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_选修3_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课件.ppt_第1页
化学_选修3_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课件.ppt_第2页
化学_选修3_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课件.ppt_第3页
化学_选修3_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课件.ppt_第4页
化学_选修3_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引言:,决定,决定,用途,结构,性质,化学研究的是构成宏观物体的物质,碱金属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原因何在?,构成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相似,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思考:,对氨基苯甲酸结构式,分子的结构决定分子的性质,金刚石,石 墨,同种元素构成的晶体结构不同,所以晶体的性质不同,CaCO3晶体,霰 石,方解石,晶体的结构决定晶体的性质,xian,、,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1.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宇宙,大爆炸,大量氢,少量氦,极少量锂,其他元素,原子核的融合反应,诞生于,宇宙大爆炸模拟图,5.地球上的元素绝

2、大多数是金属,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仅22种。,3.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所有元素之母。,4.所有恒星仍在合成元素,但这些元素都是已知的。,2. 宇宙年龄距今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简介,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水或者任何一种物质,都不能无限次的分割,它们在若干次分割以后,最终会得到一种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德谟克利特把它们叫做原子。,1、,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3.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平均分布于球体之中,像一块蛋糕,电子像葡萄干一样镶嵌在球体的某些固定位置,

3、中和了正电荷,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4.卢瑟福“有核行星模型”(1911年),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5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分层排布模型),6.电子云模型(1926年),20世纪20年代中期,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人以量子力学为基础建立了电子云模型,量子力学指出不可能像描述宏观物体那样,来描述电子的运动,我们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来描述电子的运动,即只能确定它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外空间各处的概率。,小黑点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小黑点越密表示电子出现在该处的概率

4、越大,近代原子论,发现电子,带核原子结构模型,轨道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回忆: 1、原子结构的知识。,写出钾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 能层:按原子核外电子能量的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为不同的能层即电子层。,二、能层与能级,能层(既电子层),(1)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由里往外。 (2)每一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规定,任一能层的能级总

5、是从 s 能级开始,依次称p、d、f、g能级,能层 K L M N O,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最多电子数,2 2 6 2 6 10 2 6 10 14,2、能级: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不同的能级(既电子亚层)。,学与问,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2n2 2、不同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间存在什么关系? 所含能级个数能层序数 n,s 122,p 326,d 5210,f 7214,g 9218,不同能层中的s、p、d、f、g能级最多能容纳的

6、电子数是相同的,各为:,3、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三、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必须遵循一定的排布顺序 构造原理,存在着能级交错,1s-2s-2p-3s-3p-4s-3d-4p-5s-4d-,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图,试书写N、Cl、K、26Fe原子的 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思考与交流,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a】3s1。试问:上式方括号中的符号的意义是什么?你能仿照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写出O、Si、Fe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吗?,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

7、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课堂练习,D,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n越小的电子层能量 。在同一电子层中,各亚层的能量按s、p、d、f的次序 理论研究证明,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分别为 。,越低,增大 。,3S 3P 3d,4下列各原子的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A.Be1s22s12p1 B.C1s22s22p2 C.He1s12s1 D.Cl1s22s22p63s

8、23p5,BD,5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 Al 1s22s22p63s23p1 B O2- 1s22s22p6 C Na+ 1s22s22p6 D Si 1s22s22p2,D,四、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1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可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能量,表现为光的形式,用光谱仪摄取,得到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原子光谱,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吸收能量,吸收光谱,放出能量,发射光谱,锂、

9、氦、汞的发射光谱,锂、氦、汞的吸收光谱,1、判断下列表达是正确还是错误 1)1s22p1属于基态; 2)1s22s2 2p63s2 3p63d54s1属于激发态; 3)1s22s2 2p63d1属于激发态; 4)1s22s2 2p63p1属于基态;,答案: (1) x(2) x(3)(4) x,课堂练习,五、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思考: 宏观物体与微观物体(电子)的运动有什么区别?,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运行的速度; 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微观物体的运动特征:,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9.1110-31千克; 核外电子的运动范围很小(相对于宏观物体而言);

10、电子的运动速度很大;,测不准,1、电子云,图中 表示原子核,一个小黑点代表电子在这里出现过一次,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的大小。,1s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分布图,量子力学中将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2.电子云轮廓图,同一原子的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as电子的原子轨道(电子云)形状 是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球体,只有一个伸展方向,3、原子轨道,bp电子云/原子轨道的形状是纺锤形(或称为哑铃形),其伸展方向是互向垂直的三个方向(Px、Py、Pz)。,P电子原子轨道半径同样随着n增大而增大,归纳总结 电子云的形状 s电子云 p电子云 d电子云,球形 哑铃形 花瓣形,

11、d电子云,科学探究,观察图1-14,这些图称为原子的电子轨道表示式,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几个电子?,1s,2s,2p,4s,4p,4d,4f,3s,3p,3d,1,4,9,16,n2,2,8,18,32,2n2,练习 1、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的电子象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 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 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D,核外电子排布规则:,1.能量最低原理,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

12、里最多只能容纳 2 个 自旋方向 相反 的电子。,3.洪特规则,4.补充规则,相对稳定的状态,全充满(p6,d10,f14),全空时(p0,d0,f0),半充满(p3,d5,f7),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总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图:,1s22s22p63s23p63d54s1,不是3d44s2,例:,注意,1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 d、f 的顺序分别为1、3、5、7 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 级结束 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个 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A,课堂练习,2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1s、2p、3d、4s B1s、2s、3s、2p C2s、2p、3s、3p D4p、3d、4s、3p,C,3“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 ) A构造原理 B泡利原理 C洪特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