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中国”(China)享誉世界,是中国古代高超的手工业。,中国古代有哪些突显于世界的手工业成就?,青铜器:,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青铜器媲美。,冶铁:,春秋时期已能冶炼生铁和钢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丝绸:,到汉代,中国获得“丝国”称号。古罗马恺撒大帝时期上等丝绸每磅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陶瓷:,十八世纪,欧洲人以能获得一件昌南(china)镇瓷器为荣。 ,设计:滨河中学 陈德基,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1、冶铜技术,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约15个世纪。,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
2、,因颜色青灰被称为青铜。,请思考: 什么是青铜器?青铜时代是何时?,青铜器,青铜时代:,1、冶铜技术,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请思考: 我国的青铜器发展经历怎样的过程?青铜文明的辉煌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青铜器发展过程:,新时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商周:鼎盛时期,器物最为精美(成熟)。,(商周时期)青铜器辉煌表现:,生产规模大:,如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2平方公里、10万吨,有礼、兵、乐、饮食器、生产工具等,数量多、种类全、使用广泛:,技艺精湛:,周礼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剂)” :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请思考
3、: 这段记载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商周时期铸造不同的青铜器,有不同的配方,反映了商周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和成熟。,2、冶铁与炼钢技术,请思考: 我国冶铁炼钢始于何时?其技术进步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时间:,2、冶铁与炼钢技术,技术进步历程:,春秋西汉北朝,冶铁:,经历了由块炼铁到生铁的进步。,炼钢:经历了,灌钢法,块炼钢,炒钢、铸铁脱碳钢,史书记载: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这种情况印证了 A战国时期我国已能够造钢剑 B同一时期我国战争更多 C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灌钢技术 D春秋时期我国铁质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2、
4、冶铁与炼钢技术,技术的进步,燃料的更新,木炭 煤 焦炭,春秋,西汉(开始),南宋(开始),北宋(普遍),明朝(流行),请思考: 金属冶炼的燃料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煤的使用是冶金史上的一大飞跃?,因为煤的火力远胜木炭,炼的钢铁硬度、质量大大提高。,最早的纺织材料是麻,二、衣被天下(从麻丝棉),请思考: 我国的纺织技术已有多少年历史?最早的纺织材料是什么?,6000多年历史(新石器时代),发明人:嫘祖(黄帝元妃),2、丝织工艺的发展:,明清:丝织业达到鼎盛,南京、苏州、杭州成为三大丝织中心,二、衣被天下(从麻丝棉),丝织业,1、养蚕缫丝技术的发明,西周以后:丝织工艺突飞猛进,,汉代:丝绸远销欧
5、洲,获得“丝国”称号 西汉的素纱禅衣是当时丝织技术成就的代表,唐代:出现缂丝技术(宋代盛行),棉织业,东汉:开始于边疆种植,南宋:从广东、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明朝: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南宋:棉纺织业成为产棉区主要农村副业,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请思考: 明代后期,棉布为什么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1、棉花种植,2、棉纺织业,自宋末到明,棉花种植迅速向内地传播,遍及全国,为棉纺织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元黄道婆将海南的先进工具推广到内地,并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 棉布物美价廉、保暖、御寒、耐用,能适应各阶层人民的使用,而丝贵重。,请思考: 明代后期,棉布为什么
6、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 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它反映了() A棉花种植在内地的推广 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棉纺织技术的推广 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请思考: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三大拳头产品是什么?,丝绸、瓷器、茶叶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三大拳头产品,陶、瓷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餐具,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如:人们要求储存粮食,要求有煮熟事物的器皿和汲水的盛器等。 说明了农业是手工业的基础。,请思考: 陶器为何恰好在农业生产出现的新石器时代被发明,说明了什么?,目前我国最早的陶器出土于江
7、西万年仙人洞,距今8000多年。,请思考: 广东人有煲汤的习俗,你知道煲汤的用具是什么吗?我们每天所用的餐具中常用的是什么?,三、从烧陶到制瓷,陶与瓷,陶器新石器时代手工业最重要的成就;,彩陶、黑陶、白陶三大类;,请思考: 我国先民制陶的工艺有哪几种类?,三、从烧陶到制瓷,陶与瓷,陶器新石器时代手工业最重要的成就;,彩陶、黑陶、白陶三大类;,请思考: 陶、瓷是怎样的关系,它们的本质差异在哪?,请思考: 我国先民制陶的工艺有哪几种类?,陶与瓷的关系:,从制作原理上说,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制作流程大致相同;,陶瓷的本质差异:,用料:瓷器只能用瓷土即高岭土作胎; 烧制温度: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
8、 200 左右; 吸水性:瓷器的吸水率低; 透明度:瓷胎的表面必须施用玻璃质釉,光滑透明; 敲击声:烧成的器皿质地坚硬,敲击能发出金石声,三、从烧陶到制瓷,1.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2.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古代制瓷技艺终于成熟。,瓷器的发展,3.南北朝时期:(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这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请思考: 中华民族祖先在瓷器发明中经历了哪几次突破性的发展?,4.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白瓷也进入了成熟期。,瓷窑遍布南北,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不可缺的生活用品;,瓷器大量出口,且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唐代邢州白瓷
9、和越州青瓷最为著名;,唐邢窑白瓷,唐越窑青瓷,杜甫在他的诗中写到:“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 送茅斋也可怜。”诗中描写的是() A青瓷 B青花瓷 C彩瓷 D白瓷,瓷器,宋代“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5.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6.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青花和釉里红),7.明清:彩瓷成熟,清:粉彩和珐琅彩,明: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中国古代制瓷技术发展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白瓷青瓷彩瓷斗彩粉彩 B青瓷白瓷彩瓷斗彩粉彩 C青瓷白瓷斗瓷粉彩彩瓷 D白瓷青瓷斗瓷彩瓷粉彩,请思考: 我国古代手工业在各
10、生产部门取得辉煌成就,许多部门的产品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那么,它们是在怎样的方式下取得的呢?,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原始社会后期: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出现,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1、官营手工业,请思考: 从西周到明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 独占利润; 以农为本,工商为末思想的影响。,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1、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官营手工业往往资金雄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对产品质量要求高,有助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工匠集中于官府
11、手工业作坊劳动,严格管理,相互交流经验,具有人才优势和分工协作。,官营手工业产品不进入市场,供贵族使用,缺乏竞争;,工匠强制性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随着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其内部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征役制演变为募役制,变化:,变化原因:,商品经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私营手工业,请思考: 私营手工业的产生、发展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兴起,此后曲折发展; 明中期以后,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行业中超越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1、发展历程,2、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的变化,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明中后期,产生了雇用劳动关系(“机户出资
12、,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练 习,1、在夏商周时代,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手工工场,2、在中国古代手工业中,从事武器生产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手工工场,3、铁农具完全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是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4、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seres”和“china”,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丝绸之国”和“瓷器”,可见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丝绸和瓷器就是古代中国的象征。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 B、唐朝时期我国的瓷器制作
13、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明清时期洛阳是全国的“瓷都” D、明清时期丝织业开始使用专门织造花纹的花楼机,5、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A. B. C. D.,6、宋代瓷器以下列那种最为著名 A、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 B、五彩瓷 C、珐琅彩瓷器 D、带有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7、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制瓷业进入黄金时代
14、,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这主要反映了制瓷业 A.分工细密 B.瓷器品种增多 C.制造瓷器的过程繁琐 D.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8、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9、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A.西汉 B.东汉 C.唐代 D.宋代 10、某地发现了一座古墓,随葬文物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青花釉里红婴戏碗、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已残)、玉米粒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元朝,11.青铜铸造技艺成熟于 A.夏 B.商朝 C.春秋
15、 D.战国 12.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始于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南宋,13.到明代后期成为广大民众主要衣料的是 A.丝绸 B.麻布 C.毛料 D.棉布 14.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当时不能见到的 A.彩陶 B.青瓷 C.白瓷 D.五彩瓷,15.下列表述符合官私手工业经营生产情况的是 A.西周时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 B.唐代后,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古代手工业的重要地位 C.世代传习的特点只存在于私营手工业中 D.只有官营手工业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文艺复兴时意大利一位画家,在他的作品群神宴上,画
16、了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明的青花瓷。 材料二:18世纪初,法国有一首诗: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请回答: 上述二则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上述二则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参考: 材料一反映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中国明代青花瓷受意大利画家青睐; 材料二反映18世纪法国人对中国瓷器的赞赏。 说明中国瓷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材料二:据考工记载,齐国的官营手工业包括木作、冶铸等行业共30个专门的生产部
17、门。 材料三:(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回答: 早期官营手工业有哪些典型特点?你怎样评价官营手工业?,管子小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生产范围广,分工细致; 工匠集中于官府手工业作坊劳动,相互交流经验,且有人才优势。 评价: 官营手工业往往资金雄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具有人才优势分工协作。有助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但官营手工业产品不进入市场,供贵族使用,缺乏竞争。工匠强制性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1、,1、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 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时期,手工业有较大发
18、展,由 垄断。 时期,三种形态的手工业都已经出现。,2、中国 晚期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时能铸造比较讲究的青铜器。 时代,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3、 ,中国已有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到 已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用 鼓风冶铁,更使中国的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新时器时代,夏,商周,农业,西周,官府,春秋战国,西周末期,水力,汉代,4、商朝工匠在 过程中,烧制出原始瓷器。 时,瓷器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到唐代形成 两大系统。中国瓷器从 起输出国外。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 起,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
19、 时期。 和 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烧制陶器,到东汉,南青北白,唐代,17世纪,苏州,杭州,鼎盛,中国古代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手工业成就?中国手工业为什么会领先世界? (要点提示: 高度发达的农业、长期的统一、世代传习、官营等。),中国古代有哪些突显于世界的手工业成就?,商代的青铜铸造无论在技艺还是在规模上都居于上古世界的前列; 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而且发明了生铁和钢,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灌钢法的发明使中国钢的产量和质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西周以后,中国被称为“丝国”;黄道婆的脚踏三锭纺车; 至迟到唐代,陶瓷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20、请思考: 中华民族祖先在瓷器发明中经历了哪几次突破性的发展?,东汉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 隋唐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白瓷进入成熟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且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宋景德镇成“瓷都”。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 元: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期, 明清:彩瓷成熟。,春秋战国时勃兴,此后曲折发展,明中期以后,开始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因为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显著进步,封建自然经济得到发展,因此以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形式的私营手工业勃兴。但在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情况下,加上统治者重本轻末
21、思想影响,私营手工业者受到限制,曲折发展。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官营手工业衰退,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占据主导地位。,请思考: 私营手工业的产生、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为什么?,资 料,练习,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有个节目是由各个地方台主持人报出的各省春联,当安徽台主持人报出安徽春联:“黄山为九州增色” 时,江西台主持人报出江西对子:“瓷器与中国同名”。用词之巧妙,创意之精妙得到不少观众的称赞。请问:瓷器和中国在英文中的称谓和来由?丝绸与陶瓷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二件宝物,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什么时间开始瓷器取代丝绸地位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在对外贸易的商品中大
22、量增加?“丝绸之路”称呼因而发生什么变化?(10分),瓷器和中国在英文中都称China(2分); 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昌南镇(景德镇)成为“瓷都”, 瓷器精美很受欢迎。(2分)十八世纪,欧洲人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2分) 唐宋时期(2分) 唐宋以来,瓷器取代丝绸地位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对外贸易的商品中瓷器大量增加。人们把联结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称之为陶瓷之路,也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2分),阅读下列材
23、料: 材料一 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渐渐)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北,服被渐广,名曰“吉布”,又曰“棉布”;其幅匹之制,特为长阔,茸密轻暖,可抵缯帛;且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获,埒(比)之 枲苎(麻),免绩缉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虽曰南产,言其适用;则北方多寒,或茧纩不足,而裘褐之费,此最省便。 王桢农书 材料二 国初时,有一妪名黄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 线、挈花,各有其法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 南村辍耕录 材料三 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 明史卷7 材料四 松江旧署袜店,署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明神宗年号)以来,用棉布为单署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效广开署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云间据目,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元明时期我国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2)据上述材料,概括当时棉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密培训教材
- 预防痢疾的班会课件
- 爱心 传递温暖的主题班会课件
- 防汛抗旱知识教育
- 项目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乳腺超声分级标准解析
- 医院保洁安全培训
- 2025年爆破设备挖掘机械合作协议书
-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招商引资报告
- xx河流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
- 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HIV-1感染者的药物依从性与治疗效果
- 2024年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竞赛题库及答案
- 血透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 门诊护理工作礼仪
- 2024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课件
- 《电除颤培训》课件
- 2024届东北育才中学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加油站夏季安全用电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