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成本分析.ppt_第1页
第七章成本分析.ppt_第2页
第七章成本分析.ppt_第3页
第七章成本分析.ppt_第4页
第七章成本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成本分析,本章讨论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决定最佳的产量(生产多少),必须经过充分的成本分析。 本章假定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即假定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第七章 成本分析,第一节管理决策中重要的成本概念 第二节成本函数分析 第三节成本利润分析方法,第一节 管理决策中重要的成本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生产资源因用于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在其他可供替代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 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机会成本概念的启示,企业在对其资源配置和使用方式进行选择时,不能只考虑到当前所获收益

2、的大小,而且必须考虑做此选择时将会损失的收益的大小。 各种经济资源的用途多种多样,选择其一必须同时放弃其他用途。放弃的收益也应视为成本。 企业只有将资源配置到最有利的用途上,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显成本与隐成本,显成本(Explicit Cost):生产者在要素市场上为购买或租用所需的生产要素而发生的实际支出。 隐成本(Implicit Cost):生产者自身所拥有的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生产要素的价值。以机会成本衡量。,成本小结,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增量成本是指引执行一项管理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它既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以是变动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支出的费用,或者根据协议将来必须

3、支付的费用。它是非相关成本,不列入决策考虑因素。 已经发生的会计成本中,有的(如办公楼,汽车,计算机)等等可以通过出售或出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回收,属于可回收成本;有的则不可能回收,属于沉没成本(Sunk costs)。沉没成本包括广告费用、专用资产费用以及合并费用、人才培养和猎头成本等等。 案例:计划经济下的钓鱼工程原理。工程投资的阶段性,工程阶段性决策:项目经济与否仅考虑新增投入的经济性。初始申报时,少算工程投入,给上面下套,然后在各阶段逐步要求追加。,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举例,某安装公司打算承揽一项100,000的安装空调管道的合同,需用一吨铁皮。公司库存一吨铁皮,原价为40,000元/

4、吨,但现价只有25,000元/吨。铁皮的行情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大的上涨,继续存放不会有什么好处。经估算,完成该合同的施工与其它经营费用为65,000元。 问:该公司是否应该签定这份合同?,短期成本函数(Short-run Cost Function)考察企业在短期(即存在固定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长期成本函数(Long-run Cost Function) 考察企业在长期(即不存在固定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本函数表示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它是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二节 成本函数分析,生产扩展曲线与成本曲线,第二节 成本函数分析,一、短期成本函数

5、分析 二、长期成本函数分析,一、短期成本函数分析,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在短期,企业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无论期间企业是否生产,也不管其生产多少,发生在这些固定要素上的支出都不可变动。这种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Fixed Cost)。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它是企业在可变要素上的支出。,短期成本函数,已知短期生产函数为: Q = f ( L , K) 其中 K 为常数, 则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所对应的短期总成本为: STC = L(Q) + r K 其中, 为工资, r为利率 则: 可变成本为: L(Q) 固定成本为: r K,短

6、期成本的分类,总固定成本 TFC = r K 总可变成本 TVC = L(Q) = TVC(Q) 总成本 TC = TFC + TVC 平均固定成本 AFC = TFC / Q 平均可变成本 AVC = TVC / Q 平均成本 AC = TC / Q=AFC+AVC 边际成本 MC = dTC / dQ,Q1,Q2,Q3,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形状,TFC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在短期内无论产量如何变化,总固定成本是不变的。 TVC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TVC在A点前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在A 点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TC是一条与TVC形状完全相同的曲线,只是比TVC高TFC。这是因为TC=

7、TFCTVC,TC由二者垂直相加而得到。,短期单位成本曲线的形状,AFC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曲线。它表示AFC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AVC、AC和MC都呈U型,即它们都表现出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的特征。,短期成本曲线特征、关系,1、U型边际成本曲线之迷 劳动为可变投入: MC=TC/Q=VC/Q =wL/Q=w1/(Q/L) MC=w/MPL 回顾: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由边际收益先上升后递减的规律或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可变投入的边际产下降,意味着边际成本的上升,反之则相反。显然可用边际产量变动规律解释边际成本变动规律。,2、MC与AVC关系 (1)第一个产出

8、的边际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相等,因而两条曲线在最左边的起点应当是重合的。 (2)当边际成本下降时,平均可变成本必然下降;边际成本下降带来可变成本相对节省需要被更多的产出量分摊,因而平均可变成本下降没有边际成本快,所以它这时总是处于边际成本的上方。 (3)当边际成本上升时,平均可变成本不必马上上升,因为只要边际成本绝对水平仍然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则尽管边际成本上升,平均可变成本仍然可能下降。 (4)边际成本持续上升与平均可变成本持续下降,二者终究会在某一点相交,此后边际成本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并且平均可变成本开始由下降转为上升。 (5)最低平均成本的意义。,从长期看短期总成本 回顾:扩展线表明了长期的

9、产量与成本的最优关系(既定成本的产量最大化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两者是一致的)。 右图表明从长期来看,只有L可调( wL为可变成本,K0为短期为不可调的资本投入量,rK0为固定成本)时,短期总成本往往并非长期最优总成本。 在P点,生产Q1的产量所需短期总成本为CD线所代表的成本,而在长期而言,生产同样多的产量Q1所需的最小成本为AB线所代表的成本(此时所需的K较少L较多)。在R点,案例:哈里-戴维森怎样降低成本?,哈里-戴维森公司是一家摩托车生产商,它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日本的竞争。面对逐渐下降的市场份额和降低的利润,它采取许多重大步骤来提高制造效率和减少成本。如从钢铁服务中心这家

10、提供钢铁产品(物流保证)和准时发货的(变固定成本为可变成本)公司购买其金属原料。 该计划在1985年全面实行,它减少了其生产过程中的存货几乎达2400万美元。这意味着实际成本的减少。因为它可以削减固定成本:仓库成本、保管人员工资、材料损坏等等。,利率为15%:节约了240015%=360(万美元) 哈里-戴维森说:“工厂没有足够的房地产空间来存放大量的厂家订货。计时服务中心的搬运使我们对自己的地面空间更能作出生产性的使用”。 但同时变动成本与边际成本增加了(运输、装卸、订货等),但其增加程度远远少于固定成本的减少量。,哈里-戴维森怎样降低成本?,可见,经过对AFC、AVC调整后,AFC下降了,

11、AVC、MC上升了,但由于AFC下降远远超过了AVC、MC的变动,所以平均成本AC反而下降了。,AFC0,AVC0,AC0,Q,C,O,MC0,AFC1,AVC1,AC1,Q,C,O,MC1,二、长期成本函数,在长期,企业不存在任何固定要素,因而也不存在长期固定成本。长期成本包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总成本LTC:厂商在长期内在各种产量水平下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小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函数:LTC =LTC(Q),常见的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形状,由于许多企业的生产过程都有这样的特点:首先是规模报酬递增,然后是递减。在这种情况下,LTC曲线的形状先按递减的速度增加,然后

12、按递增的速度增加,如下图所示。,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STC1、STC2和STC3表示不同生产规模下的短期总成本曲线。 生产量为Q2时的最低成本和最优生产规模。R点为产量为Q2时最低总成本,与此相应的生产规模(由STC2所代表)为此时的最优生产规模。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斜率先递减,经拐点之后又递增。(与STC曲线类型一致。) 在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曲线和STC曲线的相切点,该STC曲线相应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

13、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函数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可以写为: LAC(Q) = LTC (Q)/ Q 长期边际成本LMC表示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LMC(Q) = d LTC (Q)/ d Q,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LAC,Q1,Q2,Q3,Q4,3、LAC变动之解释:规模经济 长期中投入品的改变不一定完全成比例,因而用规模收益来度量成本变化与产出变化关系具有很大局限。需要利用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指企业产出的增幅大于

14、成本的增幅,即厂商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反之,若产出的增幅小于成本的增幅,则为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 规模经济包含了规模收益这一特例,但是由于它允许企业改变投入品数量比例,因而具有更为普遍的分析意义,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经济学概念。,规模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由厂商变动自己企业的生产规模而引起。)是U型长期LAC的决定因素。 右图所示之LAC本身的上下移动,则是由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引起的。如,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使业内的单个厂商从中受益,LAC向下移动。若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则LAC向上移动。,历史上看,多数行业的LAC是不断下降的。

15、,例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英国经济学家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两人对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研究,并在1959年出版的汽车工业一书中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所估计的汽车工厂生产线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即被称为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如图就是这条著名的曲线。 更具体地,根据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的分析,一种车型的长期平均成本与它的生产批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当年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 当年产量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5; 当年产量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0; 当年产量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5; 当年产量超过40万辆时,单位成本下

16、降的幅度急剧降低,而 当年产量达到100万辆之后,再扩大规模就不存在规模经济了。,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指产出的增长率大于成本增长率的情形;反之,则为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通常用成本产出弹性Ec来衡量。 (Economics of scale) Ec=(LTC/LTC)/(Q/Q)=LMC/LAC 在LAC下降阶段,LMCLAC, 所以Ec1,因此存在规模经济;LAC上升阶段则相反,存在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有关,但两者并不完全等价,比如要素价格发生了变化。,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的关系,规模经济与我们前面介绍的规模报酬概念有紧密的联系: 规模报酬递增表现为产量增加的

17、速度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速度。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这会导致LAC下降,出现规模经济;反之,规模报酬递减将引起规模不经济。而规模报酬不变时,若要素价格不变,则LAC保持不变,则既不存在规模经济,也不存在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的区别,但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规模不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减)并不等价。因为: 规模报酬要求投入要素同时按相同的比例增加,而规模经济则允许企业在改变产量水平时改变投入要素组合的比例。 规模报酬指的是生产函数的一种特性,因此隐含有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而规模经济则没有这一假设。,经济规模,许多经验研究表明,在有些行业中规模较小时规模经济效果十分显著,当规模达到某一水

18、平以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不显著,LAC呈L 型变化。,规模经济效果不再显著的最小规模,称为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或经济规模。低于这一规模的企业将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处于竞争劣势。 比如,钢铁厂的最低有效规模大致在年产1000万吨左右。 最低有效生产规模能否达到,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因素,更重要的往往还取决于市场的容量;在整个市场的容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更取决于市场中的竞争。 在竞争性市场中,不能使产量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最终会被淘汰。,Q,案例:大英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在过去200年间是被举世公认为经典性的资料性工具书。凭借其高质量内容与国际著名品牌,大英百科全书在80年代售价高达1600美元。然而

19、,1992年微软公司决定进入百科全书行业。这个在很多领域向传统主导企业发起过攻击的软件公司,购买了一部内容平平的百科全书版权,装成CD和多媒体,取名恩卡塔(Encarta),以令人心跳的每部49.95美元价格出售。微软进入导致大英百科全书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大英百科全书不得不作出反应,它推出了每年2000美元的网上发行项目。一些大型图书馆订购了网上版,但小图书馆和很多个人仍然愿意购买更便宜的替代产品。大英百科全书市场份额继续下滑。大英百科全书1996年销售额为3.25亿美元,仅为1990年的一半左右。,1995年大英百科全书试图进入家庭市场,以每年120美元订价向家庭推销,但收效不佳。1996年

20、又提供每部200美元CD版,但消费者仍然不愿支付比替代产品高于四倍的价格。1996年大英百科全书被一家瑞士金融商收购,随之把每年网上订价降到85美元,不久又把CD版每本价格降到89.99美元,试图通过价格竞争来占有更大市场。与不到十年前的每部1600美元价格相比,89.99美元CD版价格显然已经几乎是天壤之别。 C. Shapiro & H. R. Varian: “Information Rules”, pp.19-20.,大英百科全书故事提示的信息产品成本结构第一个特征,就是绝大部分生产成本沉淀在提供第一份产品上;第一份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复制更多产品发生的成本相对而言微乎其微。组织人员编撰一套新的百科全书也许需要投入1000万美元,但是印刷一本百科全书成本相对而言很小,而在网上为另一位订户提供服务几乎不用花费新成本。 用经济学语言表述:生产第一份信息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