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重庆市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 测算指南 v2.0 重庆市首席信息官(cio)协会 2015 年 10 月 1 日发布实施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i 本指南由重庆市首席信息官(cio)协会 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评估专委会 编制 重庆市首席信息官(cio)协会 联系电话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ii 目录 前言.iii 1范围. 1 2术语. 1 2.1功能点.1 2.2功能点计数元素.2 2.3下限、标准、上限估算.3 2.4软件开发成本.3 2.5利润.3 2.6直接成本.3 2.7间接成本.3 2.8人力
2、成本.3 2.9非人力成本.3 2.10成本测算.3 3软件开发成本构成.4 4软件开发成本测算步骤.5 4.1 软件开发成本测算.5 4.1.1基本流程与原则.5 4.1.2规模测算.5 4.1.3工作量测量.9 4.1.4工期测算.10 4.1.5费用测算.11 附 录 a.12 附 录 b.18 附 录 c.24 附 录 d.26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iii 前言 本指南根据工信部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 (sj/t11463-2013) ,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ifpug 国际功能点标准、nesma 简易计数标准等) 、 广东省电子政务软件价格指标体系及统计 方法 、
3、北京地方标准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db11/t 1010-2013, 重庆市软件及 信息化工程造价管理办法v2.0 和重庆市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成本测算规范(修订版) 2014v1.0 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咨询评估机构500多例“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评估咨询服 务”的案例实践及测算的各种基准数据或估算模型,制定了一套软件开发费用测算方法、过程及原 则,用于规范软件开发涉及的各方在软件开发费用估算方法上达成一致,以满足重庆软件产业发展 的迫切需求。 本指南不包含软件开发费用估算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各种基准数据或估算模型,相关各方在使用 本标准时,应参考权威部门发布的最新基准数据、
4、估算模型开展软件费用测算相关活动。对于一些 定性数据如调整因子的设置和权重,在参考其它标准基础上,由本指南的编委会经技术讨论会议产 生。 本指南2015年10月1日发布实施,原重庆市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成本测算规范(修订版) 2014v1.0同时废止。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 重庆市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的方法及过程,包括软件开发费用的构成、 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过程、软件开发费用测算的应用。其目的是帮助软件开发涉及各方科学、 一致地进行费用测算。 本指南适用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用户的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 且
5、费用测算与功能规范密切相关。 本指南不适用于测算以非功能性需求为主, 或包含大量复杂算法, 或以创意为主的软件 开发项目费用。 本指南不涉及软件定价, 但相关各方可依据本指南明确开发成本, 从而为软件定价提供 重要依据。 具备计算机技能的人员经培训,取得ssmccep认证资质,才能开展信息化项目软件开 发费用测算工作。 2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2.1功能点,功能点估算,国际功能点用户组,国际基准比对组织 2.1.1功能点(function point,fp) 衡量软件功能规模的一种单位,基于软件外部功能(输入、输出、接口、报告)的度量。 2.1.2功能点估算 功能点估算是一种基于软件功
6、能计数来评估软件规模的估算方法, 其中也考虑到了性能、 安全、质量等因素带来的规模调整,但不考虑软件开发商的企业背景、经验、所用技术等非 产品因素。 2.1.3国际功能点用户组(ifpug,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 ifpug 为功能点的识别和计数提供了国际标准,使不同的人对同一软件的规模的认识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2 是相同的。本标准提供的简易识别规则参考了ifpug 标准规则的功能点计数方法。 nesma(netherlands software metrics association)是荷兰的功能点组织,也是 世界
7、第二大功能点组织。其创造的一系列简化功能点方法在估算界占有重要地位。 2.1.4国际软件基准比对标准组(isbsg,international software benchmarking standard group) isbsg 长期从事基于功能点的跨企业跨行业的项目数据比对,拥有大量的基于功能点 的历史数据。本标准中所采用的一些数值参考了isbsg 公布的数据。isbsg在中国的分支 机构是csbsg。 2.2功能点计数元素 功能点计数元素包括以下5 个: a) 内部逻辑文件(internal logical file,ilf,以下简称内部数据) 软件内部需要维护(如增删改查)的数据。 b
8、) 外部接口文件(external interface file,eif,以下简称外部接口) 在其它系统中维护但本软件需要调用的数据。 c) 外部输入(external input,ei) 向软件输入数据或发送指令。 d) 外部输出(external output,eo) 软件向使用者或其它系统输出的数据或发送的指令。 e) 外部查询(external query,eq) eq 指使用软件进行的简单查询。 其中ilf、eif是功能点计数时的数据元素,ei、eo、eq是功能点计数时的业务元素。 每种计数元素都对应一定的功能点分值。 累计得到整个软件的计数规模。 功能点计数见 附录a1a7。 在i
9、fpug 的功能点计数手册中,ilf、eif、ei、eo、eq 都有严格复杂的识别标准, 比较难以掌握。 本规范的估算方法和估算工具表提供了简易识别标准, 供使用者快速估算而 又不产生显著的偏差。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3 2.3下限、标准、上限估算 本指南的估算模型和估算工具表生成三种估算数值: a) 标准值 标准估算值是预期的中值,表示项目实际情况将有50%低于或高于该数值。 b) 下限值、上限值 下限值是预期的25%值,表示项目实际情况将有25%低于或75%高于该数值。 上限值是预期的75%值,表示项目实际情况将有75%低于或25%高于该数值。 在本指南中, 下限值、 上限
10、值并不表示项目的最优、 最差可能状态, 它们被定义为 “50% 的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会介于下限值、上限值之间。 ” 2.4软件开发成本 为达成软件开发项目目标所需付出的各种资源代价总和。 资源包括人、 财、 物、 信息等。 2.5利润 软件开发项目的收入与软件开发项目的成本之差。 利润一般包含经营管理费用分摊、 市 场销售费用分摊、各种税费及税后净利。 2.6直接成本 为达成软件开发项目目标而直接付出的各种资源代价总和。 如可直接计入软件开发项目 成本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等。 2.7间接成本 与达成软件开发项目目标相关, 但同一种投入可以支持一个以上项目的联合成本。 如开 发管理人员工资、开发
11、设备折旧、停工损失等。 2.8人力成本 为达成软件开发项目目标所需付出的各种人力资源代价总和。 2.9非人力成本 为达成软件开发项目目标所需付出的人力成本之外的其他成本。 2.10成本测算 在本指南中, 特指对软件开发成本的预计值进行估算或对实际值进行测量、 分析的过程。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4 3软件开发成本构成 软件开发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人力成本和直接非人力成 本。间接成本包括间接人力成本和间接非人力成本。 直接人力成本包括开发方项目组成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人力资源费用。其中,项目 成员包括参与该项目开发过程的所有开发或支持人员,如项目经理、
12、需求分析人员、设计人 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部署人员、用户文档编写人员、质量保证人员、配置管理人员等。 对于非全职投入该项目开发工作的人员, 按照项目工作量所占其总工作量比例折算其人力资 源费用。 直接非人力成本包括: 办公费,即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而产生的行政办公费用,如办公用品、通讯、邮寄、印 刷、会议等; 差旅费,即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而产生的差旅费用,如交通、住宿、差旅补贴等; 培训费,即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而安排的特别培训产生的费用; 业务费, 即开发方为完成此项目开发工作所需辅助活动产生的费用, 如招待费、 评审费、 验收费等; 采购费,即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而需特殊采购专用资产或服务的
13、费用,如专用设备费、 专用软件费、技术协作费、专利费等; 其他,即未在以上项目列出但确系开发方为开发此项目所需花费的费用。 间接成本包括间接人力成本和间接非人力成本。 间接人力成本指开发方服务于开发管理整体需求的非项目组人员的人力资源费用分摊。 包括开发部门经理、pmo或epg人员、产品规划人员、组织级质量保证人员、组织级配置 管理人员等的工资、奖金、福利等的分摊。 间接非人力成本指开发方不为开发某个特定项目而产生, 但服务于整体开发活动的非人 力成本分摊。包括开发方开发场地房租、水电、物业,开发人员日常办公费用分摊及各种开 发办公设备的租赁、维修、折旧分摊。 注: 不同的组织在软件开发费用测
14、算过程中应考虑已有财务或其他管理制度对软件开发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5 费用构成的影响。除软件开发成本外,应考虑开发方合理的毛利润。对于需要提供其他支持 服务的项目或产品,还需要考虑支持活动所需的各种成本,如数据迁移费、维护费等。当软 硬件购置费、 测评费等费用单独列支时, 不应再将上述费用作为软件开发费用的直接非人力 成本重复计算。 4软件开发成本测算步骤 4.1软件开发成本测算 本指南中所涉及规模、工作量、工期仅为软件开发过程所用规模、工作量、工期。 4.1.1基本流程与原则 工期测算的结果与开发成本测算结果相互关联、 互相影响。 工期测算的结果可导致重新 测算工作量,并最
15、终改变软件开发费用测算结果。 在软件开发成本测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充分利用基准数据,对工作量、工期、开发成本进行测算; b) 在测算规模时,应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的详细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 c) 工作量、工期、费用的测算结果宜为一个范围而不是单一值; d) 费用测算过程中宜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测算并进行交叉验证。如果不同方法的测算结 果产生较大差异,可采用专家评审方法或加权平均方法确定测算结果。 4.1.2规模测算 在规模测算前,应根据项目范围明确系统边界。对于尚未确定的需求,应该在规模测算 前确定测算原则。 测算人员应根据已确定的系统边界和需求描述测算软件功能规模。 应根据项目特点和
16、测算需求,选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已发布的以下四种功能规模 度量标准中的一种,即: 测算工期测算工期 测算开发成本测算开发成本 测算规模测算规模测算工作量测算工作量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6 a)iso/iec 19761(cosmic-ffp方法); b)iso/iec 20926(ifpug方法); c)iso/iec 20968(mk方法); d)iso/iec 24570(nesma方法)。 在规模测算时,应考虑可能的需求变更程度,并对规模测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注: 根据相关国际标准中的方法适用范围声明, cosmic方法适用于商业应用软件和实 时系统;ifpu
17、g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软件的功能规模度量;mk方法适用于逻辑事务能被 确定的任何软件类型;nesma方法与ifpug方法非常类似,但对功能点计数进行了分级, 以便在测算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精度的方法进行估算。 4.1.2.1功能点计数 a) 预算申请、招标阶段 宜采用预估功能点计数方法,测算未调整的功能点数。 测算规模所需材料要求: 1) 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类似文档应明确项目范围及系统边界; 2)项目范围描述文档应包含最基本的业务需求,初步的子系统/模块划分,并对每一子 系统或模块的基本用户需求进行描述或说明; 3)可根据项目范围描述文档进行预估功能点计数。 采用预估功能点方法测算软件规模公式如下:
18、 ufp=35ilf+15eif(1) 式中: ufp未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ilf内部逻辑文件数量,单位为个; eif外部接口文件数量,单位为个。 功能点的计数规则,应符合iso/iec 20926或iso/iec 24570的规定。功能点计数的基 本规则见附录a。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7 b)投标阶段 宜采用估算功能点计数方法,测算未调整的功能点数。 测算规模所需材料要求:1)同预算申请、招标阶段的所需材料要求;2)软件开发描 述文档或类似文档应包含基本的业务需求和事务处理流程,各子系统/模块划分,并对每一 子系统或模块的基本用户需求和事务流程进行描述或说明;3)
19、 可根据描述文档进行估算功 能点计数。 采用估算功能点方法测算软件规模公式如下: ufp=10ilf+7eif+4*ei+5*eo+4*eq(2) 式中: ufp未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ilf内部逻辑文件数量,单位为个; eif外部接口文件数量,单位为个; ei外部输入数量,单位为个; eo外部输出数量,单位为个; eq外部查询数量,单位为个。 功能点的计数规则,应符合iso/iec 20926或iso/iec 24570的规定。估算功能点计数 的基本规则见附录a。 c) 需求规划阶段 宜采用详细功能点计数方法,测算调整的功能点数。 测算规模所需材料要求:1)同投标阶段的所需材料要求
20、;2)初步设计文档或类似文 档应包含明确的业务需求、数据结构和具体的事务处理过程,各子系统/模块划分,并对每 一子系统或模块的用户需求和事务处理流程进行详细地描述或说明;3)可根据描述文档进 行详细功能点计数。 采用详细功能点方法测算软件规模公式如下: ufp=(7/10/15)ilf+(5/7/10)eif+(3/4/6)ei+(4/5/7)eo+(3/4/6) eq)(3)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8 式中: ufp未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ilf内部逻辑文件数量,单位为个; eif外部接口文件数量,单位为个; ei外部输入数量,单位为个; eo外部输出数量,单位为个;
21、 eq外部查询数量,单位为个。 功能点的计数规则,应符合iso/iec 20926或iso/iec 24570的规定。详细功能点计数 的基本规则见附录a。 4.1.2.2调整的功能点数 fp 的计算 fp=ufp*tcf(4) 式中: ufp未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fp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tcf技术复杂度因子,tcf的取值见附录a.8或本组织历史数据。 4.1.2.3规模调整 a) 复用程度调整 应对待实现功能复用情况进行分析, 识别出可复用的功能及可复用的程度。 应评估待实现功 能行业的平均复用水平,并根据复用程度通过仅对ilf和eif进行调整,公式如下: us=ufp
22、ruf(5) 式中: us 未调整的软件规模,单位为功能点; ruf复用度调整因子,取值为0-1的任意实数; ufp未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ruf的具体取值如下: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9 数据/接口判断标准复用的程度 内部数据 ilf 现有产品中没有处理这类数据1 现有产品处理过这些数据,但提供的ei/eo/eq与需求有一定的差异2/3 现有产品处理过这些数据,提供的ei/eo/eq完全达到或超过需求1/3 外部接口 eif 现有产品从未与类似接口集成过1 现有产品曾与类似接口集成过,但发生在编码级2/3 现有产品有公开的可调用的方法与类似接口集成1/3 b) 隐含需
23、求及需求变更调整 测算规模时, 应根据隐含需求及未来需求变更对规模产生的影响并对测算规模进行调整, 公式如下: s=uscf(6) 式中: s 调整后的软件规模,单位为功能点; us未调整软件规模,单位为功能点; cf规模变更调整因子,取值为1-2的任意实数。 cf的取值根据实际经验,在预算招标阶段,功能需要往往不是很明确,常出现需求变 更超过一半的现象,故此阶段cf的取值为1.5;在投标阶段,功能需要较明确,需求变更常 超过20%的量,故此阶段cf的取值为1.2;在需求规划阶段,功能需要明确,需求变更的量 较少,在可理解的范围内,故此阶段cf的取值为1.0。因此:l.0 cf 1.5。 4.
24、1.3工作量测量 4.1.3.1基本原则 在测算工作量时,应: a) 对项目风险进行充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测算方法或模型合理调整。例如,根据 风险情况调整测算模型中影响因子的权重或取值。风险分析时应考虑技术、管理、资源、商 业多方面因素。 例如:需求变更、外部协作、时间或成本约束、人力资源、系统架构、用户接口、外购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0 或复用、采用新技术等; b) 根据经验或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影响工作量的主要属性。 4.1.3.2测算公式 采用方程法测算工作量应使用以下公式: ae=(spdr) swfrdf(7) 式中: ae测算工作量,单位为人时; s调整后的软件
25、规模,单位为功能点; pdr功能点耗时率,单位为人时每功能点。pdr的取值见附录b.1或本组织历史数 据; swf软件因素调整因子,取值见附录b.2或本组织历史数据; rdf开发因素调整因子,在预算时如无特殊要求,取值为1。如果需要调整,见附 录b.3或本组织历史数据。 可根据上述公式及pdr基准数据的p25、p50、p75值,分别计算出工作量测算结果的 下限、最有可能值和上限。 4.1.4工期测算 采用的工作量-工期模型为:工期=1.277(工作量/176)0.404。合理工期范围采用工 作量测算合理范围的上下限值分别计算; 根据经验, 当期望工期多于测算工期下限但少于最 有可能工期时,每压
26、缩10%的工期,将导致10%的工作量增加。 在测算工期时,应: a) 根据工作量测算结果和资源情况,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制订工作时间表。制订工 作时间表时应充分考虑关键路径任务约束对工期的影响。 b) 利用基准数据测算合理的工期范围。利用基准数据,建立“工作量-工期”模型,使 用方程法测算合理的工期范围; c) 将委托方的期望工期或开发方初步制订的工作时间表中的工期与工期测算结果进行 比较;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1 d) 委托方期望工期或工作时间表中的工期短于测算出的工期下限时,应分析原因,必 要时对人力资源安排或项目范围进行调整,再重新测算工作量、工期,并制订新的工作时间
27、表。压缩工期会增加项目工作量,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阶段工作量 某开发阶段工作量 = 总工作量 * 此开发阶段的【工作量比例系数】各比例系数见附 录b.4。本公式适用于采用瀑布式开发,迭代视为分期的瀑布项目。 4.1.5费用测算 4.1.5.1依据工作量测算 在获得了工作量测算结果后,采用以下公式测算费用: p=ae/hmf(5) 式中: p软件开发费用,单位为元; ae测算工作量,单位为人时; hm人月折算系数,单位为人时每人月,取值为176(每天按工作8小时计算,每 月按工作22天计算); f平均人力成本费率(包括开发方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利润等),单位为元每 人月;其中,平均人力成本费率f
28、取值见附录b.5或本组织历史数据。 4.1.5.2依据规模及规模单价测算 基于已确定的功能点单价测算软件开发费用,采用以下公式: p=sppswfrdf(6) 式中: p软件开发费用,单位为元; s调整后的软件规模,单位为功能点; pp功能点单价,单位为元每功能点; swf软件因素调整因子,取值见附录b.2或本组织历史数据; rdf开发因素调整因子,在预算时如无特殊要求,取值为1。如果需要调整,见附 录b.3或本组织历史数据。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2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功能点计数基本规则 a.1 功能点计数项分类 功能点计数项分为数据功能和交易功能两类,其中数据功能
29、包括ilf、eif;交易功能包 括外部输入(ei)、外部输出(eo)、外部查询(eq)。 数据功能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满足产品内部和外部数据需求的功能, 体现系统管理或使 用哪些业务数据(业务对象)。ilf或eif所指的“文件”不是传统数据处理意义上的文件, 而是指一组用户可识别的、 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 这些文件和物理上的数据 集合(如数据库表)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交易功能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处理数据的功能, 体现系统如何处理和使用那些业务数据 (业务对象)。交易功能又称为基本过程,是用户可识别的,业务上的一组原子操作。 预估功能点方法:只需要识别数据功能,包括ilf和eif;估
30、算功能点方法:需要识别数据 功能和事务功能,包括ilf、eif、ei、eo和eq;详细功能点方法: :需要识别数据功能和事 务功能,包括ilf、eif、ei、eo和eq,以及它们所应对的复杂度。 示例: 对于人事管理系统,“人员信息”、“部门信息”属于数据功能,“增加人员信息”、 “修改部门信息”、“查询在岗人员”等则为交易功能。 a.2 ilf的识别 识别ilf的步骤如下: a) 识别业务对象。业务对象应是用户可理解和识别的,包括业务数据或业务规则。 注:为程序处理而维护的数据属于编码数据。所有的编码数据均不应识别为逻辑文件, 与之相关的操作也不应识别为基本过程; b) 确定逻辑文件数量。根
31、据业务上的逻辑差异及从属关系确定逻辑文件的数量。 c) 是否是ilf。确定该逻辑文件是否在本系统内进行维护。如果是,记为ilf;否则为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3 eif。 a.3 eif的识别 eif是被应用边界内一个或几个基本处理过程所引用的业务数据。一个应用中的eif应是 其他应用中的ilf。识别eif的步骤如下: a) 识别业务对象。业务对象应该应是用户可理解和识别的。业务对象包括业务数据或 业务规则。 而一些为了程序处理而维护的数据则属于编码数据。 所有的编码数据均不识别为逻辑文 件,与之相关的操作也不识别为基本过程; b) 确定逻辑文件数量。需要根据业务上的逻辑差异及
32、从属关系确定逻辑文件的数量。 c) 是否是eif。确定该逻辑文件是否在本系统内进行维护。如果是,记为ilf;否则为 eif。 a.4 ei的识别 ei是处理来自系统边界之外的数据或控制信息的过程。目的是维护一个或多个ilf或者 改变系统的行为。 ei的基本识别规则如下: a) 应是来自系统边界之外的输入数据或控制信息; b) 穿过边界的数据应是改变系统行为的控制信息或者应至少维护一个ilf; c) 该 ei不应被重复计数。任何被分别计数的两个ei至少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之一(否则 应视为同一ei): 1) 涉及的ilf或eif 不同; 2) 涉及的数据元素不同; 3) 处理逻辑不同。 a.5 e0
33、的识别 eo是处理向系统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控制信息的过程。目的是向用户呈现经过处理的 信息。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4 eo的基本识别规则如下: a) 将数据或控制信息发送出系统边界; b) 处理逻辑应至少符合以下一种情况: 1) 包含至少一个数学公式或计算过程; 2) 产生衍生数据; 3) 维护至少一个ilf; 4) 改变系统行为。 c) 该 eo 不应被重复计数。任何被分别计数的两个eo 至少满足下面一个条件(否则 被视为同一eo): 1) 涉及的ilf或eif 不同; 2) 涉及的数据元素不同; 3) 处理逻辑不同。 a.6 eq的识别 eq是向系统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控制
34、信息的基本处理过程。目的是向用户呈现未经加 工的已有信息。 eq的基本识别规则如下: a) 将数据或控制信息发送出系统边界; b) 处理逻辑可包含筛选、分组或排序; c) 处理逻辑不应包含: 1) 数学公式或计算过程; 2) 产生衍生数据; 3) 维护 ilf; 4) 改变系统行为。 d) 该 eq 不应被重复计数。任何被分别计数的两个eq 至少满足下面一个条件(否则 被视为同一eq): 1) 涉及的ilf或eif 不同;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5 2) 涉及的数据元素不同; 3) 处理逻辑不同。 a.7 详细功能点计算方法(fp) 未调整的功能点计算(ufc) 一旦估算出应用
35、程序中每个功能要素的数量后, 就可以将每个计数与一个复杂度值 (加 权因子) 相乘, 最后进行合计, 算出一个初步的总的功能点数ufc。 复杂度加权因子表如下: 功能要素复杂度加权因子表(complexity weights factor) 复杂度 功能要素 低平均高 用户输入数 ei346 用户输出数 eo457 用户查询表 eq346 内部逻辑文件数 ilf71015 外部接口文件数 eif5710 每个功能要素的复杂度可通过下表进行分析判断。 功能要素复杂度判别表(determine the complexity-level) ilf(内部逻辑文件)和 eif(外部接口文件) eo(用户
36、输出)和 eq(用户查询) ei(用户输入) 记录 单元 数据单元文件 类型 数据单元文件 类型 数据单元 1-1920-5051+1-56-1920 + 1-45-1516+ 1低低平均0 或 1低低平均0 或 1低低平均 2- 5 低平均高2-3低平均高2-3低平均高 6+平均高高4+平均高高4+平均高高 从表中可以看出,ei(用户输入)、eo(用户输出)和eq(用户查询)是由文件类型和数 据单元的数理来决定的。而ilf(内部逻辑文件)和eif(外部接口文件)则是由记录单元和 数据单元来决定的。 通过上面的两维表即可确定各个功能要素的复杂度是低、 平均, 还是高。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
37、价行业规范 16 注:表中三种数据项定义如下: 1) 记录单元类型record element type (ret):指在ilf或eif中,用户可识别的数 据域的子集,可以通过检查数据中的各种逻辑分组来识别它们。 (例如一个客户文件,包括 客户姓名、地址等个人信息,以及客户的信用卡和卡号。一个客户有多张信用卡。该文件含 有两个记录单元:客户信息和信用卡信息) 2) 文件引用类型file type referenced(ftr):指在一个事务过程中,所引用到的 各种文件,可以是内部逻辑文件,也可以是外部接口文件。 3) 数据单元类型data element type(det):是用户可识别的无递
38、归,不重复的信 息单元。dft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可以读自于文件,或由ftr的数据单元创建。另外, 一个det也可是对一个事务处理过程的唤醒,或是事务的有关信息。 a.8 技术复杂度因子tcf 算出功能点总数ufc后,还需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各个技术复杂度参数进行调整, 技术复杂度一共考虑了14个调节参数,他们分别是: 技术复杂度因子表 各个复杂度参数的取值范围从0到5,表示该项对功能点总数的影响从没有到极高。各 个参数默认值为0,也就是该项不影响功能点调整。 em1data communications数据通讯 em2performance软件性能 em3heavily used con
39、figuration可配置性 em4transaction rate事务效率 em5online data entry实时数据输入 em6end user efficiency用户界面复杂度 em7online update在线升级 em8complex processing复杂运算 em9reusability ease代码复用性 em10installation ease安装简易性 em11operations ease操作方便性 em12multiple ease跨平台要求 em13facilitate change可拓展性 em14distributed functions分布式数据处
40、理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7 每个参数都是对功能点数的线性调整, 设ei为依据14个方面的调节参数对软件系统的影 响程度,则功能点技术复杂度因子为: tcf=0.65+0.01* ei , ei),( 50 ,tce )(35. 1 ,65. 0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参数表 b.1 功能点耗时率(参照北京地方标准的25%、50%、75%的取值) 功能点下限耗时率 = 4.50 小时/功能点 功能点标准耗时率 = 9.38小时/功能点 功能点上限耗时率 = 15.50小时/功能点 b.2 软件因素调整因子(swf) 软件因素调整因
41、子 =【软件规模调整因子】*【应用领域调整因子】* 【质量及特性调 整因子】 软件规模调整因子(sf) 计算公式:sf= 0.108 * ln(s)+ 0.2229 (式中s为调整后软件功能规模) 应用领域调整因子(at) 应用类型调整因子范围 业务处理用1.0oa、公文,人事、会计、工资、销售等经营管理及业务处理用软件 科技用 应用集成1.2 科学计算、模拟、空白表格程序,统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等 企业服务总线、应用集成等 多媒体用1.3 图表,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和媒体用 等 智能信息用1.7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 系统用1.7 操作系统, 语
42、言处理程序, dbms, 人与机器的接口, 窗口系统, case, 实用程序等 通信控制用1.9通信协议,仿真,交换机软件,gps等 流程控制用2.0 生产管理,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im(计算机集成制造) ,仪器 控制,机器人控制,实时控制,内置性软件等 指挥管制用2.2军队,警察等需要管制军备和人力的软件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19 质量及特性调整因子(qr) 质量及特性调整因子 =(分布式处理因子 + 性能因子 + 可靠性因子 + 多重站点因子)* 0.025 + 1 调整因子判断标准影响度 分布式处理 此应用能够在各组成要素 之间传输数据 没有明示对分散处理的需求
43、事项-1 通过网络进行客户端/服务器及网络 基础应用分布处理和数据传输 0 在多个服务器及处理器上同时相互 执行应用中的处理功能 1 性能 对用户对应答时间或处理 率的需求水平 没有明确对性能的特别需求事项或 活动,因此提供基本性能 -1 应答时间或处理率对高峰时间或所 有业务时间来说都很重要存在对连 动系统结束处理时间的限制 0 为满足性能需求事项, 要求设计阶段 开始进行性能分析,或在设计开 发实现阶段使用分析1具 1 可靠性 发生障碍时引起的影响程 度 没有明示对可靠性的特别需求事项 或活动,因此提供基本的可靠性 -1 发生故障时可以轻易修复, 带来稍微 不便的损失 0 发生故障时很难修
44、复, 发生经济损失 或有生命危害 1 多重站点 开发能够支持不同硬件和 软件环境的软件 在设计阶段只需考虑一个设置站点 的需求事项, 为了只在相同用途的硬 件或软件环境下运行而设计 -1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一个以上设置0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20 b.3 开发因素调整因子(rdf) 开发因素调整因子 = 【开发语言调整因子】 * 【开发团队背景调整因子】 开发语言调整因子(sl) 语言分类调整因子 c及其它同级别语言或平台1.5 cobol及其它同级别语言或平台1.2 java,c+,c#及其它同级别语言或平台1.0 powerbuilder、asp及其他同级别语言/平台0.6
45、 开发团队背景调整因子(dt) 判断标准调整因子 为本行业开发过类似的项目0.8 为其它行业开发过类似的项目,或为本行业开发过不同但相关的项目1.0 没有同类项目的背景1.2 b.4 各阶段比例系数 为便于估算, 假定应用软件均按照瀑布模型开发。 瀑布模型将整个软件生命期划分为计 划与分析、产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集成与测试、移交等六个阶段,根据重 庆市一些典型项目案例的不完全统计, 现给出本地区各阶段工作量值参考, 便于用户测算软 件开发的工作量和划分人力时参考。 站点的需求事项, 为了用途类似的硬 件或软件环境下运行而设计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一个以上设置 站点的需求事项, 为了
46、在不同用途的 硬件或软件环境下操作而设计 1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21 重庆地区软件开发阶段的工作量比例系数 工作阶段工作内容 占总工作 量百分比 主要任务角色 计划与需求 16 需求调研6%需求调研员 客户经理 原型制作1% 界面设计人员 系统分析师 客户经理 需求分析7%系统分析师 项目经理 客户需求和需求规格撰写1%系统分析师 项目经理 需求评审、需求确认1% 业务专家、技术专家、项目 经理、客户经理 产品设计与 详细设计 24 概要设计6%系统架构师 项目经理 评审1% 系统架构师 项目经理 系统分析师 详细设计16%项目经理 软件工程师 评审1% 系统架构师 项目经理
47、 系统分析师 编码与单元 测试 28 编码18%软件工程师 代码走查2%项目经理 软件工程师 单元测试8% 项目经理 软件工程师 测试工程师 集成与测试 23 冒烟测试1%测试经理 测试工程师 集成测试7% 项目经理 软件工程师 测试工程师 系统测试(含缺陷返工、验收测试、 上线评审) 15%测试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移交 9 发布部署1%实施工程师 项目经理 系统试运行6%客户经理 软件工程师 客户验收2% 客户经理 软件工程师 项目经理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行业规范 22 b.5 平均人力成本费率 指软件企业一个月平均需要的所有成本费用(包括工资、奖金、社会保险费用、教育费 用、劳动保
48、护费用、住房费用、福利、办公成本、各种税费、管理费用、软件企业合理利润、 税金)及其他费用(软件工具费、材料费等)总和,除以工人数。 平均人力成本费率中包含的费用项如下: 工资:指软件企业需要支付给软件开发人员的平均税前工资,设该值为 b; 国家规定的福利:按照国家政策的缴费基数缴纳的职工福利,其中公积金 12%,医疗 保险 9.5%,基本养老险 20%,失业险 1.5%,工伤险 0.5%,生育险 0.7%(即通常所说的 五险一金)另外还有按工资总额计征的残疾基金 1.5%,工会基金 2%,累计为 0.477%。故 该项成本为 0.477b; 奖金及各项特质奖励: 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奖金及过年
49、过节的一些特质奖励和基本福利。 根据经验及重庆市软件行业情况,该项成本约为 0.20b; 办公成本:包括办公场租凭费、水电费、差旅费、企业为项目顺利运作所支付的其他费 用如市场营销费等各项。根据经验及研究,该项支出约占企业员工成本的三分之一,即该项 成本为 0.3b; 人力资源储备费:企业人员流动、人员储备及人员的学习、培养、知识更新,不能创造 价值但需要支付成本,该项目成本为 0.1b0.20b; 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的购置、折旧费,各项开发平台、开发工具的购买等,该项成本约 为 0.1b0.15b; 国家税收和企业利润,根据经验和统计数据,约占企业员工成本的三分之一,故该项成 本约为 0.3b0.4b; 管理费用:包括公司管理层,部门管理层,人力资源、行政、财务等人员的费用分摊。 根据经验和行业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