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认证产品标准宣讲(一).ppt_第1页
强制认证产品标准宣讲(一).ppt_第2页
强制认证产品标准宣讲(一).ppt_第3页
强制认证产品标准宣讲(一).ppt_第4页
强制认证产品标准宣讲(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强 制 认 证 产 品 标 准 宣 讲 (一),宣 讲 人 万 树 德 2009年6月 第1稿,电缆行业的“基础技术体系”,产品的骨架体系,即产品的分类、分层次以及界定各自的涵盖范围。 产品正确、简明的表达,产品的命名规则,型谱、型号的编定。 专业技术名词、术语的统一规范及相应的解释。 产品的技术标准以及上引下延的相关标准、标准体系以及标准制定、审查等法规。 制造企业采用各种工艺、质检及企业管理的各种规范。,电 线 电 缆 的 定 义, GB/T 2900.10-1984 电线电缆 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 GB/T 2900.10-2001 绝缘电缆 由下列部件组成的集

2、合体: 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 各自的包覆层(如有的话); 缆芯保护层(如有的话); 外护层(如有的话); 电缆内可以有附加无绝缘导体。,线缆产品的世界发展史(一),公元前500年,希腊斯发现摩擦生电。 1200年,意大利掀起文艺复兴波及全欧,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1744年,德国温克勒把放电火花用金属线传输到远距离,从此宣告电线产生。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并用电线接地,从此使电线开始适用化。 1851年,英国敷设了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线缆产品的世界发展史(二),1879年,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电灯,制成黄麻沥青绝缘电力电缆,敷设于纽约。 1937年,德国首次制成PVC

3、绝缘电线,很快在各国得到发展。 1952年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制造电线;1958年,发明了化学交联法;1967年,美国康宁公司发明硅烷交联法。 1995年,建成首条30m长的高温超导电缆线路。06研制出600m、3相、138kV、24kA的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开通运行。,我国线缆产品发展史,电缆研究所1966年制成聚酯亚胺漆包线 。 1959年,研制出66/110kV和220kV充油电缆。分别在大连和南京敷设;1983年,上缆、沈缆和电缆研究所合作研制500kV充油电缆及附件,在辽锦线上挂网运行。 1993年3C公司首次在国外承包交钥匙工程:卡拉奇132kV充油电缆线路。 2004年,北京英纳超导

4、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30m、35kV、2kA高温超导电缆,在云南普吉变电站并网试运行。,电 线 电 缆 的 分 类,我国电线电缆产品按其用途分五大类: 裸电线;绕组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通信光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大类产品没有确切和完整的定义,一般认为:从电力系统的配电点把电能直接传送到各种用电设备、器具的电源连接线路用电线电缆,各种工农业装备用的电气安装线和控制信号用的电线电缆均属于这一类产品。,本次培训的产品标准,GB/T 5023-2008: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软电缆;.6-2006“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用电缆” ;二芯和多芯

5、屏蔽和非屏蔽软电缆。 GB/T 5013-2008 :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软线和软电缆;电梯电缆;电焊机电缆;耐热乙烯-乙酸乙烯酯橡皮绝缘电缆;.8-2006 “特软电缆”。,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一),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二),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控制检测要求,试验项目(频次):1.逐批-导体电阻、电压试验、结构检查、绝缘厚度、护套厚度、外径(f值)、标志耐檫性;2. 1次/3月-90绝缘电阻、绝缘和护套(若有)老化前机械性能;3.100-绝缘火花试验。 备注:1.确认检验主要是产品标准中的抽样试验,分定期抽样检验和逐批抽样检验;2.例行检验和抽样检验应按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3.工厂必须具备例行

6、检验和逐批抽样检测设备。,关于逐批抽样的定义和实施,定义:1.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位产品;2.检查批-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单位产品,称为检查批,简称批;3.批量-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称为批量。 实施:GB/T1179-1999“批量”-“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由同一制造厂生产的一批导线。一批可包括部分或全部定货数量。,质量监督活动的检验规则,1988年GB/T12707“工业产品质量分等导则”的规定,发布“裸电线产品质量分等”等5个小类产品质量分等标准;89年由本质检中心制定并申报批准“电线电缆产品抽样和质量评定方法(试行)”,并很快在产品认证和生产许可

7、证等质量评定工作中获得广泛应用。目前,产品认证采用一致性确认检验。这种全新的理念,与国际认证接轨,丰富了电线电缆质量监督的技术含量。,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产品标准中列有考核性能的试验项目,并给出试验方法标准。 试验方法标准都是推荐性的,但一经产品标准认定,则必须强制执行。 强制性产品,应按相关的实施细节(规则)来操作。,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质量检验的成果反映在出具的检验报告。其中表述检验结果和其他与检验有关的资料,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 下述信息,构成了检验报告的主要要素: 1)试样名称和型号规格;2)送样或抽样;3)检验依据;4)试验项目;5)检验结论;6)有特别要求

8、时,可把试验记录中有关内容列入报告中;7)设备清单。,GB/T 5023-2008,GB/T 5023-2008(二),GB/T 5013-2008,GB/T 5013-2008(二),电线电缆产品与IEC标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下,贸易型标准的概念几乎空白。电缆产品标准中规定了不少工艺和管理方面的要求,而且过细过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型标准既规范不了市场秩序,也不利于企业间的竞争和技术创新。 采用国际标准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需要,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是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需要。,GB5023、5013修订工作背景,电缆行业是机械工业系统中的先行者,早在82年召开郑洲会议

9、,积极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工作;95年:积极推动电工标准与国际接轨 ;96年:除地理、气候及基本技术原因不能采用外,与机械工业有关的ISO、IEC标准都要转化为我国标准。 电缆行业中以GB5023及5013为典型代表,率先等同采用IEC标准;与GB/T1179及GB/T12706等相比是较为成功的。,GB5023-97与老标准对比(一),GB5023-97与老标准对比(二),GB5023-97与老标准对比(三),GB/T5023.1-08与.1-97(一),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591-08代替97版标准;GB/T5013-08采用2951-97。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

10、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一般都应采用标注年份。,GB/T5023.1-08与.1-97(二),修改了产品型号表示法; 标志距离修改为“550mm”和“275mm”; 绝缘线芯识别:修改为“任一多芯电缆均不应使用不是组合色用的绿色和黄色”。增加注 “宜避免使用红色和白色”;删除了 “无护套双芯平行软线的绝缘线芯无需识别”;修改了三芯、四芯、五芯的色谱,有灰色、将浅蓝色改为蓝色; 使用黄/绿组合色和蓝色情况说明。,GB/T5023.1-08与.1-97(三),增加

11、90聚氯乙烯护套混合料PVC/ST10: 原始-10.0N/mm2 ;断裂伸长率-150空气箱老化:1352,1024h;失重试验条件:1152,1024h ;热冲击试验条件:1502,124h;高温压力试验:902 ;非污染试验条件:1002,1024h; 200最低热稳定性试验:180min。 增加了56、57、71c型号电缆。,GB/T5023.1-08与.1-97(四),表1的相关规定:PVC/E的非污染性试验老化条件改为:(1002),1024h; 填充物(内护层):当采用非硫化型橡皮填充(构成内护层)时,其组分与绝缘和(或)护套之间不应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表1和表2中的低温性能试

12、验,其注进行了修改,增加“但根据用户要求允许调整试验温度”。,GB/T5023.2-08与.2-97(一),取消了“或将一段绝缘线芯试样浸入水银中,直到绝缘变得松弛,能把导体抽出” ; 删除了2.3、表1及3.4中“扁形无护套软线”的相关内容; GB/T 5023.5-2008中删除了第3章扁形无护套软线60227 IEC 42 ; GB/T 5023.1-2008附录B(表B.1)中保留序号9产品是重大失误。,GB/T5023.2-08与.2-97(二),曲挠试验作了以下修改: 1)总则中修改为“本试验也不适用于线芯标称截面积大于2.5mm2多芯软电缆”;2)对曲挠试验仪器作了描述;3)表1

13、中电缆芯数增加2、3、4芯,并规定2、3、4标称截面积为0.5mm2的电缆挂重为0.5kg,滑轮的直径为60mm;4)增加了线芯载流试验;5)增加了线芯间电压试验;6)增加了失效检查。,GB/T5023.2-08与.2-97(三),增加了3.5静态曲挠试验和3.6电梯电缆中心垫芯的抗张强度试验;相应与GB/T 5013.2-08中3.2静态曲挠试验;3.4电梯电缆中心垫芯的抗张强度试验基本一致。 227IEC71f(TVVB),要求做3.5; 227IEC71c(TVV),要求做3.5和3.6; 245IEC70(YTB)、245IEC74(YT)、245IEC75(YTF)要求做3.2和3.

14、4;245IEC81(YH)、245IEC82(YHF)要求做3.4;TVVB,要求做3.5(附件7 )。,GB/T5023.3-08与.3-97,对60227 IEC 01、02、05、06、07、08各型号电缆的外径作了上下限规定,原标准中电缆的上限直径也作了调整(表1、表3、表5、表7、表9、表11); 对60227 IEC 01型电缆中35 mm2和50mm2的最小绝缘电阻作了修改,50 mm2对应的最小绝缘电阻由0.0045 Mkm修改为0.0043Mkm。,GB/T5023.4-08与.4-97,IEC 60227.4-1997中引用IEC 60917的方法计算电缆外径上限和下限。

15、 表1中增加了表注:电缆平均外径上下限的计算未遵从IEC 60917:1992的规定。 2.3.4“内护层”:在绞合的绝缘线芯上应挤包一层由非硫化型橡皮或绝缘混合料组成的内护套。内护套与绝缘线芯应易于剥离。 易于剥离如何考核?BVVB线必须易于分离,否则不能进行耐压试验。,GB/T5023.5-08与.5-97,删除了扁形无护套线60227 IEC 42; 增加了60227 IEC56(RVV-90 )、60227 IEC57(RVV-90)。 60227 IEC 43型软线增加平均外形尺寸的下限;其导体修改为第5种导体;绝缘应由两层组成并双层同时挤包在导体上。 60227 IEC 52(RV

16、V)和60227 IEC 53(RVV)型软线的外形尺寸有修改,且:53型取消了成品电缆电压试验S。,GB/T5023.6-06与.6-97(一),增加圆形聚氯乙烯护套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用电缆。结构补充“在电缆的任一绞层中可以放置下列通信单元:光缆、同轴电缆等”、“控制和动力线芯的绝缘”、“绝缘线芯、中间填芯和通信单元绞合成缆”、 “成缆后的包覆层”、“屏蔽”、“护套” 规定:“控制和动力线芯”、“成缆时,6芯、9芯和12芯电缆应绞合在同一层上,12芯以上至30芯则可绞合在一层或二层上。”,GB/T5023.6-06与.6-97(二),GB/T5023.7-08与.7-97(一),所有电缆内护

17、层的厚度应由下列公式确定: tis0.02Df0.6mm 式中Df是根据IEC 60502-1:2004附录A计算的; 内护层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计算值。但在任一点的厚度可小于计算值,只要不小于计算值的850.1mm。 GB 9023-1988被GB/T 12269-1990代替。,GB/T5023.7-08与.7-97(二),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编码型号表示法; GB/T 5023所包括的各种电缆型号用两位数字表示,放在60227后面。第一位数字表示电缆的基本分类,第二位数字表示在基本分类的特定型式;基本分类如下:0-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1-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4-轻型无护套软电缆;5-一

18、般用途无护套软电缆;7-特殊用途护套软电缆。 60227IEC 42应删除。,GB/T5023-08探讨(一),GB 5023.2-85 有一个注:“成品单线直径不考核。” 标称值定义:“指定的量值,并经常用于表格之中。在本标准中通常标称值引伸出的量值考虑规定的公差,通过测量进行检验” GB/T 3956-2008增加了定义:标称截面积-确定导体特定尺寸的数值,但并不受直接测量影响。(注:本标准中导体的每个特定尺寸应符合最大电阻值的要求)。,GB/T 5023-08探讨(二),GB/T3956-2008的重大修改,取消10 mm2以下的铝芯第1种导体; 增加了实芯铝导体和绞合铝导体的抗拉强度要

19、求; 实芯铝合金导体的电阻要求;紧压绞合圆形和成型铝合金导线范围要求; 将原标准的第6章“检验要求”修定为附录A“电阻测量”和附录B“温度校正系数的精确公式”,特别将温度校正系数Kt的使用范围 从(535)扩大至(040),基本上满足了使用要求。,GB/T5023-08探讨(三),JB 8734-98是对GB/T 5023-97的补充。针对部分内容与相应国家标准不协调,发布了第1号修改单: 增加5芯以下电缆允许用颜色识别 ; 补充热收缩试验的“试样标记长度 ”; 取消部分产品的成品电缆低温冲击试验 ; 增加部分产品的热稳定试验; 删除GB/ 8170-1987数字修约规则。,GB/T5023-

20、08探讨(四),GB5013-97与老标准对比(一),GB5023-97与老标准对比(二),GB5023-97与老标准对比(三),GB5013-97后的IEC60245修改,GB/T5013.1-08与.1-97(一),乙丙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交联混合物的弹性体为乙丙橡胶或其他性能类似于EPR的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交联聚氯乙烯-适当的选择、配比和加工的、含有适当交联剂的PVC材料混合物,其交联后能达到后续详细规范中的性能要求。 在绝缘材料中取消了“普通橡皮混合物绝缘的电缆”-1E1型,增加了1E4(乙丙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型和XP1(交联聚氯乙烯)型。,GB/T50

21、13.1-08与.1-97(二),1E2、1E3、1E4型的试验要求见表1; 表1中规定1E4型的试验要求:应带导体“空气箱老化试验”、除非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橡皮混合物的老化不采用强迫鼓风烘箱 ;删除“氧弹老化后性能”试验;增加“耐臭氧试验”。 对GB/T5013.8-08中型号为XP1某些电缆绝缘,其验要求试验要求见相应产品标准。,GB/T5013.1-08与.1-97(三),删除原标准3.2“产品表示方法”,将3.1.2改为3.2“耐檫性”;3.1.3改为3.3“清晰度”。 标志的连续性:护套上的距离最大值由原500,扩大到550;绝缘或带子上的距离最大值由原200,扩大到275。 附录

22、A中取消了型号51;增加了86、87、88、89四个型号。 附录C中型号对照表取消了51,同时对型号的编制进行了规范。,GB/T5013.2-08与.2-97(一),“曲挠试验”内容重新编排,并对重锤重量、滑轮直径和施加电流等参数做了修改补充:其中对于二芯和三芯电缆,每根导体应按表2规定的电流;对于四芯和五芯电缆,其中三芯应加满负荷负载,或所有线芯按下列公式加负载。经计算如四芯和五芯都施加电流,则分别乘以0.866和0.775;超过五芯的电缆不应加负载电流。在不加负载的线芯上应加一个信号电流。,GB/T5013.2-08与.2-97(二),增加了“三轮曲绕试验”(图6):除对后续描写的试验装置

23、作如下修改外,所有试验应按3.1“曲挠试验”的要求进行:a)小车 b)滑轮 c)小车移动速度 d)负重; 增加了“扭绞试验”(图7)。本试验应在一台拉力试验机或等效的设备上进行。 适用范围:GB/T5013.2-06中的 IEC 86、 IEC 87、 IEC 88型特软电线电缆。但试验方法引用GB 5013.2-1997有误。,GB/T5013.2-08与.2-97(三),本部分对IEC原文第4章标题的编辑性错误进行了更正,改为“1E4型混合物在空气箱和空气弹老化后的机械性能试验”。 第4章中分别用“1E4”、“空气弹”和“8.2”替代原标准的“1E1”、“氧弹”和“8.3”; 绝缘线芯试件

24、带导体老化试验应按的规定以管状或哑铃壮试片进行试验;在不损伤绝缘条件下不能取出时,则允许在老化处理前抽出构成导体的约30单线。,GB/T5013.3-08与.3-97(一),GB/T5013.3-08与.3-97(二),导体最高温度为180的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60245 IEC 03(YG) 导体-单线可以不镀锡或镀锡,或镀一种除锡以外的金属,例如银; 隔离层-即使单线不镀锡或除锡以外的金属,在导体周围是否包一层由合适材料制成的隔离层可任选; 外编织层-绝缘线芯应包覆一层符合规定的经过处理的玻璃纤维编织层。,GB/T5013.4-08与.4-97(一),第2章“编织软线”所有内容移至GB/T

25、 5013.8-2006中第5章“乙丙橡皮绝缘特软电线”,这是很大的失误。 导体应符合第5种导体规定的要求,20时的导体最大电阻值可增加3。挤包绝缘-1E1,如果不采用挤包,绝缘应至少由两层组成;绞合节距应不超过通过各绝缘线芯中心的圆直径的10倍;绝缘线芯和填充物绞合后应包覆一层纺纤编织层。,GB/T5013.4-08与.4-97(二),本部分的产品:60245 IEC53(YZ);60245 IEC57(YZW);60245 IEC 66(YCW);60245 IEC 58(YS)、60245 IEC 58f(YSB)。 绝缘材料用“1E4”代替“1E1”(见表4、6、8、10 的试验要求)

26、;导体-应符合GB/T 3956第5种导体规定的要求,单线可以不镀锡或镀锡;隔离层-可以在每根导体外面包覆一层由合适材料制成的隔离层;,GB/T5013.4-08与.4-97(三),GB/T5013.5-08与.5-97(一),编织电梯电缆:60245 IEC 70(YTB);高强度橡套电梯电缆:60245 IEC 74(YT);氯丁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橡套电梯电缆:60245 IEC 75(YTF)。 绝缘材料用“1E4”代替“1E1” :“氧弹老化后拉力试验”替换成“空气弹老化后拉力试验”,并增加3.5“耐臭氧试验”。 导体(第5种导体)在20时的最大电阻值应增加5。60227IEC71

27、c的导体( 2.52及以下)规定的要求相同。,GB/T5013.5-08与.5-97(二),应说明电缆是否有承力元件、是否阻燃: 中心垫芯应由大麻、黄麻或类似材料组成。它可能有承力元件;如果由金属材料构成,则应用非导电材料包覆。如果有承受拉力元件,它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并应按GB/T5013.2-08第3.4条进行试验; 外覆盖层:阻燃性试验适用于 IEC 75(氯丁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橡套电梯电缆和有阻燃编织层的 IEC 70,应按GB/T5013.2-08第5条进行试验。,GB/T5013.6-08与.6-97(一),绝缘材料用“1E4”代替“1E1”(表2)中,将“氧化老化后拉力试验

28、”替换成“空气弹老化拉力试验”,并增加“耐臭氧试验”; 该电缆专用于焊接,故额定电压不作规定,成品电缆的耐压试验仅1000V。 在导体(可以镀锡)周围应外加一层合适材料制成的隔离层;在导体和隔离层应有一种覆盖层,构成绝缘兼护套。SE4型氯丁挤包或两层挤出复合覆盖层,如果绝缘不是挤包,则至少有两层组成。,GB/T5013.6-08与.6-97(二),表1中减少了平均外径下限和上限数值,给出的覆盖层总厚度等并没有变化,所以新标准的执行更严格,对工艺的要求更高。 表1中增加脚注b“厚度测量应按GB/T 5013.1-2008中5.5.3的规定: 护套厚度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产品标准的表格中列出的规定;

29、在任一点的厚度可小于规定值,只要不小于规定值的850.1,这是包复在光滑表面的规定。,GB/T5013.7-08与.7-97(一),GB/T5013.7-08与.7-97(二),如果导体不镀锡,应在导体周围外加一层由合适材料制成的隔离层;未镀锡导体应按GB/T 5013.2第1.12条进行焊锡试验。 本试验用于检验未镀锡导体和绝缘之间的隔离层是否有效:试样的选择和试件制备(三次弯曲试验、70的热空气烘箱中加速老化240h),焊锡槽-对其结构、尺寸和焊锡的成分,试验步骤-预处理、浸入速度、浸锡时间、取出速度等有详尽的规定。,GB/T5013.8-06与.8-97(一),本部等同采用IEC 60245-8: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8部分:特软电线,本部分所覆盖的产品适用于使用场合特别柔软的电器设备有的电源连接电线。 产品有三种: 橡皮绝缘和护套特软电线 86(RQ);橡皮绝缘交联聚氯乙烯护套特软电线 87(RQVJ);交联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特软电线 88(RQVJVJ)。,GB/T5013.8-06与.8-97(二),I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