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引流管的护理_第1页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_第2页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_第3页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_第4页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头部引流管的护理,神经外一部 吴建宜,前言,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是多条引流管共存,而每一条引流管末端放置的位置的不同其引流的目的和名称也不同,确保引流管的功能,对监测病人的病情,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相关知识,1.头颅基本结构 2.脑脊液及循环机制 3.脑内压,1.头颅基本结构,颅骨,蛛网膜,软膜,脑组织,硬膜,硬膜 :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 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 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1.头颅基本结构,2.脑脊液循环机制,主要

2、产生于脑室脉络丛,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正常400500ml/日。 循环通路:左右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2.脑脊液循环通路,3.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物由颅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二、常见脑部引流管,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2.蛛网膜下腔引流管的护理 3.硬膜外引流管的护理 4.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 5.瘤腔引流管的护理,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

3、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目的: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脑内高压危机状态 脑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 脑室术后引流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及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控制脑内压 经脑室引流管冲药控制颅内感染 脑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术前可先行脑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避免开颅术中颅压骤降引发脑疝,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引流袋高度 平卧位: 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1015(即外耳道水平)儿童510 侧卧位: 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标记 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留置日期贴于引 流管上 妥善固定管道,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引流速度 控制引流速度,引流速度过快,易出现低颅

4、压性 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500ml/d。,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体位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将床头抬高15度30度,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常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成角 病人头部:活动范围适当限制禁止因体位改变而使头部高度改变 治疗护理: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引流管对烦躁患者,四肢应加约束带,防止牵拉误拔引流管 引流液: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示通畅。反之不畅 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脑脊液颜色、量、性状的观察 颜色:术后12日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 量:500ml/d 性状: 正常-无色透明,无沉淀 异常-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

5、状物提示颅内感染,如术后脑脊液中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颜色逐渐加深,并出现血压波动,则提示脑室出血 置管时间:57天,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量 方法:先夹管用典伏离心式消毒引流管外壁,长度3,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袋,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 必要时作脑脊液检查或细菌培养,由医生操作。,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拔管 术后34日:颅水肿期将过,颅内压逐渐降低应及早拔管 试夹管24h: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 拔管后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引流不畅原因 脑内

6、压低于1.181.47kpa。证实办法:降低引流袋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 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折曲 ,对照ct将引流管缓慢想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 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 4.脑组织、血凝块堵塞 注射器轻轻外抽 5.必要时更换引流管,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硬膜下引流管,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占颅内血肿的10,,特点:外伤轻微、出血缓慢、缓解期时间长 ct一旦确诊伴颅内高压症状立即行:颅骨钻孔引流或血肿清除引流术,护理,严格无菌操作 妥善固定管道、标记醒目 体位:头低足高位患侧卧位或平卧 引流袋高度:低于创腔30 保持引流通常 观察引流量、性状、色 拔管:

7、常于3天后ct检查血肿消退即可,硬膜下引流不畅处理,复查ct仍有血肿残留时,用生理盐水3ml加 尿激酶25万单位间断注入血肿腔夹管2h后 开放,硬膜外引流管,硬膜外血肿:血液聚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当脑外伤后,一般成人幕上血肿20ml幕下血 肿10ml即可引起颅内高压症状,一旦确诊立 即行血肿清除术,目的,为预防开颅术后产生硬膜外血肿,常规置入 直径2引流管于硬膜外,与颅骨内板相贴, 外接引流袋.硬膜外引流在引流组织液、血 液及血性分秘物的同时也可引流出部分脑脊 液,此时引流液性质应为血性脑脊液,护理,同硬膜下引流管,瘤腔引流管,目的:颅内肿瘤切除后,引流手术残腔内的血性液体和气体,使残腔逐渐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护理,(1)术后早期引流袋放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 (2)速度:术后48h可将引流袋稍放低 (3)引流量:术后早期引流量多时适当抬高 引流袋维持正常脑内压为原则,与脑室相通的创腔引流,如果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可适当抬高引流瓶,待血性脑脊液趋于正常,及时拔除引流管。 (4)拔管:创腔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心里护理,颅脑手术后头部不适、生活不能自理,给病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困难,加上对疾病缺乏认识,易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