络在某一地区的变化带来了其他的变化(theda

11、skoclpol,1979)。7例如,君主的退位和军阀制度的到来对士绅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了儒家精英学者和官员共同寻求的行政结构和文化的一体化,并在1911年后开始瓦解。这些人在政权更迭的背景下受到影响,他们的命运是不可预测的。1911年以前,学者控制了新设立的省代表机构,而官员(许多省的统治者)忠于清政府,致力于地方政治。1911年后,他们与当地军队一起工作。然而,在1915年,这种结合被打破,这个地方基本上由士兵统治(连同军阀制度)。许多从前的本地绅士除了享乐之外无事可做,他们成了大中城市的资产阶级。到1927年,一些前文人官员在军阀统治下赢得了一些席位,但军阀制度影响了他们的职能

12、和收入,军事组织获得了权力。绅士向上流动的竞争逐渐被非儒家培养的人所取代。绅士可能在变化中寻求个人地位,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新的权力结构中,或进入现代城市谋生,但在这些部门,总的来说,绅士的集体性丧失了。没有他们特殊的权力和归属单位,他们统治下的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自主权将会丧失。根据斯科尔波尔的观点,君主制的退位(旧国家形式的改变)导致了当地精英的瓦解。它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实现的:首先,它破坏了当地社区领导团体的相互联系,传统的地方当局在困难时期无法通过共同努力来保护自己,也无法获得军阀和国家的支持,例如太平天国革命中绅士的表现就是这样。其次,它摧毁了地方精英和国家权力中心之间的制度化联系,以

13、及军阀对该地区的控制和随后几年的内战,巩固了对当地的行政和军事控制。与政党、政治家和军阀打交道的当地绅士们经常面对对手的变化。这种情况使得地方精英的流通陷入不稳定,他们不断失去权力、财产和生命。第三,新知识的传播侵蚀了儒家国家,削弱了传统儒家教育的影响。学者和文化地主也失去了基于传统教育合法性的优越地位,而商人、土地投机者和走私者由于掌握了新知识和新资源而地位上升。这鼓励了机会主义价值观在当地精英中广泛增长。其他学者将“国家权力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定位于19世纪中期的社会政治变革,认为它成功地使国家权力深入农村:“在传统中国,国家行政走向城镇,而基层结构是一种非正式的治理形式通过传统的精英、绅士

14、或非政府的社会制度。19世纪的农民革命改变了这种状况,摧毁了旧的精英集团和传统的社会制度,代之以新的组织精英和新的占主导地位的群众组织,正式的官僚机构进入了乡村一级。(多克巴尼特,1967: 428) 8这样,新的政治制度国家将其活动扩展到地方,如开展经济生产,提供社会和教育服务等。但在革命之前,这些地区不是国家和官方系统的活动空间。黄宗智对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和土地改革的解读也显示了上述观念的影响。凯瑟琳伯恩哈特也承认,国家权力建设的“最大受害者”是绅士地主集团,但不同意普通人理解的国家权力建设时期。他认为,这一过程不是现代的短期现象,而是现代农民革命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绅士和地主政治和

15、经济权力的削弱开始缓慢(凯瑟琳伯恩哈特,1992)。9因此,现代农民革命摧毁的是一个已经摇摇欲坠的基层政权。在中国,基层曾经有两种制度:士绅借助官方权威而存在,但他们没有官方权威,只有财富和文化。这种状况在现代社会结构集中化的过程中趋于崩溃。总的背景是:随着国家权力的深化,税收压力加大,工农产品价格比发生变化。在农民反抗和国家税收的双重压力下,地主制度难以为继,摇摇欲坠。这些矛盾集中在基层的“税制”和“租制”危机中,因为它们代表了两种制度化关系的变化:税制反映了绅士与国家的关系;地租制度反映了绅士与农民的关系。国家对地方税收制度不满意,但不能打破它,因为它依赖于地方税收制度。农民逃税现象普遍存

16、在,国家不得不使用地方精英而不是监管,这降低了不遵守率,但也给了地方精英利用其法律地位谋取私利的机会。在不受国家控制的地方公共服务中,通过利用绅士的官僚地位来聚集财富和满足自身利益的过程通常开始了。当农民因为支付租金而与精英发生冲突时,这些精英的官方身份使他们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而农民却得不到任何保护,于是很多不满情绪在当地积累起来。“租”与“税”以及反租反税之间的纠缠使得绅士们不愿意去阻止这场危机在上述双重危机下,这些不满交织在抵制不确定性的目标中:抵制对国家的地租和抵制对地方精英的税收成为农民运动的目标。显然,如果允许地方精英利用法律体系谋利,抵制肯定会指向保护他们的制度从而危及国家权力。

17、农民的反抗导致国家重新进入税收关系,表现出一种矛盾的角色:为了协调冲突和政治稳定,国家不得不限制地方绅士的租金来源,但为了保持国家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它不得不保护和支持地方精英的合法性。随着国家的不断干预和地方精英寻求保护的需要,绅士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勾结得到加强。这种勾结使得官员积累个人财富越来越普遍,这在过去是官方不允许的。官制可以为基层官员提供地位、身份和保护,但不能给他们私人财富。身份和财富的交换可以使这两种需求有各自特定的来源,并且提升和财富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长期的实践中,这种交流发展起来,侵蚀了地方官员和士绅精英的整体素质。后者不断腐蚀官员,利用他们的财富资源与前者交换保护,以稳定他们的控制权。他们必须依靠官方支持来保证自己的权力,但不能独立支撑自己。结果,地方官员精英网络逐渐形成。这些研究各有侧重,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即都发现了以绅士为中心的地方社会结构的解体,都不同程度地指出国家权力建设的权力集中过程是上述“解体”的重要原因。显然,这些研究的基本立场之一是试图用国家活动来解释地方活动的变化。虽然他们主要关注的不是“国家权力建设”本身,而是地方结构的变化,但承认“国家权力建设”过程的存在是分析的前提。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当学者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