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真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真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真题及答案_第3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真题及答案_第4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物理考试复习知识点综述-高中入学考试真正的问题和答案基本知识点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体、气体、液体。2.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以温度表示。4.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膨胀和冷收缩的性质制成的。5.摄氏温度规定:大气压力为1.01105 Pa时,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度,水的沸腾温度定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除以100等分,每等分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6、使用温度计:(1)确保温度计与测量物进行充分的长期接触,直到温度计面值保持不变;读数时,不能从测量的物体上拿温度计,阅读时,视线必须

2、垂直于温度计标尺,与面值持平,不能抬头看或往下看。(4)测量液体时,不要让玻璃泡沫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部。(。7,体温计:范围一般为35 42,分度值为0.1。8,熔化:物质从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质。晶体:如果熔点固定,则在熔体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例如:金属、盐、明矾、石英、冰非结晶:熔体温度不稳定,变软,变稀,变成液体。沥青、松香、玻璃等10.气化:物质从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法: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的气流速度。13

3、.物理冷却:在需要冷却的物体表面涂抹挥发性和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激烈汽化现象。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到达沸点,可以继续从外部吸收热量。16.沸腾现象: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液面破裂,释放气泡中的水蒸气。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相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煮不出鸡蛋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压力锅是利用提高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17,液化:物质从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18、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19、所有气体温度足够低时可液化。气

4、体液化释放热量。20、常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液化储存在钢瓶里。21.升华:物质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升华吸热。22.凝固:物质直接从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凝固散发热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固形成的,即可从workspace页面中移除物件。23、生活状态变化: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固成小冰晶,在高空集中漂浮。郑智薰: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降,冰晶吸收热量,融化成小水滴,和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上。雾和露珠: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结的小冰晶体2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物质熔化和汽化吸收热量,减少卫星温度保护卫星。25.冰箱的

5、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将气体冷却物质推进冷凝器,从冰箱外部释放热量,液化的冷冻物质通过节流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快速蒸发热量,降低冰箱内部的温度。佐原健二物质的性质1、长度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评估值和单位。2,误差:是指测量值和测量的物体的实际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存在于任何测量中,误差的发生与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少不可避免的。一般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误差。错误应该是可以避免的。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平桌上,阅读时,视线要保持凹面的最低处和水平。(水银应与凸面的顶部保持水平。)4.质量:物体内的物质量称为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

6、状态和位置的变化无关。5、质量测量工具:秤、秤、穿刺、支中等6、使用托盘秤: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上,用镊子将标尺的油线旋转到左侧0位置,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把物体轻轻放在左边的盘子里,把重量放在右边的盘子里。用镊子摇动游览代码,使指针位于中心雕刻线上,记录数据。秤砣用完了,必须放回箱子里。用手捏重量会渡边杏。7.密度: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m/v8.纳米材料:以1 100纳米加工特定材料的大小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大尺寸时发生了异常变化,这被称为纳米材料。用纳米方法处理的领带有磁性,不沾水,不沾油。用纳米方法处理的物质也有抑制

7、细菌生长的功能。9.锂电池的特点:体积小,质量轻,可多次充电,环境污染小。10、记忆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镍和钛,其独特的物理特性是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外形的变化。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1.参考物:为了描述一个物体是移动还是静止,必须选择标准物体作为参考物。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考物。2.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3.位置变化:一个手指指两个物体之间距离大小的变化,两个手指指两个物体之间方向的变化。4.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5.速度是指物体运动缓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制是米/秒,是常用的

8、单位,公里/小时。第四章声音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是发声物体叫声的来源。2.声音由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递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人们听声音的条件:声源-媒介-耳朵3.一般而言,气体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的声速。4.产生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的耳朵,声学到达人的耳朵的时间间隔大于0.1s,那么人就能分辨声音和回声,也能听到回声。否则,回声和声学混合,加强声学。5、声音分为音乐音和噪音。音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音量和音色。6.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调高则听起来尖锐,音调低则听起来低。7、声音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宽度越大,振动宽度越小,声音大小越小。声

9、音的程度也与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感受到的声音的杨怡就越大。8.音色:也称为音质、音品,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等有关。人们通常通过分辨音调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9、噪音控制:1)在噪音的源头减弱它,2)在传播途中隔离吸收,3)防止噪音进入人的耳朵。10.超声波:20000Hz以上的声波称为超声波。11、超声波应用:1)声纳-探测海洋深度、鱼群、暗礁等2)B型超声仪-观察内脏器官和胎儿,帮助医生诊断。3)超声波探伤仪探讨金属内部的裂纹,4)超声波测速仪.测量物体的速度。第五章光现象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2、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阴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3、光

10、在真空中传播最快,c=3108 m/s。在水中大约是真空中的四分之三,玻璃在真空中大约是三分之二。4.光年是指以长度为单位的一年中光的传播距离。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与入射光、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的两侧分开。反射角度等于入射角。(镜子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规律)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大小与物体相同,与平面镜垂直,与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原理:光的反射现象。制作得像假象。7、使用球形镜子:凸面镜子:汽车背面镜子.凹镜:太阳能炊具,手电筒反射装置.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转。这种现象。9,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折射光、入射光、

11、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分开。光线从空气折射到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从介质折射到空气时,折射率大于入射角。10、光发生反射和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性的原理。11,色散: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12、白光是由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紫色和7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13、光的三种印刷色:红色、绿色和蓝色颜料的三原色:红色、黄色、蓝色14、透明物体的颜色通过其色光决定。1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红光决定。16、白色光(太阳等)照射在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

12、是黑色。第六章一般光学仪器1、凸透镜对光有收敛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于焦点,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发射,光通过凸透镜中心的传播方向不变。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拟焦点。2、凸透镜的测定方法(1)手触摸法:中等厚度边缘薄的是凸透镜。(2)集中方法:用太阳光照射镜头,能得到小亮点的是凸透镜。(3)放大法:书上的字放大凸透镜。3.透镜两个镜面的向心的连接称为主轴,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焦距越短,折射力越强。4、使用放大镜:放大镜正立,放大的假象,事物与同侧相同。使用时要使物体尽量远离镜头,但泡沫要超过两倍的焦距才能渡边杏。5.幻灯片投

13、影仪和投影仪:都是通过凸透镜在屏幕上放大的图像,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创建更大的图像,请将幻灯片投影仪或投影仪远离屏幕,使其与镜头的距离更近。(David Asser,Northern Exposure)6.相机:大物体经过凸透镜,变成小图像,风景离相机越远,拍摄的图像越小,相机离物体越近,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要大一些。总之:要放大图像,减少泡沫,增加摄影距离。要变小,增加泡沫,减少距离。7、放大镜、幻灯片、相机是用其他图像表示凸透镜的三种最基本的光学仪器。8.显微镜:目镜和水镜都是凸透镜,水镜对应滑石机,目镜对应放大镜。它对物体的两次放大,水景成为放大实像,目镜成为放大的

14、假象。显微镜下物体的放大系数=物镜的放大系数9.望远镜的目镜和水镜都可以由凸透镜组成,水镜像照相机,目镜像放大镜。首先,水眼镜将远处的物体拉向实物,然后从目镜放大到虚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野变大。10、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当于凸透镜,它把光集中在视网膜上。11.眼睛通过睫毛改变水晶体的形状。看远处的物体时,睫毛会变薄,从物体射出的光会聚集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时,睫毛会变厚,对光的偏转能力会增强,从物体射出的光也会聚集在视网膜上。12.近视的形成:(1)由于睫状体功能下降,晶状体不变薄,晶状体折射的能力大。(2)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这两种结果都可能形成近视,就像在视网

15、膜前一样。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用凹透镜制作眼镜矫正近视。13、远视: (与近视相反)用凸透镜矫正。14.眼镜的度数:凹透镜的度数为负,凸透镜的度数为正。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度数越大。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越小,度数越大。度=100/f(f表示焦距,单位:米)15、巧记凸透镜成像分化:事物好像在远处变大,焦距的两倍分割虚实,把两倍的焦距除以大小,实际上总是倒立。第七章运动和力量1.一个物体作用于另一个物体的力(压力、推、拉、提、拖、排等)。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作用的。注: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2、两个物体徐璐接触不一定产生力。3.两个物

16、体不相互作用,就不一定产生力。2.在物理学中,力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手里两个小鸡蛋对手的压力约为1N。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3.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使物体变形,(2)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停止-运动、运动-停止、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影响的效果。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力的三个因素。用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所有三个元素的方法,称为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指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显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5、称重传感器的种类:握力计、牵引力计等。弹簧称重传感器的结构:弹簧、拉杆

17、、拨片、指针、外壳等。6.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弹簧完好无损,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状变量就越大。(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限制内、一定的灵活性限制内都可以。可以说是成正比的。)7、使用测力计:(1)测量前,请确保测力计指针与零角度线对齐,并修改或记录值。(2),在测量时,必须沿着弹簧的中心轴方向对测力计拉杆施加力。(3),记录时识别每个单元格表示的数值。8、测力计使用注意事项:(1),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称重传感器可能损坏。(2),使用前拉几下挂钩的优点是,弹簧会挂在外壳上,防止使用不当。(3),张力与弹簧的轴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变小。9.由于地球的魅力,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物体受重力的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作用于物体的点称为物体的重心,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位于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