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方法学(俗民方法论)_第1页
常人方法学(俗民方法论)_第2页
常人方法学(俗民方法论)_第3页
常人方法学(俗民方法论)_第4页
常人方法学(俗民方法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6年9月18日周一,1,第二章 常人方法学,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观社会学学派之一。该学派主要承袭现象学与日常会话分析两派哲学及方法,旨在探讨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呈现出来的语言、表情、行动等之表征。 代表人物:加芬克尔,2006年9月18日周一,2,学习内容,一、加芬克尔的生平简介 二、常人方法论的根源 三、加芬克尔的社会学思想 四、常人方法学的影响与评价,2006年9月18日周一,3,一、加芬克尔的生平简介,1917年生于新泽西州 195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 1954年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 1967年出版民俗学方法论研究,2006年9月18日周一,4,二、常人方法论的根源,1、布

2、鲁默的互动论与常人方法论 (1)布鲁默的互动论强调互动的结构化而又流动的本质,但他虽然强调互动创造意义的过程,但首肯外部社会秩序的存在。 (2)早期的常人方法论则隐去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规范、角色、价值和信念的问题,研究互动是如何在行动者中建构一种“外在”的事实世界这一感觉的。,2006年9月18日周一,5,2、戈夫曼的拟剧分析与常人方法论,戈夫曼的拟剧分析着眼于行动者在特定场景中操纵姿态建构印象的方式,强调印象管理的过程是本质所在,该观点影响了常人方法论家关注在社会场景中行动者建构印象的技术,其基本兴趣在于探讨行动者是如何制造出一种共同现实的感觉。,3、舒茨的现象学分析与常人方法论,2006年9

3、月18日周一,6,三、加芬克尔的社会学思想,常人方法学是指这样一种研究,把索引性表达和其它实践行动的理性特质,视为日常生活中那些组织有序、富于技艺的实践的成就,而且是带有或然性的持续不断的成就。,2006年9月18日周一,7,社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社会仅仅在它的成员觉察到它存在时才存在,因此必须对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所处的社会时所使用的方法进行详细考察。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组织社会活动,并使活动具有共同的意义。这套规则和程序就称为俗民方法,也有人称它为本土方法或民族方法。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它运用极为精细的实证方法,着重分析人们行为的微观方面,力图发现

4、和描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行为、响应行为和改变行为的规则。在他们看来,这些不成文的、公认的行为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2006年9月18日周一,8,三、加芬克尔的社会学思想,(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思想观点,2006年9月18日周一,9,(一)研究的问题,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秩序问题,即主要研究社会成员如何建构日常生活的秩序。,2006年9月18日周一,10,常人方法学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理解,没有客观的社会,如果有,也是人造出来的,社会虽然是组织的,但仍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存在,所以不应研究社会本身,而应该研究人们看社会的方法,以及一来一往的实作。而在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成员使其日

5、常事务具有可说明的,也就是透过不断的说明过程来建构其生活生界。对于说明过程的反省性或具体化的特质正是俗民方法论研究的要点。,2006年9月18日周一,11,(二)研究方法,“回到事情本身”(胡塞尔) 彻底反思性,2006年9月18日周一,12,(三)思想观点,1、对帕森斯行动理论的颠倒 (1)“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难题) (2)帕森斯的解答:规范内化模式(p52),有关规范内化模式的三个命题(p53),2006年9月18日周一,13,(3)对帕森斯行动理论的颠倒,A、批判帕森斯关于行动者是“判断的傀儡”的观点 B、对规范内化模式三个命题的反驳(p5354),2006年9月18日周一

6、,14,2、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1)行动的权宜性 (2)局部性 (3)索引性 (4)可说明性和反身性,2006年9月18日周一,15,(1)行动的权益性,行动并非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根据场景条件,依赖自身 “永无止境”的努力完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加芬克尔才称普通人的行为是一项“成就”。,2006年9月18日周一,16,如何理解普通人的行为是一项“成就”?,“破坏试验”,指通过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有系统地破坏”普通行动的“想当然性”,在社会实践局部中引入“混乱”,造成“局部失范”,以发现社会行动的内在组织过程。,2006年9月18日周一,17,例1:第二十

7、四回二十七回:皇叔败走投袁绍,关公千里走单骑,2006年9月18日周一,18,例2:游戏中的规则,2006年9月18日周一,19,例3:外来寄宿者,2006年9月18日周一,20,(2)局部性,行动的局部性是指行动是在场景中组织而成的。 A、任何社会行动都处于一个场景之中,这是行动的空间局部性; B、在任何特定的场景中,场景本身就是行动的一部分,和行动一样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成的结果 C、局部性行动具有 “局部的索引性”,2006年9月18日周一,21,索引性表达是指沟通结果及所有社会行动的一个特点,即都“依赖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 (p5960),(3)索引性,200

8、6年9月18日周一,22,实践行动的权宜性、局部性和索引性表明:,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或复杂性的世界中,行动不可能由规则预先决定,而是在一个局部场景中,由行动者通过权宜性的努力、创造、构成和组成的结果。,2006年9月18日周一,23,(4)可说明性和反身性,行动的可说明性就是指“可观察和可报道的”,即行动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参与者或旁观者向他人描述、报道,可以被看到、谈论,并因此可以被理解。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行动和说明是不可分的,说明是行动的内在组成部分。,2006年9月18日周一,24,3、萨克斯与谈话分析,萨克斯第一次使谈话本身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心对象。,2006年9月18日周一,25,(1

9、)谈话分析的目的,通过分析日常语言本身的结构和组织过程来“揭示社会互动被产生和理解的过程与期待”。,2006年9月18日周一,26,(2)谈话分析的研究方向,A、通过谈话来分析日常活动的实践理性和社会认知准则。(向标准谈话分析过渡) B、关于谈话轮次或话序的研究,关注谈话的一些自主性规则和结构,是标准的谈话分析,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形式化特点。 这种研究实际上是对谈话结构的研究,强调谈话是一种系统的话轮交换过程,谈话的参与者试图通过话轮的转换来引入、展开和结束话题,从而实现自己的谈话目的。,2006年9月18日周一,27,(2)谈话分析的研究方向,C、“制度性谈话”(谈话分析的主流) “制度性谈话”是指参与谈话各方中至少一方是一个制度或正式机构中的成员,并且谈话是任务取向的(不包括正式工作中的闲聊)。该研究取向通过独特的角度分析了组织和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以及其中的权力机制。,2006年9月18日周一,28,四、常人方法学的影响与评价,对主流社会学发展的影响 所存在的局限,2006年9月18日周一,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