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_第1页
第四节 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_第2页
第四节 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_第3页
第四节 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_第4页
第四节 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一、高温高压染色法工艺 二、热熔法染色法工艺 三、载体法染色法工艺,一、高温高压染色法(卷染)工艺,1、工艺流程及主要条件 冷水进缸温水2道(6065,2道)60起染色2道1道升温至100 1道升温至110 1道升温至1201道升温至130130保温染色6道冷水洗2道还原清洗(38% NaOH 3ml/L、85%保险粉2.5g/L、表面活性剂3g/L,7080,2道)水洗 (4050,1道)冷水洗出缸,2、工艺处方,分散染料 x(对织物重) 分散剂NNO(或胰加漂T) 00.5g/L 冰HAC 0.5ml/L(调节PH=56) (或磷酸二氢铵 12g/L),3、工艺

2、说明,(1)染料的选择 必须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较好的移染性、遮盖性。染色工艺条件如PH值、升温速度等变化时,对上染百分率和色光影响较小 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低温型染料为宜。 拼色时所选用的各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要相似,3、工艺说明,(2) 助剂:分散剂 作用:扩散、匀染,提高得色量 分散剂用量适当 过多,降低上染量,产生焦油状物 过少,分散液稳定性差 常用: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NNO、胰加漂T,扩散效果较好,高温时较稳定,对得色量影响小 平平加O有明显分散作用,并有匀染作用,但对得色量有一定影响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一定要高于染

3、色温度,否则会破坏染液的稳定。,3、工艺说明,(3)浴比 1:101:30(最低的现已达1:3) (4)染浴的pH值 大部分分散染料在高温强碱作用下会被水解破坏,色光发暗,涤纶pH7的时候剥皮效应显著 PH5影响色光和上染率 因此高温高压染色一般控制在弱酸性范围,pH56。 用酸或强酸弱碱盐调节 常用:冰醋酸0.5ml/L或磷酸二氢铵12g/L,3、工艺说明,(5)温度和时间 始染温度不宜过高,6070入染 升温速度不宜过快,1/min 温度分段控制,控温区升温要慢 最后染色温度130(此时上染百分率高,得色鲜艳、匀染性好,浮色少),一般保温染色时间为4060min,3、工艺说明,3、工艺说明

4、,高温高压染色应注意的问题 1、调浆:温度必须45 2、拼色:选择染料性能相似的(类型、色光),以主色为主 3、温度控制:控温区严格控制升温速度,90130缓慢升温 4、避免焦油化问题,3、工艺说明,焦油化 概念:染液中形成的粘稠物粘附在织物上形成染疵并沾污设备 易产生且出现后不易解决,须防止 选择高温下分散性好的分散剂 尽量提高浴比,降低染色温度 高温排液,快速降温 缩短设备清洁周期,4、生产实例,浅红色: 分散红F3BS 2%(对织物重) 阴离子分散剂 0.51g/L PH(HAC调节) 56,二、热溶染色法工艺,1、工艺流程及主要条件 浸轧染液(二浸二轧,轧余率65%,2040)预烘(8

5、0120) 热溶(180210,12min)后处理(或套染棉),2、工艺处方,分散染料 x (对织物重) 渗透剂JFC 1g/L 磷酸二氢铵 2g/L 扩散剂NNO 1g/L 抗泳移剂(3%海藻酸钠) 5g/L,3、工艺说明,拼色所用染料的升华牢度要接近 染液内一般可加入抗泳移剂,但必须不影响染液的稳定性。含固量要低,不妨碍染料向纤维的扩散,受热不分解,易洗除,对色光没有影响并不沾粘辊筒。 染液内一般可不加或加很少量的润湿剂,否则影响色泽鲜艳度和得色。,3、工艺说明,轧染液节pH值一般控制在56时,色光鲜艳 pH值高色淡而萎暗 pH值过低得色也较淡 用醋酸或磷酸二氢氨调节pH值 分散染料热溶染

6、色时,最好使用均匀轧车,轧余率宜保持在65%左右,轧液温度以室温为宜。,3、工艺说明,烘干 主要应防止染料的泳移 一般采用红外线预烘,在热风或烘筒烘干 也可红外线、热风和烘筒联合使用 为防止泳移,开始以无接触烘燥较适宜,在织物干至一定程度后(含水率在25%或30%以下),再用接触烘燥或升高热风温度,以提高烘燥速率。 织物烘干后应立即进行热溶,以保持织物的热量,缩短升温时间,热溶时,分散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而固着,3、工艺说明,热溶温度和时间,对于染料的扩散和固着起关键性的作用 涤纶在260熔融,同时有短链聚合物生成 在238240时纤维软化,丧失全部机械性能 在235纤维发生消定向作用 棉纤维

7、在高于230温度下处理2 min,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会受到影响,并发生分解。 理论上热溶温度必须在225以下,3、工艺说明,热溶温度除和被染物的纤维性质有关外,还应与染料的性能相适应,即不同的染料,要求不同的热溶温度。 有些染料耐热性能较好,升华牢度较高,热溶温度较高,一般得色越好。 升华牢度中等的染料,开始时随热溶温度的提高,固色率增加,到一定温度以后,温度增加,固色率不再增加,甚至可能下降。 升华牢度很差的染料 ,热溶温度提高,固色率反而下降。 热溶染色的温度范围一般是170215,某染料适宜的热溶温度一般是该染料固色率曲线中相对平坦部分所对应的温度。,3、工艺说明,在热溶温度和时间这两个

8、因素中,温度对固色率和扩散得影响是主要因素,一般宜采用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为有利,目前常用的热溶时间是12 min。 热溶后织物应冷却,落布温度在50以下为宜,最好在处热溶室后安装冷却装置(如吹冷风,冷却辊筒)。热溶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后处理,以去除纤维的浮色。,3、工艺说明,热溶设备 热风导辊式:最常用,时间长,幅度不易控制 热风针板式:可控制幅度,但热溶时间难以保证 高温过热蒸汽式:相同时间,则温度可低些;相同温度,则时间可短些 接触加热式:相同时间,则温度可低些;相同温度,则时间可短些,4、生产实例,织物:涤/棉65/35,22/22tex,378根/10cm,淡蓝色 染液处方 分散蓝BB

9、LS 1.5g/L 渗透剂JFC 1ml/L 扩散剂 1g/L 3%海藻酸钠 5g/L 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二浸二轧,轧余率65%,2040)预烘(80120 )热熔(190210 ,12min)后处理,三、载体法染色法(卷染)工艺,1、工艺流程及主要条件 浸渍载体(60,2道)浸渍载体(80,2道)染色(加入染料和磷酸二氢胺,9598,812道)冷水洗(24道)皂煮(46道)热水洗( 8090, 24道)冷水洗(2道),2、工艺处方,分散染料 x(对织物重) 磷酸二氢胺 1g/L 载体 34g/L,3、工艺说明,载体用量适当 多,Tg,上染量增加至一定程度,反而下降 可获得剥色效果 磷酸二氢胺使染液呈酸性 PH=4.55.5 利于载体发挥作用,4、生产实例,织物:14.76tex/14.76tex,涤/棉65/35细纺布,600m 设备:有罩卷染机 色泽:灰色 染液组成 水杨酸甲酯乳液5% 70L 分散红F3BS 198g 分散黄E-3G 220g 分散蓝BBLS 185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